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章
第 30 章
這一部分不是重頭戲,所以沒過多久,路遙就随着攝制組出發了。
接下來的情節沒有高能,大致就是7個嘉賓在節目組租的地方彙合,并通過抓阄決定了房間歸屬,從明天開始就要工作了。
第一天的直播雖然沒啥大爆點,但是平常又溫馨,每個嘉賓都展現了自己,不少觀衆直呼不夠看,快節奏和高壓的時代洪流裏,這種節目很治愈。
第二日,吃過早飯之後,大家都開始尋找兼職了。
昨天相互熟悉後,7個人圍在一起商量了計劃,這附近都是商鋪,尤其是奶茶店、快餐店居多,兼職崗位不少。而且他們昨天下午在附近轉了轉,有了個初步的了解。
一圈下來只有2個嘉賓能成功上崗,一個是炸雞店一個是小吃鋪,不過兼職薪資不高,一天只有60塊,這樣下去5天根本不可能湊夠1w。
下午其他人繼續出去尋找兼職,到了晚上第一天工資只有270塊的,7個人不由得有些受打擊。
這時,路瑤提問道:“節目組規定了必須在這附近找工作嗎?”
因為她是這裏咖位最高的,今天的270塊裏又有100塊都是她賺回來的,所以大家隐隐都把她當主心骨,一個女生說:“好像是沒有,規定上只寫了不能讓周圍人協助,不能讓公司作弊這種。”
“那好,今天先這樣,大家如果信我,就睡前把行李收拾一下,明天跟着我去個地方。”
其餘6個人見她神色篤定,并沒有異議。
網絡上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讨論,以普通老百姓視角來看,這幾個人既沒人脈又沒經驗,大概率只能找到一些體力勞動的兼職。
路瑤算是情況好一些的,因為她大學時候就經常做兼職,所以今天賺得最多。
既然是參加節目,那肯定不能走捷徑,不然直接開口跟公司要個1w塊完成任務那不是輕而易舉?接下來的4天要拿到9800塊,路瑤到底有什麽神通?
路瑤帶着6個嘉賓退了房,跟場地的主人要回了租金的五分之四,那五分之一是給對方的補償,就在所有人額度都以為她會把6500元算在薪資裏時,她只留下了500,“退的時候是極星出面給了補償房東才同意退,這500是我應得的。”
Advertisement
攝制組哪敢反駁,那6000其實還是他們賺了。
一行人坐上節目組的車,徑直沖着新城西城區的一個兩層老舊建築駛去,車停好後,門口已經有人接待了。
頭發花白的老人有些不習慣面對這麽多鏡頭,但還是迎了上來,“是路小姐吧?我就是電話聯系的那個何雲生,您叫我老何就行。”
路瑤倒是笑了一下,“您客氣,我還是叫您何老師吧。”
何雲生臉上的笑容可掬,整個人就像個鄰家遛鳥的老爺爺,“好好好,各位快進來吧。”
通過他們的對話得知,這裏是民間草臺戲班子,一共不過15個人艱難地維持着營生,全靠老觀衆給面子才沒有解散,平時會表演一些越劇黃梅戲之類的。
而且,這裏管食宿。
條件也不差,住宿條件雖然比不上之前租住的地方,但是工作人員提前收拾過,很整潔也沒有異味,7個人還自由選擇房間。
經過昨天的“同甘共苦”,互相已經有了初步的好感,所以這一部分路瑤不等節目組說什麽就直接安排好了。
接下來的半天,7個人和戲班子的老師們見了面,每個人都分配到一個師父,學起了戲。
時間只有兩天半,當然學不成什麽,但兩天後的表演,7個嘉賓只會扮上幾個不影響表演的配角登場,屆時師父們收到的投喂他們也可以分到一些。
過程雖然時間緊迫,但是幾個嘉賓都沒有什麽高高在上的架子,甚至有的師父的從業時間都要比一些人的年齡多幾年,這兩天的生活既溫馨又充滿了啼笑皆非,總體來說還是很有看點的。
規定時間的第四天下午,新學徒們迎來了第一次登臺表演。
也是蹭到了一點節目的熱度,來的觀衆不僅有周圍的老觀衆,還有不少年輕的新觀衆,大家都有秩序的入座,甚至有人自己帶了折疊的小椅子坐在角落裏,一點也沒有打擾這個戲班的正常表演。
演出中,遇到那些工作者賣力氣的情況時,底下的觀衆就會進行投喂,基本上是家裏有啥就送啥,很久之前是往臺上扔錢,表示對表演的認可,如今倒是也有。
7位嘉賓從沒遇到過這種情況,一箱奶、一只捆好的雞和鴨、散包裝的零食、一籃子家裏産的土雞蛋陸續被臺下的觀衆送上來,除了正在唱戲的主角,其他人包括幕後的工作人員都在收這些打賞。
很快臺上就滿滿當當都是觀衆的打賞,有一位大哥直接走到臺上來,将手中的紙幣插到正在唱戲的女旦頭上,工作人員告訴嘉賓們,這是對表演最大的肯定。
一場下來,戲班幾乎重新回到了昔日的榮光,連帶着7位跑龍套的嘉賓都有打賞,其中一個連續“兼職”三場戲的男生不僅手上都要拿不下了,腋下還夾着一捆甘蔗,他臉上紅撲撲的很是激動。
最後節目組一合計,他們的薪資離1w只差200塊,所有人都沒想到這個結果,不由得愣住了,幾個人圍坐在已經散場的戲臺下,神情都很遺憾。
“早知道我就多串一場了,興許就能把這200補上。”
“也怪我,想着師父家裏也不富裕,我得到的打賞幾乎都給師父了,但那是師傅應得的。”
“沒事,這不是還有最後一天嗎?咱們明天出去再試試能不能幹點雜活,200應該能湊上的。”
“對對對,都別內疚了,咱們一定行的,這不是還有一天嗎!”
