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重回七十年代
重回七十年代
因為沈良軒的一句話,當天晚上就被沈從石和沈大伯圍着追問。
“怎麽想着出去你想去哪裏”
“你仔細說說,我們好好聽。”
被盯着的沈良軒摸了摸鼻子, “那個,我也不是突然這麽想的,其實這個念頭我已經想了很久了,現在聽說沿海政策有所改變,想着我還年輕,自然也想拼一把。”
這倒是,年輕人,肯定是有抱負的。
沈大伯狠狠抽了口旱煙後,擡眼看着年輕的孩子, “那你有幾分把握能在外面站穩腳不說站穩腳,就是吃喝拉撒住,這些你都有想過嗎”
“出去的路費,夥食費等等,你現在有嗎足夠嗎家裏就算給你湊錢,你全帶走了,你能放心家裏的爹媽嗎”
沈從石也接過沈大伯的話,繼續道, “有抱負是好事兒,想闖那也值得誇贊,但是良軒啊,咱們得從實際出發,偉人說得好,從眼前落實,而不是想到什麽就去做什麽,沒有保障只有一股子沖動。”
“爹,三叔,你們放心,這些我都仔細想過的,”沈良軒自然把長輩們的話聽進耳裏了, “我即便要出去,也會把家裏安排妥當,不會那麽沖動。”
夜裏老兩口躺在床上,齊刷刷睜着眼睛,硬是沒有一點瞌睡。
“良軒是鐵了心要出去的,”大伯娘解沈良軒,一眼就看出這孩子打定了主意。
“攔也攔不住,”沈大伯翻了個身,又翻了個身,最後沉聲道, “這孩子有報負是好事兒,我擔心的是那個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可別到了那地兒,發現沒那些政策,那不得又苦哈哈地回來”
“那就再打聽打聽,這事兒隊長肯定清楚一點,就是不清楚,也可能在鎮上開會聽見一點風聲。”
大伯娘也翻了個身。
“你說得對。”
Advertisement
天蒙蒙亮,沈良軒就起來打拳了,這已經成為他每日清晨的習慣,身體自然比剛開始醒來時好了太多。
一套拳下來,沈良軒已經是滿身熱汗,他拿汗巾擦了擦後,又去清掃雞圈,院壩,最後抱了點柴火進竈房開始做早飯。
大伯娘和沈大伯打着哈欠進竈房時,雜糧粥都快熟了。
“你倒是起來得早。”
大伯娘看了神采奕奕的兒子酸聲道。
他們兩口子昨晚上翻來覆去都沒睡好。
沈良軒自然也想到這一點,他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我還做了好夢呢,夢裏咱們家住上了縣城裏那種獨棟大房子,院壩特別大,天天都是大米飯,幹的那種,頓頓都是雞鴨魚肉的。”
沈大伯聞言哈哈大笑,指着他道, “難怪你睡得好,這麽好的夢,擱在我身上,我也能樂呵呵地繼續夢下去。”
大伯娘嗔了他們一眼,也去洗了點菜,沈大伯也去忙了。
今兒沈良軒要去大壩上看翻曬好的稻草杆,再背一些回家墊在床下。
李志紅老早就去了,見他來,立馬對他招手,沈良軒走過去便被塞了一背簍的稻草杆。
只見李志紅得意道, “我老早就挑選好了,你盡管背回去用。”
“謝了兄弟,這兩天菌子多,去嗎”
沈良軒發出邀請。
李志紅二話沒說就應下了。
下午一點左右,二人背着背簍一塊兒上了山,進了林子燥熱感就沒那麽厲害了,二人坐在樹下歇息了幾分鐘後,便繼續往林邊繞着走。
期間瞧見山桃,李志紅也不管澀口不,直接摘了好幾個看起來紅彤彤的進背簍。
期間沈良軒說起去沿海的打算,李志紅愣了一下,接着也說出了和沈從石一樣的話,盤纏,安頓家裏。
畢竟還有個沈良國不是很安分呢。
“誰不向往外面的世界呢我也想去看看的,但既然要出去,那就得自己掙路費,我跟着你倒是搞了點錢,但是交給家裏一部分後,身上那點怕是出不了我們省。”
李志紅有些惆悵道。
“所以我決定過了年再出去,”沈良軒回頭看他, “半年的時間,還搞不到路費”
李志紅雙眼一亮, “我們要是湊全了,我也去!”
家裏負擔重,出去闖闖增加點見識,能掙點錢那是最好的,這樣他們三兄弟娶媳婦也不是難事了。
越說越興奮,李志紅甚至開始追問起來,他們到沿海後做什麽生意,又怎麽找住處了。
等傍晚下山時,他們背簍裏山菌也不多,多的是李志紅摘的各種山果。
回到家沈良軒就喝了兩大碗水,對好奇的大伯娘解釋道, “志紅那家夥話太多了,我一路上被他拉着說話,把我渴得不行。”
“他也想去沿海”
大伯娘問。
沈良軒清咳一聲,一邊洗碗一邊應着, “拉着也有個伴兒。”
“你就等着你嬸兒來罵死你吧!”
