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赤道一年三次熟,一熟畝産四百斤》
《赤道一年三次熟,一熟畝産四百斤》
“還得具有其他優勢”
衆人想起仙幕曾說讓百越之地一年三熟畝産四百斤的社會環境與生物環境,一個個更加專注于仙幕說的內容,準備跟着仙幕的話一步步解。
比起只看結果,他們更為喜歡跟着仙幕一起推衍,從起因經過到結果都了解一遍。
他們不知道這仙幕從何而來,也不知道這仙幕何時會走,能夠做的只有趁祂還在之時認真一點,再認真一點,以求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等仙幕如同來時一般消失之後,他們也能夠憑借學到的東西繼續摸索前進。只不過與看到仙幕以前不同的是他們擁有了更先進的知識,更準确的方向。
身為巨人他們的也能夠站在後世的肩膀上前行。
他們不再是前方不知正确方向在哪裏的孤獨者。
【除了太陽帶來的熱量優勢,百越要想畝産四百斤,還得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降雨。
熱量加降雨,共同組成了一個詞。
這個詞叫做氣候。】
“氣候”墨家中有小子發出疑問。
“《六節藏象論》中言五日謂之候,三候為一氣,這氣候一詞應當是指代二十四氣,七十二候。”許弄凝眉思考道。
“對對對,熱量加降雨成氣候, ‘氣候’或許與物候歷同一意思,類似桃始華,萍始生。”農家人如饑似渴,腦袋一刻不停地思考着仙幕說出的內容,生怕一刻疏忽就會跟不上視頻的思路。
秦始皇也目不斜視地看着屏幕。
他倒是第一次聽說降水家熱量為氣候。
Advertisement
不過第一次知道這個并不稀奇,他不也第一次知道他的大秦非‘中’國,而僅僅是一個需要擴充領土才能變為國土面積第一的‘小’國。
秦始皇覺得百越應當在具備熱量優勢的同時具備降雨的優勢,不具備仙幕就不會單獨提出來了。
但若是能知道它為何具備的內外因當然是最好不過,這可是五千年發展的成果。他秦始皇要保證大秦萬世永昌,那就應該從一開始就知曉并且利用好,利在當下與千秋。
站在後世之人的肩膀上就是好。秦始皇再次在心中感嘆。
【百越位于北回歸線附近,但北回歸線旁邊最經常出現的就是熱帶沙漠氣候。】
【因為北回歸線附近受大氣環流中的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溫度升高,難以形成降雨,沙漠最喜歡在這裏定居。】[1]
仙幕上,擁有一大片顏色各異的圖被放了出來。
這副圖像一出來,直接讓秦始皇心中一跳。
被仙幕标注為北回歸線的那條長線穿過很多陸地,小小的大秦版塊被包裹在其中極為不顯眼。
那些陸地所擁有的色塊不一樣,被仙幕叫做北回歸線的線條穿過的最大色塊就是左邊三角形大陸上标注的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看來光有熱量并非好事,直接把那三角形大陸熱變成沙漠。”
不過這是一直如此還是滄海桑田變化造成的沙漠或許大秦的未來也會迎來沙漠秦始皇想到貧瘠的西北游牧人,想到他們經常喊沒糧然後來中原妄圖打秋風的狼狽樣子,如若中原未來也會變成這種荒漠……
秦始皇只覺得整個人都開始不好了。
哪裏僅僅秦始皇如此覺得,第一次聽到仙幕解釋的在場衆人皆覺得心跳加快——怕的。
沒有人想富饒肥美的中原大地變為沙漠。
“滄田變換,我們中原未來會不會真的變荒漠吧”王贲擔憂地靠在老父親耳邊叭叭。
老父親嫌棄地看了他一眼: “就你想得多。”
王贲委屈,他瞄了眼四周,感覺同自己一般擔憂中原未來的人還真不再少數。
老父親不讓他叭叭,王贲悄咪咪地挪到秦始皇身邊,王贲身為秦國大将王翦的兒子,再加之輔佐秦始皇一統天下,與始皇不是一般的熟稔。
特別是聽了仙幕說他們的始皇陛下以前不會,未來也不會,從進墳墓那天也沒殺過功臣!
王贲膽子更肥了!
