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21章
安東尼領着我們五個慢慢走進大殿。
距離不算遠,擡頭就能看見端坐在‘正大光明’匾額下的康熙皇帝,可我卻不敢擡頭。進來的時候楊大人已經吩咐過,除非皇上叫擡頭,否則是不能擡頭的,更不能直視皇帝陛下。
我緊張地呼吸都紊亂了,臉上地肌肉控制不住地抽動,心裏暗罵自己沒出息,不過又有誰在見到三百年前的千古一帝之前,不緊張呢?
郎世寧悄悄沖我做了個深呼吸的示範。
大殿之上,左右兩旁站滿了滿漢文武官員。
據說早晨皇上已經帶領文武官員在中正殿舉行儀式,皇帝升殿,大臣陪侍,衆喇嘛在殿外唪經,由達癞喇嘛或章嘉胡圖克圖為皇帝拂拭衣冠,除災去邪,以祓不祥。
我原以為皇上今天會放假喝粥呢,沒想到還要上朝。
我們走上大殿中央,由安東尼帶領着跪下磕頭,行三跪九叩之禮。
禮畢,兩個太監把我們的貢品擡上大殿,進獻給皇帝。
第一件是由葡萄牙宮廷設計師根據最先進的機械科學鑄造的,高231厘米的銅鍍金寫字人鐘。之所以取名寫字人鐘,是因為鐘的底座上安放着一個西洋模樣的機器人。上弦後,機器人開始提筆書寫“八方向化,九土來王”八個漢字,橫、豎、撇、捺筆鋒蒼勁頗有大家風範,機器人的腦袋也随着書寫左右擺動。精巧至極。
皇上和文武群臣都對此物很感興趣。
我跪下請示為皇上及文武群臣解說,只聽頭頂傳來溫和朗潤的聲音:“你就那個生長在西洋的中國人,你的漢話說的不錯,可見在番邦沒有忘本。朕聽你聲音朗潤,氣息沉穩,想來也不怯場,擡起頭來讓大家瞧瞧吧。朕的肱骨之臣都為你吵了好幾天了,讓他們看看,本朝第一個登上太和殿的女人長什麽樣!”
我全身的血液都沸騰了,我竟然是康熙朝第一個登上太和殿的女人!
感謝命運,感謝時光将此殊榮賦予我!
我緩緩擡起頭,竭力克制着興奮和激動,盡可能平靜地望過去。只見一個比想象中年輕許多的男人斜斜倚在龍椅的扶手上,窄瘦臉上帶着和煦的笑,好整以暇地瞧着我,卻偏有種不怒自威的氣勢,讓人不由自主地臣服。
Advertisement
不知道郎世寧他們有朝一日看到耶稣的時候,是不是和我現在的心情一樣。
我也很想做個現場采訪,問問皇帝和那些大臣,我的長相是否符合他們的想象。
當然,在這裏,我可不敢放肆,只能想想而已。
“你說八國語言?”他的語速不快也不慢,不高也不低的聲音在莊嚴肅穆的大殿上回蕩,震懾人心。
我也不知怎麽的,原先不熟悉的禮儀,這會兒不經腦子就流暢地使出來,畢恭畢敬地口了個頭,朗聲道:“回皇上,是。”
“嗯,年輕人多學點東西,是值得表揚的。”
再叩首,“謝皇上誇獎,不過歐洲的國家都不大,加起來也不如大清的版圖大,可想而之,所謂八國語言,和咱們家八個地方的方言差不多,只要掌握一門,其他都不難學的。”
“你還挺謙虛。”皇帝笑了笑,“你不是生在歐洲,長在歐洲嗎,怎麽把這裏當成家?跟誰學的漢話?”
“陛下,我只有一個家,就是大清。從小我爹娘就是這麽教育我的,所以我小時候只會說漢化,後來爹娘去世,教會收養了我,我才跟着神父們學會了其他語言。”教廷給我安排了一個詳盡的身份背景,問得再仔細也不會出岔子。
“可憐見的,爹娘可有教你讀書?”
我喘了口氣,道:“讀過一些,不過都是我爹愛看的,比如《增廣賢文》、《古文觀止》這些。在外面找不到《女德》這樣的書,所以……”我指了指自己的短發,嘆道:“我不擅長當女孩兒。”
皇上又笑了:“你這鬼機靈,是提醒朕別把你當等閑女流看待吧!”
我把握不好分寸,沒敢辯駁,只俯身叩頭。
“你還看過《古文觀止》,歐洲蠻夷之地,也能買到這本書嗎?”殿內有個大胡子官員問。
我朗聲答道:“有的。歐洲人很崇尚中華文化,從文學、藝術到哲學、醫學,都有人研究,有些人不僅研究,還著書立說,自發地宣揚□□大國的繁榮昌盛。法國君主路易十四,甚至曾在皇宮裏舉行過一場中國式舞會,他身着中式服裝、端坐八擡大轎出場,引發歐洲各國民衆熱議。”
“那是東施效颦!”
“陛下英明,萬國來朝!”
