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修)
第 3 章(修)
看着正從遠處走來的天奴,王母的眉皺了起來:“這些奴才也太不知分寸了,定要好好管教,倒是讓哥哥見笑了。”
“興許是有什麽大事?”帝君悠悠然地喝了口茶。
說話間,那天奴已經走到近處,下跪行禮:“娘娘,二郎真君在殿外求見。”
聽聞來人,帝君身形一頓,放下了手中茶杯。
“楊戬?!他怎麽來了?”王母疑惑。
“娘娘忘了?是娘娘傳旨讓二郎真君來見您的!”那下跪的天奴,小心提醒道。
“哦,本宮想起來了。”王母這才想起,自己讓他來,是想問問,這麽久了,那三聖母為何還不上天庭籌辦蟠桃宴,“讓他進來吧。”
“諾。”天奴躬身退出殿外。
待天奴一走,王母面有愧色地看向帝君:“今日怕是不能再陪哥哥了。”
“無妨,你有事就先忙,不用顧慮我。”帝君起身,“我先回去了,下次再來看你。”
“那瑤睘送送哥哥。”王母欲起身。
“不必。”帝君擡手阻止,“忙完了,就好好休息,別累着了。”
“嗯,那妹妹就不送了,哥哥慢走。”王母一臉笑容,目送兄長離開,這才擺出王母的威嚴,等着楊戬。
帝君走出殿門不遠,就看見之前那位天奴正領着個銀甲黑袍武将打扮的仙人緩緩走來,想必就是那楊戬了。
細細看去,那人面如冷玉,神态冷漠而高貴,一雙寒星似的眸子裏流轉着淡淡殺氣,眼角微微上挑,攏在一對斜飛入鬓的眉下,帶着不怒自威的風骨。
Advertisement
看到那人,突然想起曾見過的那位“二郎神”,雖相貌不同,卻同樣的清冷如月、俊逸出塵。
那天奴見到帝君走來,立刻斂了身形,退至一旁,垂首靜立,引得楊戬疑惑地看向帝君。
四目相對間,帝君朝他微微颔首,擦身而過。
“帝君。”一直等候在外的靈虛見自己的主子出來了,連忙迎了過來。
“跟上。”
“諾。”
*******************************************************************************
“讓你妹妹上來籌辦蟠桃盛會,都這麽久了,她怎麽還沒上來?”王母度着步子走在瑤池旁,身後,楊戬低眉斂目,靜靜聽着。
“回娘娘,小神上次去華山時妹妹不在,近日小神公務繁忙,脫不開身,因此……”楊戬連忙解釋。
王母面色不郁地看向楊戬:“你沒把本宮的事放在心上!”
楊戬斂眉:“小神不敢……小神一定緊快去華山,傳娘娘懿旨。”
“還有一件事,”微微颔首,王母回身度步,繼續說道:“現有的天條,對男女私情的懲罰,還不夠嚴厲,從今天起,在天條裏再加上一條,不但思凡者要受到懲罰,知情不報者也要嚴加懲處!”她就不信,絕不了這思凡之風!
在她身後,楊戬的眼中閃過一絲痛苦。
…………
離開了瑤池,楊戬回到真君殿,看着遠處那一輪皓潔,他取出那只一直貼身放着的耳環,愣愣出神。
…………
深冷的月宮,破碎的玉樹,一切都沒有變化。
手指撫摸上斷裂的玉樹,楊戬看着那月宮的主人向人他飛來。
“你怎麽來了?”
“我想來看看……”楊戬的目光流連在這位號稱三界最美的仙子臉上,最終不舍地移開,“玉樹。”
“有的過失,是永遠無法補救的。”嫦娥的目光随着他看向玉樹。那斷裂的枝幹就像彼此心底的傷口,想要愈合它,卻永遠存在着。
******************************************************************************
“帝君,我們這是去哪?”靈虛小心翼翼地問道,他跟着帝君已經飛了大半天了,都離開了天界了,可看帝君的樣子卻是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
“地府。”淡淡地掃了他一眼,帝君大方的回答了他的問題。
地府?!靈虛一個激靈,繼而露出苦笑,不是吧,帝君明知道他最不想去的就是那個陰深深的地方了,怎麽還帶他去啊!于是他讨好地說道:“帝君,我能不能不去啊!這東華宮裏還有好多事沒做呢。”他跟随主子的時間最久,多少也摸清了些主子的脾氣,雖然主子看着冷漠無情,可內裏卻是極好說話的,偶爾乘着他心情好時讨要點什麽,只要不是太過,主子也是會給的。
“那些事自會有人處理,你乖乖跟着就是。”帝君不再理他,手一揮,身下的雲車加速向下俯沖,差點讓沒注意的靈虛從天上掉下來。
凡人看不見的雲車,劃過天際隐沒在大地間。
地府的深深陰氣讓靈虛不由自主地打寒顫,他是純陽靈芝草所化,最不喜的就是這些陰氣了。
帝君也不看他,袍袖內的手輕揮,一道看不見的牆隔絕了外界的陰氣,靈虛這才好受點。
“這麽久了,這地府可曾有變化?”
“回帝君,十殿閻羅均無變化,地藏菩薩也尚在。”靈虛答道,複又問道:“帝君可是要到輪回之境?”
“嗯。”
“輪回之境歷來由地府看管,帝君可要通知十殿閻羅前來拜見?”
