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十五回螳螂臨崖聽雨黃雀困獸圍林
第十五回 螳螂臨崖聽雨 黃雀困獸圍林
話說敏三帶了信衆,會了八詠樓衆人,到了江西吉州,卻領教了兩樁大事︰白賢真為探子,「聽雨」竟是家財。于是他一氣之下,策馬離群,獨自尋寶去也。
敏三入宋半年,歷經紅塵煩嚣,如今又是孤身一人。他一路披星戴月,行到破曉時分,四周已無人跡。他卻已饑腸辘辘,竟開始挂念白賢的飯菜來。但他轉念一想,這白賢乃契丹細作,早晚要置他于死地,怎能為口腹之欲,又将他惡事一筆勾銷?便忍痛不再回想,一路摘野果充饑。
豈料他飽腹一頓後,靜下心來,方才起疑︰昨夜明明有七人,刺客來時,其餘五人又在何處?那聲驚呼是誰?他同白賢争執,何不見旁人來勸?細想一番,更覺餘人亦無法避嫌。不過即便那班賊搗子蛇鼠一窩,那又如何?如今地圖在他蕭敏三手上,尋得聽雨,已是易如反掌。得手之後,便銷聲匿跡,由他們厮殺個夠。
敏三循圖連夜趕路,直至近破曉時分,行到一座峭壁下,前頭已無去路,只有個窄小山洞,只容約一人行。敏三望着裏頭,漆黑一片,好生可怖,又看了看那地圖,見那聽雨果然在山洞盡頭。敏三不禁冷哼一聲,想那公孫靖若無地圖,任他神通廣大,亦算不到寶藏在此!這山洞雖然陰陰森森,深不見底,但這「聽雨」奇珍,已是一步之遙,便燃了火把,牽馬入內不提。
行了不知多久,前頭忽地有一光點,再行了百餘步,便豁然開朗。此地果真十分奇特,兩旁各有一湖,形如半月,居中便是一座荒山。敏三循圖攀上山頂,卻發覺立足之處竟是塊環狀高地;此山中心凹陷,斜面層層疊疊,如斷木年輪,腳前三尺已是鐵礦,綿延至中央深處,教人嘆為觀止。
敏三行前一步,不覺踩到一塊石板。他踢開塵土一看,竟是一行契丹小字,上書「聽雨秋池六月寒」,方才恍然大悟,原來「聽雨」之名,源于采礦之聲!父母留他之物,不是金銀珠寶,绫羅綢緞,而是這鐵礦場!猶記得年幼時,蕭浪便說他天資聰穎,假以時日,必是大遼第一鑄劍師,可他陰差陽錯,成了白蓮教主。但若他不立教傳道,又從何尋得此寶?好在旁人并無地圖,尋不着此地,不必分贓。但這偌大一座礦山,怎帶得走?
