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051
趙王一脈的确觊觎着那張龍椅,可沒有犯上作亂的膽子。他想的最好的結果,就是說動聖人将河間郡王過繼到膝下當嗣子。但是現在,這個夢想就要破滅了。別說是沒有未來了,一個不好,可能連身家性命都保不住。
“要是長寧公主趁着聖人不在京動手怎麽辦”李漸也憂心忡忡的。
“不可能,她不敢。我再怎麽說也是她的叔父!”趙王脫口道,他喝了一杯茶壓了壓神,又說, “但是保不準有人會慫恿她這麽做,到時候我等該如何應對”
“大王不如先下手為強!”王府的幕僚出聲道,眼中寒光乍現, “大王也是先帝子孫,又是中宮嫡脈,聖人膝下無子。皇位自然該由大王父子來坐。”他這話說得極為大膽,激得趙王一顆心怦怦地亂跳,不由得幻想起九五之尊的威風來。
“長寧公主沒對王府如何,說明她戒心很低,不足為慮。不如趁此時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打入太極宮,掌握禁軍,盤踞長安。”幕僚又勸說道。
趙王還沒有被欲望沖昏了頭,他吐出了一口氣濁氣,喃喃說: “不妥當。聖人不在京,就算占據了長安也無濟于事。聖人一呼百應,各地府軍來勤王救駕,我們只會被困死在長安。而且北門四衛,左龍武軍,左羽林軍都在楊家人的掌握中。我與南衙禁衛将領雖有交情,可也沒到将其盡數掌握的地步。”
幕僚眼神閃了閃,歹毒道: “若是宮車晏駕呢非大王當立者誰”
趙王聽了這句話勃然大怒,将手中茶杯砸向了幕僚,怒聲呵斥道: “此獠胡言亂語,将人拿下!”等到王府親衛将人按在了地上,趙王又冷冷地問, “你與李緬是什麽關系”過去李緬得他的信重,代替了王府長史處理了很多的事務,若是再往他府上安插人手,借由他的勢力做些什麽,也是很可能的。
那幕僚見趙王沒将他送官,心中立馬有了數,他勉強地擡起頭,臉上揚起一抹笑容: “某與郎君什麽關系不重要。重要的是大王要怎麽選擇某有一親兄弟如今當着聖人的親衛,跟随聖人在骊山避暑。李郎君下獄,我等謀劃落空。可某并不甘心如此,大王想來也不願久居人下的吧”
見趙王皺着眉兀自沉思,幕僚再接再厲,又說: “大王的妻兄盧遠道乃左領軍大将軍,大王之舅鄭國公乃刑部尚書兼侍中,是留京的宰相,執掌南衙禁衛軍,若是二位肯出力,豈懼事不成大王可率軍攻破長寧公主府,再前往太極宮,哪有女人執政的道理!”
“父王”李漸聽得心中火焰洶洶燃燒。
趙王沒有表态,擺了擺手,命人先将這幕僚押了下去。到底要怎麽做,他還得細細思量。雖然說骊山行宮那邊可能出意外,可消息不落實,他內心深處始終有一股不安。
趙王與諸幕僚在暗中謀劃,另一邊,長寧也在思考這件事情。不管趙王反不反,這個威脅她都要趁着這個時候拔除。
“趙王若是動念興兵,公主府就危險了,他一定會使人踏平公主府的。”長孫微雲憂心忡忡道。
長寧笑了笑說: “我若不留在公主府,如何拖住王府的衛兵呢”她也知道公主府在市坊中,在地利上沒有任何的優勢可言。可這是一枚必須存在的誘餌。
Advertisement
長孫微雲想也不想,就說道: “我可裝扮成公主留下。屆時,公主悄悄入宮城。”
停頓了片刻,長孫微雲又說: “長安城中,皇城在南,宮城在北,南向北地勢逐漸擡升。北邊玄武門是屯兵之所,守住了玄武門便能守住宮城。趙王若是從北邊進軍,必須先斬玄武門守将,再奪軍權;可北邊軍中,趙王并無勢力,一時半會兒很難攻克。他極有可能選擇從南向北進軍,可如此一來便陷入了由低向高仰攻的不利處境。公主若在玄武門指揮禁軍,定能一舉掃滅叛賊。”
長寧聞言,凝視着長孫微雲片刻,鄭重道: “那一切都交托給長史了。”
長孫微雲一臉認真: “臣不會辜負公主所托。”
他們兩人私下商議了一番,可事情不算定了,長寧還要與舅父他們再做商議。她要趙王落敗,可不想将自己的人馬也賠上去。
長安靜了幾日,到了七月初的時候,飛騎入長安,說道“天子病重”,要禁衛軍護送長寧前往骊山行宮。一時間,人心惶惶的,各不自安。但是趙王府中不一樣,趙王這些日子一直翹首以盼,耐心等待着骊山行宮的消息,這會兒精神一震,悄悄地跟府上的人吩咐了幾句,讓他們各處遞消息去了。天子病重,為什麽要召長寧去聖駕前若說是侍疾,骊山那邊還有三位公主在呢。除了傳位長寧,趙王想不到其他可能了。而這結果不是他想要見到的,種種的情緒堆積,趙王選擇了奮力一搏,他不能等長寧出京!到時候長寧名正言順的,顯得他趙王府格外地尴尬。
鄭國公府上。
鄭混命人悄悄地将趙王府的來客送走。
“郎主,真要依照趙王說的去做嗎”家令戰戰兢兢的,幾乎要軟倒在地。他家郎主是門下省的長官,如今長孫令公不在,政事堂裏他說的話很有力量。他若是謊稱敕命調動南衙的禁軍與趙王一起作亂,成事的可能性存在的。不對,衛國公楊延身兼兵部尚書,左羽林大将軍等職,又加同中書門下,他若是扣下不發,南衙諸衛還不一定調得動。
“不。”鄭混搖了搖頭,眼神中精光驟現。他雖然想要扶持趙王一脈,可廢帝子孫一事出來,趙王府整個兒都被踢出局了,過去的那些念頭只能夠抛去。如今長安的确算空虛,但也不是趙王他們能拿下的。他不能拿整個鄭氏給趙王陪葬。若是敗了,僥幸留了一條命,那也是男的充軍,女的入教坊,給人為奴為婢啊!
