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35章
清冽的嗓音微微顫抖,秦桢仰着眸望着沈聿白那雙淡薄的眸子,沒有錯過他神情中一閃而過的迷茫。
沉默了許久,她笑了下。
這下抽回手的動作很是順暢,秦桢頭也不回地轉過身離開。
許久,靜伫在涼亭的沈聿白方才回過神來,眸光晦暗不明地看向已然走遠的背影,她走得很快,甚至閃過殘影,就好像尤為厭惡這兒恨不得能立馬逃離。
眼前閃過她眸中的薄怒,沈聿白扣着她手腕的指尖不自覺地顫了下,想要抓住那道已經離去的身影,又不知該從何處說起。
欣長的身影筆直的立于梁柱旁,熾熱豔陽斜斜地落在他的身上也散不去萦繞在側的蒼白。
攜帶冊子而來的鶴一瞧見這一幕不自覺地放慢了腳步,又想起鬧市中發生的事情,從懷中取出折疊好的冊子掃了眼,道:“大人,屬下已經查清葉煦這三年在京中的蹤跡。”
聞言,眸色沉思的沈聿白睨了眼他手中的冊子,沒有接過。
頭一次,鶴一摸不透自家大人的心思,盯着他若有所思的神色道:“葉煦曾于六年前來過京中為長公主殿下籌辦玉器盛筵,而後不久便離京直至三年前方才再次入京,但三年前再次為殿下籌辦完盛筵後,他的好友梁钊于兩載前就已經離去,與他形影不離的葉煦卻留在了京中,就算是京外有事情也多是離開幾日便會趕回來,從不在京外久留。”
沈聿白皺了皺眉,眸底暗潮洶湧。
“屬下也已經查出少夫人這三年的居所,葉煦這三載也曾經常出入這兒。”鶴一頂着晦暗不明的目光說着,頓了頓,又覺得話語說得有歧義,解釋道:“但聽聞都是白日的時候來,且也多是在院中停留,鄰裏們都知曉這兒住着個貌若天仙的姑娘,也有個愛慕她多年的追求者,可少夫人并未同意。”
沈聿白面色冷冽,神情不善地掠了眼那道冊子,伸出手。
額頭冒着細汗的鶴一愣了下,忙不疊地遞上前,“少夫人這些年也沒有放下對玉石的喜歡,多次趁您不在京之時出入璙園,除此之外最經常去的地方——”
鶴一微微停頓。
沈聿白見他不言語,揚起落在冊子上的目光,漫不經心地瞥向他。
鶴一硬着頭皮道:“少夫人這三載曾多次出入長公主府,這些年長公主也曾多次幫忙掩下少夫人的消息,但屬下在暗中巡查之時還遇到了另一股阻力,似乎還有其他人也在隐瞞少夫人的行蹤,是以這些年屬下等人才遲遲打探不到少夫人的消息。”
話音落下,沈聿白淡淡地‘嗯’了聲。
好似對此并不意外。
鶴一抿了抿唇,垂眸彎膝跪下道:“屬下辦事不力,還請大人責罰。”
“不是你辦事不力,是他們藏得太好。”沈聿白撇了他一眼,眸光不疾不徐地滑向東苑,道:“順着陳銘的方向去查,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垂着頭的鶴一瞬時仰起眸,愕然地望着自家大人。
外人也許不知陳銘是誰,可他們心中都門清,那是跟随在沈國公沈靖安身邊多年的貼身侍衛,除了沈靖安之外沒有任何人能夠叫得動陳銘等人。
倘若是陳銘也幫忙藏着,那自然就是沈靖安的意思。
掠見鶴一怔然不已的神色,沈聿白喉嚨愈發緊澀。
看,別說是他的母親,就連他的父親也是幫忙隐藏着秦桢的行蹤。
就連秦桢現如今所居的院子,也都是沈靖安幫忙運作而來的,得以不在地契上落下秦桢的名字,讓這兩個字徹徹底底地消失在衆人的視野之中。
沈靖安向來對事不對人,而在這件事上,他站在了秦桢那一邊。
