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山月
第14章 山月
蔚山不算是高山,景區添設了方便上下山的通行纜車。
大學生們似晴空驕陽,春日郊游必然不會首選纜車,大家堅定地選擇從山腳爬到山頂。
“山是一定要爬上去的,我要好好體會一下詩聖說的‘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氣魄。”孫欣菲信心百倍地說道。
舒微就沒有她這麽生龍活虎的精神氣了,她背着雙肩包,扶着山階道旁的扶欄說道:“我看了景區平面圖,半山腰有觀景亭,中間累的話可以歇一下。”
她對自己的體能有清晰地認知,所以剛才在山腳下看景區平面圖,看得非常仔細。
“微微你放心,我會對你不離不棄的。”孫欣菲笑着停下來等舒微。
沈游在一旁也笑道:“沒事,你不要有心理負擔,我們陪你一起。”
蔚山上下山的木階和石階都并不陡峭,沿途還有很多視野不同的平坦山路,行走其上如履平地。
道路旁除了主色調的綠波,還有各種花樹,杏樹和桃樹居多,很适合都市生活的人們周末踏青放松游玩。
爬蔚山沒有想象得那麽累,舒微也有閑适的心情,開始欣賞蔚山的秀麗山林景色。
大家都興致很高,走走停停,一點也不着急爬上山。舒微雙手撐在沿途修建的綠鐵欄杆,和孫欣菲一起眺望四周矮峰的山色。
山林遠離喧嚷塵揚的市區,身處山中只覺空氣清新,又有山谷吹來的習習春風。風從低處吹來,攜着地面的溫熱氣息,但是一點都不粘膩。
“考一個高中地理的知識點。”俞琳突然來了興致,側頭笑望着舒微問道。“我們現在吹的是山風還是谷風?”
山谷風是熱力環流的典型形式,熱力環流一直都是考試熱點。高一就開始學習,一考考三年,早已爛熟于心。
舒微立刻回答:“谷風。”
Advertisement
孫欣菲還舉手在半空中畫起熱力環流示意圖,一邊比劃一邊“簡單反射”似地念叨:“白天山坡升溫快,氣流上升……”
舒微和俞琳兩個人仰頭笑着看孫欣菲比劃,說笑之間忽然生出幾分惆悵。怎麽才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居然會有一種浮生已過的陌生感。
邊游玩邊爬山,蔚山主峰海拔雖然五百米左右,但是登到山頂也還是花了将近兩個小時。
臨近山頂路段最磨人,已經沒有平緩的山間小路,而是窄而密的級級石階,以為是最後一段,可是走到盡頭一轉彎,發現又有長長一段的石階。
蔚山山頂平坦開闊,有涼亭又有石峰。原以為涼亭很小,不想石峰背後別有洞天,折回一處亭廊,據說有幾百年的歷史。走過亭廊,有一處特意搭建的山頂觀景臺,正好可以放眼盡收蔚山群山的蒼翠春景。
石群和亭廊中間有兩棵樹,一一望去,一棵是杏樹,另一棵花色有微異。舒微和孫欣菲牽手去樹下辨別,究竟是杏花樹還是桃花樹。經過仔細辨別,發現另外一棵也是杏花樹。
孫欣菲笑說:“滿樹都是花開太美了,微微你幫我拍照吧,我要發朋友圈。”
舒微笑說好,拿出手機幫孫欣菲拍照。
拍完照片,孫欣菲跑過來,兩個人湊在一起看,孫欣菲對舒微的拍照水平很認可,說她沒白參加攝影社團。
兩個人笑鬧在一起。
舒微沒忘此次蔚山之行,社團要求的任務,每個人挑選十張自己拍攝的照片,最後發送到群裏。她将照片發給孫欣菲以後,又拿着手機拍了一張杏花樹的照片。
廊院一角正對空闊的山崖,忽然一陣春風吹來,杏花樹的枝杈被風輕輕吹動,花瓣簌簌随風搖動,然後悠悠地一瓣瓣飄落。
舒微趕緊拿出手機定格杏花雨落的美景,“咔嚓”“咔嚓”拍了兩張。拍完以後,仔細端詳了一下相片,對拍攝的相片很滿意。
只是很可惜,這樣的春日美景,路景澄沒有看到。
明知他見過的廣闊美景,一定比自己見過的多得多。可是她心裏想着他,遇到什麽樣的美景,都想着如果他也能看到就好了。
舒微輕輕地嘆息了一聲,以為孫欣菲還在自己的身旁,于是頭也沒轉地看着前面的杏花樹,聲音微揚笑着說道:“欣菲,你幫我拍張照片吧,我想發給我媽媽。”
良久也不見孫欣菲應答的聲音,舒微不由轉身去望周圍,卻看見了不知何時站在她身後三步開外的路景澄。
他怎麽來啦!
路景澄身穿灰藍色的寬松休閑套裝,站在亭廊院落中,疏朗而立,沐浴着晴日的昭昭光輝。背後是雕梁畫棟,紅木闌幹,碧瓦飛甍的古典建築。
似真似假,如霧裏望月,毫不真切。一眼萬年,恍惚間有瞥見前世的虛無幻覺。
路景澄神情倦淡,但聲音清透,他眼尾微挑看着舒微,淺笑了聲說:“找人拍照?”
他的聲音近在耳邊,離她咫尺距離,很近很近。
舒微點點頭,站在原地未動。
路景澄單手插兜走近兩步,微擡手指了指舒微打開相機的手機。
“給我吧。”
站在滿樹雪白花簇的杏花樹下,舒微有一點後悔今天|衣着随便。墨藍色的短袖T恤,炭灰色的工裝褲,站在潔白的樹下好像不太搭。
到蔚山之前和孫欣菲她們找了許多的拍照姿勢,眼下在路景澄面前,也都忘了個差不多。
只好身體放松微彎向一邊,張手朝鏡頭打招呼,抿唇微笑。十分簡單的拍照姿勢,标準的“游客照”。
但是春風有意,霎時驟而吹過,雪白的花瓣紛紛飄落,像落了一場驚擾春天的輕雨,溫柔地打落在女孩的發肩。
“咔嚓。”
“攝影師”頗會抓景,适時按下快門鍵,将這一秒的畫面永恒定格下來。
眼前的這一幕,教路景澄想起孩童時光,他跟随媽媽住在南安雪梅山旁的蘇家老宅。五月漫山爛漫時,媽媽牽着他的手去雪梅山踏青游玩。
雪梅山上的杏花,也是和今日一樣,盛放時一片雪白。随着春風,吹落在人的衣襟上,頭頂上。
他嬉笑着在杏花樹下跑來跑去,笑喊着下“下雨啦,下雨啦”。媽媽教了他一句既不是李白杜甫,也不是孟浩然賀知章寫的詩詞。
當時年齡小,他不懂詩詞的意蘊。如今長大了,看見眼前的景色,識得詞句寫得真美。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
作者有話說:
注: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韋莊《思帝鄉·春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