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退親
退親
方如逸心頭一驚:“難道他又開始拉攏朝臣了?”
“目前看來,不過是些小官。”左思音道。“梁王一天一封問安箋地送過來,見我們毫無所動,便讓吏部考功主事許昌上門來勸。”
方如逸疑惑:“此人與左家是有什麽來往麽?”
左思音道:“他的祖上與我家有親,這才腆着臉登門拜訪,說了一籮筐的話,聽來聽去,只有五個字,‘和梁王退親’。”
左光路越想越氣:“一個從八品的官,也敢上門拉扯我家和梁王的親事,要不是背後有人撐腰,他豈敢如此放肆!”
“其實許昌還有一重身份,倒也與我左家有些七拐八繞的親。”左思音飲了口茶。“許昌的嫡女許風禾,與我表哥定了娃娃親,只是許姑娘年紀還小,今歲才十五,一直沒有過門。”
方如逸吃驚不小:“傅世子今年都二十七了,兩人差着十二歲,這是如何定上娃娃親的?”
左思音嘆氣道:“說來也是樁奇事,我表哥十一歲的時候,染上風寒,病得實在厲害,可汝陽王就是不肯請大夫醫治。姑姑沒法子,只得自己套了馬車,帶着表哥出府去找大夫。
半道上車子壞了軸,被許昌的原配夫人黃娘子遇上,黃娘子是醫女出身,當即施針救了表哥。那時黃娘子已經懷有八個月的身孕,知道是個女孩,姑姑感念她的救命之恩,便做主給表哥定下親事。
誰知五年前黃娘子病死,許昌娶了新夫人,許風禾一個嫡長女,聽說活得連下人也不如,好在學了她母親的一身本事,時常出府替人看病,賺些銀錢度日。許昌見我表哥在汝陽王面前不得臉,也不把這門親放在心上。”
方如逸聽得點頭:“怪不得梁王會安排許昌來勸。”
“許昌勸不成,都察院那邊又開始發難。昨日,右佥都禦史錢梧意,揪着祖父擅自把禦賜的山參送給你們家的事,在禦前參了我們家一本,好在陛下是個明事理的,把錢梧意斥責了一頓。不過,這兩件事一出來,我們便知道,梁王有些坐不住了。”
方如逸道:“梁王手中沒有兵權,原本想捏住你們家,如今又不成了,他心裏自然急得很。大将軍,姐姐,你們可曾想好何時退親?”
左光路思忖片刻:“依老夫看,梁王多半也沒什麽戲唱,否則早該滿朝發作起來,何必只推出這兩個人?左右不過這幾日間罷,遂了他的意!”
方孚遠道:“大将軍早些把親事斷清楚,梁王也不會再盯着左家不放。”
他望了一眼左思音:“左姑娘年華尚好,總不能在梁王這棵歪脖子樹上吊着。”
這話一出口,衆人都笑了,左思音拉着方如逸道:“妹妹,少将軍說話如此有趣,我真是羨慕你。”
方如逸搖頭不已:“他也就是對外人好言好語,到了家中,從來沒有一句好話的,不知怎麽訓我呢!”
“少将軍自小從軍,性子直爽些也是有的。”左思音飛快撇了方孚遠一眼。“聽說少将軍極擅槍法,我……我也練槍,不知可否請少将軍指點一二?”
方孚遠笑道:“哪裏敢說什麽指點,左姑娘有大将軍親自教導,槍法一道定是比我厲害。說起來,我早就想讨教左家槍法了,今日既來了,不如我在院中練一套,請大将軍和左姑娘替我掌掌眼,如何?”
左光路一聽,頗為心癢:“少将軍的槍法,在漠北也是響當當的。都說你們方家的長槍對付戎族頗有心得,也叫老夫看看,學一些去,讓玄海濱的将士們多些對付東瀛人的招式!”
兩人出了屋子,方如逸也攙着左思音在院中坐着。
左光路高喝一聲“拿老夫的槍來”,登時便有小厮飛快跑出院子,扛着一柄通體烏黑,鈍光篤篤的鐵槍進來。
方孚遠寬下外衣,接槍在手,細細摸了一遍:“大将軍的槍,果然與衆不同。”
左光路聲音朗朗:“老夫這杆槍雖說有些分量,耍不出什麽花樣式,可這樣的槍卻最是适合上陣殺敵,一刺一挑,最多三招,就能讓敵人倒地不起!少将軍試試!”
方孚遠大喝一聲,握緊槍杆,猛地刺出,一道疾風頓時掃過角落的桃樹,不過一息,枝頭的殘花便撲簌簌落下來。
他單手送出,槍頭當即沒入土中,左腳上前一踢,長槍龍蛇般飛動起來,帶起一陣勁風,看得左思音目不轉睛。
幾套招式下來,方孚遠額間隐隐現出了汗,因着右臂上的傷還未好全,他沒再試下去,恭恭敬敬地把長槍交還小厮。
左光路甚是滿意,這杆槍跟着他幾十年了,能輕松耍動的沒幾個,方孚遠的臂力才恢複了四五成,居然就能練上好一會,真不知他徹底痊愈的時候,該是何等神采。
“少将軍好厲害!”左思音雙眼明亮,目光一直跟着方孚遠,不肯離去。“不知少将軍是否讀過錢國公的《長槍論》?”
