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chapter 50
第50章 chapter 50
俗語有雲:年關難過。
在今年春節之前, 林枝意對這句話并沒有什麽實感。
對于過年這件事,一直以來, 林枝意看的都很淡,小時候在北城老家,一切有舅舅舅媽操持,她寄人籬下,沒什麽參與感。
後來被父母接回平城,奔波在兩個房子的她,依舊沒有家的歸屬感。
春節在她看來,僅僅只是會放假的日子,和普通周末相比, 多了很多麻煩的放假日子。
但今年不一樣,過去的幾個月, 她的人生發生了很多重大改變, 且都是朝着好的一面改變。
所有改變的總和, 令她第一次期待新年的到來。
她有了家,有了他。
這是她們的第一年。
元旦過後沒多久, 林枝意便放起了寒假。
顧景時依舊忙碌,但好在她足夠清閑, 倆人的日子平淡卻也幸福。
年二十九, 顧景時上今年的最後一個夜班,也是趕巧,他的排班正好可以讓倆人共度婚後的第一個除夕。
三十早上,處在假期裏的林枝意難得早起一回, 她準備好工具, 等着顧景時下班回家一起貼春聯。
春節習俗多, 過去一周時間裏, 她一點不嫌煩的,照着幼時學的兒歌那樣,迎接她們婚後第一個新年的到來。
春聯是昨天下午顧景時上班前寫的,只消今早貼上,她們便完成了除守歲以外的所有迎新春儀式。
Advertisement
八點鐘,歪在沙發靠背上的林枝意聽見入戶門的智能鎖發出動靜,她站起身,往門口跑過去,到跟前,門從外推開,顧景時邁步走進來,林枝意一臉笑的撲進他懷裏。
顧景時笑容寵溺地揉了下她的發頂,瞧見玄關櫃上林枝意準備好的東西,他說:“不是讓你多睡會兒,我來貼就好。”
近來放假,林枝意丢掉了好習慣,經常放肆熬夜,對于她的作息,顧景時心裏門兒清。
她此刻的确挺困的,眼睛都有點睜不開,但并不影響她的好心情。
林枝意笑一笑,說:“貼春聯當然要一家人一起貼才更有儀式感啊,沒關系,貼完我們一起補覺。”
于是倆人風風火火的開始貼春聯。
林枝意拿上手邊玄關櫃上的對聯和膠帶,顧景時則拎起了地上她提前準備好的矮腳凳。
出去門外,她們分工明确,兩三分鐘,便貼好了對聯,之後倆人挽着手退後幾步,一齊欣賞火紅的對聯,片刻,林枝意忍不住感慨道:“真好,這是我們的第一年。”
身旁,顧景時在心裏重複她的感慨,過去的很多年,春節于他而言,從不是阖家幸福的象征,小的時候他無法接受和顧承志的新家庭一起生活,和奶奶一同住在老宅。
春節時,奶奶有時會去姑姑一家,他自己留在老宅,這個時候,戴寧、沈确會陪他度過這一天,但年夜飯倆人還是要回家去吃的。
他一個人,迎來送走了很多個年三十。
終于在今年,從一個人,變成了兩個人。
他側臉看她,淺笑問道:“有沒有什麽新年願望?”
林枝意毫不扭捏地點點頭。
“有的,”她說。
顧景時聞言唇角虛勾,繼續問道:“是什麽。”
林枝意挽上他的手臂,笑容明媚地和他對望:“要一起迎接很多個新年。”
身旁的女孩眼波如水,滿含柔情地和他對視,眼裏的幾分狡黠,仿佛無聲在問他,我的願望可否會實現?
