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四十五 (補二更
第45章 四十五 (補二更
李部長看着前行者新聞新文章下的評論笑道:“看來人民對我們寄予厚望。”
一個國家恢複全藍星經濟談何容易, 但這可是人民的願望,他們一定會朝着這個方向努力。
不過現在要着眼于面前的問題。
“應該布置任務了吧。”李部長算算時間。
許槐桑點頭,任務欄已經刷新出來, 她把手機放到會議室的桌面上。
必做任務:請為您的養殖空間搭建一間雞舍,并成功養殖出1000只優質雞(PS:請合理規劃雞舍大小和各個物品數量。)
任務獎勵:養殖空間升級、特級雞仔×20、智能環保設備、積分
任務失敗懲罰依然是一個月不能進入養殖空間, 許槐桑看到任務也放下心。
養雞對她來說算是比較簡單, 畢竟她第一本看的養殖類的書就是和養雞有關, 養殖空間出現後也在系統性的學。
不過任務的重點應該是在雞舍的搭建上。
一般雞舍裏都會有雞窩、飲水器、喂食器、通風設備等等,農村散養不需要這麽麻煩, 但是系統要求許槐桑也就照做。
李部長道:“雞舍應該可以大一點。”
雞能吃雞肉和雞蛋, 性價比很高。
“行。”
許槐桑點頭應下, 随後便直接進入養殖空間。
Advertisement
上次養殖空間升級之後就多了四個員工位置,國家就派來了一個獸醫和三個後勤部的人。
養殖空間則擴大到之前的一倍。
她多養了幾十只牛羊, 不過在系統任務布置前三個小時她就把那一批牛羊全部送到養殖基地。
目前養殖空間裏只有一個魚塘, 等雞舍搭建完成之後才會重新養牛羊。
她進去的時候幾人都坐在魚塘旁邊,空間裏唯一一個獸醫楊翠一直盯着魚塘裏的魚, 手裏拿着一個本子記錄。
草魚常見的有赤皮病、腸炎病和爛鰓病,這三種常見病表現得症狀都比較明顯,因此為了防止出現魚生病的情況楊翠就一直盯着
看見許槐桑,她道:“剛才魚塘上面狀态顯示異常。”
狀态顯示異常的第一時間他們便檢查過所有魚, 最後發現是有幾只魚出現了赤皮病。
染病的魚他們已經撈出單獨找了個桶養着。
飼料裏面他們加了複方新諾明用于治療, 池塘也順便清理了一下。
許槐桑點點頭也蹲在池塘旁邊看,除了單獨養殖的魚其他魚看上去狀态都不錯。
“等會兒我把這幾只魚帶出去。”
這幾只魚就放到養殖基地專門留給病魚的魚塘裏, 萬一病魚也能研究出什麽東西呢。
許槐桑說罷便站起身, 随後道:“這次任務是要先搭建一個雞舍, 然後養殖出1000只優質雞。
雞肉在飯桌上也是比較常見的,而且部分人不吃豬肉而是吃牛羊雞等等, 雞又比較好養殖,所以這次雞舍肯定要比魚塘大一點。
許槐桑确定的雞舍範圍占現在的養殖空間的一半,旁邊的魚塘對比起來顯得很小。
雞舍要有足夠的雞窩,保暖設備可以不需要考慮,空間內的溫度基本都是固定的,但通風設備和孵化器要準備好。
“把這裏圍好,不能讓雞出去。”許槐桑邊比劃邊說,“養殖空間之後還要升級,雞亂跑就有點麻煩。”
雞舍這麽大肯定要養很多雞,不固定在一個範圍到時候麻煩。
系統免費提供了搭建雞舍需要的各種材料,六人還是廢了一番功夫雞舍才初見雛形。
接下來就是各種設備的問題,考慮之後許槐桑決定買一次性能孵化500只雞的小型孵化器。
這麽大的雞舍可以養兩三千只雞,養殖空間裏大多數時候只有她們五個人在,所以許槐桑又買了一個無人化養殖系統減少工作量。
稍微麻煩一點的就是雞舍衛生和生病治療問題,只有一個獸醫可能會顧及不上所有雞,因此她又買了一個安全監測設備。
這套設備可以針對動物疾病和病原體進行檢測、防護和消毒,與龍國研究院制作出來的傳感器設備差不多。
雞舍的搭建花了很多時間,等到系統評判通過已經是第四天的晚上,雞舍上方的數字顯示是0/3000。
和許槐桑預估的差不多雞進入成熟期也只需要兩個小時。
她一口氣買了3000只雞。
第一批雞要運送很多給養殖基地,不需要擔心雞蛋孵化之後沒有位置,根本不會有這個可能。
等到晚上十二點多許槐桑就跑去養殖基地放雞,每個階段的雞都要往養殖基地放50只,等全部放完又是半夜。
養殖基地只剩周時閑,在她來之前李部長已經帶其他人回農場,周時閑知道內情就不需要離開。
許槐桑好奇湊過去看。
“這裏應該是幼年期的羊吧?怎麽變這麽大了。”許槐桑左右觀察,确定她沒有記錯位置。
周時閑道:“養殖空間出來的這些牛羊基本20天左右就到适合屠宰的時間。”
