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奸商膽敢欺負我們讀書人?
第13章 奸商膽敢欺負我們讀書人?
茫然的走在大街上,楊軒暗自搖頭不已。
俗話說揚一益二,也就是說在農耕文明時代,天下最富庶的首推南直隸(揚州這帶),其次就是四川。
在南宋時期,四川人口幾近一千萬,賦稅幾近全國1/4,雖然南宋末年地方經濟破壞甚大,但比起明末破壞,則不可同日而語。
明末清初,全川人口不過八萬,但不到兩百五十年民國時期,四川人口更是瘋狂的擴張到五千餘萬。
明朝初年四川破壞甚少,經過三百餘年的發展,四川完全恢複應該恢複到南宋最繁華時代。
這一路行軍,從成都府,經過潼川州(今日遂寧),到達順慶府(今日南充市),一路所見,雖然深山老林沒有怎麽開發,不要說平原地區,就是很多丘陵地帶,也建立梯田,種滿莊稼。
正在沉思,突然聽到後面有人高喊自己名字,轉頭望去,看見一個青年書生跑了過來,看着渾身披挂的楊軒,連連追問這一個多月去那裏了?
青年書生叫馬鳴銮,西充秀才,也是錦江書院的同窗,這點楊軒是知道的。
看到對方問過不停,感到滿面通紅,尴尬的笑了笑說道:“馬兄,小弟棄筆從戎,參了軍,先是在王朝陽參将帳下做小旗,數天前才剛剛提拔為百總。”
馬鳴銮一聽,頗為着急,使勁脫扯楊軒身上的铠甲,邊扯邊說道“你啊,你堂堂的一個副榜舉人,怎麽去當兵。
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這麽淺顯易懂的道理怎麽就不明白了?
走,走,找一個旅店脫下這身狗皮,跟我到黃家去。
你啊,上次暈倒之後整個人幾乎變傻了,今天什麽日子都不知道?”
楊軒呵呵笑了笑,拍了拍馬鳴銮的肩膀道“馬兄,今天什麽日子,你說說,兄弟聽聽?”
馬鳴銮感到自個兒欲哭無淚,拉着手道“子修兄,今天是谯家惡少谯龍正式入贅黃家的日子。
謝天謝地,你這正主現在現身了,走走,我們今天一定要撕破谯黃兩家的假面目,我們今天一定要大鬧婚禮現場。”
內心一驚,楊軒感到內心頗為矛盾,一個聲音顯得傷心欲絕,而另一個聲音則非常理智的告訴自己,這不過是本尊的未婚妻,與我阿軒何幹?
一時半刻之間,楊軒沒有注意,被馬鳴銮拉着,走了半條街方才停下,搖頭道“馬兄,這,這不太好吧?
當日我曾經允諾,若不能考得舉人,就撕毀與黃家小姐婚約的。”
馬鳴銮拍了拍對方肩膀,顯得滿不在乎道“子修,別怕,我約了本地武舉人樊明善、陳懷西等人,大家都感到谯黃兩家欺人太甚,居然敢欺負我們讀書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再說了,子修這次高中副榜,朝廷都承認是舉人,除了不能參加會試之外,別的什麽都與正榜舉人無二,憑什麽他們黃家不承認子修兄舉人身份呢?”
楊軒想了想,變得頗為理智,搖頭道“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既然他們黃家願意,我何必強人所難啊。
算了算了,小弟名聲受累沒有什麽,這次就算了吧?”
馬鳴銮不敢置信的看着對方,以為膽怯,拍了拍肩膀道“子修兄,不要害怕,谯家黃家雖然是大戶人家,但這次居然敢欺負我們讀書人,早已經在士林中惹起公憤。”
楊軒一聽,望着馬鳴銮感到不可思議,婚嫁之事稀松平常,怎麽就引起公憤呢?
