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財務危機】被噶腰子的夕陽漢武
【財務危機】被噶腰子的夕陽漢武
【華夏穿越史上一個大難題出現了:如若你穿成巫蠱時期的長安官員,太子向你求助,你應該……
不用應該了,無論怎麽選最後的結果就是統統抓走!
衆所周知,巫蠱之亂後漢武朝的監獄裏關着四個人。甲:我幫衛太子說話。乙:我不幫衛太子說話。丙:我什麽也沒說。丁:我就是衛太子。
或許還有最後一個:他沒說話一直在哭。獄卒代為介紹:這是衛太子的孫子1.】
【網傳的地獄笑話形象生動地表明漢武帝并非蠢蛋,等全部信息彙集過來後他就意識到被坑了,太子被坑了,他更是被坑了。他們都被這其中的信息差坑了,被将死者的反抗給坑慘了。
但漢武帝并非仁慈之輩,酷吏們将死的命運他本想留着讓太子劉據下手,既然太子劉據沒了,那又何妨殺酷吏換養民,他親手操刀!
于是在漢武帝的規劃下幫太子謀反者死。謀反就是謀反,為了不給後世留下謀反不用背負殺身之災的壞榜樣,太子的衆門客株連一波。
反對太子的‘用法之臣’死了一大波,其中以在巫蠱之禍中最為跳脫的死得最快。蘇文燒死于橫橋,江充誅九族。
劉,李二人欲立其他人為儲君笑話,漢武帝是那麽容易操控的嗎于是劉屈氂腰斬東市,其妻枭首華陽。李廣利前線打戰又如何知家族被誅投降于匈奴又如何在衛律運作下也死。
在其中欲中立不可能的,亂中受太子發兵之命令卻按兵未動的任安與‘坐令太子使得以逃出’的田仁等人也得株連。
這場巫蠱之禍牽連數十萬人,還有更多被殺的可能彼此都不認識,只是剛好在三族,九族內。
起步身亡,三族消消樂全去監獄開趴。
換言之,朕親手培育的太子死了,你們都得陪葬。
換言之,朕選的守成之主死了又如何以為朕會放過爾等危害江山社稷者——都得死。】
“撲通!”
“撲通!”
随着仙幕一句句話說出來,殿中跪下的人的越來越多,直到幾乎全體跪下。
在場的衆人只覺得涼飕飕的,要知道皇帝在場的可不是只有中朝的心腹,其中還間雜一些外朝大臣,而這些人中不乏被仙幕點名說死的。
小黃門蘇文,李廣利等人早已暈死過去。
“陛下,陛下……”
每個人心中都喃喃着仙幕所說的話,垂首涕泣,三族,九族消消樂這是什麽地獄笑話這是能随便說的嗎
他們能在此那就代表他們乃是國之重臣,是皇帝心腹一般的存在,那為何太子會死是他們死了還是他們也參與其中或者做壁上觀的也有他們
無論怎麽樣他們都脫離不了關系。
漢武帝沒有理會這些人,方才給他飲水用的杯子早已碎成殘片,割破了他的手心,流下一地的鮮血。但這時候沒人敢說話,每個人都兩股顫顫,等待皇帝發落。
片刻後漢武帝終于道: “全力誅殺朱世安,江充,蘇文等人,李廣利,劉屈氂貶為庶人,永世不得錄用。滅絕巫蠱!用者處以極刑,三族流放三千裏!”陷害儲君者就應當以死謝罪,詛咒,偶人厭勝和毒蠱之術就應當滅絕,絕不能使之複興!
皇帝話語中的狠戾讓人心驚,臣子們皆垂首不敢言,巫蠱之術在陳皇後之時就已有禁令,而這次怕是連根拔起了。
在角落裝死的小黃門蘇文,李廣利等人則是完全不敢動彈,動了那誅殺與被貶之令就變成滅九族和淩遲了!
