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一更
第62章 第一更
林永福把林富家一大家子打了一頓, 冷靜下來後,他發現又沒什麽大不了的,又去他家鬧了一通,這時聽見林富家夫妻倆的各種威脅, 他絲毫不放在心上。
現在又有什麽能威脅到他?家都沒有了, 他要那些田啊地啊的有什麽用?活着的時候妻離子散, 死了有人摔盆給誰看?
“現在我沒了老婆, 沒了女兒,你們這些人要負全責……”
林永福在親哥家喝酒吃肉,把他們家的米糧拿走回自己家, 林富家氣得去找林家的長輩, 找村裏的幹部, 外面的人這會兒都成了和事佬:
“你是家裏的老大,你個弟弟現在成這樣了,你跟兒子得把他養起來。”
“你弟弟也不容易,他到這個年紀了, 也該享享福。”
“他受了刺激, 你們就對他好點吧。”
……
村裏面的人都是人精,知道這種架勸不得,現在林永福就是一條光棍, 說話把他惹急了,倒黴挨打的是自己,還不如讓林富家好好地哄着弟弟, 反正吃虧的又不是他們。
林富家鄭巧麗夫妻倆愁的腦袋都大了, 大兒媳跑回了娘家, 二兒媳開始鬧離婚,大女兒跟大女婿悶不吭聲, 小女兒林清雪在南邊打工,開頭一個月寄了五十塊錢,被林富家夫妻倆嫌棄的狗血淋頭,現在因為不肯給家裏寄錢,已經斷了主動聯系……
村裏人見他們家這樣,樂得看笑話:
“該,天道好輪回,讓你欺負弟弟一家。”
“人家生女兒找了個好女婿,但凡小時候對人家好點,也不會走得這麽幹脆。”
“以前享受的好處,現在都要還回來,這就是不做人的下場!”
林富家和鄭巧麗老了十多歲。
Advertisement
林永福反倒是一下子年輕了不少,把幾年的窩囊氣發洩出來,每天吃吃喝喝,聽聽收音機,他愛聽裏面的說書片段,什麽岳飛傳,水浒傳,拎着棍子舞刀弄棒。
到了年末,農閑了,附近公社大隊各種喜事多,找他去幫廚,以前年末林永福總被叫去幫燒席,他做大鍋菜的手藝不錯,年末能靠這個賺些零花錢,以前收的紅包,他也不自留,而是給了李銀花。
熟人不管他家裏的事,又把他喊出去做喜事,聽着人家新人吹吹打打,想着女兒結婚他都沒見着,旁邊人又說着過年如何如何,他卻要冷冷清清的過年,家裏半點人氣都沒了。
林永福不太願意回到只有一個人的家。
收了這家的紅包,他回到家裏,把原本的縫紉機、收音機、自行車都鎖在一個房間裏,又把家裏的米糧雞鴨都賣了,做完這些事,他從窗戶邊瞥見屋子裏的縫紉機,想起了之前張玉琴興高采烈踩着縫紉機的模樣,他當時還覺得沒兒子又跟侄子鬧僵,日子沒有盼頭。
現在妻子女兒都不見了,他才知道什麽叫做日子沒盼頭,他一天都過不下去了。
他開始覺得當初分家跟張玉琴單過的那段日子,反而是讓人留戀不已的神仙日子。
