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初來乍到1
初來乍到1
到了衙門,李憑雲目若無人地大步奔走進去,六子牽着馬去馬棚裏。
趙鳶不知跟誰,她猶豫片刻,忽一鼓作氣,朝李憑雲奔跑而去。
“李大人!在下趙鳶,今年進士及第...”
她邊跑邊說,折騰了一路的人,竟全不帶喘氣。
李憑雲沒有絲毫要回頭,或是與她說話的打算。他步伐更快,趙鳶腿不及他長,他在前方大步疾走,她在他身後小跑跟着。
“李大人,在下敬仰您...”
許久二字是沒能說出來了,因為李憑雲回頭了。
這是一排磚房,李憑雲站在房檐的陰影之中,他看上去休息不佳,眼裏布着濃濃的紅血絲。
他對趙鳶的回眸一瞥,眼神冰涼。
趙鳶疑是自己失禮冒犯,于是腰彎得愈發低,聲音震耳欲聾:“在下敬您許久!”
“知道了,”他斟酌了一下用字,“趙大人不累麽?”
他居然叫她...趙大人...
在大邺,朝官互稱官職,“大人”二字,只用于親長恩人,或是用于稱呼聖賢一輩的人物。
趙鳶憧憬過,自己十七歲入仕,勤勤懇懇好好做官,也許七老八十歲時,就能擔得起一聲“大人”了。
李憑雲竟然叫她趙大人。
Advertisement
趙鳶搖搖頭,堅定道:“不累!李大人,在下未婚夫安都侯親護送我入職,昨夜我們本打算在玉門關下榻休息,結果遇到了北涼人突襲,對方來勢洶湧,安都侯身邊只帶了一百名逐鹿軍,在下請求衙門出兵支援。”
李憑雲在腰間摩挲,趙鳶當他是在找令牌之類的玩意兒,心中升起一絲希望。
下一刻,對方面上出現一絲尴尬。
趙鳶挑起眼皮,試圖捕捉他這一絲絲不同尋常的表情。
“李大人,又沒帶鑰匙?”
六子甩着馬鞭,從趙鳶身後走來。
李憑雲道:“嗯。”
六子嘿嘿一笑,“匠人那裏開一回鎖是三文錢,李大人,看在咱們交情的份上,我就收你兩文錢。”
“沒錢。”
“大人,我有錢...”
六子看向自告奮勇的冤大頭:“趙大人,您剛來,不興破費,我就看在您的面子上,免費替李大人開一回鎖,不過...得借您頭上簪子一用。”
李憑雲也好,六子也好,都看出了這趙鳶是個直爽的人。她二話不說,從頭上拔下簪子,“這位兄臺,簪子給您。”
“嘿,趙大人,您喊我六子就行,我是咱衙門裏的衙役,平時有啥事不懂,問我就成。”
趙鳶四處張望,她發覺這間衙門比她想象中要安靜許多,“衙門其它人呢?”
“司徒縣令這兩天告假,衙門就咱三人。”
“那其它的縣吏衙役呢?”
“趙大人,您是長安來的,不了解咱衙門,稍後聽我給您慢慢介紹。”
六子說話的功夫,就拿趙鳶的釵子挑開了李憑雲的門鎖。
趙鳶從門縫向裏探去,還未瞧見屋中情形,李憑雲忽向她走來。趙鳶的注意力便全放在了他的身上。
“趙大人。”
“我在!”
“借我三兩銀子。”
三兩...六子心裏琢磨,這人是真把趙鳶當冤大頭了。
“好...我身上正好剩下三兩...李大人,您清點一下。”
趙鳶直接解開腰間的錢袋,雙手遞給了李憑雲。
李憑雲沒接,而是吩咐六子,“替我補上酒錢。”
六子拿過錢袋,給趙鳶打了個手勢,“趙大人,我先帶你去休息。”
趙鳶道:“可是裴瑯還在玉門關...”
頭頂只聽“通”地一聲,李憑雲關上了門。六子道,“趙大人,這事咱們衙門實在愛莫能助,縣城內外的兵,都是晉王老爺管的,除非是有聖谕下來,就算是縣令大人,也沒權借兵。”
“荒唐!”趙鳶斥道,“國家征兵養兵,竟被他拿去當私役,難怪北涼人敢如此明目張膽攻入玉門關。”
六子寬慰道:“趙大人,你莫擔心,北涼人每個月都要來一回,他們頂多搶點糧食,搶完就走了,不是啥大事,百姓都見怪不怪了。”
“官府就放任他們劫掠百姓嗎?”
