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男子大學生與弟弟
26|男子大學生與弟弟
都沒我哥帥的哥哥們.
劉備三人跟着諸葛亮坐上直升機,身處高處才發現這片田地比他們剛剛在下面看到的還要廣闊的多。
一望無垠的各種作物,形成不同顏色的斑斑點點,像是哪個印象派的畫家在大地上作的畫,随性又暗藏玄機。
劉備默默地看着下面,心中湧現出一種刻在基因裏的、對廣袤農作物的無限喜愛與雀躍之情。
看着看着,腳下幹淨純美的場景,突然讓他覺得有些不同尋常,可哪裏不同尋常他也說不上來。他見諸葛亮端着一個平板電腦不停地在寫寫劃劃,沒好意思打擾,只将這個疑問壓在心裏。
二三十分鐘過後,直升機停到了一間中式建築前。
這建築看着異常陳舊,破破爛爛的瓦片、看不清色彩橫梁、表皮剝落的檐柱,就連腳下的石階都沒有一塊是完整的。要不是看到屋外明顯精心打理過的院子裏還曬着什麽葉子,說這是個荒廢的屋子肯定也會有不少人信。
諸葛亮帶頭走上那破破爛爛的石階,推開快要掉下來的木門,沖着他們笑道:“我爸媽去爺爺家過年了,這邊就我和弟弟兩個人,你們就當是自己家,随意點。”
“哥,這就是你那幾個心血來潮突然要過來的同學嗎?”一個和諸葛亮有着七八分相像的高中男孩從門後探出個頭來。
諸葛亮戳了下他的腦門,挂着半真半假的嚴厲,“這些你都要叫哥哥,還有你卷子做完了?”
那男孩吐吐舌頭,胡亂叫了一聲“都沒我哥帥的哥哥們”,然後轉身跑沒影了。
諸葛亮無奈地搖了搖頭,沖着他們解釋道:“我弟弟,諸葛均。這孩子從小頑劣慣了,沒大沒小,你們別在意。”
劉備尴尬地擺了擺手,“沒事沒事,反正他說的也是事實。”
“……”
諸葛亮張了張嘴,實在不知道該怎麽接這話,只好側身讓他們進屋。
三人進了屋裏才發現裏面別有洞天。
剛開始他們看到這樣破爛的房子,還納悶這可怎麽住人。原來那破敗的木結構只是蓋在外面的一個空殼,屋子內部由現代的鋼混結構和鋼化玻璃搭建而成,只有一個大開間,幾乎是一覽無餘,沒有任何牆體阻隔。
裏面的家具極簡且充滿線條感,科技感十足。
從外面那種垂垂暮色的古建築風格,到內裏這樣科幻電影般的超現實主義風格,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相互撞擊,迸發出的視覺沖擊感令人目眩。
“哇哦!”張飛驚嘆出聲,“這也太酷炫了吧!”
“諸葛,你爸媽是建築師嗎?怎麽想到這樣設計的啊?”關羽也忍不住問道。
諸葛亮示意他們坐到沙發上,一邊倒水一邊答道:“他們不是。這屋子是祖上一代一代傳下來的,他們舍不得推掉重建,我就提了個這樣的保留方案,是不是還挺有意思的?”
劉備點點頭,暗自慶幸漢江大學沒有建築系。
“諸葛大仙,那是什麽?”張飛突然站起身來,指着一個巨大的顯示屏問道。
大家順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見那面将近一個跨間大小的顯示屏上,布滿了紅色的點和線,還有些黃色的方塊在上面慢慢地移動。顯示屏的右下角,則有一連串的英文和幾排不斷變化的柱狀圖。
劉備看了半天,勉強認出幾個單詞:soil,root,leaf和flower。
出來喝水路過的諸葛均鄙夷地瞥了他們一眼,“這都看不出來?明顯是自動化控制中樞系統呗。”
“哪裏明顯了!”張飛叫道。
諸葛亮輕咳了一聲,用眼神示意弟弟不要多嘴,結果諸葛均聽張飛這麽說,來了興頭,完全無視了哥哥的警告。
他兩三步就跑到顯示屏面前,指着上面的黃色小方塊滔滔不絕起來:“這些是農用機械車,那些紅線是他們程序裏設定的行進路線,紅點是可能會産生交叉路徑的點,相當于你們平時見到的十字路口。邊上那些圖表是實時監控的作物生長相關特征。”
諸葛均端着玻璃杯喝了口水,他那樣子像極了諸葛亮端着保溫杯,“這麽大的田地,要不是有這些,得需要多少人力呀。”他說着,沖着劉備他們一揚下巴,稚嫩的臉上滿是驕傲,“我哥哥厲害吧!”
“諸葛均——”諸葛亮一字一頓地念出弟弟的名字,還未說下面的話,諸葛均就端着杯子跑了。
“啊,我還有套卷子沒寫完,不打擾你們同學敘舊了!”
諸葛亮捏了捏眉間,“你們別聽他瞎吹,我這是請教——”
“大仙!”張飛像是剛從震驚之中反應過來,沖着他豎起大拇指:“太酷太NB了!!!”
.
那一個下午,諸葛亮充當了指導老師的角色,帶着三個求知欲爆棚的學生,體驗了一把無人機監控、全自動除草機除草、智能系統灌溉等一系列科學探索實踐活動。
活動在三位同學大呼小叫、大驚小怪的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
然後他們又被諸葛均拉着去屋子後面的小場地打籃球——那裏架着個球籃,只有一個半場。
“你們來了正好,”諸葛均拉着張飛要跟他一對一,“我哥從來不玩這些。”然後,他在張飛的灌藍雄姿之下,立刻将對他的稱呼變成了“飛哥”。
場地上空滿是“飛哥看球!”“飛哥你過不去的!”“我厲害嗎?飛哥”的回聲。
諸葛亮心下惆悵,覺得這個弟弟留不住了。
晚上的時候,年齡稍長的劉備同學為了表達謝意主動承擔了制作晚飯的工作,而關羽和張飛二人也争着要給他打下手。
諸葛亮見他們心意已決,便随他們去折騰了。
“哥,”諸葛均吃着張飛削好的蘋果,湊到諸葛亮旁邊,“我覺得其實他們也沒那麽差。”
諸葛亮一挑眉,等着他的下文。
“你看,”諸葛均舉起手中的蘋果,“飛哥不僅能灌藍,這蘋果削得也十分完美,不像你削的,都不是圓形了。”
諸葛亮“哼”了一聲,幹巴巴地說道:“我後來不是搞了個削皮器嗎?那個不比這個削出來完美?”
諸葛均砸吧了下嘴,搖了搖頭道:“不一樣,這種帶着體溫的蘋果,有種特殊的人文關懷。”
“我看你是缺少試卷關懷了,”諸葛亮涼涼地說道:“下學期的卷子昨天放你桌子左邊抽屜裏了,今天做完再睡吧。”
“我錯了!”諸葛均一把丢掉吃到一半的蘋果,抱住諸葛亮晃來晃去,“哥!我最英明神武舉世無雙皎若青天明若白日的哥!”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