“你和秦桢合不合适我不清楚,但凡事講究的都是時機,時機不對任何事情都不會處在正确的路徑上,我本不願意多管你們夫妻之間的事情,但有些事錯就錯了,既然秦桢都已經想要離開了,你強求的也都是虛的。”
涼亭中一時無聲。
淡淡的荷花清香随風揚過,彌漫在沈聿白的周圍,筆直立于河畔兩側的桂花枝桠被吹拂得沙沙作響,上一刻還是豔陽天,這一瞬烏雲密密麻麻地籠罩着整個天地,傾盆大雨倏地灑下,零零散散地斜斜吹入涼亭中,打濕了他的左肩。
沉默少頃,沈聿白擡手拂了拂肩上的水汽,“再去打探她這三載的生活,是怎麽過的。”
或許他和秦桢之間多年沒有交流也不甚了解她的行事,可沈聿白心中清楚,以她的性子,離開國公府後勢必不會再接受府上的銀錢,可若是如此,這些年她又是如何過來的。
他抿了抿唇,心中閃過些許異樣感。
秦桢前去東苑時,喬氏并不在院中,也不知是哪兒去了。
苑中的部分嬷嬷們也算是看着她長大的,見她回來也都忍不住紅了眼眶,緊忙領着她穿過長廊去庭中坐着,不多時又上了她最愛的糕點和吃食。
秦桢看着她們來來去去的身影,彌漫在心中的薄怒霎時間消散,欲言又止地看着她們。
叫着嬷嬷們別再忙碌,可也沒有個人聽她的話。
望着桌上琳琅滿目的吃食,秦桢心中微澀,咬着唇不讓眸間的水光灑下。
喬氏踏着瓢潑大雨穿過長廊回來時,就見那道熟悉的身影微微垂着頭,耷拉下的肩膀輕輕地聳動着,不明所以的她瞥見單薄身影前的桌案後,霎時間就明白了。
她看着秦桢坐在院中,眼前一晃,仿佛一切都像多年前那般沒有變化,這三載不過是做了場夢而已。
聽到腳步聲的秦桢擡起眸,視線穿透朦胧水霧睨向徐徐而來的喬氏,起身迎了上去,“姨母。”
喬氏上下打量了下她的神色,牽着她往回走,“和聿白聊完了?”
話語勾起了秦桢不久前的回憶,她抿了抿唇颔首:“嗯,聊完了。”
“看起來聊得不太愉快。”喬氏看着她長大的,一眼就看出她故作輕松神态中的不對勁,拍了拍她的手安撫道:“他說了什麽你不用管,過好自己的日子就成,剩下的交給姨母。”
秦桢聞言眼睫輕顫,靜默許久才‘嗯’了聲。
心中卻暗許下不再麻煩她的思緒。
不過短短的三載,喬氏看上去要比三載前老了許多,就連眸間的細紋都要多上了些許,這些年為了她操勞奔波費神,她已經欠了喬氏許多,怎能再讓姨母為自己操心。
秦桢轉移了話鋒,聊起了近日的趣聞。
直到陳銘前來請喬氏前往後院書屋,她方才戀戀不舍地離去。
喬氏離開時瓢潑大雨也已然停下,秦桢也沒有在院中多做久留,徑直地走出國公府。
還未踏過國公府門檻,便瞧見聞夕焦急地踱步在外頭,在她的身後樹蔭下,葉煦半倚着碩大樹幹眸光灼灼地望着這個方向。
視線對上的剎那間,葉煦愣了下,邁開步伐朝她走來。
秦桢謝過了院中的嬷嬷,拍了拍一路小跑而來的聞夕,擦過她眼角的水漬,微微抻開手示意她打量,“就是來趟國公府而已,沒什麽事的。”
聞夕自然知曉自家姑娘入國公府不會有什麽事情,可是心中還是禁不住焦躁,“我只是擔心您聊得不愉快,萬一被圈在府中出不了怎麽辦。”
“哪會真的将我圈住不讓我離開。”秦桢被聞夕的用詞惹得撲哧一笑,不過她左瞧瞧右看看都沒有觑見周琬的身影,問道:“你在外頭可有見到婉兒?她還說要我等她呢。”
“見到的。”聞夕頓時想起這件事來,“王府來了人,說是小郡主不小心摔着哭着要尋母親,世子夫人緊忙着回去了,說是下次得了空之時再去尋姑娘。”
秦桢還未見過這個小丫頭,但也聽說過王府上下都寵極了這位小郡主,別說是王府有的,就是王府沒有的,只要小姑娘看中了,王府上下都會想辦法給她拿來。