六子見這趙鳶着實有些軸,他換了個說法,“趙大人,各處有各處的規矩,您是進士,自有一番理想抱負,但想要替這地方的百姓出頭,得先了解了這地方的規矩,您說是不是?”
趙鳶低下頭,沉思片刻。斜下的日光将她影子拉出長長一截,六子說,“你剛吐過,現在肯定不舒服,我帶你去房裏,你呢,先洗洗風塵,我去給你備點稀粥小菜,您未婚夫那裏,就放寬心吧,北涼舉國上下,拿不出三萬兵馬,只敢劫掠,不敢傷人。”
六子一提醒,趙鳶才意識到自己一身污濁味道。
方才她一直同李憑雲在一起,那人一身酒臭,又被她吐在袍子上,味道比她還要難聞些,不怪她忽視了自己身上的味道。
六子将趙鳶領到一處緊挨着縣衙書閣的清靜小院,隴右幹旱,此處卻獨有綠意,這蒼翠綠意的來源,正是庭中的兩株松樹。
院中備有獨立湯房,寝房之中,布置簡陋,卻別有簡樸之美。
六子停在門口,“趙大人,咱縣裏都睡土炕,你別嫌土,冬暖夏涼,誰睡誰知道。炕上給你放了幾套換穿的儒服,若是不合身,您跟我說,我拿去找裁縫給你重新改改。”
趙鳶道:“你們費心了。”
六子道:“嗨,這有什麽,您是長安來的進士,司徒縣令生怕怠慢了您,咱縣令這鐵公雞,半只腳入土了,難得大方一回。”
趙鳶問:“縣令幾時回來?還有...剛才你還沒有告訴我,為何咱們衙門只有三人。”
“趙大人來了,從今往後,咱縣衙就四個人了。”六子樂呵道。
“縣衙至少二十人,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縣衙什麽配置,由縣令說了算,咱們縣令管,縣令說衙門幾個人,那衙門就得幾個人。這事兒啊,您要追究,得去問咱司徒縣令老爺了。不過我勸您,既來之則安之,您是來這歷練的,用不了多久,就會被調回長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六子雖然這麽說,可趙鳶心中并不如此想。
哪怕是偏僻的邊縣,那也是吃皇糧的,朝廷撥給縣衙的款是按二十個人頭來算的,這已經是明晃晃的貪污了。
“趙大人,我先溜了,酒樓老板娘等着讨酒錢呢。”
六子步履輕而快,話剛說完,就沒了人影。趙鳶迫不及待沖進浴房,洗去自己一身污垢。
衙門給她準備的儒服略寬了些,但士人就講究個衣袖帶風,反倒是正合趙鳶心意。
她折騰完,用簪子挽起半幹的發,匆匆出門,迎面碰上提着飯菜的六子,“趙大人,您是去膳堂吃,還是在自己屋裏吃?”
趙鳶心想若去膳堂,正好可以碰到李憑雲,她便道:“去膳堂吧。”
一頓飯吃飯,別說李憑雲了,就連個鬼影也沒見着。趙鳶用茶水把幹糧送進肚子裏,詢問六子:“李大人怎麽沒來用膳?”
“八成是睡了,別管他了,他平時也不跟咱一塊兒吃。”
饒是趙鳶已經在夢裏把李憑雲描繪了千八百回了,也不敢想自己竟真與李憑雲成了同僚。她不解道:“李大人是當年的狀元郎,怎會被發配到此地...”
而且,他怎麽是一個酒鬼大叔啊。
“這麽想知道麽?”
“嗯!”
趙鳶肯定地點完頭,才意識到剛才這句話,不是六子問的,她倏地轉頭,慌亂地丢下手裏的餅,站起身作揖:“李大人!下官并非在私下議論您...”
李憑雲換了身幹淨的袍子,趙鳶想,他應是也洗過一回了,因為她聞到了清淡的皂角香味。
“不該問的別問。”李憑雲撩開衣袍,坐在飯桌前,捏起一塊餅,心無旁骛地嚼了起來。
六子讪笑:“李大人,我給你盛粥去!”