大伯娘指了指他,沈良軒也很心虛,可一想到他出去後,李志紅萬一走了上輩子那條路,為了救人就那麽死在河裏,屍骨都沒撈出來,那讓他更不放心了。
李志紅倒也沒那麽傻乎乎的回去就告訴家人,自己想去沿海的事兒,他還是該做什麽就做什麽,只是更積極了,看得他娘心慌得很, “你說志紅是不是有了心上人了在家掙表現想把人娶回來”
他們家的錢可不夠啊。
愁死個人了。
李志紅他爹聽後,也默默抽起了旱煙,都說生兒子好,他接連得了三個兒子,也确實被好一些人羨慕,可到了娶媳婦的時候,就愁得不行咯。
不知道爹娘想啥的李志紅,還在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呢。
秋收後大夥兒休息了一陣,便又開始忙活了,西山又得收拾出來種大豆,紅薯啥的也得緊跟着下地。
忙得腳不沾地,等下雨時一算日子,都快中秋了,啥錢也沒掙到手。
不說李志紅了,沈良軒自己也着急。
于是他又盯上了竹子,和李志紅一塊兒摸黑砍了好幾根回沈良軒院子裏,讓李志紅明天下了工來家裏幹活兒。
第二天下工李志紅便和沈良軒一塊兒回來。
“編竹籃還有竹盤你會”
李志紅聽完後一臉驚訝,這好歹也是手藝,村裏會的不多,但每家的男人都會那麽一點點,比如家裏的簸箕,就是男人們編出來的,至于好看程度,那就看自家男人的手了。
“我看我爹編過簸箕。”
沈良軒快速把竹子弄出青片,李志紅也會這個,趕緊跟着幫忙,花了一個小時,沈良軒編出一個小小的,說醜又不是很醜,可離好看又有些距離的竹盤出來。
即便這樣,李志紅都非常給力的鼓掌, “沈良軒同志真不錯啊真不錯!”
沈良軒老臉一紅, “咳咳,孰能生巧,孰能生巧。”
大伯娘也十分喜歡那盤子,接過手仔細看了看, “過年的時候裝點瓜果啥的倒是不錯。”
“城裏人肯定喜歡!”
李志紅立馬道。
“我再來一個!”
沈良軒幹勁十足。
“都快天黑了,”李志紅指了指天, “晚上費眼得很。”
“沒事兒,”沈良軒又開始了,這一次比上一次快十分鐘左右,編出來的竹盤也好看許多, “怎麽樣”
李志紅三人湊過來,齊齊點頭。
“這個好看。”
“城裏人肯定喜歡。”
“再密一點就更好了。”
接下來的傍晚,沈良軒和李志紅,一個編,一個弄竹青皮片,就這麽過了半個月,沈良軒借了牛車,裝好這些日子編出來的竹品,和李志紅一塊兒去了縣城。
來之前已經拖放假回家的長風給齊志緣說了大概時間,所以當沈良軒他們去找齊志緣時,對方在家等着。
看完那些東西後,齊志緣沖沈良軒豎起大拇指, “正好快中秋了,這東西來得好。”
“我也是這麽打算的,”沈良軒嘿嘿一笑,身後的李志紅腼腆地笑,。
東西交給齊志緣後,二人便離開了,去街上買了點東西,打道回府。
回家也沒閑着,繼續編。
在中秋前兩天,沈良軒和李志紅又去了縣裏,上一次已經約定好時間,所以這一次齊志緣也在家,他見到二人後趕緊讓他們進院子。
“效果非常好,這是上一次得的。”
說着便拿出一些票和錢。
三人一分後,把這一次的貨交給齊志緣,又約定了下一次的時間後,他們離開了齊志緣家。
摸着兜裏的票和錢,李志紅心中一陣火熱, “沒想到這東西,在城裏這麽值。”
“主要是臨近中秋,講排場的人家就愛這個,再說了,竹可是風雅之物,古時候來比喻君子的。”
沈良軒低聲道。
“有道理,”李志紅拍了拍沈良軒的肩膀, “好兄弟,跟着你就是有肉吃!”
“割點肉回去,補補。”
沈良軒想到爹娘最近因為忙碌而消瘦了不少的臉頰,決定道。
“我也買!這一次我全買肥肉!”
晚上大伯娘聞着油渣香時,一臉心疼, “才賺了點,就這麽浪費。”
“吃進咱們肚子裏的,不浪費。”
沈良軒笑道。
看了眼兒子比之前還要瘦的臉,大伯娘也覺得該補補了, “你也別太拼命,白天上工,晚上編那些,瞧瞧才多久,又瘦了。”
“看着瘦了,可我身體更好了,”沈良軒舉起自己的胳膊鼓起來給大伯娘看。
說着說着,就說到沈青青, “難怪我最近沒看見,聽她娘說,和你祖婆一起回她舅公家了。”
聞言,沈良軒也發現好久沒見到對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