王贲小聲叭叭: “陛下,那個仙幕可說了百越位于最經常出現沙漠氣候的北回歸線旁,陛下你覺得……”
秦始皇面色冷靜,根本讓人看不出他內心對這件事情也含有隐憂,他剛想開口說他不會有此擔憂。
還不待他說話,另一個聲音就在秦始皇另一邊響起。
“王将軍和陛下就不要自己吓自己,沒有的事情。”看到兩人在小聲讨論,墨家钜子忍不住也挪了自己的位置, “萬一這沙漠是那三角形大陸原來就有的呢。”
王贲看到終于有人理會自己,忍不住隔着秦始皇和墨家钜子聊了起來,最後說得不盡興甚至繞過秦始皇與墨家钜子坐在一起。
“但是萬一它是經過滄海桑田變化後出現的呢”
秦始皇: “……”秦始皇面上的冷靜差點龜裂。
他看了下這個小宮殿。
這個小宮殿并不大,只是因為上方空曠可觀星辰才被征用。
故而主坐與其他位置靠得非常近。
也不怪王贲與墨家钜子能夠挪着挪着就挪到上方來了。
不過。
冷靜下來的秦始皇再認真看那幅圖又好像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
他打斷隔壁兩個一直叭叭的人。
“大陸東岸與大陸西岸在氣候上其實有許多不同之處。”
衆人順着秦始皇的手指認真地看過去。
“那地圖上大陸西岸多是黃色色塊,标注着沙漠氣候,但大陸東岸有些地方卻能夠出現藍色綠色色塊,上面标注着季風氣候。”秦始皇解釋道。
衆人順着秦始皇的視線看過去,發現還真的就是如此。
被秦始皇這麽一指出來,大多數人都有恍然大悟之感。
并且提出其他發現。
“老夫觀此副地圖經常西部只要出現棕色色塊标注的高原山地氣候,東部就變成季風氣候。我大秦西部月氏所在的地方就是高原山地氣候。那是不是代表高原山地能改變氣候”孔鲋眯起眼睛盯着高處的仙幕,他眼睛看遠的地方看得不甚清晰。
“若上面為北,下面為南。你們觀下面的南回歸線也是如此,西多沙漠東多季風。”農家許弄一向是觀察這些觀察的最仔細。
“我中原沃野千裏之地被稱之為季風氣候,那看來這季風氣候應該是好東西”
經過秦始皇的這一點名,殿中的人問題一個接着一個的冒出來,急切的期待屏幕上能講解到他們想的問題。
季風氣候真的是好氣候那這個世界處于季風氣候的地方好似非常多……
【因為地勢原因,我們依據熱量與降雨的差異共同組成了華夏大地五種氣候類型:一寒一幹三分明。
一寒在青藏高原,終年低溫的高原山地氣候;
一幹在春風不度玉門關,晝夜溫差大到可以圍着火爐吃西瓜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三分明的季風三姊妹,由南到北分別是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2]
聽到仙幕這麽說,秦地的黔首們才明悟,原來他們所在的地方叫做溫帶季風氣候。
天下黔首不能像秦始皇他們一般自己就能分析出大秦所處的季風氣候是季風氣候,也沒辦法猜測出這是一種非常優越的氣候。
他們只是随着仙幕的話,産生疑問,這時候聽到仙幕說大秦的氣候才了解大秦的氣候原來是在一寒一幹三分明中的溫帶季風氣候。
“這季風氣候是很好嗎”有人不解,應當說是有很多黔首不解。
【何為季風氣候
随着季節而變化的風,叫做季風。
是一種極為适合農作物生長的氣候。
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夏季風給我們帶來了豐沛的雨水,使得我國東半部也就是中原地區的農作物生長得迅速而繁茂。[1]
大秦的版圖就集中在溫帶季風區,它也是一種在這顆地球排得上名號的優秀氣候類型。】
“哇!”大秦各地皆傳來驚呼聲,驚呼後就是驕傲他們大秦的氣候竟然稱得上是排得上名號的優秀!
不僅黔首們驚嘆,觀星殿中的人雖然可以猜測出他們大秦所處的氣候區是一種非常适宜的氣候,但與真實的聽到還是不一樣的。
整個觀星殿的人都沸騰起來,原來他們這片大地的氣候變化用一個詞形容竟然是‘雨熱同期’,他們的季風氣候還非常适合農作物生長。
他們的溫帶季風氣候還是在這顆地球排得上名號的優秀的氣候類型。
是優秀的氣候類型!