“長寧壓根沒想過給趙王府留活路,如今聖人不在京,我若不同趙王府徹底割席,恐怕也會被牽連。”鄭混又說道。他這個長輩與長寧公主府可不親厚。片刻後,冷淡的聲音又響了起來, “若她是中宮嫡子而不是嫡女,會走到如今這步嗎”
家令聞言低喃道: “到底是性命攸關的事情啊,可不能含糊了。”頓了頓,說道, “聖人他真的不大安嗎”
鄭混哼了一聲,說: “誰知道呢”趙王李緒都一大把年紀了,還要意氣用事。不過仔細想想,先是李緬身份疑案,再是長安街巷的謠言,怎麽都不讓人安生。就算僥幸逃過了這次,可河間郡王是觊觎過那個位置的,誰能保證日後不被新的東宮忌憚種種事情,都在逼趙王铤而走險。鄭混能理解趙王的心境,可他一把年紀了,不想拿着鄭家滿門跟趙王一起去發瘋。他甚至要利用這一點,去為兒孫謀一條通坦的路。
趙王府中的人帶回了一個準信。
趙王懸着的心稍稍地落了下去。南衙十六衛歸宰相率領,要調兵十人以上就得要敕書了,不管是兵部尚書還是衛将軍都不能獨自決定。他的妻兄盧遠道是左領軍大将軍,在禁衛中有點根基,能夠煽動對方行事。可左右衛,左右骁衛,左右金吾衛等卻是要見敕書行事的,他只能借着鄭混這個宰相僞造令書。只要南衙禁軍與一起自己出動了,就算是到時候事發了,他們也沒有退路了。
入夜。
迅雷烈風,山呼海嘯,殺聲四起。
長安城瞬間就被卷入了流火中,赤色的光芒仿佛要将暗夜撕碎了。
趙王府在延康坊,趙王一行人的謀劃便是大部分人馬自朱雀門直入承天門,打進太極宮中。而河間郡王李漸則是率領着王府的親衛直沖平康坊中的長寧公主府。
長寧公主府中。
長孫微雲親自坐鎮,而長寧早就在趙王一行人不知不覺地時候入了宮城中。趙王謀反一事,她們也暗中出了一份力,對局勢如指掌。不出意外,不用等到天明這場內亂就會被平定了。只不過,事情未真正落定,衆人的心中還是有些緊張的情緒。畢竟天下承平已久,大部分人都是頭一回面對這樣的局勢。
“長史。”梨兒看着長孫微雲,心中揪心。
長孫微雲擡眸望着她,露出一抹笑容,溫聲道: “別怕,不過是飛蛾撲火而已。”左領軍衛因着盧遠道的關系,會一并謀反的,但是鄭國公卻沒有真的倒向趙王府。就靠着左領軍衛幾千人,根本到不了承天門。
厮殺聲漸近了。
公主府上的親衛個個都是骁勇善戰的好手。
長孫微雲聽着侍從來報,不由得熱血沸騰,可到底按捺住了提劍上陣的心思,等待着好消息。
承天門。
是太極宮的南門,趙王府的人馬一路殺到此處,只剩下了一百多人了。值守承天門的将軍并沒有按照趙王料想的那般為他打開城門,趙王府兵馬前後無路。
長寧立在了城樓上,身側一左一右站着楊延,王玄度。
他們勸說公主留在太極宮中,可沒能勸說,只能夠護着她到了承天門上。
夜風中吹來了滾滾的熱氣,長寧望着底下一片血色,心情甚好。趙王雖然身殘,可為了振奮人心,他親自來了。長寧拿了長弓過來,彎弓搭箭一氣呵成,指着人群中的趙王李緒,一箭射出!她沒看那箭的落處,而是笑吟吟地轉向楊延說: “舅父,您看我的箭術怎麽樣”
她好像不知道什麽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