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人才頻道:《天降猛才于大秦之猜猜我是誰!》
人才頻道:《天降猛才于大秦之猜猜我是誰!》
天下士族大驚:“十個月搞定複辟的諸侯國?”
鹹陽宮內蒙恬呼吸急促:“他竟然能做到在十個月內滅魏,定代,殺趙,降燕,定齊,實在可怖。”
他們大了如此久才消滅的諸侯國這人竟能如此迅速。
蒙毅見不得兄長喪氣,連聲道:“大哥,他所謂的諸侯國可不是我大秦消滅的六國,那六國可是萬國消滅為六國,如同養蠱成王一般,個個實力都極為強悍。”
蒙毅撓頭:“那些個所謂的複辟諸侯國,充其量很多就搭個戲臺班子罷了,若說實力,個個應當就和六國并列的韓國一般,兄長不必妄自菲薄。”
蒙恬嘆氣:“我知曉……”但卻也覺得這人極為厲害。
黔首和士族的關注點可不一樣,他們主要關注的是:這什麽成語制造機韓信真的是處處造成語,連兵家計謀都是一連串的成語,而且這後世的成語真是讓他們有點耳目一新的感覺。
有販夫走卒沉思半響,突然一拍手道:“這什麽聲東擊西、拔旗易幟也很适合平常用啊。”
旁邊的人好奇,那人就開始給身旁的人講解起聲東擊西,拔旗易幟如何在行商的時候使用。
少年韓信聽了仙幕的講解沉默半響,未來的他……
随後韓信在寂靜的庭院中放聲大笑,只覺得這就是未來的他做的:“我韓信若有機會定會做的比他好!”少年雄心勃勃,滿是鬥志。
天下格局已變又如何,未來的他能夠走南闖北加入西楚霸王的隊伍,發現不合适就跑到川蜀加入漢高祖的隊伍,并且經過差點砍頭,多次被推舉都不得重用也不放棄,現如今的他也不會因為一時的不知所措而放棄。
少年韓信看着仙幕中騎着高頭大馬,身披盔甲的青年人。
他韓信已經知道未來。他定會做得比未來的自己好!
少年的眼中滿是堅定。
Advertisement
【那頭是韓信手握重兵的高歌猛進。
這頭是漢高祖屢戰屢敗被項羽圍困荥陽。
還不待與漢高祖交鋒屢戰屢勝的項羽志滿意得,西楚霸王回頭一看半壁江山竟都插上了漢旗,連他派去支援齊國,打韓信的二十萬大軍都潰敗了。
他們在這頭打得不死不休,韓信卻擁有自立門戶的本錢,有兵,有地。
惶恐的項羽自然不會讓情況就這麽發展下去,直接派人去當說客,用生命在創造成語的男人在這個時刻自然沒有放過。】[1]
少年韓信撓頭:“這這這,這來說客也能制造成語?也是神奇。”
天下人皆好奇,這時候能制造什麽成語?
【說客言:“将軍與漢高祖雖為‘金石之交’,但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信之功績可謂是‘功高震主’‘略不世出’和‘不賞之功’,終會為漢王所殺!
還講到:“将軍之所以可須臾至今,只因項王尚存。當今劉、項争奪天下,勝敗權在足下。
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韓信明日亡。不若直接三分天下了?”
是的,現如今天下局勢完全就在韓信的一念之間,從下戰場打戰到左右天下局勢,韓信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1]
天下人無論是猜到還是沒猜到的人盡皆倒吸一口涼氣。出場三年就可以左右天下局勢,如此将才,若是能歸他們所用……
六國士族想到此時坐在鹹陽宮頂坐的那尊殺神。
妄念一下子消散并且打了個激靈。
他們先找着,等那尊大神歸天了,他們再……嘿。
六國士族遺貴的想法始皇雖不能完全猜出來但大概率也知道是什麽。
他目光中皆是對仙幕韓信的勢在必得。
将才若是不屬于秦,那就誰都別想擁有。
【不僅西楚霸王的說客想要說服韓信三分天下,就連韓信本人的謀士都建議韓信自立為王,為了說服韓信,甚至用上了玄學的方式。
期間制造出了成語‘肝膽相照’,以表達謀士就對韓信剖腹掏心講肺腑之言,不過他講的話确實可稱得上是肺腑之言。
謀士用相術的方式提議韓信三分天下,說他面相不過封侯且危不可安,背相則貴不可言。
還舉例以韓信與漢王交友言之,不如張耳與成安君;以忠信言之,則不過大夫文種、範蠡之于勾踐也。
上面舉例的那些人都曾是刎頸之交,同生共死,但最後卻都想置對方于死地,你和韓王充其量不過是彼此人生中途的過客,論交友你們認識沒五年不深,論忠信你還是從他死敵楚氏集團跳槽過來的。
将軍你一開始能夠得到重用也只是因為漢王的糟糠之妻……啊不是是糟糠之友蕭何的鼎力推薦罷了。
甚至恐吓韓信說他涉西河,虜魏王,擒夏說,引兵下井陉,誅成安君,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
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
‘震主之威’ 和 ‘不賞之功’讓韓信無處可去。
成語制造機韓信被動制造一系列成語,功高震主、略不世出、不賞之功、功高無二、略不世出一系列贊美之詞襲來,直接砸暈韓信,同時也說明韓信的功勞真可震主。】[1]
【天下局勢,權在韓信的一念之間,那韓信聽取說客的建議了嗎?】
面對仙幕的問題衆人心中隐隐有了答案,皆明了。
