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隐私頻道:《男兒有淚不輕彈卻淚灑當場,千古一帝強搶民男為
隐私頻道:《男兒有淚不輕彈卻淚灑當場,千古一帝強搶民男為
仙幕三日後開始,但始皇他們就要針對仙幕此次透露出來的未來進行針對性讨論。
“若以此次的仙幕所說的內容而言秦二世而亡,重在二世。”
官員們小心翼翼地看向始皇,這涉及到下一任帝王,說的不對就有參與奪嫡謀反的嫌疑,沒幾個官員敢随意說話。
“重在二世。”始皇喃喃自語。
論起來,仙幕所言二世之亂,也是他的過錯,國不可一日無主,他明知自己已步入不惑知天命之年,竟未立下一任國主。
任由主少國疑,奸臣亂政的情況發生。
至于他的長生不老夢,始皇心一沉。
就随他去吧。
他看向下首的兒女,思襯道:也到該選下任國君的時候了。
始皇正待說話,一道光屏突然出現在殿內半空中。
衆人見到殿內的光屏驚覺古怪。
蒙恬更是第一時間沖到皇帝面前把他護在身後:“陛下,仙幕只在半空中,從未單獨出現,怕是有異!”
秦始皇被蒙恬護在身後,看向半空中的光幕。終歸是讓蒙恬走開,自己上前。
“陛下……”蒙恬擔憂地望向始皇,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
始皇揮手道:“無礙,仙幕此時出現定是有事與朕說。”
Advertisement
他擡頭望向不知是不是仙幕的光屏,揚聲問道:“仙君莅臨行宮是有事同朕言?”
仙幕沒有發出動靜,始皇也耐心的等着。
殿內一片寂靜。
百官們覺得自己等得花兒都謝了。
但是他們不知道,在他們看不到的地方,光幕早就産生了一絲漣漪,在始皇面前幻化出一道更小的光屏。
只是無人看到與聽到罷了。
始皇看向上面的文字:【《男兒有淚不輕彈卻淚灑當場,千古一帝強搶民男為哪般?》
是否使用十靈魂值購買?】
巨大的是\\否,懸浮在半空中。
“千古一帝強搶民男。”始皇現如今已無一開始覺得這句話荒謬的心思了,他知道,這看似荒謬充滿玩笑的話語,裏面潛藏着巨大的信息。
關乎他,關乎大秦。
始皇有種感覺,如若自己點否,那面前的仙幕一定會立刻消失離開。
“何為靈魂值?”
【靈魂值,就是死後将靈魂賣與系統,一靈魂值代表為系統工作十年。】
始皇瞳孔震驚,一靈魂值十年,十靈魂值百年,若是更多……
長生?或者另外的世界?
始皇嘴角勾起一抹興味的笑容,毫不猶豫的按下【是】的按鈕。
富貴險中求,他就玩上一玩又有何妨。
【叮咚,十靈魂值支付成功,視頻已掉落,始皇可随時觀看。】
按鈕消失,始皇只看到一個非常巨大的奇怪三角形按鈕,他謹慎地輕輕點下去。
【《男兒有淚不輕彈卻淚灑當場,千古一帝強搶民男為哪般?》】
熟悉的聲音從光幕中傳出來。
行宮半空中的光幕同外面的大仙幕一般突然開始播放起了視頻,吓了在場的百官和公子們一大跳。
随即,他們又興奮起來了:“這這這真的是天降福與陛下啊!”
官員們興奮地同旁邊的人小聲議論,沒想到這光幕竟然可以跑到行宮裏來,還真的是追随始皇陛下,他們的始皇實乃天命所歸啊!
直到這時候,百官們才百分百确定始皇陛下就是天命所歸!
【老鐵們,我又來啦,對于這個标題,相信老鐵們應當會有些疑問。】
【上一期視頻我們講到了秦的滅亡與二世有關,同時又有其他關聯,今日我們就來講一講還有什麽原因吧!
秦一統華夏大地,對于天下一統,百姓們或者說黔首是非常喜聞樂見的,畢竟若處于六國亂世,百姓得面臨争地以戰,殺人盈野;争城以戰,殺人盈城的白骨覆原慘況。
百姓所求不多,吃飽喝足穿暖,相信這是絕大多數華夏百姓最愛的日子。】
聽到仙幕的話,在宮殿裏站崗的将士和宮女們心中暗暗點頭稱是,若是可以,他們甚至把脖頸點斷都可以,他們就想告訴始皇,他們的要求就是如此之低!
吃飽喝足穿暖他們真的就非常滿足了!
而百官們卻不然,他們只覺得這個開頭實在是莫名其妙,這不是秦朝百姓們現在擁有的嗎,有何好講的?