“嘿嘿,就是,再說了,不夠就不夠,承認自己失敗也沒那麽難。”
“就是,慌什麽!還沒到最後一刻呢!”
“加油加油!我們一定行的!”
“加油!”
任務第四天的直播就在這樣的互相打氣和鼓勵中結束了,但是讨論不可能結束,随着綜藝中幾名嘉賓生澀又笨拙的學習,師父們刀子嘴豆腐心的教導,越來越多的人出現在直播間,發表自己的言論。
這其中有一部分人被中華傳統戲曲吸引,有人直接拉踩,說現在的年輕人都愛什麽說唱,根本比不上咱們老祖宗喜歡的東西嘛。
任務的第五天,嘉賓們都起得很早,那個因為身形好連着在三場戲裏兼職的男生一邊刷着牙,一邊跟着李奶奶去戲班的後院菜地裏巡視。
他這兩天向來如此,已然成了李奶奶的小助手,刷完了牙,就從藤上薅下一根黃瓜,李奶奶好幹淨,小菜園沒那些糞肥和爛葉子的,黃瓜拿到水龍頭底下一沖就能直接吃。
其他人都梳洗完畢之後,路瑤把大家聚在一處,“也不用回市區了,就在這附近找工作,雖然比不上那邊繁華,隔着兩條街倒是有一條步行街,也有不少商鋪的。”
衆人紛紛表示今天一定能湊夠200塊!
鏡頭下,7個年輕人鬥志昂揚,什麽工作都願意做,終于在晚上統計的時候掙夠了任務目标的1w元,大家振臂高呼油然而生一種成就感,有兩個感性的人眼中還泛起了淚花。
而當節目組告知他們因為昨天的直播演出,更多的人關注到了戲班子,并獲得了相關人士的捐款,足夠戲班再唱十幾年時,他們的慶祝聲音比剛才還要響亮。
然後就到了周末花錢的環節,嘉賓們可以自由支配這1w塊錢,節目組還告知他們可以留一部分給下一期的嘉賓充當啓動資金,結果這些人各個義憤填膺,嚷嚷着他們都要花光光不給下一期的留任何一分錢!
嘴上這麽說,但是大家都默契地商量起好吃又實惠的餐館,戲班的師父們最有發言權,你一言我一句的出起主意。
最終,嘉賓們帶師父們去吃了自助火鍋,二十多個人熱熱鬧鬧的吃完了一頓飯,人均才不到80塊。
臨走前,路瑤在其他人的催促下把5000塊現金塞到了班主辦公室的抽屜裏,打算離開後再告訴班主這件事,還剩下的1000塊,就留給下一期的嘉賓了,他們可都是0元起家,1000不少了呢!
至此,第一期的直播綜藝節目完滿結束。
嘉賓幾乎都是剛入行的新人,分別時早已經處出了感情,互相留了聯系方式就依依不舍的走向了不同的方向,路瑤是最後一個離開的,班主含着熱淚連連和她說着感謝。
回程的路上,路瑤和姜拾憶通電話,“我就說經紀人姐姐怎麽會讓我不得已時去聯系戲班,原來是你的想法?”
姜拾憶笑嘻嘻地說:“我姥姥家是曲x的,曲藝之鄉嘛,我第一天看直播的時候就知道那群做節目的陽奉陰違,收了我的錢還想欺負我的人,想得真美。”
那倒是确實,除了任務的第一天被節目組故意為難,後面的任務節目組全程大氣都不敢出一下,嘉賓們自己商量,簡直是想幹嘛幹嘛。
路瑤也是笑,“不過節目組可能有他們的考量,畢竟人家做節目才是專業的,也不知道我們瞎搞一通網上反響會成什麽樣。”
“唔,看樣子吧,一半一半,反正你人情還完了,他們再找上門請你去你就推給公司,讓他們去應對。”
路瑤這幾天可以說很累,嘉賓們都是沒怎麽獨當一面的孩子,她臨時充當了小隊長忙裏忙外,任務沒完成時她是最着急的,如今節目結束後疲憊就鋪天蓋地的湧上來,她迷迷糊糊最後聽到的是姜拾憶說什麽早點休息的話。
而網絡上現在可謂是熱鬧非凡,一位自稱是節目組的工作人員發朋友圈吐槽,自己和同事千辛萬苦籌備的節目被某公司及旗下藝人毀得面目全非。
他的好友列表裏就有一個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把截圖傳出去了,營銷號們聞風而動,紛紛下場湊熱鬧,更有那有門路的,把節目組的原本計劃給曝光了出來。
網友一看,節目組所謂的“精心籌備”就是流水線的綜藝劇本,通過故意針對而凸顯出嘉賓們的困境與無能,完全的為了取悅觀衆而存在,這一下子第一期的嘉賓們的新粉那還樂意?
于是各方人馬直接大混戰,7個嘉賓的粉絲們擰成一股繩,換上了統一的頭像和昵稱,主打的就是一個來一個噴一個來兩個黑一雙。
一時間沒有人能成為這股勢力的對手,就連平時最跳脫的某女星腦殘粉都避其鋒芒,最離譜的是,她們不僅跟對家們人對線,順手還把企圖将戲班那些師父們拉下場的人們罵到關評論裝隐身。
姜拾憶這邊既沒有去故意擠兌節目組和那些渾水摸魚的人,只是多次約束了路瑤粉絲們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