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歲月靜好
歲月靜好
葉昭左手摟着柳惜音,右手抓着繩子,退步往前一蕩,重複幾次,越甩越高,柳惜音覺得最高的時候都能看見牆外行走的下人,好玩兒得緊。
多少年沒玩兒過秋千這玩意兒了,柳惜音記得清泱宮裏的後殿葉昭也給她做了個秋千,每次等葉昭來的時候她都會坐秋千上等葉昭。這人總是壞得很,一出現就自背後把自己抱起來跑。
折騰了一日了,柳惜音也有些累,早早的就睡了,葉昭安排好明日出門的事情才回去,畢竟邊關不太平,柳惜音和自己身份特殊,恐讓人盯上。
第二日,柳惜音起了個大早,葉昭還在院子裏練武,摸索着坐起身喚了紅莺進來伺候她梳洗,折騰結束了,葉昭才練完一身汗進來。
“惜音今日起得倒是早?”
“不是要出門麽,昨日歇得早,醒了便起了。”
柳惜音看着鏡子,覺得最近自己長胖了好幾圈兒了,再這樣下去葉昭會不會嫌棄自己啊?
“我先去沐浴,等出來陪你用早膳。”
葉昭說完便轉身進了浴間,柳惜音讓人去備早膳,自己坐在榻上看着書等葉昭出來,來西北這麽久了,還不曾出去轉過呢,今兒總算是能出個門了。
二人用了早膳,葉昭就扶着柳惜音出門,馬車慢悠悠地往大音寺晃去,約摸有一個多時辰的路,顧慮到柳惜音的身子,放慢速度行了又兩個多時辰總算是到了大音寺。因為還有段山路,葉昭讓人準備了肩輿,怕中途出意外又和柳惜音一起坐肩輿上了山。
雖說這西北盡是大漠荒涼,可這大音寺卻是綠植滿地,至少百年的參天大樹随處可見。
“這大音寺倒算是西北一處奇景了。”
柳惜音一路走來,西北道路寬闊,人煙稀少,少有綠植,土地不好估摸着糧食也不好種,這大音寺雖不像上京的琅山寺那般的精致華貴,但建築倒是十分的恢弘大氣。
“這大音寺在西北可是名寺,據說很是靈驗,整個西北十九座城池,多的是人慕名而來,說起來,我母妃也曾與母王來過。”
“哦?母王和母妃所求何來?”
Advertisement
柳惜音起了興致,聽聞老鎮北王妻妻感情甚篤,一生一世一雙人,鎮北王從來不曾對王妃紅過臉,她內心其實是很羨慕的。
“為了求女,回去不到兩月,便有了我。”
說到此處,葉昭有些傷感,這算不算緣分,當初母王母妃來大音寺求女有了自己,自己如今帶着妻子和孩子也來了大音寺。只是母王母妃為求女,自己是為了柳惜音能順利産女。
“阿昭,你還有我。”
柳惜音第一時間察覺到葉昭的愁緒,上前擁住了葉昭。
很顯然這一舉動溫暖到了葉昭,有家的感覺就是這樣吧,不論走到何處,都有一個人牽挂着你,為你憂而憂,為你樂而樂。
“惜音。”
“我在。”
“春水初生,綠林初盛,春風十裏,皆不如你。”
這算是阿昭第一次這般深情地給自己表達愛意吧?柳惜音站直了身體,直視葉昭語氣堅定:“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昭惜二人相視一笑,牽着手去了大殿,扶着柳惜音跪下叩拜。
這大約是葉昭第一次如此誠懇地去祈求虛無缥缈的上天,柳惜音這一胎實在受了太多的罪,自己不求權勢不問前程,只願柳惜音生産順利,願自己能在她生産前能夠趕回來。
柳惜音跪在佛前閉眼禱告,祈求葉昭出征順利,平安歸來。
明明二人都是不信天命的人,偏偏此時比誰都虔誠,卻都不是為了自己。
上了香,昭惜二人四處轉了一圈,畢竟這大音寺的壁畫也是一絕。
四處殿宇樓閣轉完,到了後殿的大榕樹下,葉昭帶着柳惜音到一邊的小臺子旁找僧人取了兩個竹牌。
凡人有多種多樣的心願,這竹排也是大音寺為了香客們方便寫下祈願挂到老樹上讓上天知悉而特制的。
“分開寫,阿昭不準看。”柳惜音拿着筆轉過身偷偷寫下心願。
葉昭看着柳惜音這個偷偷摸摸的樣子不禁笑出了聲,取了筆和竹牌寫下自己的心願。
寫完柳惜音還三令五申地要葉昭不許偷看才肯交到葉昭手上讓葉昭去挂,葉昭取過倒是老老實實的不曾偷看,一個縱身躍到樹頂挂好。
此時已是夕陽西下,西北的日落很是壯闊,金烏都比上京看着大很多,仿佛伸手可觸。柳惜音伸出手虛虛的抓向天際,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啊。
兩人相攜去往禪房,夕陽将影子拉的很長很長。
樹頂兩塊兒紅繩綁起來的牌子随風晃動。
“唯願君一世長安。”
“唯願卿一生無憂。”
【注釋】
肩輿:即轎子。起初只是作為山行的工具,後來走平路也以它為代步工具。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出自北宋·李之儀《蔔算子·我住長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