顧景時笑得有點無奈,原是想問個實際點的願望,可以在近期實現的,權當新年好彩頭了。
可聽着林枝意插科打诨的回答,他又拿她一點沒辦法,笑一笑,他低眸在她額頭上印下鄭重一吻。
與此同時,在心裏鄭重回答:願望一定會實現。
他們會一起迎接很多個新年,攜手并進很長很好的一生。
……
……
倆人一路補覺到了晚上七點多才開始準備年夜飯。
準備到一半,接到顧清禾的視頻邀請,說是奶奶睡前想和她們視頻。
林枝意拿着手機,去廚房找顧景時,接通電話,顧清禾和老太太的臉一起出現在屏幕上。
倆人齊聲和老太太問好,看清楚他們在幹嘛,老太太笑着問他們年夜飯準備的什麽。
林枝意舉着鏡頭一一給老太太看,末了,顧清禾先聲笑道:“嫂嫂,我還沒嘗過哥的手藝,改天我要去找你蹭飯。”
林枝意忙說歡迎。
又聊了幾句,老太太主動說,那就不打擾他們倆了,明天家裏見。
其實她就是不知怎的,心裏有不好的預感,視頻裏瞧着倆人一切都好,心就安了。
顧景時接着詢問了顧清禾幾個關于奶奶的問題。
确認一切如常,她們挂斷電話。
後面年夜飯做好,倆人沒能免俗的打開了電視收看春晚,在一年不如一年的年夜飯背景音中,一邊吐槽一邊吃飯。
鐘聲敲過十二點,外頭此起彼伏地傳來鞭炮噼裏啪啦、煙花淩空的聲響,近幾年禁放煙花,但炮竹聲聲作為古往今來的春節傳統習俗,耐不住大家慶祝節日的美好心情,屢禁不止。
其實在這樣的日子,聽着熱熱鬧鬧的聲響,林枝意私心裏覺得,這些也算是構成年味兒的重要部分。
尤記得小時候,村子裏多平房,每當除夕,站在院子裏,可以看到四面八方的煙花。
這天晚上,大人們少有的允許她們這個點還在外頭瘋玩。
久遠的記憶,勾起了她的玩心,林枝意提議不如出去轉轉。
總歸倆人白天齊齊補了覺,原是打算在家裏守歲迎新,既然林枝意有興致,顧景時當然是沒二話的滿足她的小心願。
年三十的淩晨,城市很寂靜。
大街上,暖黃的街燈穿過疏密有致的行道樹枝桠,灑落在柏油馬路上。
一條街望過去,幾乎沒有行人,偶有車燈一閃,呼嘯而過,似是在用速度和你說明,它歸家的心情有多急切。
林枝意看着眼前的場景,笑着和顧景時說:“咱倆是不是挺另類的,別人都在家,我們出來逛。”
某個人,似乎忘了出來逛是她的提議。
顧景時淡淡的笑,問她想去哪。
林枝意歪着腦袋思考幾秒,随後說:“跟着交通燈随便開吧,到路口,能往哪走就去哪,怎麽樣。”
有點荒誕的提議,林枝意側臉等待回答。
顧景時覺得挺新鮮,習慣了奔着目的地開,好像從沒試過這樣的開法。
于是他就真按照林枝意所說,一路往前開,不管交通燈的綠燈是直行還是往左邊或是右邊轉,就漫無目的的向前。
中間經過好幾處倆人之前去過的地方,林枝意總會欣喜地指給他看。
她們穿過老城區,走過新城區,也路過了前幾年才建成的開發區。
後面淩晨三點多,她們穿梭在高架上,車載音響放着她愛聽的音樂,林枝意不着調的揮手跟唱,心情不要太好。
前方視野寬闊,她看着眼前的萬家燈火,明明在跟唱節奏很嗨的歌曲,眼眶卻無端有點濕潤。
歌聲慢慢停止,她壓着淚意,撐着腦袋看窗外 ,駕駛位上,顧景時輕而易舉的察覺到了不對勁兒,問她怎麽了。
林枝意表現着如常模樣,口吻随意道:“想起小時候過年,和太姥姥在一起,我倆住一個屋,有一年三十晚上她比我先睡着,然後我就準備去關燈,燈剛滅了兩三秒,太姥姥驚醒,叫我開燈,我被吓了一跳。”
想到太姥姥,縱使再刻意,聲線還是抖動幾下。
停頓幾秒,她繼續說:“太姥姥說年三十不能關燈,要開一宿,這是我們那兒的習俗。後來回家,有回過年我晚上沒關燈睡覺,第二天我媽罵我,我試圖辯駁,她說我們老家才沒有這樣的習俗。”
林枝意長呼一口氣,坐正身,指着外面的萬家燈火給他看:“你看,現在三點多了,還有挺多家都亮着燈的,這是我第一次年三十晚上還在外頭,太姥姥沒騙我,應該挺多地方都有這樣的習俗的,對不對。”
此刻的高架前後方皆是一片空曠,顧景時單手握着方向盤,伸手替她擦去眼角的濕潤,林枝意抿抿唇,壓下去餘下的淚意,忽而感慨:“真好。”
她擡手牽住他的手,視線輕柔地籠在兩人的相交點:“我沒有不開心,相反,還覺得挺幸福的,看着眼前的萬家燈火,會覺得,這裏面有一盞燈是我們的家。”
聽的人還沒來得及接話,林枝意又說:“我們回家吧。”
顧景時淺淺一笑,應了聲好。
回程路上,林枝意拿着手機查看她們今晚的行程軌跡,作出那個決定後,她專門打開地圖軟件記錄的,這會兒再看,今天晚上真就是亂走,快把榆市轉過來了。
手指在屏幕上滑動,不經意間,在地圖上看到了一個眼熟的地名,林枝意摁滅手機,擡眸,和顧景時說:“你猜我剛在地圖上看到了什麽?”