至于任安和田仁,劉徹看向衛青: “仲卿,朕若沒記錯,這兩人乃是你手下舍人”
衛青垂首: “陛下,此二人乃是臣麾下舍人。”
漢武帝揮手: “如此,愛卿你處理便是。”
衛青颔首,但眼中卻有冷意,任安……
他都感受到小太子在本以為曾在他麾下任職的任安會助力其起兵,但卻察覺對方按兵不動的絕望了。
至于同為舍人的田仁,可用。
【不過對于巫蠱之禍還有第二種說法,那就是漢武帝自己謀劃的。】
本以為一切塵埃落定,仙幕已經無料可透的劉徹: “”
劉徹瞳孔震驚,一時間心中陰謀論起,仙幕要害他!
【漢武帝早就看政見不合的太子不爽了,就想扶持劉弗陵上位,沒見給劉弗陵他娘建堯母門,最後上位的也是劉弗陵嗎
所以公孫賀父子冤死獄中,是想殺太子的前奏,是斬太子羽翼,意在砍掉支持太子的力量,若能再扯出劉據,就更好了。】
此話一出,衆人看向仙幕的眼神充滿了‘睿智’。
桑弘羊嘴角直抽,這是哪裏來的睿智言論主少國疑的道理陛下不懂荒謬。
仙幕的這一說法就連衛青都覺得荒謬,更何況聽到這一說法臉色霎時間就黑沉下來的劉徹了。
漢武帝看周圍的百官對仙幕這一推測皆持對方似傻子的看法心情就舒爽了。
仙幕這個傻的,還好這話不是對整個大漢播的,要不然他皇帝的威嚴何在!
【但我們應該知曉,這其實是個較為荒謬的推論。要知道巫蠱禍起時漢武帝已年近七十。
那時齊王劉闳早死;昌邑王劉髆因反太子派的力推與巫蠱之禍有關而被厭棄;燕王劉旦倒是想觊觎,第一時間就被皇帝砍了來使;廣陵王劉胥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只有一個劉弗陵像個人樣子,但那孩子才八歲!
沒兩年好活的人竟然還想着換儲君還是個不知未來會長成何樣的八歲儲君
笑話,主幼國疑,漢武帝怎麽會選擇殺了培養四十多年的儲君去下注一個不知未來如何的幼主】
方才覺得仙幕傻的劉徹覺得自個兒可以收回方才的話,這仙幕還是帶腦子的。
同時懸浮的心終于放了下來,還好真的不是他策劃的,要不然他都得懷疑是不是他腦子有坑了,或者被史官給坑害了。
【實際上從漢武帝的只言片語我們就可窺探其想法。
當皇帝在甘泉宮養病時老陰陽人蘇文打太子造反小報告,漢武帝言:太子必懼,又忿充等,故有此變。
翻譯過來就是:小事兒,太子定是吓壞了,又對江充有怨氣才有此變故,沒什麽大不了的2.
一股子大權在握的閑适感,毫無儲君謀反的緊迫感。
江充要是看到了都得直呼一聲好家夥,原來他只是個‘送’的
怕是‘造反’太子真被請過來了,漢武帝都能指着劉據鼻子笑道: “你這小家夥太沉不住氣了。”然後再感嘆一番: “人生寂寞如雪,一切盡在掌握中啊。”最後再教導太子他這麽做就是搜刮韭菜的另一種形式罷了。
這種對儲君的信任世間少有,貌似也只有在明朝朱元璋對朱标時才能看到。
也不知是對太子的信任還是對衛青的信任,畢竟衆所周之,太子是皇帝與敦厚老實的衛青一起教出來的‘愛卿結晶’。】
聽到仙幕的推測與自己心中所想一樣,衛青跳到心口的心眼子終于放下去了。就是仙幕最後說的‘愛卿結晶’讓衛青蹙眉,這是什麽詞語實在匪夷所思。
但劉徹聽到這只能說內心更涼飕飕了,認識仙幕到現在他對仙幕的口癖早就知道得一清二楚,他都猜到仙幕待會兒就是用各種角度嘲諷他了——玩脫了,打臉了。
仙幕……只能說仙幕并不負劉徹的期待,祂道:
【可惜皇帝信任太子,但劉據對漢武帝還是不夠信任,交心,要不然太子就會知道東亞第一爹不會那麽早死的。
他爹是信他的,漢武帝要真不喜歡衛太子以老劉家刻薄寡恩的性格劉據早死了,哪能留到他将死之時,他留着劉據就是因為下一輩需要個偏“寬厚”的仁君。