“看來确實如陛下預測的那般高原山地能帶來那個什麽适合農作物生長季風氣候,就如我們關中的這種溫帶季風氣候。”王贲驕傲地挺起胸口: “我就知道我大秦得天眷,就連繁殖的地方都如此适宜!”
墨家钜子也忍不住誇贊道: “還是在這顆地球排得上名號的優秀!”
雖然是第一次接觸‘地球’這個詞,但是在場墨家钜子已經能夠無師自通的尋找自己在這個大世界的地位!
就連他們的氣候都是地球排得上名號的優秀!
在場衆人驕傲臉!唯有始皇面上一片冷靜,只有舒展的面容和眼底悄咪咪地流露出喜悅之情。
許弄觀察了那個地圖非常久,他說道: “如此說來,距離我們最近的百越之地,還有那個中南半島與另一個半島上的熱帶季風氣候應當也非常好,且距離我們更近。”
“而且看這球形的其餘氣候位置,南邊那條線上的氣候好似更好,全是綠色的,依照仙幕越綠越好的規律,南方回歸線那處的熱帶雨林氣候應當比我們中原大地降水與熱量來得優越。”
衆人再次心動的感覺,南邊地球的地竟然比他們被北邊的中原好
“那些地方地貌廣闊,不知道有沒有金銀鐵銅礦。”名家公孫提出一個新的想法。
此說法一出一時之間在場很多的人都想直接拔刀自己上場去搶……啊不是,是很想讓他們回歸祖國的懷抱!
聽到那群文官們在商讨什麽南半球,武将們沒有他們那麽會想,蒙恬拉着身邊的武将: “你們看這季風氣候确實是個好氣候,相信百越應該也是熱量足,降水多,事宜種植。”蒙恬臉上皆是對百越的憧憬, “如此絕佳的地方相信陛下定會出兵的。”
“打了之後我們就有地可賞了。”
“那地還能一年三熟,畝産四百斤……”
“而且像這樣的地這顆地球好有好多……”
于是武将的方位,集體傳來‘吸溜’聲。
這是想帶兵打戰贏戰功的聲音,也是想建功立業的聲音,也是神農血脈再次覺醒的聲音。
然後……在場人的眼睛都不由自主地飄向這片地球上其餘‘季風氣候’。
不知道那些同樣标注着季風氣候的氣候如何,是不是同他們猜測的那般優秀。
雖然可能比不上他們大秦那世界上排的上名的溫帶季風氣候優秀,但應該也是和他們大秦差不多的優秀吧
【溫帶季風氣候确實是地球上排得上名號的優秀。】
【雖然比不上亞熱帶季風氣候的降水和熱能,也比不上溫帶海洋性氣候是全年溫和潮濕。
至于和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的地中海式氣候相比較嘛,我們姑且只能說有利有弊吧。】
剛剛還驕傲臉的大秦子民: “”什麽
在地球上排得上號是這麽排的
原來前面那麽多號
王贲不可置信吶喊道: “我數了下總共才十一個氣候,所以我們大秦的溫帶季風氣候這又是連前三也沒進去的”
所以他們剛剛在想可能比不上他們大秦那世界上排的上名的溫帶季風氣候優秀,但起碼和他們大秦的氣候差不多優秀完全是在自取其辱嗎
大将軍說話的聲音就是大,他還坐在秦始皇的身邊,直讓秦始皇覺得耳朵要炸。
不過秦始皇也不是會注意這等小事的人。
秦始皇只是嘴角勾起一抹嘲笑: “小把戲,朕就知道這仙幕不會白誇朕的大秦。”什麽地球排得上名號的優秀,都是這破仙幕的小把戲罷了!
秦始皇的嘴角在嘲笑,眼睛裏的苦澀卻快滿得要溢出來了。
他的大秦就連氣候都排不上前三嗎
實在是可忍孰不可忍!忍無可忍,不可忍!
秦始皇一時間只覺得心在滴血。
他就知道這個破仙幕總能夠打破他的防禦,讓他産生強烈的情緒波動!
【比如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真的降水豐沛在800-2000毫米。
真的雨熱同期且雨季長。
真的能種植畝産四百斤的水稻,一年兩熟到三熟。
但溫帶季風氣候降水真的只有400-800毫米,雨季短只能種植春小麥,農作物熟制為一年一熟。
又比如溫帶海洋性氣候真的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四季降水比較均勻。
但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幹燥,旱澇災害潛伏在暗處。】[1]
真的對比結果出來了,整個大秦暈了一堆人。
夏,商,周時他們就自诩為世界中心,但沒想到還不是!
