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五十四 (二更
第54章 五十四 (二更
國家在進行大清洗的時候, “贈送母雞”的計劃也在悄悄進行。
首先收到母雞的就是各省的偏遠貧困地區,母雞也是由基層工作人員送過去。
蘭省畜牧部門的人忙着送第二批新品種雞,所以贈送母雞的任務就落在了農業部的頭上。
按照國家的準備, 願意養的每家是給六只母雞,每個村子都會有一個孵化器, 如果想要孵化雞可以去村委會, 想賣雞蛋也可以直接賣掉。
關芳坐在副駕駛上, 鐘騰開車,這次她們是去兩個村子送雞。
這兩個村子都不大, 沒有多少戶人, 所以直接用皮卡車運。
“我記得上次實行贈送母雞的政策還是我媽給村子裏送雞, 沒想到有一天我還會和我媽做一個工作。”關芳笑道。
關芳媽媽以前也是基層的,政策一年一變, 關芳自己都沒想到有一天她竟然也會去做她媽媽以前做過的工作。
鐘騰嘆氣道:“誰能想到藍星經濟會直接倒退十幾年呢。”
“國家科技倒像是進步了十幾年。”
關芳想起近幾個月國家公布的各種新科技, 很多科技之前國內外的專家都預測至少十年龍國才能研究出來。
雖然關芳對國家一直很有信心,但她也覺得要六年左右, 沒想到是不到一年,也不對,是兩三個月。
她在心裏算龍國第一個新技術公布的時間,真的全都是今年突然公布的, 以前一點消息沒有。
“也有可能是厚積薄發, 估計前幾年國家就研究出來了,不都說國家公布某項技術就說明手上已經掌握了更加先進的技術嗎?”
鐘騰說的也是網絡上不少人的猜測, 畢竟幾個月發展出來也太不可思議了。
Advertisement
兩人在這一點上想法倒是一致, 關芳也認為國家早就研究出來, 只是當時不想讓別人知道所以藏着。
雞在後面不停的咯咯叫,關芳透過車內的後視鏡看, 那些雞還在啄車玻璃。
這下她也沒空想科技的事,還是先關注她的任務吧。
“每戶六只雞也不知道夠不夠。”
關芳從網上看到過新品種蛋雞三周多就能成熟開始下蛋,國家好像特意挑的快下蛋的雞,這樣可以減去民衆前期的資金投入。
但是六只雞好像也不夠,前期雞蛋也不會有多少。
鐘騰笑了一下,他家屬于國家偏遠貧困地區,這次也在國家扶貧範圍內,其實六只雞才是剛剛好的。
因為很多貧困戶可能沒有足夠的錢買飼料,一般情況下都是喂剩菜剩飯,偶爾喂點玉米粒,農村散養土雞基本都是這樣。
國家暫時只提供六只應該是減少民衆在食物上的壓力,而且鐘騰了解過以前的贈送母雞政策還會附帶一定量的起始飼料。
而這次沒有,他估計是國家在飼料方面有點壓力,暫時不能免費提供足夠多的飼料,所以分給每家的雞越少越好。
政策都是要不斷調整,還要經過不停的試錯才能知道不同地區應該怎麽實行,現在只是國家的初步決定。
龍國的形勢和幾十年前不同,實行的方式和結果也會不同,六只雞相當于試錯,民衆壓力也不會太大。
就算出問題國家也能快速解決,再給民衆一些補貼。
“農村散養土雞剩飯剩菜還有爛菜葉子什麽都喂,雞還能自己去找吃的,要是每戶送的多了可以現在的情況怕是不好養。”
最近國內沿海地區經受了好幾次臺風襲擊,蘭省風雹之後還有幾個省份出現了冰雹,雖然沒有人死亡,可糧食減産絕收是必然。
冰雹襲擊的幾個省有防護網糧食減産并不嚴重,經歷臺風的幾個城市因為暴雨引起水浸,農田作物大面積倒伏、泡水腐爛。
這種情況下都是靠國家供應蔬果,很多人也沒有那麽多餘糧去喂雞,有些地區六只雞都要兩戶人家一起養。
更別說送的雞再多一點。
關芳沒有了解過怎麽散養土雞,只能懵懵的點頭,不過她也抓到關鍵點,就是養多了喂不起。
“國家和人民現在壓力都太大了。”鐘騰無奈。
說是試錯,但是現在的情況國家根本不能錯,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的走。
民衆也要面對天災、失業等等。
關芳點點頭,雖然今年對于國家政策的質疑聲小了很多,但她感覺就是這樣國家壓力才大,因為國家不想辜負人民的期待。
“希望以後能沒有這麽多天災。”關芳只能說這一句。
車子裏突然沉默下來,幸好很快第一個村子就到了,關芳也來不及尴尬。
她們剛到村子裏的人就圍上來,他們臉上帶着質樸的笑容。
“真是麻煩國家了,這種時候還記得我們,也辛苦你們了,這裏這麽偏。”
