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章
第 58 章
待人吃完飯,李子墨起身想要去刷洗碗筷的時候,三嬸突然走過來。
“給我吧,我去刷,你這忙了大半日喝口水歇歇。”
雖然她說着看似平靜,但李子墨知道,三嬸三叔心裏焦着呢,“哎,三嬸忙完了也過來坐坐。”
“嗳,嗳好,我一會兒就過去。”
就一雙碗筷,三嬸也是個手腳勤快的,不多時就擦着手過來了,三叔跟在一旁不遠不近,似乎不想湊過來聽,像是在躲避着什麽。
“今日我去了王老爺家裏,和他說了子文的事情,他說若子文當真是個讀書的好苗子,他收下子文,就當是幫一個忙,從他的話裏我聽着不像是讓你們和子文斷了聯系。”
乍然聽到李子墨這樣說,三嬸和三叔都有些反應不過來,但很快他們期待中又帶了些不敢相信,誰家□□會希望他還和曾經的父母待在一起。
子文平時上學堂,幾乎沒有來過李記食鋪,所以王老爺也沒有見過這個孩子,他帶着夫人如約而來,店裏這個時候沒有人,兩人一進門就被請到了雅席。
店門關上屋裏也只剩下自家人。
夫夫兩人之前都沒有注意過店裏的人,這次他們進門就打量着李家人,不得不說每個人都有三分相似的地方,最後目光停留在了李子文的身上。
“你就是李子文?”不得不說,在這一衆人中,除了沈秀和李子墨的氣質和其餘人不一樣,就屬李子文看着沉靜不少。
今日過來是為了什麽,李子文心裏清楚,于是過來的時候,刻意回家換了一件相對而言新一點的書生袍子。
他恭敬的上前行禮,“學子李子文,見過老爺夫人。”
王老爺看看子文,側頭和自己夫郎對視一眼,轉而看着眼前的孩子,“聽聞你讀書一載了,還想着開春去考童生?”
讀一年就敢去考童生,這不是不知天高地厚,就是的确是讀書的料子,好好培養說不準日後會有大造化。
Advertisement
“是,夫子說我學的快,明年可以下場試試。”
聞言王老爺更加滿意了,微微颔首出口一句李子墨聽得繞腦子的詞,還不等他反應過什麽意思,子文已經面無表情的接了下句。
如此一炷香的時間,兩人你來我往,最終子文臉上露出了為難的表情,可王老爺卻笑了。
“不錯,不錯,這孩子是個有前途的。”
素日裏不管誰誇子文,三嬸都會開心的合不攏嘴,但今日她卻臉上淡淡的,向來懂事的李子文也明白今日要面臨的是什麽。
他寧可遠離父母,也不想父親去戰場上送命,他紅着眼圈看了一眼爹娘,轉而噗通一聲跪在了王老爺夫夫面前。
在場的人誰不知道這是什麽意思,王夫人趕緊起身将孩子扶了起來。
“我和老爺膝下無子,你若是願意一會兒就能把戶籍過過來,可你到底是大了,不可能割舍下對家人的感情,我們也不強求于你。”
王單仁打量着孩子,“既然過到我們名下,這名字得改,日後每月可回你生身父母身邊住個五日,除此之外,生身父母壽誕你可回去住一日,年節須得留在我們身邊,你若願意便敬我們一杯認親茶,日後你便是我王單仁的長子。”
聽到這些,三嬸三叔原本還有些難過,但相對于其他的,王家的确是仁慈,沒有斷了他們的聯系,李子文看了一眼爹娘,見他們抹淚颔首,他端起一旁準備好的差,跪下給王家夫夫敬茶。
“父親請喝茶,日後兒子有什麽錯處,望父親多多指教。”
王單仁滿意的颔首,接過茶輕抿一口。
“阿爹請喝茶,兒子日後定會孝順阿爹。”王夫人看着眼前懂事的孩子,忍不住紅了眼圈。
“好,今日辦完了戶籍,你且回去收拾一下,三日後來家裏,阿爹給你做好吃的。”王夫人喝了茶,将孩子扶了起來。
事情就這樣說定了,時間不等人,王老爺帶着李子文親自去衙門辦戶籍,鎮上的人都認得王單仁,誰也沒有敢耽擱,雖然看着眼前的少年郎不小了,但也不敢多問,順順利利把戶籍改到了王家。
自此李子文改名喚作——王承義。
出衙門的時候,王承義才想起來一個重要的事情,“父親,您收下我,那服役的事情……”
“無妨,為父乃是狀元出身,家中可不用服役,你回去順便和學堂夫子打一聲招呼,日後不用去了。”
初聞此話,王承義怔住,還以為王老爺不讓他讀書了,畢竟供一個讀書郎可得不少錢。
接着他就聽到,“為父的狀元學識怎麽也比一個秀才強吧,日後住在家中,辰時初刻開始跟我讀書。”
對于李家很多人來說,這事可能沒啥感覺,但讀過一年學堂的王承義知道,狀元和秀才之間差距有多大,萬萬沒有想到竟然還有這樣的好事兒。
“好的,那日後就有勞父親了。”
被收養的悲傷,因此沖淡了一點,回村的路上,見親娘眼睛還是紅的,王承義坐在驢車上,抱住了娘親。
“娘,您永遠都是我娘,其實如果明年我考中童生,日後就要去鎮上讀書,書院裏每十日只能放假一天,這樣算來一個月也只能回來三天,您就當我去書院讀書了。”
三嬸一把抱住小兒子,“可那到底是不如自家住着自在,萬一,萬一老爺夫人生氣了你可咋辦。”
和秋哥兒玩了一整日,這會兒有些恹恹的李子豐聞言,拽了拽三嬸的衣袖,“日後我常去鎮上,夫人可喜歡我了,我去哄夫人開心,他們就不會生氣了。”
原本聽悲傷的氣氛,因為小家夥的一句承諾,愣是把氣氛攪合了,三嬸也沒有那麽傷心。
李子墨都在驢車邊上,慢悠悠的說道:“王家人都不錯,在京城裏也有關系,雖然子文日後改名王承義了,但除此之外還是好處更多。”
三嬸等人不知道王老爺的背景,得知身後家族裏還有王妃和大官,都不由得驚嘆,更是後怕當初招待他的時候,有沒有錯處。
“若是咱們子文有出息,将來當個京官,有王家這個靠山在,至少在京城不容易被欺負。”
想到這些,三叔和三嬸好像也不那麽難過了,“也好,日後你在王家可要懂事些,雖然學問重要,但也得幫着人家幹點活,可不能像在家裏似的,只顧着讀書,甚至還能忘了吃飯。”
“知道了娘。”
一行人還沒有走到村裏,半路就遇到了抄近道過來的裏正,看到幾人回來,他遲疑了一會兒,什麽也沒有說,擡手抖了抖手裏的紙。
車上的人不由得一陣後怕,若是今日沒有把李子文過戶出去,這都不用天黑,三叔李慶廣的大名就要在服役的文書上了。
“走吧,一起去村裏,”裏正嘆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