林永福帶着手裏一百來塊,買了一張南下的火車票,孤身一人前往鵬城,才下火車,他被這邊的人流吓得夠嗆,火車站有全城地圖,可是外面的街道太大了,想找個人,好比大海撈針。
他不敢住賓館,跟其他來打工的人一樣,睡在街頭,那條路有不少招臨時短工的,苦力活,幹一天能有八塊錢,他去做了三天,身體勉強吃得消,後來遇上一家店招廚子,他有了一份廚子的工作,包吃住,一個月四百,他想手裏攢點錢再去找張玉琴。
林永福沒想到,這邊工資竟然這麽高,開個飯店竟然這麽賺錢。
*
林雪霞找人裝修,不到半個月讓整個餐館煥然一新,店鋪其他地方變動不大,主要是廚房,她對廚房要求高,食材區一大排的冰櫃,冷凍冷藏分區,兩排鍋爐,讓人做了目前做好的抽煙排煙裝置。
這麽一搞,兩個出餐口,幾個人分工合作,就能達到标準化快速出餐,按照林雪霞的計算,一天早中晚,能極限出餐上萬份,當然,這是理論上的。
實際上能賣到三千到六千就已經很不錯了。
店鋪早上經營皮蛋瘦肉粥、腸粉、油條、牛肉餡餅和小籠包一類的早點,中午是各種速食盒飯,兼賣腸粉和粥,以及各種養生湯。
對于皮蛋瘦肉粥和腸粉一類的早餐吃食,林雪霞并沒有追求味道,保持中上水準,論味道當然不可能比得上人家專門做這個的老店鋪,實際上這邊大部分店鋪的粥和腸粉,味道口感大差不差,說不上誰好誰壞,各有偏好。
她家的粥配獨門涼菜,腸粉配秘制辣醬,這邊的人吃腸粉,很多人是從來不加辣醬的,但是……随着外來務工人員越來越多,大部分腸粉店都配上了辣椒醬,有些人就喜歡偏甜的腸粉醬汁,配上巨辣無比的辣椒醬,這個口味有一定的市場,做好了不愁沒有回頭客。
林雪霞在餐館門口設了收銀臺,定制了專門的取餐單,收銀員手填單號數字,邊上是一排各種印章,代表着不同的餐品,比如一份鹵肉飯,就蓋個鹵肉飯的章。
顧客交錢,領了取餐單,拿去取餐口取餐。
取餐口的臺面上,放着一個個标着數字順序的簽,把顧客的取餐單按順序挂在上面,就能有序叫號備餐取餐。
取餐單一式兩份,每天夜晚清賬算營業額。
陳妙容和另一個新招的員工擔任收銀員,她還兼任會計,趙慧茹和張玉琴兩人負責在窗口忙活,薛玲君和林雪霞管着廚房,廚房裏除了她倆外,還有另外三個人。
林雪霞還招了兩個兼職送餐員和采購員,店鋪備了三輪車,裝了座機電話。
店鋪開業前,林雪霞讓人印了上千份店鋪宣傳單,二妹和三妹兩人自告奮勇幫她發傳單,林玉霞現在讀高中,不能賺錢,全靠母親和姐妹賺錢養着,她覺得心裏愧疚,恨不得多幫姐姐做點事,只要得空,她就在店鋪附近發傳單,在店裏看書背書。
林月霞則利用自己的上下班時間,趁機跑滿了一棟寫字樓,給她姐的店鋪做宣傳,鼓勵人來店裏訂盒飯。
她工作的寫字樓正好在附近。
“姐,大姐,我給你拉來了六百份訂餐單,你開業那天不用愁啦!”