他們連連感謝,關芳和鐘騰只能一次次回複為人民服務不辛苦。
村子裏一共十二戶人家,有六戶人同意養雞,但其實雞發下來是一起養。
反正之後如果有能力多養一點他們可以自己用孵化器。
關芳還沒動作村裏人就搬下來六個雞籠,每個雞籠裏面六只雞。
看皮卡車上還有剩的他們還催關芳快點去下一個地方:“我們就不耽誤你們時間了,你們工作這麽忙,到時候不能及時完成任務領導會不會罵哦。”
關芳和鐘騰兩人就這麽被推上車,車門一關村裏的人就揮手道別。
兩人坐在車上又無奈又開心。
“贈送母雞”政策正在穩步實行,各地區也根據自己地區的特點做出了一定的調整,暫時沒有出現喂不起雞的情況。
而且已經有部分地區開始賣雞蛋,當然雞蛋也是國家在收,收完再統一賣出去。
現在是剛剛開始,所以國家會幫忙,等以後農戶有了固定的渠道,國家就不會再收。
……
除了“贈送母雞”,另一個增加基礎設施也在同時進行。
力氣大能幹活的就幹活,力氣小的可以煮飯或者打雜工,雖然每天工資不會很多,但包吃住,所以也能存點錢。
建造基礎設施不止需要勞動力,還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而且還可以帶動相關産業鏈的發展。
還有一些隐形的領域也能因此受益,比如再生能源技術可以運用在各項基礎建設裏面。
這一政策可以增加就業機會,還能促進經濟增長,同時國家需要的各種設施也建好了,怎麽看都是多贏。
各省市也就沒有壓力的開始實行。
陳莉在兩個多月前失業,她原本是一個外貿公司的員工,沒想到國外經濟形勢忽然大變,經濟跳水,導致她所在的公司大規模裁員,她也因此失業。
她之前一直是月光族,存款只有裁員的時候企業發的一點錢。
原本陳莉還在想該怎麽度過無業期,畢竟國內經濟形勢也不好,各大公司都在裁員,哪個企業還會在這時候招人。
沒想到國家突然打算修建基礎設施,她順手報名了,失業時間長的會優先錄,因此她就這麽莫名其妙的到了這裏。
國家給她安排的工作地點是蘭省正準備建的水庫,她主要的任務就是炒炒菜,在這裏煮飯的有十個人,所以都不怎麽忙。
不過聽說她來這裏工作還有不少人問,熟的不熟的都有。
也有人明嘲暗諷說她一個高材生最後還不是要到工地打工,對于這些言論她都不屑于回應。
在這種經濟狀況下還要端着架子,覺得自己學歷高這也不想幹那也不想幹才是真的蠢。
在工地幹活算什麽,沒錢什麽都不能買才難受。
而且她也不想一直領國家的失業補貼,國家最近各項政策都投了很多錢,可能國家的財政也不足以支撐很久。
雖然建水庫國家也要給她發錢,但好歹她為國家做了點事,拿錢也沒那麽愧疚。
她還在想事情,旁邊的人突然就把手機放到她眼前。
“國家怎麽建這麽多水庫啊。”
陳莉低頭看到的就是一長串名單,上面是國家準備在各地建設的項目,這份名單上面和水庫有關的就有上百個,各個省市都有水庫建設的任務。
其他人也疑惑道:“除了海雲市和葉省也沒聽說哪個城市鬧幹旱。”
這麽多水庫明顯不合理。
“水庫還能發電,在洪水季節也能防洪減災……”陳莉說着感覺更加不對勁了。
國家現在需要那麽多水庫發電、減災嗎?
少量的建幾個她還能安慰自己就是正常的基礎建設,可就像其他人說的那樣,建這麽多不管是什麽理由都很奇怪。
國家也不可能為了制造就業機會憑空建這麽多沒有的建築,畢竟這也是一種資源浪費。
旁邊的人驚聲道:“難道真的是世界末日?”
以往最不可能的理由在現在看來竟然是最合理的,因為馬上要發生不可抗的災難,所以國家想盡一切辦法囤積資源。
國家建造了很多能源基地的事情也不是秘密,還有最近各種科技産品,也太高産了。
陳莉這回沒有說話,雖然從小到大她都是堅定的相信不會有世界末日,就算真的有也是人為制造。
可此時此刻她猶豫了,之前忽略的國家各種反常的舉動突然出現在腦海中。
“如果真的世界末日了怎麽辦呢?”陳莉喃喃自語。
陳莉身側的女人以為這句話是在問她,于是她道:“相信國家呗,都世界末日了,一個人怎麽對抗世界末日。”
“但國家就不一樣了,國家能找到各種領域的人才進行研究,能囤積很多水、糧食和資源,肯定還會給我們提供最穩固的建築,最重要的是我相信國家一定會保護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