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章
第 45 章
天上沒有掉餡餅的,聽完李子墨說的要求後,三個小豆丁一人端着一碗新盛的疙瘩湯,湊頭在一起邊吃邊商議。
看着他們小身影,李子墨前所未有的耐心,給自己和沈秀也盛了一碗疙瘩湯,兩人一邊喝着一邊等他們商議出一個結果。
不過是一會兒的功夫,那個年紀稍大點的孩子站出來,他碗裏的疙瘩湯都已經空了。
“我們商議過了,你這個事兒我們可以接,但我們有個要求,畢竟是給你跑腿,衣服可以往後再說,但你得給我們準備合腳的鞋。”
他話音落下,李子墨低頭看了看他們腳上的鞋子,小的那個還好,兩個稍大點的孩子,鞋子不僅小了,甚至鞋底破損嚴重,其中一個腳趾還流着血,像是磨破的。
“這個沒有問題,那明早過來吃過早飯,我在和你們說說細節,先試工看看,若是做得好就可以留下繼續做。”
那個大點的孩子昂着頭,“好,一言為定。”
回去的路上,李子墨把他的構想和沈秀說了,乍然聽到這個想發,沈秀覺得有些難以置信,到飯館裏叫菜也是常有,但多是去人取,或者提前打好招呼。
這中急單卻送貨上門的不常見。
“店裏的人手也剛夠用,若是有人去送,那麽人手只怕不夠。”
這點李子墨也想過,若是人少可以讓李子田送,每單給他提點,若是多了……
他突然想起了之前村口遇到的幾個嬸子,當時說可以雇他們家的人,所以李子墨并不擔心人手不夠的問題。
兩人推着小推車,上面擺着兩個食盒,都是今日賣剩的吃食,剛進到院子裏,就看到李奶奶帶着兩個小孫兒在澆花。
“奶,放哪兒一會兒我弄就行,您別累着。”
聽到大孫子回來,李奶奶放下了手裏的瓢,拎着倆小的樂呵呵的迎了過去。
Advertisement
“今天是不是忙,怎麽這會兒才回來。”看到推車上的食盒,李奶奶趕緊幫着接下來。
家裏竈上煮着水,爐底還有火,三人把飯菜收拾出來熱上,看着手裏捏着點心,跑進來探頭探腦的弟弟妹妹,李子墨想起了剛才的事。
“奶,我在鎮上找了三個孩子幫着跑腿,他們都沒有像樣的衣服和鞋子,你看看家裏有沒有霜霜和子豐的舊衣物,先給他們用着,過兩日再裁布給他們做一身。”
都是窮苦人,李奶奶也是善良的,聽聞那三個孩子大小和子豐差不多大,心裏也不好受,找出子豐的兩身舊衣,和一雙打着補丁的舊鞋,雖然舊卻不耽誤穿。
“聽你說那個大點的都得十歲了,估計穿不上子豐的衣服,一會兒你問問李三嬸,他家子文的舊衣物應該差不多。”
屋裏點着兩盞油燈,雖比不得電燈明亮,但也算是明亮了三個大人帶着兩個孩子,五個人說說白日裏的事兒,有說說未來的打算,一頓飯吃的熱熱鬧鬧。
李奶奶更是開心的多吃了半碗粥,得知李三媳婦和孩子一會兒要過來,她又起身拿出家裏的珍藏的陳茶,和沈秀拿回來的點心擺上。
這邊剛準備好,那邊李三嬸和李子木就趕了過來,兩人過來也沒有空着手,拎着幾捧炒熟的花生。
“我這算着你們差不多吃過飯了,趕緊過來,家裏沒什麽東西,炒了點花生。”
這東西在村裏可是好東西,窮人家都舍不得這樣吃,也是夏收之後富裕了點,偶爾炒一把,喝着茶打打牙祭。
“又不是外人,你帶這些過來幹嘛,秀哥兒這不也帶着點心過來,快坐,坐下嘗嘗秀哥兒新做的點心。”
老太太喜歡家裏熱熱鬧鬧的感覺,家裏人多她心裏歡喜的很。
“三嬸快坐,我這今日聽子木說,蓋房子不擴地,所以想和您說說這個事兒,花錢費勁的蓋一次,最好還是都安排好了,子文眼瞅着沒幾年也到了該議親的年歲,總不能到時候再翻蓋一次吧。”
三嬸聞言臉色有些無奈和傷感,“我們何嘗不知這些,只是家裏周轉不開,子文才去學堂一年,先生也常誇他有靈性,是個還苗子,總不能這個時候讓孩子退學回來吧。”
李子墨看了看子木,猜想這孩子是回家沒和家裏說今早的事情。
“那就想辦法趁着蓋房子前多掙些,買不了一畝半畝的,那咱們買幾分地,多蓋一間是一間。”
聽他這樣說,李三嬸猜想到李子墨這是想要幫他們。
“那還得你點點三嬸,我們這還有什麽能掙錢的地方。”她半開玩笑的期待着。
房間裏一時都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看着李子墨,就連坐在李奶奶身邊的霜霜和子豐,也剝着花生腆着小臉望着他。
被衆人注視着,李子墨一時還有些不太自在,他咳了一聲,垂眸裝作倒茶,徐徐道來。
“今日帶着子木進城,他應該也看到了,早上若是擺攤順路賣賣早飯,一早上少說也有八九十文,若是用些心思,一早上一百文沒有問題。”
李奶奶和三嬸都瞪大了眼睛,沒想到一早上就能賣那麽多,剝花生的子豐卻皺起了眉,不悅的瞪着大哥。
又把掙錢的買賣讓了出去……
在衆人還沒有從驚訝的消息裏緩過來,李子墨又說道:“若是早上在店裏加上幾樣早飯,這一日下來單說早飯,也能掙二百文。”
沈秀秀眉微蹙,轉頭不解的看着李子墨,賣八十文那也是李子墨的手藝,加上章武的人情在裏面。
但若是三嬸和李子木去賣,能達到八九十文就不錯了,怎麽能賣到二百文?
天都黑了,這個時代的人睡得又早,李子墨也沒有賣關子,直白的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早飯可以在家做一些,到城門那邊賣給那些早值的官吏,然後再去店裏售賣,直到巳時初刻,如此一來一百五六應是不難,若做的好二百文也不是不行。”
開業之後這兩日,李子墨也有賣早飯,只是他一個人能做的樣式有限,若能多個人一起,也能多吸引些人過來。
“三嬸也不用按天在那裏耗着,早上一早過去,巳時初刻後就可以回家,家裏的活計不耽擱,又能多掙一分錢。”
這個主意是不錯,但李三嬸卻皺了眉,“那我去賣什麽啊?”
李子墨狡黠一笑,“油條餡餅油炸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