哪日得了空倒是要去見見這個小丫頭。
餘光瞥見葉煦走近,秦桢揚起的唇梢微斂幾分,想起适才街上的事情,心下感到尤為抱歉,“實在是不好意思,将你摻和進了我和沈聿白的事情之中。”
“也不是你想将我扯進去的。”葉煦陪着她不疾不徐地往回走,說着頓了頓,道:“更何況要是你想将我扯進去,我自是求之不得的。”
秦桢啞然。
這是葉煦說得最為清楚的一次了。
可她也是真的無法回應他的這份心意,思忖須臾,秦桢邊往前走邊撇眸看向葉煦,道:“其實從國公府離開後,我就沒有想過這方面的事情,或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比起情情愛愛的事情,我更想當好秦桢。”
上一段感情帶來的傷害并不小,也令她在新的情誼前會望而卻步。
葉煦唇瓣微啓時,就聽到秦桢問。
“你可知我名字的含義。”
她姓秦,單字一個桢。
葉煦搖頭,“桢字并不常見。”
桢多指築土牆時所立的木柱,別說是女孩子,就是男孩子,也甚少有人家會用這個字眼。
“嗯。”秦桢颔首。
年幼時她的爹娘曾說過,取桢字是希望他們的女兒能夠擁有堅韌不拔的品質,不管遇到任何的事情都能夠堅持不懈地往前走,突破重重困境走向心屬的彼岸。
曾幾何時秦桢也以為自己是這麽做的,她學會了愛一個人,為了這個人可以付出所有,就算是遇到困境也依舊會愛着那個人,終有一天也會得到那個人的回應。
後來她才發現自己錯得離譜。
錯誤得将這份寄托放在了情感之上,忘記了堅持不懈朝前而去的重點不是堅持不懈,而是她本身。
比起心屬的彼岸,她才是最重要的。
這一點也是秦桢這兩年漸漸悟出來的,“所以比起再次将一顆心落在他人的身上,現在的我更想過好自己的日子。”
跟在後頭聽着這些話語的聞夕心中也是被戳動了下,瞥見葉煦側眸望向自家姑娘的眼神時,不由得愣怔須臾。
那雙平淡無波的眼眸此刻盛着滿眸的柔情,溫潤的神色淡淡地笑了下,似是無可奈何,又似是動魄驚心,聞夕的學識不高,也沒有經歷過情感之事,可在這一剎那卻覺得被柔情似水的蜜意所包圍。
對上秦桢若有所思的眼神時,似乎是在疑惑他有沒有聽懂話語中的意思。
見狀,葉煦笑了下。
她沒有直說,只是委婉地再次拒絕了自己,可他仍舊在這一刻被萦繞在她身側的豔陽光暈所晃了眼。
葉煦心知她不願提起這個話題,也不強求。
等着等着,總有能等到她敞開封閉心口的那一日。
“蘇霄的作品你有看過嗎?”
話鋒陡然一轉,秦桢都有些跟不上葉煦的話語,迷茫不解地微瞪眼眸,确定他并沒有問錯才搖搖頭,“沒有,今日是第一次聽說這號人。”
葉煦揮開折扇,輕扇着微風散去周遭的悶熱,道:“岩柿是他所做。”
聞言,秦桢恍然大悟地颔了颔首。
說蘇霄她是不認識的,但要說起岩柿自是見過。
岩柿是珑吟問世不久之後随之而起的作品,但彼時多數人的視線都落在了珑吟之上,甚少有人關注到岩柿,但秦桢曾在璙園見過其幾眼,倘若不是撞上珑吟,岩柿必然也會贏得不小的關注。
葉煦見她想起來了,不疾不徐地繼續道:“他的作品風格和你的甚是相似,不能說一模一樣,但大體上是差不多的,只是他的心思要比你浮躁些許,是以也能分辨地出你和他之間的不同,不過我也有段時間沒見他再次推出新作,不知這半年來長進如何。”
今日還是初次遇到蘇霄,秦桢對其并不了解,只是疑惑:“岩柿為何不參加三載前的玉器盛筵?”
