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十六
第16章 十六
第二天一早屋外就傳來轟隆隆的聲音,許槐桑走出門便看到一個又一個機器被運進來安置在一個空的研究室裏。
“本來還說要把這間改造成研究室,幸好沒動,不然這些機器都擺不下。”李部長手裏夾着根煙看着進進出出的軍方的卡車。
之前農場剛裝修好的時候就說過多修幾個實驗室的事,這樣知道這件事的研究人員可以直接在農場研究,避免消息洩漏,還能減少傳送門的使用。
但之後一直因為各種事情耽誤,沒想到現在反倒是變成了水果加工廠。
各種農副産品價格也要保證無菌環境,李部長在心中估算了一下随後道:“大概再有兩天就能正式開始投入生産了,十天之內這個任務應該可以完成。”
水果加工廠的負責人還是吳興國,一大早還在空守小麥加工廠的吳興國莫名就被拉來這裏,他疑惑道:“農科院不做面粉了?”
那不銷量和評價都很好嗎,現在還有人在網上問哪裏能買到海雲一號。
送他過來的軍人只是沉默,先不說他們也不知道國家做的決定是什麽意思,就是知道他們也不會說,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吳興國也知道他問不出什麽,這只是他從商之後的習慣。
他到農場的時候走的是直通水果加工廠的門,一路上都沒碰到其他人,也看不到農場內部。
國家在裝修農場的時候就考慮過安全問題,所以各個區域都用隔音材料分開,能在農場暢通無阻的只有許槐桑和李部長兩人。
吳興國走進水果加工廠的時候裏面只有一堆機器,帶他過來的人解釋道:“水果加工廠還要過兩天才能正式運行。”
吳興國四處看看自言自語一句:“這次總不能又賣一次就不賣了吧?”
“那些人催的可是我啊。”
……
Advertisement
依然準備只賣一次的李部長根本不知道有人在念叨他,他把農場的研究人員和許槐桑又聚在會議室,這次是為了寧省物資運送的問題和半個月之後陽州的沙塵暴。
“研究院那邊說送物資的無人機應該很快就能投入使用。”
送去的自動鏟雪機上的融雪層是龍國現有技術能夠研究出來的。
研究院加班加點的實驗也算有所收獲,估計過兩天就能找到把融雪層安裝到無人機上的方法,提供無人機的廠商也是之前軍方特定的供應商,不用擔心洩密問題。
過幾天研究好的無人機應該會在幾個地方試點,如果确實有效果再大批量投入。
李部長翻看着手上的文件,上面是各國最近的動向以及國家做的準備。
他忍不住搖搖頭:“現在外面情況很複雜。”
寧省的雪災應該是刺激到了一些國家,之前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出口糧食的國家都直接出了限出口條列。
那些私人糧食商想賣也賣不掉,只能讓他們國家以最低價全部收完,已經賣出的也都在想辦法及時止損。
龍國最近一個月進口糧食1億噸,直接突破了往年一整年的進口糧食量,以前讓多出口一點那些糧食商還讨價還價說自己只有那麽點,這一個月直接把他們的老底都揭開了。
“新聞上說最近各國陸陸續續的都發生了一些天災,龍國囤了這麽多糧食,還展示出新型紅薯,肯定會成為別的國家的眼中釘……”
許槐桑沒有把話說完,但是想想都能知道她擔心的是其他國家找麻煩。
“這些你放心,國家敢這麽做肯定是做好了準備。”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龍國自然也知道這樣的道理,現在這麽做也有自己的考慮。
李部長放下手中的文件面色沉重,道:“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半個月之後陽州的沙塵暴和怎樣才能安撫兩省人民。”
之後各地都會發生天災,最重要的是怎樣讓他們對國家有信心,相信國家能保護好他們。
