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章
第 26 章
眼瞅着快午時了,李子墨終于姍姍回來,遠遠地就看到奶奶抱着霜霜坐在酒肆門口,李三叔兩口子忙着做夾馍。
旁邊的沈秀忙到頭不擡的切涼瓜絲和涼皮,六歲的李子豐一邊吆喝叫賣,一邊手上動作不停,拌好一份裝進竹筒遞給客人。
李子墨心裏頓時有些安慰,弟弟終于長大了……
以後可以給他多安排些工作!
直到李子墨走到了他們面前,李三嬸和沈秀差點沒有認出來。
“客官來點什麽?有涼皮和馍……李大哥?!”
“喲,子墨回來了,到底是怎麽回事兒?”李三叔緊張的打量着他,見人面帶淺笑,看着不像有什麽問題的樣子。
“先招呼食客,咱們回家再說。”
“唉唉對,回去再說,回去再說。”李奶奶将人拽過去,在身上摸摸索索,确認他沒有受傷,老人家臉色好看了不少。
沈秀一直靜靜的看着李子墨,待他和家裏人寒暄完,兩人四目相對,李子墨不知怎麽的就從他的眼睛裏看到了關懷,知道他定然也跟着擔心。
“我真的沒事兒,不過是被叫去問了兩句話。”
沈秀沉默的看着他,須臾問道:“那怎麽還換了衣服?”
提到這個李子墨也有些無奈,自嘲似的笑了笑,“進高門貴府被問句話,都要先沐浴更衣,這衣服就是他們送的。”
見他真的沒有什麽事兒,沈秀腰背松了些,轉頭繼續招呼着過來的食客。
午時的剛過一刻,章武和幾個小吏找了過來,李子墨将預留出來的鹵煮拿出來,其餘的一早就給了餘老板。
Advertisement
章武看着李子豐拌菜動作利索,不由得多看了一會兒,“小子,給伯伯也拌一份。”
李子豐一擡頭,看到是他,也笑了,“好來,我給您多放一勺花生醬,這可是我昨日親手磨得,可香了。”
這邊有來有往,李子墨卻發現章武好像很喜歡孩子,再看看自己那倒黴弟弟,也不知是真的巧合,還是這小子的嘴出生的時候開了光。
怎麽就這麽寸。
剛過午時,李子墨今日帶來的吃食就全部賣完了,甚至在來客裏面,他還看到了幾個搬運工,這些人素日裏可很少來東市買吃的。
一摸裝錢的口袋,沉甸甸的少說也有七八百文,帶來的夾馍也都賣完,心裏盤算了一下成本和利潤,李子墨嘴角忍不住勾起。
一家子心裏都裝着事兒,也沒有心思在鎮上多留,回村的時候,李三叔幹着驢車拉着李奶奶和兩個小的,沈秀也被三嬸攆到了車上,她跟李三叔趕着車慢慢走,一旁是李子墨推着小獨輪車。
家裏有個大牲口,那都是家裏的寶,李三嬸舍不得累着驢,于是沒有坐上去。
“今日到底是怎麽回事兒?”
雖然在吃食攤上他們聽了一個大概,但心裏也是惴惴不安,那可是駐邊将軍,是見過皇帝的人啊,不管好事壞事,對于老百姓來說,都不想和這種大官有牽扯。
一個不甚就有可能人頭不保。
“今日過去倒也沒有什麽,只是就過來小公子之後,他的父母以為我會醫術,于是叫過去給他孩子再看看,雖然人活了,但到底是傷了身子,且得好生養着。”
雖然三嬸三叔還有李奶奶沒有在場見過,但只是聽他們這樣說,都已經吓得不行,不過好在是有驚無險。
李奶奶今日吓得不輕,她都有心勸李子墨不要再去做買賣了,但是懷裏抱着今日掙得銀錢,沉甸甸的一大包,她都好久沒有見過這麽多錢了。
知道她勸不住李子墨,也就沒有多說,快走到村口了才說道:“今日都辛苦了,一會兒別回去了,直接趕着車去我那,昨日做的還有不少涼皮,咱們簡單的拌一拌,就着馍湊付一口吧。”
這會兒所有人心裏還都惶惶不安的,李三嬸也沒有拒絕,于是兩口子趕着車,一起去了李子墨家。
家裏還有四五張的涼皮,因為當時做的時候沈秀摸不透力道,這幾張是被不小心揭碎了的,說是留在家裏自己吃得了。
這會兒剛好用到了,李子墨親自出手拌了一份,還往裏面放了一點食茱萸,增加了辣味,更加刺激人的食欲,幾個人圍着桌子,一口馍一口酸爽麻辣的涼皮,吃的十分盡興。
“子墨是怎麽想出這樣的吃食?”
三嬸也是活了半輩子的人,從沒有吃過這樣的東西。
看着摸着像是米糕,但是薄薄的一層又十分有彈性,單張看的時候還有些透明,吃在嘴裏像是面餅但又涼飕飕有點彈牙,帶着獨有的清香甘甜,用花生醬和涼瓜一拌,又香又開胃。
“也是瞎琢磨的,做法也不難,今日還是第一次賣這個,沒想到生意還行吶,所以我想着如果三嬸白日裏有時間,能不能過來幫着做涼皮和馍餅。
我和秀哥兒去鎮上賣吃食,每日給三嬸三十文的工錢。”
在座的都是一愣,這個事兒李子墨之前也沒有和李奶奶說過,所以老太太也不知道這個事兒,下意識的去看沈秀。
沈秀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沖着李奶奶搖了搖頭,兩人都沒有說什麽,只是靜靜的看着李子墨。
“三,三十文?!”對于村裏的女人來說,三十文可不少,不是一個月三十文,而是一天三十文。“
這東西瞧着也不像難做的,李子墨像是看出了她的疑惑,笑着點頭,“對,一天三十文,早上我調好了面糊,三嬸只按照我說的過來操作就行,倒也不用一天,若是熟練了,上午烙點馍餅,下午做兩個時辰的涼皮就行。”
見他是認真的,李三嬸立即擺擺手,“不行,不行,馍餅一鍋就能做十五個,一早上就能做三四鍋,照你說的涼皮也不難做,我要是學會了,一上午或者一下午就能全做出,哪裏就能一日拿你三十文。”
李三叔也點點頭,“不過是半日的功夫,不然半個月三十文吧。”
在家也是圍着鍋臺轉,這種事兒在村裏人看來就算不得什麽,哪裏就值那麽多工錢。
李子墨卻搖了搖頭,“不多啊,這會兒生意剛開始,做的少,日後若是需要的量大了,我也會給三嬸加工錢的,若三叔三嬸非不要,我也不敢找你們幫忙了,正所謂親兄弟明算賬,不然咱們這親戚只怕也不長久,早晚得生怨,再說我聽說子木也要開始說親了,家裏還是多些銀錢的好。”
李奶奶雖然不懂孫子做的事情,但也幫着說道:“是啊,你們就應下吧,若掙不出來,子墨也不能給這麽多工錢,這地裏的收成那得看着老天爺的臉,子木開始說親,家裏也得翻蓋房子,用錢的地方在後頭呢。”
見他們都這樣說,李奶奶又說到了他們兩口子的心坎上,大兒子要開始說親了,房子也得翻蓋,不然住不開。
這裏裏外外都得花錢,他們還想着再賣幾石糧食,但那也是杯水車薪,萬一明年地裏收成不好,沒有存糧是要出人命的。
“好,那明日我收拾好家裏,就過來做馍,今日下午子墨教我怎麽做涼皮,明天下午我過來做。”
“成,咱們吃完飯,我就教三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