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後記
後記
首先,非常感謝各位讀者對本文和作者的支持,謝謝大家的點擊,讓我知道我費盡心思寫的東西是有讀者願意閱讀的,是有讀者一直在陪伴我的創作的,這真的很有成就感!
然後,我要特別感謝留下評論的讀者。你們的評論是我不斷更新,并圓滿完結這本書的動力。每次看到評論增加,我都特別激動,特別高興,要緩好久才能平複心情,逐字逐句地回複大家。我真的很喜歡大家的評論!
這裏特別感謝讀者“群山回聲”,她是本文第一位留下評論的讀者。她不僅提供給我了相當多的相關背景資料,也一直鼓勵着我的創作——完全可以說,如果沒有她的幫助,我可能要花費比三個多月(從去年十一月發文到今年二月份完結)多得多的時間來查找資料、整理邏輯,甚至面臨着沒有正面反饋,寫不下去的困境。因此,我特別在這裏再一次向她表達感謝。
我寫《荒原上的玫瑰》這篇文的初衷,其實是為了我的我的第一篇作品,也就是隔壁才寫了第一卷的《攻略從提升武力值做起》。因為《攻略》即将進入一戰前線戰場,女主“春和”也将逐漸成長,開啓感情線,所以從來沒有寫過感情線、劇情線也沒有“時間跳躍大發”經驗的作者,必須進行先行訓練——這也就是《玫瑰》一文的由來——為了練習時間跳躍和感情線。
定下了寫文的目的,接下來就要思考去寫一個怎樣的故事。在此之前,我也算看過很多二戰同人文,從最初E大的《穿越二戰》入坑,到受到《硝煙下的陽光【二戰】》的作者邦客大大的鼓勵開始自己寫文,我陸陸續續閱讀了包括晉/江在內多個平臺的文章(這裏不再一一羅列,有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留評,我把書單告訴你們,或者也可以通過電腦版晉江點擊之前的那一條“作者評論”,即可跳轉到我作為讀者的收藏欄,裏面有一個專門的分類“二戰同人”,是我在晉/江看過的二戰文)——當然,很多都是跳讀或沒有看完(包括我在晉/江收藏的一部分)。
沒有讀完的原因大部分在于我看不得虐文(當然也有被雷到的,點名“粉紅色萬/字/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本?)。哪怕是男女主之間小小的矛盾,我也會哀嘆其感情線的多舛,然後留下“作者大大是HE吧QAQ求求了請輕一點刀心要碎了QAQ”的評論,等待作者的回複,或者說,“宣判”。
當然,我必須要說,我非常感謝所有願意回複我評論的作者,是他們的熱情與包容讓我有了繼續留評的勇氣。實際上,我發出的評論得到作者回複時的快樂,完全不輸于收到讀者留評時的快樂——甚至最激動的時候,我一天可以打開晉/江六七次,只為看看我心愛的作者大大和讀者寶貝們有沒有給我留下新的話語。我無比地感激網絡帶給我們的緣分。
同時,我也必須真實地告訴大家,當我在寫作空餘時閱讀其他二同作者大大的作品時,我是充滿和膜拜之情,也含有一點自卑的——她們寫得太好了!不論從人物塑造還是歷史背景細節又或者行文語言風格,都各有千秋,能夠感覺出其知識儲備的充分,同時也感覺他們完全就是文思泉湧、信手拈來,連更新的字數和頻率也比我更好——而我呢?資料查了好久,仍然有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有時情節邏輯銜接不緊密,甚至人物塑造也有部分沒有明确其性格的過渡。
于是我想,像我這樣的蟲豸,怎麽配和大大們寫一樣的作品呢?但是我又那麽想看輕松向HE的二同作品,最好是女主視角大殺四方的——這簡直像一個笑話一樣!二戰作為近代歷史上極其血腥殘酷的篇章,無情地卷入所有人,怎麽可能輕松起來!最多最多,就是學習下那些文學大家“以輕寫重”“以荒誕渲染沉痛”的筆法。就我個人來說,戰争文的內核本應該是悲劇的,因為人類飽含同理心的人性的部分必然反對血腥與殺戮,越是接觸二戰的資料,我越是感到深沉的悲哀與無奈。戰争中的人是很難輕松起來的。
然後我就又想,我就是要看女主終結戰争,就是要看合家歡式的歡樂結局,就是要感情戲是大寫的HE,我有沒有什麽辦法?于是“春和”誕生了——這個經歷過一戰的姑娘将有二十年的時間緩慢布局,成長到吓人的高度,她将成為“以戰止戰”的人;于是“九雛”誕生了——她可以将知識直接轉換成力量,用大口徑的火/炮貫徹“真理”;于是“小卿”也誕生了——“幽靈”狀态是我這個作者給她的最大外挂,哪怕落地納//粹德國,她也不用為了保護自己的□□而艱難求生。