六子去盛粥的時間,李憑雲半阖着眼,恰好給了趙鳶打量他的機會。
她竟試圖從這樣一張胡子拉碴的臉中看出什麽門道來,屬實為難自己了。怕被發現自己偷看了李憑雲,趙鳶适時地挪開視線,盯着六子盛粥的身影,道:“六子挺勤快的啊。”
官場必備技能之和上司套近乎。
“趙大人,食不言寝不語。”
趙鳶的笑容僵在臉上,“是下官失禮了。”
“衙門裏沒任官的流程,趙大人既然已身處衙門,便要履行衙門的公務。九月要去州府述職,衙門裏上半年所有的文書,都要重新抄寫一遍送去州府。從今天開始,謄抄文書一事,由趙大人來負責。”
“李大人,可否讓下官送封信去玉門關...”
“本官幾時攔着你了?”
趙鳶的父親趙太傅被稱為百官之師,她見多了為官之人,在她心中,為官之人難免擺架子。
李憑雲看上去雖然不好相處,倒也沒什麽架子。
趙鳶得令,道:“那我這就去給裴瑯寫信,李大人吩咐的公務,下官一定盡心竭力!”
眼看趙鳶興奮地跑出了膳堂,然後又停下步子,像只小鹌鹑一樣暈頭轉向,她不知辦公場所在哪裏。
李憑雲端起粥,抿了一口,道:“向前直走。”
趙鳶仰頭一看,正對面,一件破破舊舊的土屋子,上面挂着一個腐朽的木匾,木匾寫着“明堂”二字。
此處便是衙門縣吏辦公之處。
趙鳶轉身對膳堂裏的李憑雲做了一個大大的揖:“多謝李大人提醒!”
太和縣的縣吏配置是一丞兩簿,因此,明堂一共就三張辦公案幾,縣丞的案幾和主簿的案幾相對而設,各自的背後擺滿書架,縣裏所有的文書都在此處。
那盛放着嶄新的筆墨紙硯之處,不用問,也知道是為趙鳶備的。
她坐下以後,先是疾筆寫了一封信,寫完之後,才想起來自己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不知該怎麽把信送去玉門關。
她欲去起身尋找六子,卻見李憑雲的身影出現在明堂裏。
趙鳶坐着,而他站着。他在光下,一身陰影全部投在趙鳶身上。趙鳶對“李憑雲”這三個字,原本就存着非同一般的敬意,她不論從哪個角度去看李憑雲,都覺得對方像是天上下凡的神。
哪怕是從下而上,這最易看到人醜相的角度,他在趙鳶眼裏也是清新脫俗的。
趙鳶壓根沒法用客觀的語言去描述李憑雲,只要他站在面前,她的呼吸都比平時謹慎了許多。
不等她起來行禮,李憑雲從她身邊繞過去,走到後面的架子上,趙鳶豎起耳朵,聽着身後動靜...
良久,啪一聲。
數十本折子砸在她的書案上。
趙鳶蹭一下站起來:“李大人!此等事務,下官自己來就行。”
“先抄這幾本。”
“是...”趙鳶不敢擡頭去看李憑雲,視線落在他鞋尖之處,他白色的靴子上,竟沾染了一朵花瓣。
趙鳶使勁地辨認那花瓣來源,甚至忘了自己是個目不識花的姑娘。
“李大人,我已寫完了給安都侯的信,我初來乍到,不知該怎麽把信送出去,您若不嫌我愚鈍,可否指條明路給我”
李憑雲轉頭走到自己書案前,拎起自己看的一本雜書,趙鳶視線跟随着他靴上沾着的那朵花瓣,心中琢磨,要不要提醒李憑雲,有片花瓣住在了他的鞋上。
“趙大人,我嫌棄你愚鈍,愛莫能助。”
嫌她...愚鈍?
但對方可是李憑雲啊,他當然可以嫌她愚鈍了。
他不但能嫌她愚鈍,他有資格嫌棄天下所有人愚鈍。
他明明可以嫌棄天下所有的人愚鈍,卻獨獨對她坦誠相告,這不恰恰說明了,李憑雲對她,其實有那麽一絲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