第23章 欺君之罪
第23章 欺君之罪
晉元帝見孫問尋還算識相,總算看他順眼了點。
還不算蠢得無可救藥。
“有勞孫愛卿費心,”
他回道,“朕自會還绾绾一個清白。”
晉元帝側眸瞥了一眼方才跪下要他秉公處理的嫔妃們,略顯不滿,沒有讓她們起來。
多跪會兒清醒清醒。
省得她們整日跟着瞎胡鬧。
轉頭看向今日血口噴人的禍首,目光投射出一股寒意。
“柳嫔,事實擺在眼前,一切不過皆是你一人的臆想,你還有何話可說?”
晉元帝看着她眼神的充滿了厭惡。
當年他第一次見到柳嫔這個女子的時候,他就不是很喜歡她。
眼裏充滿算計與不安分。
她肯定自以為自己掩飾得很好。
可惜他身為太子,早在宮中看慣了像她這種妄想爬上枝頭變鳳凰的女子。
他早就看透了她矜持之下暗藏的心思。
Advertisement
他是晉國當朝太子,是未來的一國之君。
可不想将這麽一個心機深沉的女子放在他的後宮,攪得雞犬不寧。
所以他盡量避免和她私下見面,過多接觸,以免扯上麻煩的關系。
哪怕她不顧及名節對他多方表白,也都被他一一拒絕。
盡管如此,也未能澆滅她糾纏他的心。
害他多次錯失與绾绾促進感情的機會。
甚至最後竟還恬不知恥地對他用藥,逼迫他納她為妃。
當年若不是绾绾為她求情,他就早就一刀将她砍了。
他當太子這麽多年,何曾受過這種氣?
竟敢設計他。
留她活到現在已經是他仁慈了。
晉元帝每每憶起往昔,總是抑制不住憤懑。
他看向绾嫔。
他的绾绾,憐柳嫔身為庶女處境艱難,又見她與自家妹妹交好,才對她多方照顧。
可她呢?
她是怎麽報答绾绾的?
幾次暗中诋毀,設計绾绾還不夠,現在連‘私通’這樣有辱名節的罪名也敢構陷。
狼心狗肺的東西!
他的绾绾就是太善良了。
不行。
不日绾绾就要受封為皇後,接受天下人跪拜,以後更是要管理整個後宮,可再不能這麽柔弱可欺。
就讓他今日先來給她做個示範。
晉元帝收回視線。
目光淩厲地對柳嫔說道,“污蔑皇後乃欺君之罪,按律當斬,”
“柳嫔,你可知罪?”
柳嫔聽完臉色倏地一下蒼白。
德妃賢妃等人也不由得臉色變了變。
绾嫔也沒想到昏君會治柳嫔這麽這麽重的罪,不由得看向昏君。
晉元帝以為她又想替柳嫔求情,咬咬牙,狠下心撇過頭,不去看她。
他得讓绾绾知曉。
對敵人心軟就是将自己殘忍,他得讓她心狠起來。
他再次對柳嫔說道,“柳嫔,你可知罪?”
柳嫔瞳孔地震,跌坐在地。
垂着眸恨意滋生。
她擡頭,面目猙獰道,“臣妾沒有錯!”
她決不認!
她不甘心!
憑什麽她算計這麽久還是成了空?
憑什麽陛下對绾嫔荒唐的話深信不疑,對她,卻連一個字都沒有信!
她猛地看向绾嫔。
眼裏充滿了恨意與怨毒。
賤人!
都是绾嫔這個賤人迷惑了陛下,陛下眼裏才看不到她……看不到她的好!
陛下一定會知曉她柳若梅才是這世間最愛他的女人……
沒有任何人比她更愛陛下……
只有她……只有她才配得上陛下!
绾嫔那個賤人不配得到陛下!
绾嫔!你個賤人你這麽不去死!
柳嫔腦中忽然閃過一絲精光。
忽而獰笑不止!
對啊,
只要绾嫔死了,不就一切都解決了嗎?
【不好!】
【柳嫔要殺皇嫂!】
太子,晉元帝,孫問尋頓時臉色變了變,立刻望向绾嫔。
“母妃/绾绾!”
“砰咚——”
他們未趕至绾嫔身前,就見柳嫔呈一個弧度飛了出去!
绾嫔理好衣裳,又端坐回到椅子上,仿佛剛剛什麽也沒發生。
【皇嫂威武!今日我們這幾個男人簡直毫無用武之地!】
太子,晉元帝,孫問尋僵在原地。
伸到半空的手不自在地收了回去,眼神還有些不确定與不敢相信。
似乎未曾想到一向愛哭,柔柔弱弱的绾嫔,竟還有如此生猛……嗯……彪悍……勇敢的一面!
晉元帝最先反應過來。
瞅到身旁的孫問尋,眼底閃過一絲不悅。
他剛才沒聽錯的話,這人可是親昵地喊了绾绾的閨名。
雖然知道他也是擔心绾绾,但他就是不開心!
他陰陽怪氣道,“孫愛卿……皇後自有朕保護,就不勞孫愛卿記挂了!”
“陛下多慮了,”孫問尋淡然回道,“保護陛下與娘娘乃臣之本分!”
“…………”
晉元帝見他回答得滴水不漏,半點沒有要避嫌的意思,
牙都咬碎了,“那可真是,太感謝孫愛卿了!”
“噗——”
柳嫔內傷,吐出一口血,眼裏滿是不甘心。
“若梅!”侍衛長再也顧不上僞裝,奔到柳嫔身前扶起她。
眼裏滿是心疼。
蕭彧聽到喊聲,讓青耕将他推過去點。
看到柳嫔身旁的侍衛長,眸光微閃。
【沈侍衛這是終于看不下去了?】
【也是,心上人受傷,任誰都無法視而不見吧,】
【說來這沈卓誠倒是個癡兒,】
【為了柳嫔,只身跑來這宮中當一個侍衛,十幾年如一日地為柳嫔鞍前馬後】
【柳嫔入宮後,沈卓誠見柳嫔母族式微,無外戚依靠,還不得昏君喜歡,】
【怕她在宮中孤苦無依,為護她不被人欺負,自願進宮……】
【要不是剛好遇到昏君,得到賞識,現在他可就是沈公公了!】
孫問尋不自覺瞥了沈卓誠一眼。
他将他接進宮的時候,他就認出了他。
認出他就是少年時,曾與他在屋頂上把酒言歡的沈兄。
當年,他們意氣風發,一個為文,一個為武,說好一起為晉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
他可執筆安內政,沈兄則執戈攘外敵。
時過境遷。
到最後,皆因兒女私情終成一場空。
一個成了窮鄉僻壤的小縣令,一個成了宮中的侍衛。
不一樣的選擇卻是相同的結果,皆因愛而不得。
只不過他心氣弱些,到底比不得沈兄那般壯士斷腕,擁有揮刀自宮的勇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