“什麽?”他很給面子地順着問道。
林枝意說:“我看到了一中的新校址,但是上面寫着在建,我們去看看吧。”
近來林枝意時常想一出是一出,前一刻說回家的人,這一秒有了新主意,在顧景時看來也不算稀奇。
但他問了地址後,思慮幾秒,和林枝意确認:“這趟再拐過去,回家估計就天亮了,晌午要去山上看奶奶,困不困。”
本來被暖風吹得有一點,但眼熟的地名莫名又讓她興奮,她作保證狀:“我跟着你補了一天的覺,昨晚也睡了幾個小時,一點兒都不困。”
顧景時瞄她一眼,淡淡的笑:“好,那就去。”
半小時後,車子開到榆市一中在建的新校區,位置挺偏,接近沒有人煙的遠郊區,顧景時都有點好奇她是怎麽看到這地方的。
這麽想着,他問她:“怎麽想來這?”
兩人牽着手從停車的路邊往前走,林枝意說:“我用地圖軟件記錄了一下今晚咱倆的行程軌跡,扒拉看的時候無意看到了這裏。”
顧景時側臉看她,幫她攏了下大衣領口,問道:“冷不冷。”
林枝意搖頭:“不冷。”
默了默,她又問:“你有沒有聽過一個魔咒?”
“什麽?”
“關于一畢業學校就裝修這事。”
瞧着顧景時沒什麽波瀾的情緒,林枝意說:“比如咱們高中,咱倆讀書的時候應該還是塑膠跑道對吧,上體育課各種活動都在操場上面,但我讀大二的時候,在老班的朋友圈看到,學校新修了體育場,看着很氣派,現在各種活動都在室內,惡劣天氣也不影響上體育課。”
“還有我本科學校,我們前兩年在老校區,宿舍樓特別破舊,生活設施極其不便,大二畢業通知搬去新校區的那個暑假,學校把老校區的宿舍樓進行了翻新改造。”
“你說,我們那一屆是不是有夠背的。”
提及往事,林枝意臉上還能有忿忿的小表情,顧景時看得輕輕笑起來。
被笑的本人表示心情不太美麗,她問顧景時:“你的學生生涯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嘛?”
顧景時認真想了想,也許有吧,但他并不是太關注類似的事情,所以現在乍然問他,除了高中體育館這個,其他的,真還說不出來。
見顧景時不說話,林枝意又說:“所以意外看到這個新校區,我就挺好奇,母校的新校區是什麽模樣的,畢竟說起來我們也算是校友嘛。”
說話間,倆人走到了學校門口,由于在建,學校內很多建築只是有個主體,還沒有完全建工,大門沒有人看守,也沒落鎖。
林枝意指着大門方向驚喜地問顧景時:“門是不是沒有鎖,我們可以進去诶。”
顧景時确認了一下,還真是。
于是倆人順利的進去尚未建成的榆市一中新校區。
進去大門沒走兩步,便看到了升旗臺。
繼續向前,林枝意晃晃倆人牽在一起的手,問道:“你高中有沒有參加過升旗儀式?”