殿內一時熱議紛紛。
皇上龍顏大悅,哈哈大笑,道:“你很好。朕最看不上那些連中國書都沒讀過,就妄加評論中國國情、游說百姓抛棄祖宗文化、信仰外來神明的傳教士。譬如前些年,葡萄牙教宗派來的那個弗朗西斯。他既不識字,又不善中國語言,對話須用翻譯。這等人敢談中國經書之道,無異于門外漢,說話沒有一點根據。”
我從廣州進京的路上對他說的這個人略有耳聞。
數年前,葡萄牙教廷曾要求中國信徒放棄一切中國禮儀,包括祭祀祖先,拜祭孔子,為亡者設牌位等封建迷信活動。1704年,教宗克萊孟十一世派遣多羅主教為特使赴中國頒布禁止中國禮儀的谕令。多羅于1705年4月抵澳門,12月抵達北京,起初很受康熙歡迎。1706年6月29日,康熙第二次正式召見多羅,向他解釋了中國禮儀的意義,請他轉告教宗,中國禮儀不得改變,因為它與天主教道理并不相悖,若有西教士主張反對中國禮儀,則不得留住中國。多羅不想與康熙發生正面沖突,未作正面回答,只說将引見通曉中國的主教顏當來繼續讨論禮儀問題。沒想到顏當觸怒康熙,被驅逐到了澳門。
弗朗西斯就是安東尼之前的東堂主教,他在北京待了五年,葡萄牙教廷一直相信他通曉中國文化,此刻從康熙口中聽來,原來他是個徹頭徹底的門外漢!
其實讓中國信徒放棄禮儀,只能是葡萄牙教廷單方面的意願,不說康熙不可能同意,就連中國的各個修會中的傳教士都不同意這樣做。這分明就給艱難的傳教事業增加障礙!
我深刻地認識到,中國朝廷和葡萄牙教廷之間需要一個紐帶,這個紐帶必須精通中國文化,了解中國國情,并且知曉教廷的意圖。
至于這個紐帶是什麽身份,出身如何,并不重要。
“好了,起來吧!給朕和朕的臣子們講演一下這個寫字鐘,西洋的玩意兒一向有趣。”
我暗暗咋舌:西洋的玩意何止是有趣啊!将來還能竊取你的江山呢!
皇帝下旨了,我連忙站起來,走到寫字鐘前上弦。
随着音樂緩緩流淌,機器人搖頭擺尾地開始寫字,我緩慢清晰地解釋着其中的科學原理,只盼有人意識到它所代表的歐洲的科學發展,而不是僅僅把它當成一件玩物。
可惜,表演完畢,連康熙都只說了一句有意思而已。
滿朝文武,也只當個樂呵看。
第二套貢品是從英國帶來的三十餘件科學儀器,包括天文望遠鏡,地軌儀等,戴唯德為此做了解釋。
除此之外,康熙皇帝一一詢問了其他幾人的技藝,對羅懷中尤其感興趣,問他擅長哪些領域的醫學,羅懷中回答說婦科和小兒科,康熙皇帝大喜,當即令他下朝後去太醫院和太醫們切磋交流。
獻完了寶,他賞賜了我們,我得到一件寸許大小,雕刻精美細致的,有點像麒麟的玉辟邪。
這要擱在現代,不知能賣多少錢……我心裏美滋滋地想,就留着當傳家寶好了。
當我們都要退下的時候,康熙皇帝把我叫住了,我連忙又在殿中央跪下來。
他說道:“秋童,一會兒還有法國使節來觐見,你留這兒給朕做個翻譯,如何?”
我忙道:“好啊!沒問題!”
康熙一愣。
我吓出一身冷汗,一得意,又忘形了……
法國使團共有五人,正是代表之前被當衆被拉踩的法國皇帝路易十四前來,向康熙皇帝再次提出貿易申請。
大概連康熙自己都不記得法國使臣到底來過多少次了。
目前中國的出口貿易主要是通過絲綢之路運往西域、中亞和歐洲,貨物幾經轉折之後,成本異常高。而歐洲皇室近些年來頗風靡中國貨,一個貴族家裏如果沒有中國的舶來品做裝飾,是相當沒臉面的事情,所以中國産品在歐洲市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态。
反觀歐洲,他們的工業在發展,但市場卻沒有變化,當供大于求而不能外銷的時候,就會導致商品貶值。
因此,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想打開中國的貿易大門,而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路易十四,不僅僅是看好中國這片市場而已,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想結交康熙,因為他們兩個有許多相似之處,路易十四可能有種英雄遇見英雄的惺惺相惜之感。
他們都創造了盛世,在位時間都很長,甚至都生了很多孩子,而且他們也都建造了震驚世界的園林宮殿。一個是被稱為萬園之首的暢春園(這時候圓明園還名不見經傳),一個是豪華輝煌,無與倫比的凡爾賽宮。
加上俄國的彼得大帝,他們三個人可是說是此時世界上最偉大的君王!
法國使臣非常明确地表達了互通貿易的好處。
我把法國使臣的話翻譯出來,康熙令朝臣商量,自己則阖上雙目在龍椅上休息。
我便偷空悄悄打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