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跟我下山吧
聽到男人問她“是不是文家人”的時候,文琪滿臉茫然。但好歹人家先開口了,為了不讓氣氛又變得沉默、尴尬,文琪打算把話接下去。
“我叫文琪,你說的文家,是哪家?”
鄭宇有點想從椅子上站起來。他坐着、文琪站着,感覺像是欺負人似的。但是他又怕突然站起來,反而會吓到文琪,所以只是在椅子上挪了下屁股,就繼續坐着說話了。
“聽說你被家裏人帶過來時,都沒清醒過,不記得他們也是情有可原,”文家這件事,可是村裏唯二的兩件大事,另一件就是鄭宇被小叔推出去參了軍,所以鄭宇對事情記得還蠻清楚的,“沒想到你能在山裏活下來。當時文家老太太也是無奈,他們家若是不想收留你們家,一開始就不會留你們,只是你們生的病太吓人了,她怕連累家裏和村裏人,才把你丢進山裏的。”
鄭宇把事情給文琪慢慢解釋,而文琪是一臉懵逼。她是直接穿越來的好不好,怎麽跟這裏的本土人扯上關系了?
“我回來後,聽說文家那個老太太已經死了,自從把你丢進山裏之後,她心裏總是愧疚不安,沒多久就病得下不來床……唉,”鄭宇看看這山洞,又看看文琪,“要不我帶你下去見見文家人吧,你一個女孩子,總生活在山洞裏也不安全。”
鄭宇在山洞周圍埋了幾百小包的雄黃,但這東西時間一久也就失效了,文琪在山洞裏存了這麽多食物,遲早會引來各種動物的。這兩頭狼還小,不堪大用。
文琪很想下山看看,但是山洞裏還有一群雞,沒人看着不知道會不會餓死。她把自己的擔憂說出來之後,鄭宇也沒什麽辦法。又不是幾只雞,這裏五六十只成雞,他們倆總不能一人背個幾十只下山吧。
“你能先等等嗎,我做個小裝置。”現成的雞食還是很充足的,文琪只要保證定時喂雞就可以了。
鄭宇摸了摸鼻子,站在一邊看文琪忙活。他對現代自動化的東西一點都不了解,等文琪做出來一個簡易的自動倒飼料的系統出來後,鄭宇是懵逼的。
喂食系統利用了杠杆原理。牆上面挂着個大竹筒,裏面的沙子漏出一定量到下方的小竹筒中時,小竹筒的重量會帶着杠杆往一邊傾斜,順便就把堵住“飼料桶”的木板給拉開了一點,讓裏面的雞食可以漏到下方的飼料盆中。而那個裝了定量沙子的小竹筒,也會因為傾斜而落地,使得杠杆返回原位,緊靠着原來那個小竹筒的新竹筒,會替代這個竹筒的位置,開始新一輪的計時。
文琪做好一個系統之後,試用了一下,效果還可以。
而對于旁觀全程的鄭宇來說,這一切一點都不正常。每一個環節他都看明白了,可他就是不知道,為什麽文琪能把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這是人類能想出來的技術嗎?要是雞能這樣養,那還要人幹嘛?
疑惑歸疑惑,鄭宇并沒有開口問什麽,畢竟他跟文琪還不太熟。
“要再做三個一樣的東西嗎?我來幫忙吧。”他一個大男人,可不能一直看着文琪一個女孩子忙活。
Advertisement
等四個喂食系統都被裝好之後,已經到了天黑的時候了。晚上下山不安全,他們得等天亮再動身。
山上沒有其他人,鄭宇覺得跟文琪兩人單獨相處挺不好的,所以天黑之後,他就自己到洞口外面坐着去了。春天的晚上還很冷,文琪好說歹說,才讓鄭宇在洞口位置生了一個火盆,用大皮子裹着睡了一夜。
早上給四個雞圈的雞都喂了食,又給添了一大盆水。在出洞之前,文琪才拉開大竹筒的擋板,讓沙子開始慢悠悠地往下落。每個系統大概可以喂食六次,足夠撐三天了。
鄭宇在前面開路,文琪用舊竹籃裝着兩只綁起來的雞,緊跟在他身後。而大灰小灰是跟在文琪後面,還背着兩個小籃子,裏面裝着沒處理的兔肉。
多虧了經常跟大小灰說話,文琪跟人交流時沒有什麽大問題,只是偶爾有點饒舌罷了。她還沒見過這裏的社會,初次下山,開始是有點興奮,可越往山下走,她就越緊張了。
“你們村子裏的人好嗎,他們會不會讨厭外人啊?”文琪終于忍不住直接問了。
鄭宇用木棍拍開會割傷人的草後,回頭看了一眼文琪,才回答說:“放心吧,青陽村四大姓,只有我們鄭家某些人不好惹,至于其他幾家,”他頓了一下,“胡家一直是出村長的,後輩讀書也比別人多,很少跟村裏人生事;謝家大多都是老好人,文家先輩攢的底子厚,家裏也有做生意的,雖然沒什麽大人物,但日子過得比其他村人都好,自然不會找別人麻煩。”
“那你們村子裏人很多咯?”在古代,一個村子是一個集體,同姓氏的才好被管理,這青陽村四種姓氏,各有各的族譜,一旦出點什麽事,就很難處理好了。而且四姓人家都相安無事,說明他們的人員差距并不大,這個村子應當有不少人。
青陽村裏有多少人家,鄭宇還在真記不清了。他跟村裏人的來往也不多,只是記得比較出名的那幾戶。
鄭宇停下來想了一想,才不太确定地說:“我們村子确實不小。武泰鎮的其他村子,像金明村、楊東村、賢郎村、寧口村、蘇元村這些,聽說都沒我們青陽村大,人口很少有超過我們村子一半多的。至于具體多少人,我好多年沒回來,現在也搞不清了。”
聽到鄭宇說他很多年沒回來,文琪看了看他的臉色,有點遲疑地問了一下,“你是出去謀生嗎?”