若是參加了,必然名聲大噪。
轉念一想,蘇霄生于玉器世家,他的父親頗具傲骨,想來兒子應當也是會遺傳一二。
“岩柿本已經送到了公主府,但不知為何,開宴前夕蘇霄前來将岩柿抱了回去。”葉煦眼前閃過彼時蘇霄緊繃的神色,好似下一瞬就要将岩柿毀掉那般,他沉吟須臾,道:“最初我以為是他不滿意岩柿,誰知後來他又悄聲推出了,再問原因也不肯告知。”
秦桢了然地點頭。
她和蘇霄素昧逢生,不過是碰巧撞見,也就沒将葉煦的話放入心中,只是當作轶聞聽聽。
兩人你一來我一往地談論着,都未察覺身後望向他們的冷凜眸光。
沈聿白無聲地看着那兩道時而微微靠近時而疏離的人影,垂着的掌心似有似無地蜷起又松開,不知從何處而來的悶意彌漫于周遭,悶得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跟在側的鶴一瞧見這一幕,幾不可聞地嘆了口氣。
他跟在沈聿白身邊多年,目睹過大人和少夫人之間的所有事情,也曾見過少夫人死去那日大人看似冷靜實則暗流湧動的驚慌,時至今日他也無法摸清自家大人的想法,但可以看清的是,這三載以來大人是想要補償對少夫人的傷害。
“派人去查葉煦在徽州的事情,和情相關的,一息不落地查清。”
鶴一思緒霎時間收回,凜神看向那道背影,“屬下領命。”
-
那日的事情後,秦桢本以為平靜的生活會再次被打破,但好在一連七日都沒有再聽說和沈聿白有關的消息,也不曾見過和他有關系的人徘徊于院門前,拎起的心也就稍稍落下了些。
倒是在某一日的時候,瞥見了院門前不知從何處而來的信件。
信件落入秦桢手中,只是瞥見信封上潇灑淩厲的字跡時,她就知道是誰送來的信件。
對她來說,沈聿白的字實在是太好認了,更何況他們曾經長時間地通過信。
捏着信件而來的聞夕半知半解地盯着那封信,又看看自家姑娘的神色,悄然問:“姑娘要拆看看看嗎?”
“不用。”秦桢回過神來,把信還給了聞夕,邁步離去之際又停下了步伐,眸光凝着那封信許久,道:“燒了它吧,別放在這兒礙眼。”
聞夕愣了下,将信封扔入竈臺火堆中,取來鑷子三下五除二地将燃燒的炭火覆上尚未拆開的信封。
不過須臾片刻間,烈火就将信件吞噬入腹。
日子還是一天天地過着。
不過也是那日聽葉煦提起玉器宴的事情,秦桢方才想起距離上次的盛筵已然過去了三載,又一次的盛筵已在悄然籌備之中。
珑吟問世後,秦桢心中便有了其他的思緒。
新的居所離瑤山并不遠,時時能夠聞到瑤山傳來的桃花清香,那時她就決定造一座瑤山。
和珑吟不同,瑤山是存在于世人心中的事物,倘若制作過程中有一絲一毫地偏差都會被人指出,是以秦桢也多次前往瑤山的各個方位,臨摹瑤山之景,一年前才真正地描繪勾勒出玉器的構造圖,這一年中也多是在雕刻此物。
不過那日之前秦桢時常會擔憂沈聿白的蹤跡,生怕他在不經意間出現在某個角落,心思也很難平定下來,而當沈聿白真的知曉她的事情後,她反而輕松了許多,不再為這件事感到困擾,手下的動作也快了不少。
收到王府送來的請拜帖時,秦桢正在揣摩瑤山上幹枯的桃樹。
來人是周琬的貼身丫鬟璧玉,心中門清兩人之間的關系,這次見到秦桢時也是忍不住松了口氣,道:“許久未見桢姑娘,姑娘要比多年前水靈不少。”
“璧玉的嘴還是一如既往得甜。”秦桢笑着對聞夕打趣道,邊說邊垂眸掀開請拜帖,頓時看見請拜帖上的時日,嘴角的笑容愈發得明媚,“你家姑娘才是一如既往的着急,哪有人今日送來請拜帖就要人今日上門拜訪的。”
“桢姑娘有所不知,我家姑娘前些時日見到姑娘時就想着要找您,誰知小郡主那日摔倒之後竟然感了風寒,今日将将恢複了些,姑娘緊着讓奴婢把請拜帖送來給您。”
秦桢聞言皺了皺眉,“小郡主可有大礙?”
璧玉:“姑娘放心,王府有太醫照料着,小郡主已經大好了。”
秦桢松了口氣,道:“你先走一步,我回去取個東西後就去王府,跟你家姑娘說,我一會兒就到。”
璧玉笑着福了福身。
秦桢收好請拜帖,回到卧閣中取來一樣早就已經制好的一對手镯,遞給聞夕收起後便起身去了王府。
不過若是知道會在王府遇見沈聿白,她定然不會選擇今日來。
将将踏入周琬所居的院子時,秦桢就瞧見不遠處庭院松柏樹幹下的身影,他身旁立着幾株搖曳綻開的木槿花,若是靜下心來聞上須臾,還能聞到幾許木槿花的清香。
睨見他時秦桢步伐停滞片刻,斂回視線全然無視他徑直地穿過幽深走廊。
沒走幾步,就聽見了沈聿白喚她的聲音。
秦桢眼眸微阖,裝作沒聽見,餘光瞥見他驀然走來的動作,默了幾息,腳下的步伐快了幾分。
直到被沈聿白攔住時,她才停下腳步,擡眸看向這個陰魂不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