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百越一年三次熟,一熟畝産四百斤》
《百越一年三次熟,一熟畝産四百斤》
百越之地這等地方病的解決之法到底是什麽,大秦人從看這個視頻開始就在猜想了。
要是能夠穿越回過去打暈所有後輩搶走他們的書籍,相信秦朝這群武将一定是第一個舉手報名的。
雖然仙幕才介紹百越介紹沒一個時辰,但是他們想解決百越的心實在是等到心癢難耐了。
一年三熟的百越就在面前,卻只能看不能開動,實在是讓他們按耐不住手中的刀。
【地方病也是能夠解決的。
最明顯的就是,同為哺乳動物,同為肉體凡膚,大秦軍隊南征百越之時當地人也沒有随身覆蓋蚊帳,為何當地人就可以戰鬥力滿滿為何生存率會比大秦軍隊高
難道百越的瘧疾,血吸蟲等地方病專盯外來戶】
【甚至在距離大秦四五百年後的百越能夠開發為一年二三熟的良田。
在宋元明清等朝代百越之地一舉成為經濟重地,能夠做到蘇湖熟天下足,成為天下人向往的香饽饽。
難道百越獨不愛大秦和大漢只愛後世國家】
秦始皇紮心了,同時他的內心也湧起熊熊希望之火。
後世子孫可以,他的大秦也可以!
雖然他并不确實需要多少時間。
畢竟他看得很明白,後世百越的發展都需要時間積累才最終發展成為良田遍地的百越。
但是他知道,他的大秦可以讓百越變成良田遍地的百越。
Advertisement
【一切都是可以征服的。】
【《屈原賈生傳一》記載,西漢賈太傅賈誼被貶到長沙做官,其言:賈生既以适居長沙,長沙卑濕,自以為壽不得長。
這位賈太傅覺得自己會死,然後就寫了首《鵬鳥賦》表示:我真的好難過,你們都不愛我了!
後面也确實死在卑濕的南方了。
在他看來,長沙就是那個恐怖的百越南方。】[1]
【但是在唐的時候,有一名為張謂的儒生到達到長沙卻覺得氣候也還好,并且問候了因南方卑濕早亡的賈誼:
親,溫室花朵實錘了。
由此可見在他那時候看,長沙至少沒有那麽的‘南’了。
南方的概念南移。】
仙幕貼心的為大秦人标注出這長沙所在的方位。
看到這個方位後衆人發現,在他們看來确實還是屬于南邊。
【宋時,南方進一步被開發。
有一喜歡和皇帝頂嘴的蘇東坡常常被貶,他的被貶路徑就是一路向南,最終被貶到海南。
然後……他就看到了一堆百歲壽星: “皇帝老兒這怎麽有長生不老藥!”
當然,對方的原話是:然儋耳頗有老人,年百餘歲者,往往而是。
由此可見明清時期熱帶病,則成了神秘的雒瓯地區專屬病。】
聽到這裏每個人的視線都火熱起來了。
百越之地真的可以開發!
而且竟然可以讓人長壽!這其中秦始皇最為專注,長生不老藥
這就是徐福說的長生不老仙島嗎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随着百越之地的不斷開發,瘴厲之氣的肆虐範圍也在不斷消退】
【而與其說是地方病的主動退縮,還不如說是醫學的進步。】
衆人的視線集中在公孫光身上,醫學的進步,講的就是醫家嗎
難道醫家就是打破百越僵局的關鍵
被衆人投以熱烈矚目的公孫光悄悄挺直身板,他們醫家竟然會有如此大的本領嗎
啥時候不會是……未來的醫家吧
【秦和西漢的醫家對瘧疾這等傳染病的認知由于條件的限制和自然科學的受限,覺得瘧疾還是屬于陰陽五行的範疇,是治不了的疾病之王,甚至覺得是神的譴責。
因覺得其是感應天時,五行紊亂所致,所以這些地方病也叫時疫,與仲景傷寒兩分天下。
當然老祖宗們也努力的想出了很多辦法,比如在身上塗滿符咒,把蜘蛛包在黃油裏吃下去。
就是見效不大。】
觀星殿的衆人沉默,這兩個方法看着就不太靠譜。
聽到秦西漢的醫家都束手無策,衆人把投向公孫光等醫者的目光收回。
還是看仙幕靠譜。
公孫光驕傲挺起的胸脯再次悄咪咪地收回去,該死的,他就知道這是漢朝後才知道的!
醫家都在進步,緣何漏了我大秦的醫家!
公孫光含淚控訴。
感受到衆人收回去的視線時,公孫光胸中瞬間燃氣無限鬥志,他要為醫家證明實力!