仙幕繼續道:【前面我們提到秦的功績:修馳道,逐匈奴,築長城,平南越,築直道,建鄭國渠與靈渠。每一個拉出來都是功在千秋。】
對于這點,看到仙幕的官員們皆是贊道,都是有好處的東西,雖然有些是未來做的,但是這确實是他大秦傳世的功績!
有些官員在自豪,有些官員和始皇看到仙幕舊事重提,把之前表明為功績的東西再次提出來就覺得不妙。
他們想到仙幕之前言,他所做的一切是奠華夏之基,而非大秦之基業這句話。
仙幕一幕幕的把祂所說的東西,展示出來。
【修高速馳道。俗話說的好,要想富先修路,修路可以讓城與城的連接更加緊密,百姓的東西可以互通有無,進行買賣。甚至當災難來時可以更快的進行消息傳遞,便于救災,馳道該修嗎?該。】
始皇點頭,确定應當修,不休怎麽掌控他打下的江山。
想到第一次出巡時就只能在家門口巡視的憋屈感,始皇覺得,馳道,該修!
百官們也覺得這個沒什麽問題,救災,确實該修。
如果這時候有百姓在這裏 ,他們就很想反駁說自己又不出門,修這玩意兒作何?是的,此時站在門口的将士們聽到上面那話就是這麽個感覺的。
【逐匈奴築長城,驅逐匈奴是必須的,匈奴殘暴,一入中原就劫掠錢糧,兇殘者甚至殺人屠城為樂,把中原男丁和婦女沿路拖回草原為奴,甚至在缺糧少食時,直接作為兩腳羊食用。匈奴該打嗎?該】
不提覺得什麽都該修建的始皇。
想起匈奴的殘暴,打過匈奴的将領們就一個個義憤填膺起來:“匈奴該死!修!就是得修!”
【那修長城呢?為何修長城,匈奴不能來一次打一次嗎?】
仙幕很貼心地把長城播放出來,于是,在場的王侯将相們就看到了一條宛若巨龍一般威武雄壯的城牆盤踞在中華大地上。
“哇!”
行宮內齊齊發出驚嘆聲。
如飛鳥一般的俯瞰視角是秦地的人從未見過的。
就連始皇也不可避免的眼神噌亮,這萬裏長城實在是大秦之标配,若有此門戶抵禦匈奴,那中原大地不就可免受匈奴侵擾,果然該修!
如此壯闊的長城就應當出自他們秦人手中!
展示完萬裏長城,仙幕道:【中原地大物博是所有匈奴人的共識,他們等到彈盡糧絕時就會想來中原劫掠一空,不修長城,中原就像家中有許多值錢物品的貴族,卻門戶大開,靜候靈巧的賊人入門。
中原雖強大,但想要抵禦匈奴并非一人之力,需得十幾萬擁大軍時刻警惕。人皆是會累,更何況中原不僅僅是門戶大開,而且它連牆都沒有,四處漏風。
大秦修長城也不是憑空修建,是直接把戰國時期已有的長城連接起來,成為萬裏長城罷了,讓這個地大物博的中原百姓擁有可以喘息的空間,為中原百姓建立起一個強大圍牆,和一扇能夠随時關閉的門戶。長城該建嗎?該】
百官一一點頭,長城确實有該修的理由。
【接下去,就是平百越,百越屬楚,于始皇而言這應當是正常的滅楚延續。
始皇帝二十八年,我們用人不疑的始皇帝一下子交了五十萬大軍給大将屠睢,讓其去平百越,同時開鑿靈渠。
這場戰争是秦朝有史以來最為慘烈的一場大戰。五十萬将士三年不解甲馳弩,屍流血數十萬,最後在始皇帝三十三年任嚣和趙佗二次進擊時終于打下了百越。
秦軍帶來的先進技術瞬間讓百越從刀耕火種的氏族社會進入農耕文明時代,也讓中原大地的版圖進入了新篇章。
通靈渠,打通南北水上通道,大批糧草經水路運往嶺南,靈渠通航百越成,一舉将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功在千秋!好不好?好!】
扶蘇看到這點就皺眉了,若前面的馳道和長城他還覺得可行,但是眼前這個開鑿靈渠和攻打百越就有點嫌棄了,可以修,可以打,但沒必要。
關于這個始皇不在乎,他确實有意攻打百越。百越屬楚,王翦打了楚國,順手平百越,不是很正常?
而且不打仗,将士怎麽辦?白養着?擴張掙軍功才是正途不是?