“不必麻煩,我取回天鏡後再見他們就是,讓他們在玄冥殿等着。”
“諾。”靈虛手捏仙決,一道靈光向玄冥殿飛馳而去。
說話間,他們已到了地府深處,一路上的鬼差誰也不敢上前,都遠遠地避開。雖不認得這位大仙,但那一身仙陽之氣可不是好惹的,他們這些道行淺的鬼差只要黏上一絲,就會立刻飛灰湮滅。
輪回之境,亡者投胎之處,遠遠的就能看見那些死相各異的鬼魂排着隊或是平靜或是不甘地喝下孟婆湯,消去一世的記憶,安然的踏上新的旅程。
不過這些都不是帝君關注的目标,他的雙眼透過鬼潮,看向輪回之境的中心— —高臺之上的那六個相連呈五瓣花型的輪回之井。
“帝君!”靈虛拱手作揖,輕聲止住了欲要上前的帝君。
“嗯?”
“帝君乃極陽之體,輪回之境的魂魄們怕是受不了您身上的氣息……”
“倒是本君忘了,你留在這,本君自己過去就是。”帝君斂了氣息,踏出為靈虛布下的結界。
“諾。”
帝君旁若無人(确實沒人,都是鬼)地走上高臺,站在那裏接引魂魄的鬼差見了他,立刻下跪作揖:“小神拜見帝君!”他們都是這輪回之境的老鬼了,自然是認得這位大人物的。
“免了,本君今天是來取天鏡的。”
天鏡,又名天道輪回鏡,乃鴻鈞老祖當年引天道之力所煉化,一件可以說是強大也可以說是弱小的先天靈寶。
天鏡對除仙佛以外的任何生物都沒有作用,它既不能攻擊也不能防禦,但只要知道這件法寶的仙佛,無不對它心生敬意。
因為它可以說是所有仙佛的保命之本!
世人都知道仙佛均是超脫生死,永免輪回的存在,即使是天人也會歷經輪回之劫,他們卻不會(除非犯錯被貶下凡),這是他們的幸,亦是他們的不幸。
因為永免輪回,所以仙佛在受到重創之時,逃過了,好好休養自會恢複,逃不過,就是萬劫不複的魂飛魄散,永遠消失在天地間。
但天鏡卻給了他們一條後路。
洪荒之時,鴻鈞老祖在掌管天庭時,就發現神仙總是打一個少一個(洪荒時代妖族和巫族為了争奪天地的統治權利,展開生死決戰,牽連了不少無辜),他有感修仙不易,再這樣下去天庭早晚會空了,從後土化六道輪回之中得到靈感,引天道之力,鑄造了天鏡,用于保存神仙的一絲神魂,以保他們最後一絲生機。
神仙在成仙之時,天道會自動剝出他們的一絲神魂,引入天鏡,只要有神仙死亡,他的魂魄在飛散之時就會自動追随那一絲神魂而來,與之重聚,再由天鏡投下輪回之道,重新修仙這樣的輪回因為未喝孟婆湯,所以記憶和修煉境界仍在,只要不出意外,很快就可以從新位列仙班。而為了不妨礙三界的持續,所有的神仙都是被投入平行世界,去禍害它界。
後來佛教出現,因為仙佛的相通之處,天道也自動把佛也加了進來。
因為天鏡總是在神仙渡過天劫的那一瞬間剝離神魂,托生之前神魂也會被消去關于天鏡的記憶。所以除了最早的那一批神仙(三清、玉帝王母等)外,也就只有曾被鴻鈞老祖告知的西方大日如來知道此事。
神魂是仙佛之根本,只要掌控一絲,就能讓神魂的主人聽命于他,這樣的東西是決不能落入有心人之手的。所以天鏡歷來是由鴻鈞老祖親自掌管,後鴻鈞老祖有意傳位與自己的關門弟子— —也就是東華帝君— —無奈帝君無意接管天庭,且有經驗在前(鴻鈞老祖閉關的時間,天庭都由他負責),直接拒絕了,鴻鈞老祖無奈,只好另選他人,但這天鏡卻是給了他。
帝君有個習慣,每每閉關之時,就把天鏡寄放在六道輪回之中,此事也只有地府知道,所以地府老資歷的鬼都是認識這位帝君,但所有鬼只道這位帝君是想以六道輪回的陰德,煉造法寶,卻是不知天鏡的作用的。
帝君閉關之時,天鏡少了主人的看管,是無法讓體內積累的神魂進入輪回的,它雖是先天法寶,但沒有主人的命令它是無法自主行動的,而天道牽引而來的神魂越多,對它的壓力越大,它只有吸收六道輪回千萬年來積累的陰德,才能滋潤自身和這些神魂,以保神魂不枯竭還毀。
“諾,帝君請。”領頭的鬼差從地上起來,欲為帝君引路。
“不必,你們忙你們的,本君自便就是。”
“諾。”
帝君繞過外間的輪回之井,走到中間代表着天道的井旁,這井名為天道,卻只是天人的輪回之地罷了,真正位列仙班的仙佛是不受它控制的。
站在高出地面兩尺的天道井旁,帝君彎腰,纖長的手指輕點井面,劃出一道漣漪。
漣漪向四周擴散,中心處似有什麽在閃光,一樣小巧的物品從井水中浮上來,靠着帝君的手,似留戀似歡喜地晃動着。
那是一面只有掌心大小,由黑曜石為底,水晶為面研磨抛光而成的圓鏡,純黑的背面和外沿上雕刻着精美古樸的圖案,宛如一件藝術品。
帝君嘴角擎着一絲笑意,把鏡子收入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