記憶裏,她們學校的規矩是所有班級每周一次,輪流負責每周一的升旗儀式。
她和顧景時短暫的同校半學期過,如果期間有輪到他所在的班級負責升旗儀式,那說不定,她高中還見過他呢。
顧景時大約猜出她提問的緣由,微笑道:“有過一回,做升旗手。”
眼睛中剛浮起半分驚喜,顧景時繼續說:“高一剛入學的時候。”
林枝意撇撇嘴,有點不開心。
她還想說,冥冥之中,說不定他們會有什麽特別的緣分呢。
顧景時笑一笑,沒說話,牽着她繼續參觀未建成的新校園,面積很大,保守估計約有三百多畝。
裏面因為在建,沒有路燈,她們只沿着外圍走了小半圈。
過程裏,倆人偶爾也會探讨一下,這棟樓是幹嘛用的,好幾次倆人意見不一,她們各自堅持己見,第三回 時,林枝意點開手機備忘錄,一一記下她們有不同意見的地方。
完成,林枝意說:“等學校建好,我們再來參觀一下,我就不信全是你說的對。”
顧景時瞧着她傲嬌的小表情,唇角彎了彎,心裏想,也不能事事順着她,偶爾唱唱反調,好像也別有一番樂趣。
之後她們原路返回,出去的時候再次走過升旗臺,林枝意其實就是下意識的又看過去一眼,沒什麽別的意思,畢竟旗杆挺拔锃亮,在夜色中也挺顯眼。
無意識一瞥,收回眼神的過程裏,就聽見顧景時在她耳畔說:“這樣就很好。”
林枝意都有點不知道怎麽形容那一瞬間的動容,他知曉她所有心中所想,先前的那個問題,縱使沒有得到想要的回答,也不遺憾。
但在再次經過時,他還是會告訴她。
這樣就很好。
即使她們高中同校,不曾相識,很多年後機緣巧合的結為夫妻,也是很好的故事走向,沒什麽可遺憾的。
天際破曉,漏出隐隐約約的白。
林枝意在心裏無聲重複他的話。
這樣就很好。
……
……
十一點鐘,林枝意被定好的鬧鐘叫醒,明天顧景時要上班,是以今天在習俗中一般不出門拜年,但倆人還是要去半山看望老太太。
她們是淩晨五點多回到的家裏。
睜開眼,顧景時不在屋裏,有時候林枝意都覺得顧景時已經進化成外星人了,完全不用睡覺的。
在他身上,林枝意淋漓盡致地看到了拉馬克用進廢退學說的體現。
穿好衣服,她喊顧景時。
片刻,顧景時開門走進來。
林枝意第一時間瞧見他手上拿的一沓紅包,她驚喜道:“都是我的?”
顧景時嗯一聲。
年初一的習俗——發壓歲錢。
所以他準備了二十六份紅包。
林枝意接過來,大眼一掃,便明白了他的用意。
心裏面像生出好多碳酸飲料的小氣泡,密密麻麻的開始發酵。
很多年沒有收過新年紅包了,她是真的沒想到,婚後第一年,還能有新春紅包收,且還是二十六份,顧景時好像總能在不經意的地方給她新的感動。
哎,她上輩子做了什麽大善事,這輩子才能遇見這麽好的他呀。
沒拆開,林枝意把手中的紅包全部放到床邊櫃上,手臂環上他的腰,臉上寫滿惬意,用行動表達她的開心。
口袋裏,顧景時的手機忽而響鈴,還是他設置的特別鈴聲,林枝意松開手,退後一步,方便顧景時先接電話。
電話是娟姨打來的,她語調沉沉的喂了一聲,這聲音透過聽筒穿出來,隐隐約約的,倆人都有了點不好的預感。
顧景時打了招呼,問怎麽了。
電話那端沒立時出聲,倆人屏氣凝神,等待電話那頭的回答,又安靜了幾秒,娟姨帶着點哭腔說:
“老太太方才突然昏迷了,現在正在送醫的路上。”
作者有話說:
本章評論掉落小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