如若他聽取了,那就沒有後面的漢高祖這一名號了。
同時他們的心中也隐隐有些許不安,一個擁有震主之威的将軍,只希望漢高祖最後不要辜負這位大将軍的期待就好。
【面對西楚霸王說客和謀士的建議,韓信的回答很明白,對說客,韓信說:“信曾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背楚而歸漢。到了漢王這裏,漢王授我上将軍印,予我數萬衆,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從。”
對謀士:“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漢王待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豈可以‘鄉利倍義’。”
也就是漢王把他坐的車子給韓信坐,他穿的衣裳給韓信穿,他吃的食物給我韓信吃,故而韓信才說背叛漢王不可為。
韓信對說客和謀士的回答留下了‘解衣推食’‘鄉利倍義(向利背義)’的成語。
韓信忠于漢王,并且自認功勳卓着,漢王不會奪去自己的齊國。
于是垓下之戰,漢軍由韓信統領共計三十萬,韓信用‘十面埋伏’重重包圍夜夜襲擊,使得楚軍屢戰不勝,兵疲食盡。
再輔之夜晚在楚軍附近傳唱楚國歌曲‘四面楚歌’的心理戰解決楚漢相争,逼使項羽在烏江自刎,漢軍獲得決定性的勝利。
天下為漢。】[1]
看到最後,黔首們不禁為韓信的忠心與厲害鼓掌。
“這韓信,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真的是名聞海內,威震天下,天下莫敢與之相争。”[1]
“确實,可稱之為繼孫武,白起後卓越的将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僅此一人竟可以定天下局勢,實在是厲害啊!”
“此人忠心明月可鑒,真羨慕那個什麽漢高祖。”等等言論不知凡幾。
而秦始皇的心思也開始動起來了,如此良将怎可不姓秦而姓漢?
秦始皇與王相相望,默契一笑。
與那個漢高祖一同打天下的英才,不正三他大秦的子民,什麽漢初三傑,那是他大秦三傑!
【成語制造機韓信,以成語□□受辱開局。
以推陳出新、蕭何月下追韓信和國士無雙來展示他青年時期波折的求職路。
以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傳檄而定、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聲東擊西、置之死地而後生、拔旗易幟、解衣推食、鄉利倍義、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木罂渡軍、背水為營、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軍事戰略突出他跌宕起伏戰場高光。
以年少時老婦人給予他飯食,他衣錦還鄉時用千金報之的‘一飯千金’與他功高震主、略不世出、不賞之功、金石之交、可以三分天下時卻忠于漢高祖來表明他的性格。
以蕭何評價的國士無雙、漢高祖評價的勳冠三傑和戰無不勝、張良評價的獨當一面、蒯徹評價他功高無二和略不世出、自誇的點兵多多益善、後世人評價的他具有兵法藝術的兵仙神帥來體現他的厲害卓絕。
還不包括其他肝膽相照、肺腑之言、問路斬樵、氣吞山河、一竿之微等成語,堪稱歷史成語制造機第一人。】[2]
百姓們頻頻點頭,覺得這大将軍就應該獲得如此殊榮,不愧于一開始那個丞相國士無雙的誇贊。
韓信的臉更是漲的通紅,被誇的。
他未來實在是太厲害了!
韓信激動得直接繞着房子開始跑圈圈!他韓信終不負天下人!
【看完成語制造機韓信打天下的過程,相信你們也了解到他為何被稱之為戰場魔術師了吧?】
衆人齊齊點頭:“懂懂懂,能夠三年之內以一己之力在三年內左右天下局勢的人被稱為拿什麽魔術師當然可以!”
【一己之力三年內改變天下局勢,韓信戰場魔術師的名號确實不虛假,但如果輔之以數學建模始祖的解析來看,你們可能了解的比較清楚。
那問題來了為何說韓信是自帶衛星地圖的數學建模始祖?你們可知曉?】
關于這點倒是涉及到秦地百姓們的盲區了,他們面面相觑:“這戰場魔法師倒是能模糊猜出,應當就是鬼神妖魔的魔,表示這個大将軍在戰場上的所作所為如同變戲法一般神奇。”
那人身旁的人點頭應和:“戰場魔術師應當如同吞雲噴火,變龍虎獅象之術,形同巫蠱,就是這什麽自帶衛星地圖的數學建模始祖……”衆人皆卡殼。
當然世界之大也有不卡殼的,比如潛藏在秦地的墨家、名家和數術家。
數術家喜愛研究星像運轉和五行變幻,此時他們聽到仙幕着重提到這‘衛星地圖’就開始專注起來了:“衛星地圖?不知與陰陽五行和四時節氣有無關系?”
數術家眉頭緊皺,又感覺沒關系,因為仙幕講的‘衛星地圖’好似與行軍打戰的關系更大。
【現在請讓博主為大家揭秘我們大将軍的另一個頭銜——自帶衛星地圖的數學建模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