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今別離
時間在李傾城這裏突然變得張牙舞爪起來。盡管她已經很努力很努力地去延長這僅有的一個月了,但是,時間依舊是那般不近人情,它不會因為任何人而放慢自己的腳步。短短三十天的光陰,還是緩緩自指尖劃過了。
一個月後,李傾城打點行裝,準備啓程前往北齊。
這一年的長安城,倒春寒比往年來得更早。
原本冬雪初霁,冰雪稍融的長安城強冷空氣突襲,天空陰霾恐怖,北風卷土重來,氣勢洶洶。漫天的大雪鋪天蓋地,如同白毛毯子般,将整座城池厚厚地蓋住了。
李傾城一襲猩猩大紅氈,靜靜地立漫天風雪之中,看着怡紅院裏人來人往,原本不大的院子突然被這麽多陌生人光顧,頓時熱鬧嘈雜起來。
她搞不懂,她來時兩手空空,去時為何多出那麽多東西。
姐姐這一個月為她籌備了許多東西,就好像在為她籌辦嫁妝,等着她嫁人那一刻。她知道她是在關心她,怕她在路上受苦。可是…
她的心情很複雜。她看着那些人,神情淡漠。心裏百般滋味湧出。她就要離開這裏了,這個她生存了幾年的院子,這個她曾經千方百計想逃離的城池。她突然有些茫然,從一個牢籠逃到另一個牢籠,她始終只是被人囚禁不得自由的小動物罷了。
李傾城是在李娥姿的摻扶下走出柱國府的。
一出府門,天邊密雲彤彤,天空陰沉得可怕,北風呼嘯,大雪紛飛。她擡頭看了看那遙遠的蒼穹,神色複雜。李娥姿緊緊地握着她的手,蒼白的臉上淚痕猶在,一雙剪水眸子淚光點點,眼裏滿是不舍。
宇文邕一襲白色狐裘大衣,靜靜地端坐在高駿的棕紅色大馬上,在他身後肅立着近百名黑甲士兵,正嚴陣以待。
李傾城慢慢收回視線,擡眸凝望着遠處的白色身影,漫天飛舞的雪花好似一片片光潔亮麗的羽毛,一片接着一片,自天空緩緩飄落。
宇文邕的面容在風雪之中很是模糊,李傾城看不到他的表情。好像她這麽多年來從未真正看透過他。她就那麽靜靜地站着,不動也不說話,宇文邕挺直地端坐在馬上,看向她的方向,也不催促。
兩人就這麽靜靜地看着對方,李傾城感覺天色不知何時變得越發暗沉,本是早上,卻讓人感覺臨近夜晚。
雪下得越發緊湊,風刀子般自臉頰劃過,她感覺周圍的空氣突然變得陰冷,她整個人好似置身于萬年冰窖,連心都快凍得麻木了。
有些事,有些人,有些感情,早就該扼殺在搖籃之中的,不該碰,不該見,不該想。她本就是這個時代的一個過客,她不該有所奢求。
Advertisement
她突然嘲諷地笑了笑,冷冷地望着門口那輛華麗的馬車,眼角淚光閃現。她握緊李娥姿的手,毫無留戀,主動上了馬車。檀香幾人在馬車旁躬身候立着。待李傾城兩人坐定後,幾個丫鬟随後上了另外一輛普通的馬車。
“啓程。”
宇文邕看着馬車的方向,許久方才淡漠地出聲。随即馬車轱辘轱辘的朝城門方向行去。宇文邕端坐在馬上,緊緊跟在馬車後面,深邃的眸子,幽深難測。身後的黑甲士兵也緊随其後。
馬車內,李傾城緊緊地依偎在李娥姿的懷裏,眼睛大大地睜着,面無表情。李娥姿輕撫着她的脊背,淚眼朦胧。
“妹妹,去了那邊切莫再像以前那般放誕不羁,萬事需謹慎,姐姐不在你身邊。你千萬要照顧好自己。姐姐一定會想辦法将你解救出來。”
她一字一句地說着,聲音哽咽,神色憂傷,語氣悲涼。
李傾城不斷地點頭,鼻子酸澀難耐。她不敢搭話,怕一說話,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妹妹,這是玉雪丹,共五粒,是宇文護派人送來的,你要小心收好。”
李傾城看着她小心翼翼地自袖中拿出一個青瓷瓶子,她坐直身子,小心接過,放在了貼身的口袋裏。宇文護給了她五年的解藥,看來是打算将她永遠安置在那邊了。她不禁在心中冷笑。
馬車一路走得很平穩,李傾城靜靜地依偎在李娥姿懷中,聽着她絮絮叨叨地跟自己說話,有些昏昏欲睡。