此時我才定下了整個故事的基調:我要寫一個童話般的美好結局。女主的人設變得清晰起來:見過苦難于是更加溫柔,會逃避會猶疑但是仍然為了心目中正确的目标而努力,有點心機卻不多,時而沙雕時而深沉,透徹又迷茫地面對這個世界。她是一個點起燭火的人,燭火會滅,但它終于還是亮過。但男主的形象依然模糊,甚至一開始,我設定男主只是因為這是一個言情向的愛情故事。
或許還有讀者記得我第一章的作話“本文是戀愛小短篇,大事件基本作為背景出現”,記得我第六章的崩潰“就,寫着寫着,男女主好像有自己的思想一樣,逐漸走入漩渦,怎麽都沒辦法好好地只談戀愛……我的細節情節已經一變再變了(悲)”,這是很奇怪的事,一個作者難道真的沒辦法控制手下的人物嗎?不是的,這是作者在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潛意識中已經認定了“只有走入漩渦中心終結這一切,男女主才能真正幸福地在一起”的邏輯鏈。
我必須承認且道歉,我并不是一位合格的作者。這一篇文章開文很匆忙,沒有大綱、沒有完整的人設,只有零星幾個被作者記錄的,她腦中冒出來的片段。而寫作過程中,作者更是偷了懶,選擇了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作為女主的職業,加入了少部分作者自己的性格和對這部分性格的衍生想象——這就是為什麽,作者認為自己一開始只在意女主,而完全沒有注意塑造男主形象。
然而實際上,如果說作者有意識寫出了女主,那麽男主的行為恰恰就是作者潛意識真正的選擇。作者後來認真分析了自己和全文,老貝的“一路跑偏”,正是作者對當時時代背景下“HE需要什麽”的理解。
我“第一版”的男主,是個完全符合辣脆惡魔經典形象的家夥,那時我有點想寫男主的悲慘童年、被踐踏的過往,他視女主為救贖,卻又收到當時觀念的洗腦,陷入痛苦——我想寫虐戀情深、追妻火葬場、絞刑架前的忏悔與淚水、轉生後的贖罪——但很快我就意識到,這樣的人比起放手更可能選擇囚禁對方,而道德底線比較高的女主永遠不會和他在一起。
Advertisement
然後我又想寫一個那個時代典型的德子,就像《我們的父輩》中的兩兄弟,并沒有什麽種/族觀念,但為了祖國而加入戰争,成為侵略者。男主是一個國/防/軍與黨/衛/軍結合的形象,想往上爬、心機深沉、粗暴對待俘虜但也不屠殺平民、嗑/藥、沉醉在勝利和榮譽的幻想中,直到開始質疑帝國的正确性,終于發現自己錯了,進而真正忏悔。他或許會加入密謀組織、或許會懷着遺憾死在戰場、或許會上絞刑架、或許會在戰俘營接受改造……然後我又發現,那時候太晚了,女主一定會厭倦或失望,他們的再次重逢不能消除他們間的隔閡,這不是好結局,或許劇情的時間線會比“歷史上”好,但感情線只能算TE。
所以現在的男主出現了,這是一個優化了1.5版本的形象,一個2.0的成功塑造:他思想更包容、更潔身自好,更能聽得進意見,也更能獲得女主信任,打出真正的HE結局。
大家可能沒太看出來,雖然作者沒有專門大量敘述,但作者寫得也是一個“反戰”故事。而如果女主是明線表示了“反戰”的主題,那男主就是暗示了這一主題。他的行為是作者真正潛意識的表現。從他沒有“消滅”女主,為女主送信,不推開她的擁抱開始,男主已經注定了後面HE的道路——他願意聽她的想法,盡管不一定照做,但他尊重。男主第十一章的行為面前我看來還是需要修改,但我也發現這實際上是當時我自己潛意識中的人物想法:“如果‘行動’不成功就一定會迎來死亡”這一威脅下無聲的緊張與最後的瘋狂。而男主選擇的“外交官”職業,當時我只是因為男主人設中“擅長交際”,而且可以寫新中國成立的情節,後來我才發現這正應和了“反戰”主題——從裝甲部隊指揮的“武”到看不見的硝煙的外交官的“文”,是與以和談代替戰争的情節呼應的。至于最後女主的離開,才是“審判”後真正的懲罰——自此男主徹底意識到戰争的殘酷,它終将反噬所有參與者。而同時,這個情節也與女主所經歷的案子呼應——都是“沒有贏家”的悲劇。
所以,最終,整個故事以這樣的方式被作者磕磕畔畔呈現了出來。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奇怪,會不會覺得是歷史虛無主義,會不會覺得作者寫得實在太爛(比如重複用詞、像在編閱讀理解、後記還唠唠叨叨了三千字等等)……但這确實是我能想到也盡力給出的,面前(2024.2.25)的最好結局了。
最後,再次感謝所有讀者的閱讀,也感謝所有願意寫文的二同作者,因為你們的存在,冷圈有了熱氣,我也不再孤單——因為有你們才有了我這一篇文。
才有了,這篇我人生中第一本完結的作品。
謝謝你們!!!【發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