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
第 3 章
“這都前年的事兒了,那不是他爹去鎮上給人蓋房,帶着他也去,就是那半個月他跟着人家學了點,後來……”
李奶奶說到這裏突然停下了,李三嬸也見此立馬笑着轉開了話題。
“哎呀,子墨就是聰明,從小看着悶不出聲的,卻是個勤快的,學東西也快。”
李奶奶臉上淡淡的沒有說話,看着孫子僵硬的背影,她露出一絲的苦笑。
“幸好家裏有子墨。”
李子墨看着眼前的鍋,緊緊的握着手裏的鍋鏟,他心裏隐隐有個猜想,但……太過匪夷所思。
油已經開了,他顧不得多想,蒜末下鍋爆香,鮮嫩的青菜下鍋翻炒,一勺高湯淋上,鮮香味頓時拔了一個高度。
白淨的雞腿肉炖冬瓜,一個大冬瓜也只用了兩只雞腿,若不是被李子墨剁成肉泥汆丸子,只怕落入鍋裏都找不見蹤影。
高湯倒入另一個鍋中,沉澱在鍋底的肉沫湯汁自然不能倒掉,調着豆腐炖了一大鍋。
雞油竹筍,雞茸豆腐,雞肉丸子冬瓜湯,雞汁淋青菜,清炒山藥塊,最後就是雞汁金湯手擀面。
王家在雙鐮村沒有什麽親人,王婆子一走,王家幾乎只剩下一個還沒有正式過門的沈秀夫郎。
過來吊唁的人不多,都是本村的人,王婆子活着的時候因為兒子重病纏身,她整個人都陰郁刻薄,得罪了不少村裏人,這會兒人沒了,過來吊唁的人也不多。
這會兒擺了三桌,每桌五道菜,誰來就給誰現煮一碗面,雞汁金湯都是做好了的湯底,這一中午下來,來了沒幾個人,但三張桌子上的菜卻剩了不多,看着雞油竹筍那盤子比刷的還幹淨,李子墨都懷疑是不是被誰調包了?
正琢磨着下午得盯着點席面,突然村裏又來了不少人去王家吊唁,氣還沒有喘勻,放下人情錢他們就急吼吼的來了到了李家。
“子墨哥,給我們也煮碗雞汁金湯面!”
Advertisement
都要準備刷鍋的李子墨,好奇的探出頭看過去,只見是幾個臉熟的小漢子,稀碎的記憶碎片,他一時沒有想起來那幾個人是誰。
李奶奶領着霜霜也好奇的看過去,“喲,這不是大牛,和李明李大富他們嗎,這三個孩子怎麽過來了。”
按理說這些小輩是不會來的,可這三人顯然是一路小跑過來。
李子墨也沒有多想,安心開始煮面,瞧着桌上的菜不多了,他又随手炒了幾盤洋芋絲,用醋和食茱萸拌了兩盤水芹,酸辣開胃,正适合夏日裏吃。
飯菜一端上桌,三人互相對視了一眼,拿起筷子挑起面條嗦了一口。
“唔,好吃!沒看出來啊子墨,你做飯竟然這麽好吃,這面條比鎮上珍記面館還要好吃,湯鮮面彈。”
原本他們今日都不會過來,誰成想村長的兒子,葛長春過來吊唁,順便吃了一頓飯 ,回家路上遇到他們三人,好一頓贊嘆李子墨做飯好吃,若不是因為喪宴不好喧嘩,他當時就要鬧着李子墨在給他煮一碗了。
最後意猶未盡,把已經見底的雞油竹筍的盤底也倒到了面碗裏,佐着面條湯一口悶了。
聞言李子墨一陣沉默,這下可算是找到了罪魁了,合着是被人抹了盤子底。
他一時有些哭笑不得,“吃不飽和我說,喪宴最起碼還是管飽的。”
三人點點頭,顧不上多說,臉都埋進了碗裏,李子墨見他們吃的這麽着急,他也不再多說轉身回屋收拾廚房。
看着院子裏吃飯的人,李三嬸也忍不住看向李子墨,她聞了一中午的香味,忙裏忙外這會兒還真餓了。
刷幹淨那些收回來的盤子碗,李子墨擦了擦手,笑着看向三嬸,“三嬸忙了一上午了,餓了吧,我給三嬸也煮一碗面吧,下午還有的忙。”
三嬸過來幫忙那是人情,給不了辛苦錢,李子墨便只能管好三嬸這一日三餐。
李三嬸早就饞了,讪讪笑着嘴上念叨着,“也不是很餓,再等一會兒也沒問題……”
這下真的逗笑了李子墨,“別介,三嬸您還是現在吃吧,一會兒怕還有的忙,趁着這會兒人少空閑,趕緊吃碗面休息一下。”
兩個孩子年紀小,吃飽玩了一會兒就有些犯困,李奶奶帶着兩個小的就回屋睡覺,這一中午幾乎都是李三嬸在幫忙。
一碗面很快做了出來,李子墨端給三嬸,給自己也倒了一杯水坐了下來,這一日也只有這會兒功夫能清閑一點。
“吸溜——”三嬸吸了一大口爽彈的面條,眼睛一下瞪大,“唔……子墨,你做飯怎麽這麽好吃!”
