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誘餌
第二十二章:誘餌
“七日?”楊臣當然知道李牧這麽安排,其實是希望引出匈奴大軍,進一步削減匈奴的實力,為趙國留下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北境安寧。
但他随即皺起了眉頭:“七日的時間,是否太短了?或許匈奴人還沒有得到消息,便已經到了時間。難道,我們到時候真的把他殺了不成?”
倒不是因為他同情這名男童,而是因為若這名男童身份尊貴,這麽草率殺了實在有些可惜。
“中書令的人遲遲沒有回去複命,恐怕要不了多久,趙王偃便會知道中書令出了意外,因此會派另外幾人再次向我傳令。到時,我便不宜再留下将匈奴大軍一網打盡了啊。”李牧輕輕一嘆,“所以,我們要加快時間。如今,我們趙國北境附近的匈奴人,已被我們挖的差不多了,東胡人員,更是損失慘重。這一次,若能在我離開之前,深入匈奴國,将他們一網打盡最好!”
“無須拐彎抹角,将此男童的畫像畫下,命人傳到匈奴國內,便說我們七日後,在匈奴國境內将其斬殺。到時,便看這名男童,對匈奴人到底有多重要了!就算他們不救,我們也要發動一場戰争!一場足以将匈奴國,納入我趙國邊境的戰争!”李牧的聲音斬釘截鐵,不帶一絲猶豫。
“最好,在我們還沒有将孩子帶出去時,匈奴便派大軍,前來主動出擊!”
已經沒有更多時間了,這兩日李牧也已經想清楚,既然回邯鄲王城是遲早的事,那麽盡快将自己的計劃完成才是正事。
未來的一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匈奴人都不敢再入侵他趙國。可李牧卻知道,匈奴東胡兩國資源匮乏,就算時間隔得再久,遲早也會生出侵略之心,上一次他剿殺了十多萬匈奴人,讓趙國徹底占據了上風,而這一次,他要讓趙國,永絕後患!
這樣,他和能放心回到邯鄲城,跟強秦決一死戰,以報趙王知遇之恩。
“你想要将我們匈奴人一網打盡,休想!我跟你沒完!”
“嘩啦”一聲,男童提着一個木桶,向李牧潑了盆水,讓李牧來了個透心涼。
男童高舉起木桶,手上因用力過大,青筋都露了出來,随後咬着嘴辱,用力将木桶向李牧砸去。
李牧連忙閃開,不過他還沒有有所表示,面前的楊臣抓住刀柄,“刷”的一聲便将佩刀撥出,口中怒喝:“大膽,竟敢對将軍不敬,一個俘虜,也敢如此放肆?”
郭相雨連忙将男童護在身後,緊張的說道:“楊大人,孩子還小,不懂事,你們在他們面前議論如何殺他的族人,他必然十分激動,還請大人不要與一個孩童計較。等他長大,就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了。”
“正是因為還小,我們更應該讓他懂得一些利弊,免得不知天高地厚!”楊臣直接厲聲反駁道。
郭相雨都将自己的衣服和李牧的衣物一塊洗了,楊臣等兩人昨天也不知道郭相雨和李牧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二人的關系怎麽樣了,兩位都尉一時間也不敢做的太過分,只是嘴上說的嚴厲,但身體卻站在原地不動。
直到李牧一擺手道:“罷了,若他再跟我放肆,我便教訓他一番,你且回去,每日練兵,七日過後,準備開戰。”
“你肯定會敗的,大壞蛋,大流氓!我們匈奴國族人肯定會把你殺死的!”男童“啊啊”大叫,還想繼續對李牧出手,但郭相雨連忙控制住他的身體,不讓其靠近李牧。
李牧陰沉着臉,對郭相雨說道:“下次再如此,你莫要再護着他。”
就算他對男童沒有惡意,也容不得一個人對自己如此放肆,也是看在郭相雨的面子上,才饒他這一次。
倒是一旁正要離去的楊臣,心中古怪不已:這麽快,就當成自己的妻子管教了,下次我再對郭姑娘說話,可要小心了。
先匿了再說。
……
男童的畫像,很快被畫師将其畫出,并交給了一些奸細,帶往了匈奴國。
李牧等了兩天,終究沒有等到前來營救男童之人,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不過又過了兩日,他發現男童與郭相雨的關系,卻日漸好了起來。
兩個人在軍中出入,時常成雙入對,郭相雨在其身邊,他便乖巧無比,甚至對李牧的态度,也不似之前那麽壞了,只不過郭相雨若不在他的身旁,他對李牧,卻是盡顯冷漠,恨不得将之殺之而後快。
“這小子越來越像我,難道有大才之人,都有此脾氣?”李牧心中雖然疑惑,但也沒有和別人将此事說出。
只是李牧心中暗暗嘆息:可惜此男童是匈奴人,而且已經到了記事的年齡。最終,還是要被自己殺掉的。
而郭相雨給李牧的印象,越來越不像是一個中書令帶有官職的人,倒像是一個江湖上會點武力的普通女子,知道李牧不會讓她短時間內回邯鄲城,識趣的假裝自己的傷還沒有好,一直留在此處,又或者說,她喜歡待在邊境。
這幾日來,她雖然沒有和李牧發生什麽,一些手下,也疑惑兩人住在一起這麽長時間了,為什麽不提成親,或者納妾的事,但郭相雨卻已經把一個妻子該做的事情,除了睡覺以外,全部都做了,燒飯,洗衣,替李牧傳話,原本三個人三個體系的情況,如今卻像是夫唱婦随子親,郭相雨也像是在替李牧相夫教子似的。
而李牧雖然知道這些關于他的傳言已經被傳了出去,但也沒有在意,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布置兵法,如何最大程度,給予匈奴人最沉重的打擊。
何況,李牧長期居于趙國北境,這裏風俗更為放肆,因此,李牧也不在乎這些流言蜚語。
“将軍,大軍已經集結完畢,随時可動身。”
“好,帶領三千大軍跟随我,其餘大軍,按照之前的計劃出兵!”
當初,趙王只給了李牧五萬的兵士,經過十多年的練兵,李牧現在手下一共有十五萬左右的趙軍,可見李牧練兵治軍之強之能。
雖然自上次與匈奴東胡兩國主力大戰,李牧損失了一萬左右的兵力,不過這兩年來,又有新的血液加入,所以再次恢複了之前的狀态。
不過,這次出兵,不可能一次全部出動,這匈奴人也學會了狡猾,所以,不得不防。何況,到時若是發動戰争,只要做到随時調動,便沒有問題。
“我這個中書令的人不回去報信,卻要跟着你們一同去打仗,若是讓大王知道了,恐怕是要重罰于我。”此時郭相雨正騎着馬,跟在李牧的身旁,兩人的馬匹疾速前行,而那名男童,也坐在郭相雨的懷中,見李牧一直忙着盡快布置針對匈奴國的戰争,忽略了她,心中不免有些幽怨。
“郭姑娘,這男童只願跟着你,若沒有你,着實不好讓其配合,十分感謝你這次相助,若有機會,我必會重謝于你。”李牧聞言一抱拳,他的雙手就算沒有握住缰繩,也能靈活的前行,身體絲毫沒有失去重心的姿态,看起來十分驚奇。
不過他們騎馬之人,已經習慣了馬上戰鬥,就算不握缰繩也能戰鬥,都是常态,郭相雨之所以心中驚奇,只是她第一次來邊境,很少見到而已。
如果這一點都做不到,還怎麽跟號稱控弦十萬以上的匈奴國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