現在都過去差不多半個月,再有幾天原本幼年期的牛羊都能出欄,更別提其他羊。
見許槐桑似乎很關心遺傳育種的進度,周時閑又主動解釋:“現在遺傳育種可以确定基本成功,雖然研究出來的牛羊成長速度會比這一批慢十幾天,但五月份的時候能慢慢開始普及。”
剛好趕上國家定下的政策實行時間。
許槐桑在心裏琢磨,現在養殖空間裏牛羊分別有兩百只,還有空間能養更多,這半個月她應該能提供不少牛羊。
她松口氣,已經淩晨四點,許槐桑打個招呼便回到農場,周時閑則繼續待在養殖基地。
雖然養殖基地裏已經安裝了傳感器網絡,牛羊只要有異常就會自動報警,但可能是越到快完成任務的時候越緊張,所以周時閑每晚都是在獸醫站裏休息。
“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好起來。”他嘆口氣。
等到四點半,周時閑最後确認羊的狀态才進入獸醫站休息。
……
海雲市已經大半個月沒有降雨,雖然政府已經說過肯定會保證日常用水,可大多數人還是會下意識每天接幾盆水以防停水。
陳麗華還是養殖戶,平時會用到水的時間更多,所以還特地買了幾個儲水桶放在圈外面,每天桶裏的水一用完就再接一桶備用。
她眯着眼擡頭望天,這天看着一點要下雨的跡象都沒有。
“地都幹完了,這老天是真不讓我們活。”
陳麗華盯着田地裏滴灌的管子長嘆口氣,這些都是國家給他們弄的,國家的人說是覆膜滴灌。
雖然國家派來的人說過這是正常的,但是她依舊擔心。
楊大山摸摸頭說:“你要是實在擔心,就再給農科院的人打個電話問問。”
海雲市之前滴灌技術用的并不多,也想過會有民衆因為不熟悉這項技術而擔心蔬菜種不出來,所以在安裝好之後還給她們留了電話,如果有任何疑問都可以打電話過去。
陳麗華之前已經打過一次電話,聞言拍了楊大山一下,随即罵道:“你以為農科院不忙嗎?”
她住在老農科院附近的朋友前兩天還跟她說農科院每天晚上都亮着燈,平時只見人進去,偶爾才會有人出來,據說都是在加班加點的研發各種新型蔬菜種子。
農科院這麽忙還要單獨抽時間給他們解答疑問,她都不好意思麻煩別人。
“也不用擔心這麽多,土豆本來就耐旱,農科院也說過這個品種的土豆比平常那些耐旱能力更強,肯定能有收成的。”
楊大山倒是很樂觀,他都不覺得這些是問題,如果實在擔心還可以自己澆點水,更何況農科院都說正常。
陳麗華只能念叨一句:“明天農科院的人就會來看,她們檢查之後就知道正不正常了。”
農科院在安裝好滴灌管之後就說過些天會派人來檢查,農科院昨天還給她發了消息,說後天就會有人來檢查滴灌管道有沒有出現問題。
第二天一大早陳麗華就起床等在家門外,她家前面有一個很寬的大壩,正好可以看見下面的馬路。
她站在這裏如果農科院來人她能第一時間發現。
大概站了十分鐘,印有海雲市農業科學院的車子便進入視線。
陳麗華趕緊跑去田邊等着,車上下來幾個年輕人,她們都是海雲大學農學專業的學生。
由于農科院本身人手不足,所以海雲大學就和農科院合作,她們主要負責為滴灌等已經成熟的技術進行解答和檢查,确認滴灌管是否在正常工作。
“真是麻煩你們了,主要是我種這麽久也沒見過這樣的情況。”
陳麗華搓搓手,以前要是不怎麽下雨她還會澆澆水,但是這次說是要很久不下雨,國家還準備這麽多,她就擔心浪費水,也不敢給地澆水。
“沒事沒事,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就當是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一起學習。”
來人蹲下身就在旁邊開始檢查,滴灌管都在正常滴灌,太幹了導致田裏有些土結塊也很正常。
把整塊田都大概掃了眼她才道:“都是正常的,土豆長勢也不錯,過幾天國家就要發環境友好型肥料給你們用,土豆還能長得再快一點。”
環境環保肥料的研究已經完美結束,國家覺得着手發放,現在四月多正好第一批土豆收獲之後還能再種一批。
陳麗華連連應好,環境友好型肥料她在網上也刷到過很多次,基本都是寧省的牧民發的,上面有撒肥料之前和撒肥料兩周之後的對比圖。
草原以前深埋在凍土之下的草種也長出來,據報道龍國的草原生态基本恢複,還吸引了一批動物遷徙過來。
光是回憶刷到的視頻,陳麗華就開始期待撒下環境友好型肥料之後田地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