方孚遠随意抹了把汗,笑道:“原來左姑娘也讀過錢國公的大作,可有什麽高見?”
方如逸對長槍不感興趣,見哥哥過來,便起身讓出位子,由他們兩人聊去,自己則走到左光路面前,取出一只藥瓶子:
“大将軍,這是家父軍中治傷秘藥,左将軍在玄海濱駐守,少不得要同東瀛人打交道。這瓶藥雖然算不上什麽,但我們方家也想盡盡心意,我們兩家都是為國朝出力,如今又一道在京中互相扶持依靠着,還望大将軍莫要嫌棄。”
左光路接在手中,大為滿意:“你家的秘藥,老夫早就想試一試,這回總算被老夫得了機會。這瓶藥就很好,別的禮你就帶回去罷!”
“那怎麽行!”方如逸笑道。“我帶來的不過是些小玩意兒,給大将軍和姐姐瞧個新鮮罷了,若這些你們都不肯收,那我心裏真是過意不去。”
“我們兩家之間,還用得着說這些?”左光路故意板了臉,壓低聲音。“音兒的事,老夫都還沒謝你,你倒先來謝老夫……”
“大将軍慎言。”方如逸環顧四周,見下人們都站得遠遠的,才小聲道:“這是兩回事,一個明面上,一個暗地裏,不好混作一談的。”
左光路緩緩點頭:“那倒也是,你的禮,老夫先收下,将來再厚厚地添一份還你!”
方如逸正要開口,卻聽見左思音咳嗽起來,方孚遠沖自己這頭焦急地喊:“左姑娘身子不舒服,我們快回屋吧!”
左光路忙喊了貼身服侍的侍女過來,命她把左思音攙進去,方如逸沒有進門,一把扯住正要跟着去瞧一瞧的自家哥哥,對左光路一拜:“大将軍,今日叨擾府上許久,我們兄妹二人也該回去了。”
“少将軍身上的傷還沒好全,等力氣恢複了,再來老夫府上,好好試試這杆槍!”
左光路邊說邊送他們出府,見他們上車離去,才回到後院去瞧孫女。
左思音喝了一碗湯藥,咳嗽好了些,腦海裏卻不住地閃過方孚遠練槍時的模樣。她定了定神,命侍女暫且出去,對左光路道:“祖父,不如我們今日便退親吧。”
“這麽快?不再等等?”
“反正這件事早晚都要了結,再等下去,梁王一着急,不知會做出什麽事來。”左思音低頭嘆氣。“如今只有我們祖孫兩個在京中住着,表哥身上也不好。梁王的心思,我們也算談明白了,适時抽身,也可保全自己。”
左光路聽得點頭:“那老夫今日便寫了退親的帖子,叫他們給梁王和陛下都送一份,早早了結,早早安心。”
一刻鐘後,一名左家小厮到了梁王府外,呈上退親貼。
元轼在書房裏接到帖子,心中大喜過望。
這些時日,數不清的問安箋送到了左家,可左家一門子的武将,連字裏行間的深意都看不出來,他沒法子,只好讓許昌和錢吾意兩廂催逼。
想來左光路也知道自己這孫女沒救了,這才甘心退親。
近日糟心事太多,能和左家了斷這門親,也算是稍有安慰。
“王爺,左家的人說,左大将軍也給陛下送了退親的消息過去,想必這會兒已經到了陛下已經知道了。”
元轼擔心退親的事被慶德帝焦黃,眼看日頭才剛過午,沉思片刻道:“備車,本王要入宮。”
……
方如逸和方孚遠回到家中,用過點心,在廳堂上休息了小半個時辰,魏臨那頭還是沒消息來。
兩人坐了半晌,毛大樹卻進來道:“姑娘,公子,左家給梁王和宮中都送了退親的帖子,剛才魏大哥派去盯着梁王府的人過來,說梁王備了車馬,往宮中去了。”
方孚遠坐直身子,神色急切:“梁王進宮做什麽?他不是一心想和左家斷親的麽?”
“哥哥放心,梁王此去,定是要把退親之事,在陛下面前坐實,否則咱們這位陛下,是斷然不肯在左姐姐重病的當口,棄左家于不顧的。”
方孚遠略略安心:“你說的可是真的?”
“就算我不了解陛下,難道梁王對左家做的那些事,你都看不明白?”
方孚遠慢慢靠在椅背上:“也是,梁王幾番催逼,想來是急了。左姑娘那麽好的一個人,又懂兵法,又練長槍,眼下不過是病了,他竟然就要棄之不顧。”
他越想越氣:“逸兒,幸虧你當初沒有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