雖然仙幕說的那些毫米他們不太了解,但是看就知道了,他們大秦的溫帶季風氣候真輸了!
他們百分百确認他們大秦的氣候類型真的排不上前三,這實在是一個讓他們非常悲傷的消息。
悲傷的大秦人開始看那幅世界氣候圖中哪些地區是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還有那個什麽溫帶海洋性氣候。
然後他們淚眼朦胧地看着祂們。
看着看着……不争氣的眼淚再次從嘴角流了下來。
哦,這該死的眼淚為什麽一點也不鹹。看着就像假哭。
許弄擦擦嘴角不争氣的口……啊不是是淚水: “我大秦的氣候竟然也不是前三,這實在是一個令人悲痛的消息。”
王贲覺得他人也不行了,他淚眼朦胧的看向秦始皇: “陛下,臣覺得我們大秦身為泱泱大國應當替百越承擔前三名的重擔。”前三名的重擔太重,他怕壓垮他們的友鄰。
【在中原大地黔首們需要精耕細作,伺候糧食跟伺候祖宗一樣才能産更多的糧食維持生存時。在百越之地這等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的百姓,以粗放農業進行生産就可以産出能維持他們生活的食物。】
“精耕細作粗放農業”衆人從淚目中回過神, “這是什麽意思”
【何為精耕農業
就是大秦中原大地的百姓種地時種子得一粒粒數,土地得一遍遍翻,蟲子得一只只抓,鳥兒得一個個趕,草兒得一株株拔。
每根秧苗就差給他們取名心疼的叫寶貝。
伺候祖宗可能都沒那麽細致。
然後等到收糧時掉一粒米都得心疼的哎喲直叫。
這叫精耕農業。】
大秦百姓: “”
他們覺得又被內涵到。
不過他們确實是這樣子耕作的。
【何為粗放農業
就是春燒一片地,挖一個坑,歡歌載物,夏收萬粒米。
收完糧食嗎
收完了。
夏天再換個坑繼續燒一片地,再挖一個坑,再歡歌載物,再收萬粒米。
如此反複。】
大秦黔首,士族,秦始皇: “……”
就……
“徒兒。”許弄突然捂着心口,問身後的學生, “為師有罪,為師心口真的有點受不住了……”
他們伺候糧食真的就比伺候祖宗還仔細,因為祖宗即使年老也得下田耕作。
但但他聽到了什麽
春燒一片地,挖一個坑,歡歌載物,夏收萬粒米
這不就是他們中原大地古老的耕作方式嗎為何那群百越人現在還在用這種耕作方式!
就……有一種不可言說在心中萦繞。
何止是許弄羨慕,天下黔首也羨慕,羨慕到不争氣的眼淚想從嘴角流出來的那種。
羨慕到饞了。
秦始皇終于忍受不住了,他深吸一口氣朝着百官說道: “諸位愛卿,仙幕曾說我大秦軍隊帶去的先進技術讓百越從刀耕火種的氏族社會進入農耕文明時代。”
秦始皇嘆氣道: “朕覺得是時候為我百越之地帶去先進技術了!”
聽到這話,百官擦擦嘴……啊不是是眼角剛剛留下的眼淚,高聲附和: “帶去先進技術!”
十二家大才雖然不知仙幕何時說過這話,但他們想起那什麽《天工開物》也知道秦始皇手中還有許多他們不知道的東西,并不妨礙他們随着秦始皇的話一起激動。
這一刻,整個大秦人都想去幫扶鄰居為鄰居帶去先進技術了!
普通之下莫非國土,率土之濱莫非國臣。
是時候讓百越回歸祖國的懷抱了!
【叮咚,檢測到全大秦基建情緒高漲。
現發放經賢才允許可定位賢才方位的靈魂值兌換機會,此賢才包括第一波猛才盤點中出現的人才也包括接下去第二波人才盤點中出現的人才。不知始皇陛下可有需要】
在衆人激動之時,一道銀光悄咪咪的出現在秦始皇面前,向秦始皇發出邀請。
————————
哈哈哈請問對比結果誰不眼饞
備注一資料有參考地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