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第八十章
衆所周知,世界賽的特點就是來自全世界的隊伍在同一個版本下的競技。
版本适應速度、版本理解尤為重要。
很多時候,在世界賽剛開始時是一種理解,等到世界賽打到後期,又變成了完全不同的比賽風格。
這就是世界賽的魅力。
“KG這是,還是準備打下路啊。”
如果說bp的ban位确定這支戰隊不想面對什麽樣的對手,那麽前兩手選角就能大致決定這場比賽的戰術體系和風格。
在QWE選完之後,KG立刻鎖定了自己的下路組合。
“……優先搶卡莉斯塔和艾希?”
“我去,這KG,是不想要後期嗎?”
在前兩手選定之後,不光是KG的對手,目前觀賽的所有人都明白了他們的想法。
KG将下路的對線強度拉滿,毫無疑問是想要掌控極致線權,打快速控龍的策略。
這一策略在之前的比賽中已經出現,效果也因為戰隊風格與偏好不同而不一樣。
但KG如今拿出了這麽一套內容,顯然是表明對方認定這樣的東西是目前的“版本答案”。
“怎麽說?”
只是比賽剛開始,KG就已經招數頻出,恨不得立刻拿下第一場比賽,與之相比,QWE的反應就相對來說有些被動。
Advertisement
“……QWE很難選啊。”
論下路英雄的相性,很難有英雄在對線拼得過卡莉斯塔和艾希的組合,哪怕QWE也采取同樣的策略,選出同樣類型的組合,也難以在推線上與對方的組合相抗衡。
“這要看QWE怎麽想,是犧牲對線求後期,還是硬打。”
一陣猶豫結束,QWE下路選出了自己的陣容——AD澤麗以及開團型輔助蕾歐娜。
“這下路要放了。”
輔助是負責開團的硬輔,天生在對線端上就拼不過對方的消耗,如果對方對線沒有問題,那麽QWE下路大概率是拿不到線權的。
如此一來,QWE在前幾條小龍團上就相當難打。
放掉了下路的線權,那麽上路就得更加主動,QWE犧牲了下路的優先級,拿到了當前版本較為強勢的蘭博上路。
這一套班底選出來,無論職業的主播還是官方解說都有些擔心。
“這個陣容,QWE要贏的話,就看二十五分鐘之後吧。”
“但是前期會特別難。”
确切地說,如果KG的策略應驗,那麽在大約三十分鐘時,QWE就不得不與KG打決勝團了。
到時候KG的英雄處于強勢期,打團效果如何都還不好說。
“……這QWE的陣容怎麽看上去不太強?”
“感覺下路要被打爛。”
“為什麽藍色方會選出這種陣容啊?”
或許是專業人士們的态度有些暧昧,連帶着觀賽的觀衆們也有些擔心了。
“QWE賽訓組在幹嘛啊,吃幹飯的?這段時間光出國旅游了?”
看着彈幕七嘴八舌的讨論,解說的主播也有些頭疼:“哎呀,我又沒說一定會寄,只是說不好打而已。”
“說不定打野節奏好,變速來抓下,剛好抓了下路一個措手不及呢?”
主播說的這種情況,也是下路組選這種壓線型下路的常見問題,如果壓得位置過于靠前,敵方打野很容易一抓一個準。
如此一來,擁有線權的雙人組所具備的優勢也就消失了。
然而,主播能夠想到的問題,KG在準備中如何沒有考慮到?雙方剛一上線,KG就集結了除了上單之外的所有人,為打野保駕護航,直接入侵QWE野區。
QWE避戰,打野只好放棄了自己的紅區,被迫的藍開。
“這……完了呀。”
主播感慨。
如果說之前“打野來抓”是戲言,那麽主播此時徹底不吭聲了——KG這架勢,擺明了要放棄刷野,徹底為下路保駕護航。
“……你們穩一點,我們慢慢打。”
野區被入侵,陸沉舟被擠到了上半區,被迫遠離己方下路,只好如此叮囑下路組。
“補刀無所謂,別死就行。”
寧珏也道:“拖一拖。”
類似的局勢下路組遭遇的不只是一兩次,雖然驚心于KG一環接着一環的設計,但心态還算是平穩。
然而,正如主播所說,比賽不光是靠戰術設計,往往也要看選手的操作和發揮。
戰術設計與執行同樣重要。
“先打打看。”
随着雙方初次博弈之後的退卻,兵線上線,雙方正式進入對線期,導播鏡頭也及時跟了過來。
“……我去,好慘。”
下路組對線搶二級是常規操作,然而因為雙方陣容的差異,QWE下路別說消耗對方的血線了,就連正常補兵都要遭受到對方的消耗。
短短幾分鐘,AD帶的藥就被消耗一空,補刀數看上去也相當凄慘。
“這沒辦法打呀。”
“看看上路吧。”
由于對方打野的入侵,陸沉舟先刷了己方的藍buff區域的三組野怪,在控完河蟹之後越過河道,順勢入侵了對方的紅區。
雙方打野以中路為分界線,分別瓜分了左右兩方。