敏三正盤算間,突然周圍火光四起,影得那礦石閃閃發光,直如金山銀山。只聽身後一男聲道︰「皇帝佷兒,你可快活夠了?」
敏三聽這聲線好生耳熟,轉頭一看,見那人除了鬥笠,竟是蘭卿!再看他身旁,便是那公孫靖,高漸離,大坤等人。翎兒被反綁雙手,口中塞了布條,教兩個天刀門大漢擒着,嗚咽連連,卻動彈不得。再看蘭卿,着一領茶色契丹袍,腰纏革帶,腳踏皮靴,髡發佩環,一副契丹武士打扮。
敏三看他那身裝束,正是那陰魂不散之人,「契丹探子」四字,幾乎沖口而出,卻不想看似驚慌失措,便顧左右而言他,道︰「你們怎綁了翎兒?」蘭卿冷笑道︰「蕭敏三,你自身難保,還問旁人做甚?不過不打緊。咱家失手一回,由你奔了一段,如今你還不是落回咱家手中?」
翎兒見狀,又掙紮了一番。敏三看着他那模樣,再看衆人神色,似乎想通了緣由。昨夜行刺,定是蘭卿同各人串通,欲将他擒住。偏是翎兒于心不忍,叫喚了一聲,救了敏三一命。如此一來,對方誰敵誰友,已然水落石出,敏三便故作鎮靜道︰「原來蘭卿施主又是契丹探子,果真深藏不露,是本尊失覺了。」
蘭卿笑道︰「蕭敏三,當日你同我作法,捧着我雙手端詳,咱家還生怕露出馬腳,豈料你這蠢材,教色心所惑,果真視而不見,實在道行太淺!」望了望公孫靖又道︰「幸而天助我也,教我覓得公孫靖,同你旗鼓相當。看你果真當公孫靖是同道中人,不枉咱家隐身青樓,白賺了幾個恩客。 」敏三瞄了瞄公孫靖,不屑道︰「原來公孫施主看似胸懷大志,不過是根牆頭草。」
蘭卿道︰「你少廢話,快快束手就擒,随我回遼,或許陛下會從輕發落。」敏三笑道︰「遼有千福紹馬,何需我蕭敏三?咱家離得遼境,便無打算回頭!」蘭卿道︰「無錯,大遼确不缺你,所以陛下有令,若閣下抗旨,格殺勿論。」
公孫靖學着敏三模樣合十道︰「正所謂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白蓮聖教主乃明理之人,該識時務才是。教主可是修行人,怎能貪戀塵世財寶?從何而來,便回何處去,好速速了結此事。阿彌陀佛。」大坤又道︰「矮冬瓜,反正這鐵礦你也帶不走,何必執着于此?本門早與八詠樓、風水佬商定三分此礦,必定打理妥貼,好教你安心上路。」
有道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敏三自诩聰明一世,竟教這群搗子棋高一着,串通一氣,将他逼入絕境!他身後便是礦山內側,山壁陡峭,亂石叢生,與懸崖無異。各人說話間,已将他逼到礦山邊緣,若他再退一步,便将跌入亂石叢中,這傳家之寶,便是葬身之地。他環顧四周,卻不見白賢,便道︰「你們費煞心機,将我逼入死地,可是白賢那厮指使?」公孫靖悠悠道︰「他追出去尋你,一時心急,不慎教那騾子抛了出去,撞到尖石,傷重而亡。」話間掏出白賢那手帕,丢到敏三面前道︰「他臨終着我與你此物,好教你留個念想。 」
敏三聽之,不容一怔,拾起那手帕一看,果真是白賢那繡銀杏手帕,血跡斑斑,觸目驚心,頓時悔不當初,恨自己當日先入為主,只覺得白賢是探子,于是他一舉一動,都教人疑心暗起,萬萬不料另有疑人。他蕭敏三此舉,同當日耶律父子所為,有何二致?若白賢并非探子,想必撞石而亡是假,遭探子毒手是真!
Advertisement
蘭卿見敏三陣腳大亂,不由放聲大笑,道︰「教主真是色迷心竅,分不清那個真心,那個假意。當日老爺告我,閣下不學無術,是非不分,看來果真如此!」話間又逼近一步,道︰「蕭敏三,你再不就範,便去九泉之下陪你那白堂主,咱家亦正好做個順水人情。」
敏三又驚又怒,頓時雙眼泛紅,怒喝一聲︰「你休想!」即刻上馬沖開人群,疾馳下山,回身拉弓便是三矢。奈何寡不敵衆,三矢去,十矢回,還擦破了他衣袖幾處,教那敏三疲于招架,根本無力還手,只好奪路飛奔。一路奔下山後,卻不知該往何處,前路未明,身後追兵将近,又想起白賢為他枉死,不禁迎風流淚,卻不敢放慢腳步。
敏三這白蓮聖教主,失了軍師,又落得衆叛親離,此時四面楚歌,腹背受敵,能否逃出生天?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