……就是漢武帝沒想到他老劉家還真就出了個實心眼真寬厚的種,可能這心眼子像了老衛家吧,老衛家要是不實心眼怎麽可能會被漢武帝寵了那麽久。】
劉徹:……還真別說,他确實覺得太子還真的是過于寬厚了,帝王心術方面還有待加強。
劉徹看向衛青,大将軍耿直,讓他放心,但太子卻不能過于耿直。
而要培養帝王之術,自然得由他這個老子親自教學。
這一瞬間一溜煙兒霸氣太子培養計劃就在漢武帝心中成型了。
若要漢朝萬世永昌,他絕不允許太子是真‘寬厚’之輩。
【其實後世有這麽個想法——衛青或霍去病若是或活着劉據是否就可以安然無恙了
若論情史,漢武帝情史和渣史在龍鳳豬三位千古一帝中最為豐富,什麽陳皇後,衛皇後,李夫人,鈎弋夫人,甚至連男寵,在歷史上拉出來倒是赫赫有名的那種。
但若論君臣cp,劉徹卻最為專一。
嬴政和李世民有各種摯愛,嬴政家的李斯,蒙恬和李世民家的長孫無極,房玄齡表示: ‘本宮一日不死,爾等終究是妃’
但在劉徹這邊,其他人都是過眼雲煙,唯有衛青的地位真的是千古無人能動搖的存在,是正史野史都承認唯一‘正宮’,摯愛,是‘哪怕本宮死了,爾等也只是妃。’
至于霍去病……太子劉據和霍去病都是充當‘愛情結晶’的角色。
另一個‘正宮’死了,發癫成亂砍人的也只有朱八八一人,馬皇後死了,群臣哭得像死了親娘一樣。不知漢武朝的百官們要是能提前得知衛青死後漢武帝會發癫,會不會哭得像死了親爹一樣。
畢竟漢武帝失去的是‘正宮’,是大司馬大将軍,是摯愛,他們被誅滅的可是九族啊!】1
“嗚嗚……”安靜的宮殿當中,幾聲憋不住的哭聲傳出來,這些哭聲真的是清晰可聞,聽在漢武帝和官員的耳中同繞梁三圈一樣。
這都還沒死呢怎麽就哭了
不小心哭出聲的官員,默默出列準備領罰:……不是他想哭,是因為他聽得想哭,他真的不想死啊!衛青怎麽你真的不能死啊!
漢武帝掃視過去,百官們頭更低了。
漢武帝:他能咋滴因為這幾聲哭聲砍了人
劉徹笑了,太閑了是吧于是: “仲卿在則無巫蠱,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沒想到陛下竟然會為難他們,百官們腦中一梗,思考起了這個問題,片刻,身為丞相的公孫弘第一個被趕鴨子上架,他勉強道: “巫蠱之禍主因乃佞臣當道,奸臣當道乃財政崩而需佞臣,財政崩乃窮兵黩武,若衛将軍尚在,不見得能改變窮兵黩武局面。”
桑弘羊覺得還真不一定,他道: “衛,霍兩位将軍擅快馬奔襲戰術,後勤無需過多,擅長以戰養戰,觀仙幕所說漢朝後期勝少敗多,士氣大減,軍費告急,若衛霍二将在,恐無需操之過急,且衛将軍應當會護持太子。”
公孫賀看他們在讨論巫蠱內因而不關注皇帝的‘仲卿在則無巫蠱’這一問題,只覺得文臣就是費腦子。
他就覺得衛将軍在不僅他不用趕鴨子上架成丞相,就連太子與衛家都可以不用擔心身心問題,司馬大将軍在江充等人怎能近得了太子身,太子怎可能與皇帝有隙,太子怎可能見不到皇帝,最主要的是,太子怎可能幹不過皇帝手下的兵
但這話誰敢說
不過皇帝确實也是這麽想的,仲卿在他怎可能會受到奸人蒙蔽,所以……
劉徹看向衛青: “仲卿,你合該保重身體。”順便派遣手下人拿着谕令下去告知禦醫兩三天就去衛家走一趟,務必保證衛青與霍去病的身體健康。
目睹這一番操作的衛青: “……”他能說什麽
衛青只能颔首,乖巧應是。
【衛霍在而無巫蠱可能性很大,衛青霍去病就如太子堅固的傘一般。
如果衛青霍去病還在,霍去病即使是一刀砍了江充,劉徹可能也只是感嘆一句:卧槽,又被高速公鹿撞死了一個!