【除了見效不大,也有見效大的。後續的老祖宗們講到若要論傳染病的兩個重點,一個是防一個是治。
先來說說這個治。
華夏醫者雖然一直以‘溫病’來處理傳染病,但關于傳染病的治療也做的非常早。
他們從未放棄對這些傳染病的攻克,并且也取得了一些非常不錯的成果。
比如發明蚊帳阻隔蚊蟲,屍體火化法,煮沸水的消毒法,酒精消毒法等,皆在治療傳染病中占據一席之地。】
一邊說,天幕上還貼心地把所講的措施一條條的呈現出來。
仙幕上呈現出一個人的傷口,傷口被不斷放大放大,到最後甚至可以看到皮膚表層撕裂的紋理。
“原來放大的傷口長這樣子。”整個大秦人露出沒有見過的驚嘆。
仙幕上的傷口繼續放大,這次的大秦人不僅僅見到紋理,他們還見到在傷口上不斷蠕動啃咬的細微蟲子。
雖然仙幕放得很大,但他們可以肯定,這個蟲子他們肉眼一定看不見。
“這就是為何傷口常發炎長膿的原因嗎”天下醫者的眼中映滿了這一幕
一壺清亮的透明水出現在傷口旁邊,它順着傷口澆下去。
瞬間,那些蟲子立刻極速扭動,繼而全部癱軟,一看就是死翹翹了。
為了讓人不要誤會這個東西只是清水,仙幕貼心的在旁邊用小視頻注解了它的制造過程。
【此物非普通白水,而是酒精消毒液,以酒蒸餾,可……】仙幕介紹的簡略,卻讓秦朝的武将和将士們覺得驚喜萬分!
“這是……這是以酒蒸餾得的消炎藥”王贲震驚,拉着蒙恬猛晃, “你看這是什麽!這不就是以酒制作成的消炎藥嗎!”
蒙恬的震驚不比他少,這種蒸餾方法真的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仙幕說這種蒸餾法出來的酒精濃度高,消炎效果極佳!”
“要是戰場上能夠擁有這種消炎藥,那許多将士就可以活下來不用死了!”激動的何止他們兩個人,激動的人可多了。
整個大秦的将士醫者們齊齊歡呼,他們再也不說為何只有後輩知道但他們不知道了!
請仙幕多多來點這種東西吧!他們不介意撿後輩的漏!
仙幕自然不知道他們的想法,繼續戰戰兢兢地講解着。
【而針對傳染病的治療方法,無數醫家聖手也沒有放棄專研,雖然有些典籍遺失,但是剩餘的一部分也讓我們現在受益匪淺。
比如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序》的大青龍湯就被稱之為治療瘟疫第一方。
瘟疫學鼻祖吳又可在《瘟疫論》中講述的疫病治療法,直接領先世界疫病學說二百年。其中的達原飲直接被當下和後世的百姓們稱之為——治瘟疫之仙方和真千古治疫妙劑。可謂是又一可以立廟的醫聖。
藥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列了瘟疫防治篇,其中的燒煙薰,擂酒服,煎湯浴,虎耳擂酒服,治瘟疫……等,都具有非常強大的實用價值。
這些都是代表着在科技限制下,老祖宗們努力的結果。】[1]
仙幕的話實在是讓整個大秦的人激動萬分,因為它每提到一個人就相應的列舉出它具體的措施,而這些措施基本上都是領先于大秦的!
“好羨慕後世之人,手中竟然竟然掌握如此多的藥方。”淳于意一邊抄寫一邊念叨, “都是在祖祖輩輩經驗上成長起來的呀。”淳于意在線表演羨慕。
一時間無數的醫者決定要把這些醫聖直接立廟樹碑,每天拜拜,争取同他們一樣厲害!
秦始皇看到仙幕列舉的這幾本書,再想到自己的靈魂值,他在想用靈魂值購買的幾率多大,或者讓那個銀液再漲漲,争取漲出一本《本草綱目》
【而在瘧疾的治療中,有一位老師在治療瘧疾方面的成績尤其卓然。】
衆人睜大眼睛,企圖第一眼就看到這個被仙幕單拎出來講的老師。
雖然不知道老師,但是能夠被單拎出來講的都是優秀分子!
【建國初期,我國的瘧疾發病人數居各種傳染病之首,每年有病例三千萬人。】
衆人瞳孔震驚, “後輩所在的國家,每年就有三千萬人獲瘧疾”
三千萬他們大秦現如今都沒三千萬人!
衆黔首議論紛紛: “我之前聽說大秦也不到三千萬人,這後輩那邊得有多少人才能如此抗造啊這要是換在我大秦不得一年滅國一次”
得知後輩所在的國家一年患病人數就有他們大秦總人數那麽多的秦始皇越發對後輩所在的世界感興趣了。
“後輩所在的國家得有多繁盛才能有資格一年患病三千萬。
秦始皇身邊的百官也好奇的緊。
總是聽仙幕上的後輩提起它的國家‘中國’,中國到底是什麽地方,真的有那麽繁華,以至于可以養的起那麽多人
【在十年內,病例數量下降到每年約5000例】
【而這位老師帶領團隊提取出來的青蒿素,以一己之力為全球瘧疾死亡率下降交出了一份卓越的成績單。
“青蒿素朕從未聽過這個名字。”豈止是秦始皇沒有聽過這個名字,整個大秦都沒聽過這個名字。
但沒有聽過不要緊,要緊的是這個青蒿素他們能否也提取出來
衆人的目光緊鎖仙幕,不想放過一絲一毫的變化。
————————
最近這一部分查了發現,我們的大秦老祖宗們資源實在堪憂,啥都沒有,搞大蒜素都沒大蒜,想送個天花治療法都發現與他們無關。
括號一參考資料《屈原賈生傳一《鵬鳥賦》及其注解
括號二中國通史吧
建國初期,我國的瘧疾發病人數居各種傳染病之首,每年有病例三千萬人。——新中國瘧疾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