迷迷糊糊間聽到姐姐的聲音,似乎在喊她的名字。她睜開雙眼,看見姐姐蒼白的臉,臉上淚痕很明顯。她一個激靈,徹底清醒過來。原來馬車不知何時已經停下來了。
“妹妹。”
李娥姿攜着她的手,雙眼蓄滿了淚水,仿佛一眨眼就會掉下來。
李傾城看得心酸,忙轉過身子。
“姐姐,走吧。”
兩人一前一後下了馬車,李傾城雙腳剛站定。就發現天空的雪不知何時居然停了下來,只是天依舊陰沉,黑雲堆砌,北風在耳邊呼呼作響。
十裏長亭送別,李傾城記得古代似乎每座城池都會設立十裏長亭,好像專為送別。
“傾城妹妹。”
她們姐妹倆剛走進亭中,李傾城就看見一襲紅裙曳地的絕色佳人,正靜靜地站在自己前方不遠處。
“馮姐姐”
李傾城看着她,略感意外。
馮小憐神色淡漠,只是那雙原就憂愁的眸子,似乎染了一絲離別的苦澀。
“傾城妹妹,你我相識也算緣分,這兩年的相處,你我也算知心,妹妹與我志趣相投,今日妹妹遠去,姐姐無甚好物想送,只有人和真心在此,送妹妹一程。”
李傾城淺笑。
“多謝馮姐姐。”
三人靜立于亭中,皆擡頭看着遠處的天空。
李傾城突然變得有些感傷,這樣的天氣,本該攜同摯交,圍着紅泥小火爐,溫酒暢談。而不是長亭送別,相見無期。她以前最恨離別時哭哭啼啼的模樣,忒矯情。也許是來到古代後。受她的身份和這幾年古代生活的影響,她不僅變得格外矯情,還特別愛哭。
想她一現代大齡剩女,在現代,再怎麽說也是活脫脫女漢子一枚,怎麽來了古代,她就變得這麽脆弱?她有些想不明白。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世上許多事都是人們無法預料的。
她看着天空,心下無端酸楚,眼睛有些幹澀疼痛。
迎面而來的風,刀子似的,刮得她臉頰生疼。
送君千裏終須一別,盡管她多麽的不舍,眼看着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天色也漸漸暗沉。
“姑娘,公子問是否該啓程?”
黑衣模樣的小厮來催了好幾次,李傾城充耳不聞,李娥姿滿臉憂色。
“走吧。”
在小厮第五次詢問下,她好像終于下定決心似的,緩緩吐出兩個字。
“妹妹…”
李娥姿突然握住她的手,滿臉酸楚,聲音哽咽,兩行銀白的光線自潔白的臉上劃過。
“此去路途遙遠,妹妹千萬要珍重,姐姐方才與你說的,你千萬要記住,凡事要小心,莫要意氣用事,姐姐在這世上就你一個親人了,你要是有個好歹,姐姐該怎麽辦?”
李娥姿說着,淚似泉湧,她微微側過身子,拿着手帕擦拭着眼角不斷湧出的淚水,神情凄楚。
李娥姿不斷叮囑她的樣子,讓她突然想起當年離開父母去相隔幾個省的距離的北方上大學時,母親淚眼朦胧,站在車站的月臺上,對她不斷地重複一些無關緊要的話的樣子。
李傾城鼻子一酸,眼淚就好像山洪暴發,一發而不可收拾。她緊緊抱住李娥姿,肆無忌憚地大聲哭泣。這個世上,她除了姐姐,還有誰會關心她。她在這裏唯一的親人,如今,她這一走,也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上一面,有可能,這輩子都見不到了。
這世上最痛苦的事,莫過于離別了,特別是這古代的離別,此去經年,一生也就這最後一面。她哭得像小孩,無助,迷茫,痛苦。她沒有家,是姐姐給了她一個家的溫暖,她沒有親人,是姐姐給了她親人的關愛。她在這裏無依無靠,是姐姐給了她這麽多年無憂無慮的生活。她還沒來得及報答姐姐,還沒來得及多陪陪她,就要遠去了。
她突然有些後悔,後悔這麽多年來,她竟沒有真正留點時間去好好了解她,以前,她總以為時間還很多,所以從未好好想過這些,如今,悔卻晚矣。
“妹妹,走吧,姐姐一定會想辦法讓你回來。要好好照顧自己。”
兩人抱頭痛哭了一番,最後還是李娥姿首先鎮定下來,她輕輕地推開她,拿着手中的帕子,輕輕地為她擦拭眼淚。佯裝生氣道:
“又不是一輩子見不到了,何必哭成這個樣子。”
她語氣鎮定,聲音卻有些顫抖,李傾城險些又大哭起來。其實兩人都明白,這一別,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逢。只是,這條路,選擇權不在她們。她們必須硬着頭皮走下去。
她拉着姐姐的手,扯着臉皮,笑得比哭還難看。
“姐姐我走了,你也要好好保重,等我。”
“馮姐姐,保重。”
她說完,頭也不回地朝馬車走去。
“妹妹…”
李娥姿用帕子捂住嘴,向前走了兩步,倚身靠在亭子旁邊的木柱上,神色悲戚,淚眼朦胧。
李傾城步子一頓,她強忍着淚水,緊緊捏着袖口處的錦緞。狠心繼續往前走。
“傾城…”
她正欲狠心登車而去,便聽到馬車身後不遠處有人在喊自己。
她站定身子,便見心玉和心夜正匆匆朝她奔來。胡心夜手裏提着兩個酒壇子。兩人很快趕到了她面前。
“傾城,你怎麽一聲不響地就走了,要不是我無意間聽到隔壁的人說起,恐怕再也見不到你了。”
胡心玉一襲杏黃色短襖,滿臉通紅,因着跑步,此刻正喘着粗氣,略帶嗔怪地看着她。
“就是,你要走也不說一聲,好歹我們也認識這麽久。”
胡心夜朝她不滿的撇嘴,綠寶石般的眼睛裏卻是滿滿的不舍。
“傾城,千言萬語,一時難盡,我也不費話了,你這一去,也不知何時才能相見,我希望你能好好的活着,記住長安城,記住今夕何夕,記住忘川,記住我們。要是在北齊實在走投無路,就回來,我的酒店随時為你敞開,免費哦。”
胡心玉雖是帶着輕快的語氣說的,她卻看見她那雙綠寶石般的眸子裏霧氣氤氲。
李傾城大笑着摟過她的肩。豪爽地大力拍打着她的肩膀。
“心玉,保重。”
胡心夜緊抿着嘴,靜靜地看着兩人,許久,胡心玉推開她,拿過胡心夜手中的酒壇。
“這是忘川,我們結識于酒,今日分別,我也拿不出什麽好東西,唯有你最愛喝的忘川。你帶去路上,也可打發打發時間。”
說着,她将兩壇酒遞給了李傾城,李傾城一手接過,緊緊抱在懷中。
“心玉,心夜你們要保重,等我回來。”
“姑娘,公子說天色不早了,該啓程了。”
那黑衣小厮十分恭敬地站在三人身後,觑着李傾城的臉色,輕聲道。
李傾城看着心玉二人,點了點頭。緩緩地朝馬車走近。在踏上馬車的那一刻,心夜突然大聲說道:
“你一定要回來,我還等着你繼續跟我鬥嘴呢,”
她回頭看着那個比自己略高的男孩子,輕輕地一笑。
“那是自然。”
随後登車,放簾,坐定,啓程。
馬車好似一只不斷蠕動的蟲子般,載着她緩緩遠離長安城,朝着北齊方向行去。李傾城緊緊地抱着懷中的酒壇,雙手摩挲着壇子,她突然掀開馬車的簾子,望着簾外灰黑色的天空,望着漸漸變得模糊的衆人的身影,望着漸漸淡出視線的青灰色的城池。姐姐,心玉,心夜,馮姐姐,再見了。身後黑甲士兵緊緊跟着馬車,齊齊踏過腳下厚厚的積雪,揚起一陣陣白色的沙塵。李傾城整個視線都變得模糊不清。
她突然想起當年高中的語文老師給她們賞析的的一段詞。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那是張生與崔莺莺長亭送別所唱之詞。
她此刻雖非與愛人遠別,而此時也非暮秋時節。
可她心中莫名的悲楚,竟将此情此景與之聯系在了一起。
都道情愛之苦苦此天高,為料離別之苦更勝。
她久久地趴在簾邊,任這凜冽的風恣意刮割。無喜亦無悲,她只是有些累了。
長亭外,馮小憐一襲曳地紅裙,呆站在雪地裏,看着随着馬車漸漸遠去的白色的身影,神色複雜,眼裏百般情緒湧現,最後皆化作深深的不解。
她嗫嚅着殷紅的嘴唇。
“公子。”
聲音微不可聞,漸漸散落在漫天風雪之中。紅衣女子仿若一尊雕像,站在雪地裏一動不動。
作者有話要說: 緊趕慢趕,終于完成了北周篇章。雖然寫得并不咋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