更有甚者壓根就不會有巫蠱之禍産生,因為第二天就傳來江充被上林苑的羊駝踩死的消息。
其實不僅僅衛霍是太子的傘,皇帝又何嘗不是太子的傘呢,在衛家人相繼去世後又給他立了公孫賀這把傘,即使公孫賀哭着喊着不想當丞相,也不得不趕鴨子上架,雖然這把傘沒什麽用。
所以劉據的悲劇本質上也是劉徹的悲劇,劉徹悲劇不同于劉據,他的悲劇比劉據要更早更深刻。
衛青之死是武帝朝重要的分水嶺之一,衛青在時張湯,主父偃,司馬相如,董仲舒等名将奇才的存在讓漢武帝做何事皆有底氣。但衛青去世後大批名臣能臣賢臣也随之調亡,标志着漢武盛世在人才方面的後繼乏力。
接下去漢武帝的集權和軍事行動并沒有衰減,卻人才凋零殆盡,無人可落實政策,即使他發布求賢令也無用,以至于全面崩盤。
所以元朔年的雄主漢武帝,在衛青去世之後能讓後人稱道的武功就是李廣利費老大勁才征讨到的大宛。文治方面就只剩下王溫舒,江充這等壞榜樣,直接帶壞整體風氣。
朝堂大亂,內憂外患,風起雲湧。
可憐豬豬這個夕陽老人,本來只想買個保健品罷了,卻沒想到屢被詐騙,最後還被噶了腰子。
同為千古一帝,秦始皇自滅秦朝與三族還是在他逝世之後,豬豬可是被推着自滅三族。一時之間不知道秦皇漢武誰更慘】
東方朔他們偷偷看向漢武帝,秦始皇死的時候還是抱着扶蘇會上臺的期待。
但他們的陛下可是親眼見他起高樓,親眼瞧他高樓塌,親手白發人送黑發人。只覺得論慘還是他們皇帝慘。
【最後我們只能感嘆老劉家的刻薄寡恩确實是印在骨子裏,漢武帝也确實同他的老祖宗一樣真的做到了‘平等’愛人。
從上至下,從內到外,從後宮皇後,妃嫔到前朝丞相,百官,從皇室宗親到黎民百姓,甚至是周邊敵國,每個都是他手中的棋子,是維護漢朝萬世永昌的棋子。
刻薄寡恩這玩意兒放在雄才大略的皇帝身上,是好品質,像桑弘羊這種由上到下全部割過去的經濟制度能夠運行絕對離不開漢武帝的支持。
像王安石這種以家國天下為理想的人如果真能遇上漢武帝怕是祖墳冒煙,死了懂得黏在漢武帝身上。
但不好的地方你們也知道,常年戰争積弊下的內政壓力,讓漢武帝與他的主戰派親手操盤的沙盤游戲與大數據收割越玩越刺激,以至于在他覺得只是獅子打盹片刻而已,手下那些他從未放在心上的佞臣就bug膽大爆發,滅了培養三十幾年的繼承人,還滅了皇帝三族,讓他在遲暮之年嘗到了父子相殘痛失繼承人的苦果。
只能說政治手段純熟又如何帝王權術玩得飛起又如何
以為別人只是手下的刀,還嫌棄不能用其利只能用其鈍,卻沒想到人心難測但不可欺,惶惶之犬也會生出不想死的狼子野心,酷烈的變革給群臣帶來的就是即将被抛棄的恐懼,變法者的刀終将刺向變法者,沒有一個激烈變法者能夠安然無恙的下臺,臣子如是,皇帝如是。
武帝是真的平等對待所有人,對所有人都殘忍……】
仙幕的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心有戚戚,好慘。
他們早就知道在皇帝陛下皆得是有用之人,無用之人死是你最終的歸宿。