【修直道。直道與馳道一樣是道路。始皇三十五年修直道,使得秦軍可以不用迂回,有匈奴消息時直接出兵,也與新修的長城呈丁字相交讓匈奴不敢輕易南下進犯。
直道長六百公裏,寬五十米,這些土方如果堆築成高一米、寬一米的土牆,可以繞地球半圈。并且,他們在始皇三十五年,三十七年時直道主體工程大致完成,工期只有兩年左右的時間。實在是驚人。能抵禦匈奴之利器,修不修?修。】
【當然,還有修建秦始皇陵和阿房宮。】
仙幕說到這裏,有一部分不屬于始皇親信的人就開始議論紛紛,他們覺得這些根本沒必要!
角落裏,一個年輕的官員小聲道:“仙幕後面說的這些看着就累,還好除了馳道其他皆還未進行。陛下說這是他封禪泰山後仙幕顯靈告訴大秦如何進行下一步。看來陛下說的有理,要是還是按照原來的走,那大秦亡國也很正常啊。”
被他拉住的人點頭贊同:“還好有仙幕出現,現在陛下一定不會按照原來的想法走了。”
想到終于不用經歷一次亡國,年長的官員就覺得開心:“希望陛下看到仙幕能不要在進行後面那勞什子平百越和靈渠,還有那直道最好也是不要了,雖然功在千秋,但是看着就累啊……”
【上一期視頻最後同老鐵們講了,秦之覆滅不僅僅是二世與趙高之責,實際上在始皇時期的管理層也有責任。】
此時的始皇和始皇親信官員們面色已經有些不好了,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此時仙幕讓他們跳出當局者的視角看到未來的局面,他們怎麽會看不出仙幕準備講的內容。
攘外必先安內,而他實際上一直在過度用民,從未讓其停歇。
【當秦一統六國後,當時社會的主要需求已經進行了轉化,變成人民對吃飽喝足穿暖的需求當中來了。
百姓們從六國的戰亂中走出來,以為迎來了一統的安居樂業,不用再經受十室九空、妻離子散的悲劇。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世界上除了要打戰還要搞基建,于是百姓們從戰時狀态九九六變成基建狀态九九六,個個都直接要去ICU,此時的大秦帝國就像一條琴弦,每一次基建都讓他更加緊繃,随時準備崩裂。】
官員們聽不懂什麽是九九六,也不知道什麽是ICU但他們聯系上下的句子就知道那應當不是什麽好事情。
想到仙幕之前說的那些東西也覺得心驚膽顫:“還好,還好是還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還好,陛下也知曉了,這仙幕果然是上天派來拯救陛下的啊!
始皇嘴唇顫動,他很想反駁仙幕,不做那些所謂的基建,那如何強國?将士們怎麽辦?
但他的內心又隐隐知道,仙幕說的,是正确的。
【大秦帝國的這些基建工作基本上是在一統後的五六年間做好的,五六年的時間做成了百年要做的事情,每件事情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民力。
法家的治國策略,重徭重賦、嚴刑峻法,在一統後只會讓百姓更加怨聲載道。】
李斯喃喃自語:“但商君經過重農桑、獎軍功的變法後,可是讓百姓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如何是錯的?”
扶蘇站在他身邊,聽到李斯的話,他說道:“李卿重法家,但你還不明白嗎?大秦是重農商,但仙幕說的是我大秦大興土木,以至于丁壯被押解去行軍打戰,建造宮殿、長城、靈渠、直道與馳道。百姓沒有休息時間,如何耕種農桑,自然是苦不聊生。”
【秦朝大一統時期,人口僅僅兩千五百萬到三千萬之間。
若論男女比例各半,男子有一千五百多萬,除去老人小孩,青壯男子勞動力不過數百萬。
始皇拉了一百萬人去打匈奴、百越,又拉幾十萬人去修長城,又拉幾十萬人去修阿房宮,又拉幾十萬人去修秦始皇陵,又拉幾十萬人去修馳道,又拉幾十萬人去修靈渠。還能剩下多少人?[1]
民力亦有竭,輕徭薄賦、與民生息,才是百姓渴望的。】
【長城,龐大的石頭是人力拉繩,人擡肩扛上去的。
直道,遇山開山,遇水填堵。是百姓們一錘一下,用木樁砸土地,一層一層的土壤砸平砸實。
平南越,修靈渠。五十多萬流民軍隊,從川蜀出發,一路向南,路上死了多少将士?百萬民工,多少死在靈渠旁?】
【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
【多少男子被始皇搶走去搞基建比九九六更慘的零零七。】
【他們的妻兒在家門口向遠方悠悠望去,但終見不到自家兒子|丈夫|父親回家耕地。】
【男兒有淚不輕彈卻淚灑當場,千古一帝,你強搶民男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