KG的上單選擇的英雄原本在對線上就不強,再加上得知雙方打野的動向,對線時十分小心,寧願虧兵也不願意被消耗血線。
在陸沉舟刷到上半區時,敵方打野血量健康,見勢不對,直接回城了。
Year只能含淚吃鍍層。
而此時,由于見到陸沉舟在上路露頭,KG的打野直接把第一條小龍控了。
“總之,到目前為止,這局的進展還是在KG的把握之中。”
“KG是滿分節奏。”
上路的博弈結束,此時,導播将鏡頭轉到了下路,示意雙方的鍍層情況——
上路Year雖然強勢,但一個人吃鍍層只吃了兩層,而下路畢竟是雙人線,鍍層已經少了四層。
其中,QWE的下路還因為回城漏了不少兵線。
“好窒息的比賽。”
能夠第一把拿出這樣的陣容,KG毫無疑問是準備了許久,也練習了許久,所有隊員都将這一套打法深刻地刻入了自己的習慣中。
“看二十分鐘之後吧。”
“打不得打的贏難說,不但要看QWE自己的應對,還要看KG給不給機會。”
“有血脈壓制不錯,但不代表着QWE不會輸,都打到半決賽了,尊重一下人家隔壁賽區的一號種子行不行。”
主播一邊回答着彈幕的問題,一邊漫不經心地看着屏幕。
雖然這個游戲的魅力在于每一局情況都不同,許多意外的産生都會使得比賽的方向有所轉變,但在他看來,一局游戲仍然有範式。
就比如英雄有強弱勢期,翻盤點也需要依靠着某些重要資源的刷新。
只是,話雖如此,在主播在看到鏡頭偶爾切到中路時,仍然愣了一下。
Whale不但補刀數小超對面,甚至還吃了對方兩層防禦塔鍍層。
相比于上路與下路,中路此刻并不是重點,交戰也不激烈,因此導播吝啬于給鏡頭。
但主播這等職業選手卻陷入了茫然。
“我靠,這妮蔻對線有這麽厲害嗎?Whale對線大成功啊!”
然而,彈幕對于兩個英雄之間的對線并無概念,加上KG的打野在下路露了頭,而上路QWE的打野控到了峽谷先鋒,重點轉移,反倒是對于主播的驚訝反應寥寥。
作為一個曾經的中單職業選手,主播忍不住打開自己的職業選手群來看。
果然,群裏也正在研究沒有出現在鏡頭中的中路對線。
主播露出了心滿意足的笑容。
比賽中,KG的優勢還在繼續。
雖然QWE的上中兩路具有小優勢,但也彌補不了下路的巨大劣勢。KG依靠着下路的線權,拿到了第二條小龍。
與此同時,随着一塔告破,下路補出核心裝備,正式進入最強勢的時期。
“下一條龍能接團嗎?”
眼看着KG的下路組成為了拆塔專家,依靠着裝備優勢走到哪裏拆到哪裏,雙方人頭比不多,但KG經濟上卻領先了将近四千。
“這QWE在幹嘛?”
“不是很強嗎為什麽被按着打?”
“感情光是別人準備了,你們一點都沒準備。”
在彈幕發牢騷時,KG逮捕了做視野的輔助,在對方減員的情況下,準備直接開大龍。
“……這不能行啊,這要是讓KG拿了大龍,經濟差就徹底彌補不了了。”
“救,打野去搶一下?”
“要不是搶不到還陣亡了,別人要準備推高地了。”
一個選擇擺在了QWE面前,也讓觀衆們的心跟着揪了起來。
畫面上,QWE的選手們明顯不打算直接将這條大龍放掉,剩下的四個人開着掃描從自家野區趕向大龍坑。
“不然放了吧對面快打完了。”
“求求了,別出事。”
與粉絲們整顆心緊張到不行相比,QWE內部麥克風中顯得有些冷靜。
“對面AD和輔助都沒閃,中單大招掉了。”
“OK。”
寧珏叮囑道:“不用拼懲,直接打架。”
“我開AD和輔助。”
“OK。”
一整年的默契不必多說,到了這個時候,甚至不用寧珏多吩咐,大家都明白了接下來要做什麽。
這一段時間,QWE的選手們并不是什麽的沒做,與KG将一套體系打磨到完美不同,他們更多的內容在于比賽複盤上。
即看自己的比賽,也看對手們的比賽,在複盤中逐漸達成共識。
“大龍還三千、兩千……QWE的選手來了,但KG還沒有停手——他們是想直接把龍拿下。”
關鍵時刻,解說的分貝飙升到了極致。
“Quote他Q進去了,是要拼懲嗎?”
就在包括KG選手在內的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陸沉舟身上時,寧珏閃身直接進了龍坑。
大招R技能怒放直接在龍坑中大起了四個人。
陪着大龍的減雙抗,對方下路雙人組血條直接消失了三分之二。
配合着己方AD的技能強穿激光,對方AD直接被秒。
“我去——”
“靠!!”
此時此刻,無論是現場還是屏幕前的觀衆,都忍不住目瞪口呆,吐出一句髒話來。
這團,憑什麽你們四打五能打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