他們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真被仙幕說出來還是不免覺得悲傷。
劉徹面色沉着沒言語,要……改
【總的來說對于下屬還是不能趕盡殺絕。
能者上,不能退。
上了就不能退兔子急了還蹬鷹呢,那不是要逼死人嗎
漢朝諸位皇帝在英明果決的同時還需考慮手下官員的身心健康,懂得平衡的同時還需分利,皇帝乃天下共主,但若真覺得人可欺,就離完蛋差不多了。
後世就有一人吸取漢武帝的教訓——大氣能容人。在仰慕大漢榮光的同時給了能者上的途徑,同時也給了不能者退的機會,讓臣子知道了無大過者可退,無過者更可退,有功者直接就擺上淩煙閣這個皇帝招牌店鋪受萬民敬仰,流芳百世。
皇帝胳膊可跑馬,宰相肚裏能撐船完全就是為他發明的。
瞧,就這麽個帝王他受到的贊譽更多,功在千秋的同時利在當下上至百官下至黎明,福蔭千古,比罪在當下功在千秋好多了。】
突然被對比,并且被仙幕說在這點比不過其他帝王的劉徹: “!”
覺得仙幕說的非常有道理,甚至想為仙幕供奉長生碑的大臣們:對!就得這麽說!會說話你就多說點!
他們期冀的目光看向漢武帝,仿若在說:陛下您學學
劉徹: “……”要……學
————————
前段時間就是在卡這一層關系,對于巫蠱之禍最普遍的說法是江充搞的。但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身為一個千古一帝竟然能夠被蒙蔽聖聽到這種份上,被冠以千古一帝之名的漢武帝晚年也太凄慘和太失敗了吧小小江充真的有如此能量這可是未來儲君,國之未來,儲君不穩則國本動蕩,這件事情秦朝的教訓還不夠清楚嗎臣子們不懂嗎竟然眼見着仁善的儲君被殺整個漢朝就沒有一個忠君愛國之人嗎
然後看了各種資料就發現了,漢武帝不僅僅在巫蠱之禍中被蒙蔽了耳目,甚至在地方上也是被蒙蔽住的。
是財政變革導致的一連串反應,是豪強富戶走投無路,是百姓民不聊生,是地方暴亂,是上下一心蒙蔽聖聽,是得重用者皆酷吏,非酷吏者皆被清算。
是親太子黨少而反太子黨多,是太子仁善,若上臺,漢武帝重用的所有酷吏會被清算。
巫蠱之禍,是財政變革對帝王的反噬,是豪強富戶,是諸侯功臣後代對帝王的反噬,是酷吏們的反噬和。更是他們對自己的保護。
財政變革源于漢武帝是窮光蛋,漢武帝為何是窮光蛋,因為他想要滅絕匈奴。
果然是功在千秋的漢武帝,燃燒漢朝的國本(財政,百姓,百官,皇後,太子)來鑄漢家之魂(骨)。
也難怪秦皇漢武在古代評價不高,他們沒有脫離當下來看整個華夏,也不認為漢武帝其實是他們自己家的老祖宗(古代應該沒有帝王這麽認為吧),不知武帝鑄漢家之魂(骨)的貢獻,他們只看到——漢武帝燃燒漢朝的國本(財政,百姓,百官,皇後,太子)窮兵黩武殺匈奴。
小天使們覺得呢
1括號內是網絡流傳的漢武帝笑梗
2.
漢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