鄭宇嗤笑了一聲,說:“多虧我那名義上的小叔叔厚愛,我十二歲多就去參軍了。去年我手腳都中了箭,小半年沒法動彈,我們将軍可憐我這麽大還沒個家,幹脆給我算在不能恢複的傷兵裏面,給我一些補償後,就讓我回來了。”
原來一個小村子、一個小家庭也會有勾心鬥角的事。文琪回憶了一下自己的一生,突然慶幸自己從沒遇到過壞人。
被算計送去參軍這個事,是鄭宇的家事,文琪不好評論,只好說了句“平安回來就很幸運了”,然後保持了沉默。她雖然還有好多問題,但這會說什麽都不太合适的樣子。
“快到了。”鄭宇提醒一聲,然後突然指了指一個方向,對文琪說:“看見在山腳找野菜的那兩個女的沒?她們是我爺奶家的,你別跟她們來往,雖然我幾個嬸子、嫂子不一定是壞人,但至少我知道老鄭家是不好惹的。”
文琪聽話地記住了那兩個女的的長相,從年齡上看,應該一個是鄭宇的嬸嬸,一個是他的嫂子。鄭宇被親爺奶、叔叔坑去參軍,說心裏沒有怨氣是不可能的,所以文琪也能理解鄭宇不喜歡鄭家人。
而且鄭宇十二歲就被弄走,說明能給他撐腰的父母親都使不上力,可能是生病或者故去了。有了這個猜測,文琪就沒去問鄭宇的家庭狀況。
山腳兩個女人瞧見是鄭宇回來了,頓時眼疾手快地收拾好東西,頭也不回地回家去。她們一路走,嘴上還沒閑着,“那鄭宇回來時不是一個人嗎,這會怎麽帶了個姑娘?”
年紀大的女人很想再回頭看一眼,但是她不太敢。聽到媳婦說有個姑娘,她才确定自己剛剛沒有看花眼,“不會是他自己找的媳婦吧?我還打算找個婆子,把我娘家外甥女說給他呢。”
小媳婦一聽這話就閉了嘴。她嫁進來有五年多了,還能不知道婆婆娘家人的脾性?要是鄭宇願意取何家的小姑娘,她都能把自己頭當球踢。
後邊的鄭宇看那兩個女人跑了,面上露出點爽快的神情。他知道鄭家人怕他,但是他就是不主動去找他們麻煩,要他們一直這樣怕着他、避着他,省的湊近了讓他心煩。
“走,我先帶你去見下村長,然後再去找文家人。”要是以前,鄭宇肯定會直接帶着文琪去找文家人認親,但他在軍營生活那麽些年,習慣了大小事先向長官彙報。這村裏多了個生人,先去找村長總歸是最合适的。
村長是個五十多歲的老漢,在村裏沒什麽大事的時候,他也就跟平凡人家一樣,在家做點小事,帶帶孫兒。
在鄭宇帶着文琪到村長家的時候,村長正坐在門前石墩上,看着小孫子在一邊玩泥巴。
“村長,我帶個人來見見你。”鄭宇跟村長打了個招呼,就示意文琪走上前來。
文琪不知道要怎麽跟這個人說話,只好求助地看着鄭宇。
鄭宇一拍腦袋,幫忙代她解釋,把他認為的前因後果跟村長說了個明白。文琪長相确實很像文家人,她也說了她的名字,正是叫文琪。村長記性不錯,還記得那年過來的文家三口人的姓名,他們家的戶口文牒至今還放在他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