因是給自家做的,李子墨沒放雞蛋,只放了點雞湯燙過的青菜,金色的雞湯作為湯底,看着其實沒有多少食欲。
但入口鮮香爽滑,雞湯香而不膩,鮮而不腥,面條自帶的清香甘甜,殘留在舌頭兩側久久回味不絕,三嬸一口面吃下,不知怎麽竟然有些不受控制的眼睛濕潤。
可心裏卻是驚奇和幸福的,“這面做的太好吃了,怎麽會這麽好吃。”
她也不需要李子墨回答什麽,一邊問着一邊又嗦了一口面條,看得李子墨心裏前所未有的滿足,拿着扇子給她扇風涼快着。
這大夏天的,吃碗熱面沒有幾個不出汗的,可越是這樣,越覺得暢快!舒服!
“只怕王家的那個夫郎秀哥兒也沒有吃飯,一會兒我吃完了給他也送一碗去。”
李子墨垂下的睫毛一顫,“三嬸歇着吧,我這就去送飯,順便和秀哥兒說一聲晚上菜品,再去地窖和菜園子裏挑些菜。”
大白天的,王家也有人進進出出,也不妨礙什麽避嫌不避嫌,李三嬸更沒有往這方面多想。
“好,一會兒我吃完收拾出來,就去幫你拎菜。”
村子裏的婦人和哥兒都幹慣了活計,哪裏有閑着發呆時間,雖然第一次見三嬸,但李子墨也看出來對方不是個閑得住的人。
聽她這樣說,李子墨也沒有再阻攔,又煮了一碗面,知道沈秀守孝吃肉不合适,但想着對方那瘦瘦小小的身材,他拿出之前留出來的豆腐,用一小塊雞油煎了一下。
雖然雞油很少,也只是不沾鍋底的作用,但聊勝于無到底是沾了一點香味。
想着靈堂這會兒還有不少的人在幫忙,李子墨沒有用摻了南瓜汁的金湯做底,反而從鍋裏盛了一些用肉泥澄過的高湯。
看着清清亮亮宛如一碗清水,任誰看了,也說不出什麽。
端着一碗清水青菜豆腐面來到了靈前,沈秀跪在地上燒紙錢,有人來上香他就給人回禮。
這一上午他的腰腿都快累斷了,但還是不得不跪在那裏。
見李子墨進來的時候,他甚至反應不過來,還要準備回禮,幸而被李子墨一把攙扶住了。
“秀哥兒不認得我了不成?”李子墨笑了一聲,将托盤放在了一旁的小幾上,周圍有幫忙的看到了碗裏的飯,也都過來攙扶沈秀。
“人是鐵飯是鋼,秀哥兒在這忙了一上午了,快去吃點東西吧,這裏有我們看着出不了錯,再說這個時辰也不會再有人過來,晚些還有的忙。”
沈秀是個聽勸的,況且他這會兒也真的累了,坐下看着一碗清清淡淡的面條,也沒有多少食欲。
那些幫忙的人看到了,嘴上不說,但心裏不由得唏噓,沒想到王婆子還娶了一個這樣孝順的兒媳,守靈不吃肉但多少會沾點葷腥,再不濟一顆煮蛋也是有的。
可看看沈秀碗裏的面,這不就是清水面條,唯一算是好東西的就是那三四塊豆腐。
見他滿臉疲憊,垂着眼捧着碗卻不動一筷子,李子墨無奈的嘆息一聲。
“你且先喝一口熱湯開開胃,吃過飯我還得和你說一下晚上席面要用的東西。”
他這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和語氣,冷飕飕的引得沈秀看了他一眼,李子墨卻只是用棱角分明的下巴朝着面完點了點。
沈秀無奈捧着碗小口的嘬了一口湯,湯汁一入口他就發現了這碗面的訣竅,再擡頭睜着一雙小鹿般濕漉漉的眸子看着李子墨。
猜到他定然也喜歡這雞湯,李子墨收起了剛才冷淡的神色,輕輕一笑,“快些吃吧,面一會兒坨了更倒胃口,我先去地窖看看,挑些菜晚上的席面該準備起來了。”
說完他就自行去後院找食材,沈秀愣愣的挑起一筷子面送到嘴裏,眼圈忍不住紅了,他自己也說不明白為什麽會這樣。
但在村裏幫忙的人看來,便是沈秀知恩,現在王婆子去了他心裏難受,強撐着吃面都忍不住思念已故之人潸然淚下。
李子墨選好東西,又回家拎着籃子去了王家的菜園子,李三嬸這會兒也都收拾完了,過來到菜地裏幫着收拾。
“子墨啊,我們院子裏種了不少的莴筍,你看你要是需要就去摘,那東西晚幾天就容易老了咬不動。”
都是村裏人,這樣的事情經常有,誰家需要蔥自家地裏沒種,都會到鄰居家菜園子裏拔一顆,不過是打聲招呼的事情。
莴筍一棵就夠三口人吃一頓甚至兩頓,李三嬸他們家裏人口少,一共四個人,那幾棵莴筍的确是吃不完,放着最後也是生筋咬不動。
李子墨也沒有客氣,直接去旁邊的菜園子裏挖了三棵,見三嬸欲言又止的,他笑着放下手裏的籃子。
“三嬸有什麽事兒就直說,你和侄兒有什麽客氣的。”
“是這樣的,我大哥家的閨女過些日子要出閣了,送嫁宴我想着找你幫着操辦,但……我大哥家裏不富裕,只怕給不了多少辛苦錢。”
子墨的手藝她是嘗過的,這樣好的手藝,沒個一百文只怕請不到,但她大哥家也着實不富裕,要置辦酒席,再出一百文請廚子就有些肝疼。
聽到有人送生意上門,李子墨哪裏還能嫌少,畢竟做生意先揚名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工錢都好說,我也不和自家人談錢,三嬸您這是不把侄兒當自己人呢,到時候具體的咱再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