不過稍稍一想,也明白了。
古代講究士農工商,讀書人屬于士人,優秀者是要出來當官的。
大家平時有同窗之誼,往往結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每個縣中得舉人的不過三五人而已(正榜舉人可以出來當官),可以說是各縣士紳的代表,甚至地方士林領袖人物。
現在看到新科副榜舉人居然被別人退婚,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感到是士林恥辱,當然會出來鬧鬧。
看楊軒猶豫不決,馬鳴銮拍着胸膛,信誓旦旦的宣稱“子修,不要擔心,不論文鬥武鬥,我們定然都不會輸給他們。
文鬥,即便老兄這一副榜舉人不說話,這次應約的秀才就足足有十多位,大家一口唾沫一口唾沫也會淹死谯家黃家這兩家為富不仁的商人。
武鬥,谯家黃家雖然有十幾個護院家丁,但樊明善、陳懷西兩人都是武生出身,尋常練家子根本近不了身,武鬥對方也毫無勝算。
子修兄,這些兄弟早已經安排妥當,這次定然為兄臺打抱不平,讨回公道。”
楊軒內心一驚,前世奇葩說好像還在探讨前任婚禮現場,到底該不該去,現在形勢所逼,難道自己要鬧得天昏地暗的?
想了想讓人摘了點桂花枝,紮好之後,大家在遠處一個茶館回合回合。
大家本來有氣,現在看到楊軒居然走投無路棄筆從戎,一個個憤憤不平。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谯家黃家雖然是大戶人家,但這次欺負士林太甚,大家口口聲聲要為楊軒出頭。
連連拱手感謝之後,楊軒連番勸誡道“各位兄臺,大家好意小弟心領了。
但俗話說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若是黃家小娘子真的還稍稍有一點良心,我們也不要太為難對方。
若谯家黃家自恃家大業大的欺壓我們士林,我們也不需與對方客氣。”
衆人一聽,連連拱手稱是,然後魚貫而出,一行二十餘人浩浩蕩蕩向黃家大院進發。
黃家早已經得到消息,當馬鳴銮見到楊軒之時,就已經得到消息。
聽到這次集合文秀才十幾人,武舉人兩人,武生數人正浩浩蕩蕩開來,黃老爺大驚失色,一面令人去請知府史謹宸、千總谯應瑞前來彈壓,一面膽顫心驚的讓大家加強戒備,不到萬不得已不得動手。
谯家黃家雖然是順慶府有名的大戶人家,但封建社會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人科舉中了舉人進士後,都可能出來做官,在中國又有幾人敢于官府鬥呢?
這次一下來了十餘名秀才,不要說像谯家黃家這樣的商人,就是知縣、知府大人也頗為畏懼的,在封建社會,又有誰敢得罪掌握筆杆子的讀書人呢?
遠遠的,半條街都在開流水席,封建社會大戶人家辦酒席,除了貴賓迎入堂中之外,就是在外面開流水席,不論是下等賓客,還是過路來往客商,只要湊齊了一桌,馬上開席,大家吃好嘴巴一抹就可以離開。
黃家谯家都是順慶府有名的商人,家財萬貫,當然遠非尋常人家所可比拟的,粗略數了數,光流水席就開了二十多桌,如此可見其家庭殷實。
看到楊軒感到,知客一個個叫苦連天,就像前世農村裏面很多知客都是讀書人一樣,在場的知客有的是秀才,有的只是童生,大家早已經聽到各種傳言,現在看到這樣多士子浩浩蕩蕩的殺到,內心着實矛盾。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一個知客匆匆走過來,拱了拱手道“學兄可要當心,黃老爺早已得到消息,已經派人去請知府史大人,已經去請谯千總了。”
中國是五千年文明古國,孔子主張複周禮,作為孔門弟子的讀書人更是如此。
楊軒是副榜舉人,雖然年不過二旬,副榜舉人,年齡也遠較這個知客輕,但對方只是一介秀才,當然對副榜舉人楊軒尊稱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