“這訂餐號碼我廣泛宣傳了一波,等幾天我再去跑跑別的寫字樓。”林月霞興奮地滿臉通紅。
林雪霞笑道:“好,謝謝你了,我給你發個大紅包。”
開業當天,林雪霞訂了花籃,傅魏給她送了八個,其他人又給她送了八個,門口擺了一大堆開業花籃,招牌上紅綢帶,放鞭炮,放禮花,熱熱鬧鬧店鋪開張。
她這家速食餐館叫:“山海時光。”
沒有多大寓意,林雪霞随便想了個名字,還讓人畫了店鋪獨家logo,做了相應的印章,蓋在取餐單上。
在這邊開店後,鹵肉飯價格從一塊五調高到了兩塊五,份量和樣式都做了相應的改變,她還制定了一些營銷手段,比如賣十份贈湯或者集體訂多少份送多少份。
還沒到中午,他們的預訂單已經過千,後臺廚房裏忙得人仰馬翻。
從十一點開始,幾個送餐員開始分批送餐,第一批送餐結束不久,林雪霞在前臺又接到了四五個訂餐電話,估計是送餐時,旁人見到了盒飯質量,也打算訂幾份。
她一一做記錄,安排送餐,開業前幾天的熱鬧是林雪霞早就能預料到的,為了,她專門找傅魏借人,傅魏手底下幾個小工頭,讓人推薦幾個老實瘦弱,幹不了重體力活的過來兼職送餐打零工。
訂餐的人太多,除了三輪車外,張玉琴陳妙容幾個人騎過來的自行車,都被改裝成送餐車,裝着一箱箱盒飯四處送餐。
第一天出餐五千份,第二天六千份,第三天回落五千,每天營業額上萬。
林雪霞估計以後每天穩定在兩千份到四千份之間,扣掉各種成本,如果能保持這樣經營下去,這家店一個月少說能給她帶來七八萬收入。
開在這個地方,這樣的營業額并不算誇張,畢竟這已經屬于中式快餐店,又開在合适的商業區,像是去年洋快餐店開業,第一天營業額有八萬,之後的日均營業額維持在兩萬到四萬之間。
林雪霞目前所在的城市,還沒有幾家這樣的快餐店,她算是走在了前列,平常的中餐館出餐沒這麽快。
等以後同類的快餐店增多,競争壓力會加大。
她的店鋪跟高春燕的分開了,高春燕來她這邊參觀了幾次,這會兒也在選地址開她的米粉店,以前她覺得租個店鋪,太費錢,現在見了林雪霞這邊的出餐速度,她驚呆了。
米粉制作也很便捷,她向林雪霞學習改良廚房,但她學不了電話送餐,畢竟米粉送餐,半路就糊了,太費事費人力。
傅魏帶着鐘向東幾個兄弟朋友來自家老婆的店鋪參觀,他跟鐘向東這會兒都不愛吃鹵肉飯,也不要咖喱飯,咖喱飯這玩意,他倆都吃怕了。
林雪霞之前研究咖喱塊,把他們當小白鼠,鐘向東一開始特別喜歡咖喱塊,用這玩意做飯太簡單了,簡單炒點土豆洋蔥,煮軟,放入咖喱塊,淋在米飯上,好吃又下飯。
而且這玩意中午煮好了,晚上熱一熱,也不影響口感……實在是單身漢的居家必備寶貝。
鐘向東以前從不自己下廚,而使用咖喱塊,仿佛一下子變成大廚,他連續給自己燒了三天各種咖喱飯,吃到他一個星期都不敢碰這玩意。
鹵肉飯好吃是好吃,但也架不住經常吃,吃多了膩味得慌。
于是兩人來到店鋪裏,沒點別的,反而要的是蝦仁腸粉、兩份皮蛋瘦肉粥和牛肉餡餅。
鐘向東看了看店鋪裏這欣欣向榮人來人往的場面,忍不住好奇小聲問傅魏:“你媳婦兒這店一個月能賺多少?”
正在喝粥的傅魏擡頭瞥了他一眼,沒說話。
鐘向東繼續追問,“有沒有兩三萬?”
傅魏閉了閉眼睛:“……還沒到一個月,具體不清楚。”
作為這家店鋪老板娘的丈夫,傅魏比誰都清楚這家店每天的流水賬目,因為他媳婦兒天天晚上坐在他懷裏算賬,跟他一起預估第二天的流水。
如果這家店經營狀況穩定下來,她還計劃開分店。
傅魏此時內心産生了強烈的危機感,他覺得有點愁,感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當初結婚前他還想着努力賺錢養媳婦,現在照這樣下去,他媳婦兒賺錢比他還多。
他必須想辦法琢磨着多賺錢,要不然他豈不是變成了美女老板養的小包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