龍國準備今天就把陽州即将發生沙塵暴的消息公布出去。
陽州地處西北,地鐵也沒有普及,很多道路都還是土路,龍國的計劃是今年在陽州的一小部分先普及地鐵,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
寧省也是北方,但各種交通工具也都算普及上了,所以一路上給房屋、圈做加固的材料運輸也很方便,這也是寧省對抗雪災的準備工作能完成那麽快的原因之一。
陽州不同,火車只能到大的縣城,平時出行甚至需要去別的城市轉站,這讓材料運到小縣城需要更多的時間。
沙塵暴的形成條件有大風、砂源和不穩定的空氣狀态,強沙塵暴發生的時候一般都是八級大風,陽州的很多地方在每年下雪或降雨時間超過一天之後都會停電,甚至會出現供暖失敗的情況。
再遇到這種大風對陽州來說無疑是重大打擊。
“不管怎樣還是先做再說,到時候遇到困難再想辦法,現在想再多都不可能考慮到所有情況。”
許槐桑盯着投影上陽州的地形圖忽然開口,她覺得想還不如先去做,他們都不是陽州人只知道陽州一部分情況,很多信息只有陽州本地人才知道。
于是在當天下午,龍國氣象局又一次發出“預測信息”,較之前不同的是底下的評論不像上一條一半都在懷疑。
【龍國氣象局:據衛星氣象中心最新衛星檢測顯示,受大風影響,陽州在半月後将出現強沙塵暴,請各位居民做好防護工作,出行戴好口罩,提前準備好各類物資以應對突發情況。】
“啊?今年才開始怎麽這麽多災難。”
“不止龍國,其他國家這幾天也全是報道各種天災的。”
“強沙塵暴應該也還好吧?”
各地反應都很激烈,反應最大的無疑是家鄉被報道的陽州人。
……
陽州一個小縣城的居民房裏。
李曼文看着手機上的報道頓時瞪大雙眼,上次寧省的事情她也知道,當時她特別相信國家的判斷,所以這次氣象局發的消息她也沒有懷疑。
她是今年剛畢業的大學生,半年前響應國家的號召下鄉成為大學生村官,這些天工作好不容易才有點進展,沒想到又要發生強沙塵暴。
她很清楚這裏各種基礎設施都不完善,每年刮大風那幾天都會斷電,下雨土路也變成泥路,小車根本不好走,溫度低的時候還會缺水。
“這可怎麽辦啊?”李曼文有些焦急。
她在的這個地方年輕人大多都出去了,留下的都是老年人,老人也不太愛用手機,平時國家有什麽政策或者天氣預警信息都是她挨家挨戶通知。
而且他們的房子至少都有二十年,還是瓦片房,取暖也是靠燒火,李曼文還記得半個月前下雨就有不少人家裏漏雨,因此生病的老人也不少。
想到這裏她再也控制不住內心的擔憂随便套上一件外套急急忙忙出門。
陽州比較幹,半個月前路還是濕的,現在就幹了,所以也好走不少。
“阿婆,半個月之後就要有沙塵暴了!”
走到第一家就花了十幾分鐘,李曼文沒有進去就站在外面扯着嗓子喊,可裏面遲遲沒有回應。
她面露焦急,只能推門走進去。
“阿婆?”
房裏的老人到現在才聽見,她放下手中的火鉗笑得慈祥:“咋個呢娃娃。”
“半個月之後要有沙塵暴,我來您這裏看看有沒有什麽需要加固的,過幾天國家派人來的時候也方便。”她的聲音依舊很大。
老人頓了一下才擺擺手道:“我都是快死的人了,有什麽值得國家費心費力的,死了還節省糧食,就是舍不得我那些老朋友。”
似是想起朋友在一起的日子老人不由得嘆口氣,她是真的覺得死了就死了,她也沒有小孩,挂念的就只有朋友。
半年時間李曼文對他們也足夠熟悉,知道這些老人很倔強,說不要就是不要,說多了還要生氣。
只有平時他們都聚在一起的時候才是最好說話的,因此以前她要辦什麽事都是把老人聚在一起說,只要有一個松口其他人也會答應。
她忽然有一個想法,村委會的小平房是空着的也足夠大,要把這些房子全部修繕好需要的時間太長,但是只修一個村委會辦公樓就容易很多。
“奶奶,讓你們住在一起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