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偷天換日
第86章 偷天換日
◎将你拱手相讓的退讓不會有第二次◎
魏淺禾一時以為自己耳背, 聽錯了,一時又覺自己沒明白他的意思。
她茫然反問一句:“什麽?”
魏淺禾一度甚至懷疑,這或許是顧滄恒詐她的話術,為了看看她對于能夠離開這裏, 回到宋青喬身邊的反應……
否則憑他費盡心思将自己抓回來藏在這裏, 又怎麽可能輕易還自己自由?這不合常理。
還是說, 他們的互搏已經産出結果——顧滄恒輸了。
顧滄恒聽她懵懂發問, 轉身凝視她。
“怎麽, 舍不得走嗎?那你可以告訴他我們是什麽關系,你愛的人是我, 不會嫁給他了。”
兩人之間僅僅差着五步遠的距離,深深凝望。
魏淺禾喃喃:“你輸了是嗎?”
顧滄恒自嘲一笑,道:“還是不行對嗎, 你本就不是自願待在這裏, 怎麽可能不願意跟他走。”
與他雞同鴨講,魏淺禾皺眉,執着發問:“你接下來會如何?他會殺你嗎,還是軟禁?”
顧滄恒不屑嗤道:“他有什麽能耐殺我?你未免太高看他了。”
魏淺禾心中松了一口氣,那好, 起碼說明他暫時性命無虞。
魏淺禾幾乎苦口婆心:“所以你為什麽要幫淑妃和李文登呢?他們李氏作惡多年, 淑妃更是一手遮天, 你作為大邺的小王爺不是不清楚, 為什麽還要颠倒黑白,幫他們成事?還是說,你從來就跟他們是站在一起的, 否則我實在想不明白你為什麽會這麽做。”
Advertisement
魏長海剛死的時候, 魏淺禾懷疑過顧滄恒是否與李氏有利益牽扯, 包括夢中結局,都在暗示顧滄恒的不清白,但重又與他經歷過西北一行的患難,魏淺禾自認比從前更加的了解他、相信他。
她本信他絕非是與淑妃李氏同流合污的卑劣之人,但他如今的行為又作何解釋。
顧滄恒似是根本不想要解釋,他心灰意冷,仿佛任由她揣測用意。
他不答反問:“倘若宋青喬真的要殺我平息事态,你待如何?你會幫我嗎,還是說,你恨我至極,也只是冷眼旁觀我去死。”
顧滄恒這一問,魏淺禾反倒糊塗了,有些弄不清他的處境到底是吉是兇,但總歸不會完全無事吧,否則以他對自己的執着程度,怎麽可能放手讓宋青喬把自己帶走。
所以,他如今的處境應當是不容樂觀的,或許只是當下不願意服輸,才在自己面前強撐而已。
魏淺禾立時神經繃得緊緊的,她皺眉沉思,良久才道:“或許你可以拿我脅迫宋青喬放過你,但這只是權宜之計,我在他心中或許并非占據足夠大的分量,你自己需得有更好的脫身之法。”
她确實想不到更好的辦法,畢竟她一無實權二無兵力,唯剩的僅有自己這一具軀體,如若宋青喬在二者間權衡,或許能借此為顧滄恒争取一點時間。
她終究是不想看他,落得如書中一般悲戚的下場。
顧滄恒仿佛等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他先是輕笑了一聲,随後又嘆了口氣,似是得償所願的滿足。
“好,已經很好了,只要你還願意站在我這邊,與我同心,今日的讓步就都是值得的,他日終有一天,我還是會名正言順把你奪回來。”
他說的話奇奇怪怪,仿佛夢想自己還能東山再起,魏淺禾有些聽不懂,忍不住勸他。
“如今宋青喬繼位是大勢所趨,你若還是為國為民的小王爺,就莫再因個人執念平生事端了,只要你本本分分,我相信以宋青喬的為人,他不介意大邺多你這樣一個閑散王爺。”
不作不會死,魏淺禾不想看他們兩敗俱傷,鬥得你死我活,既然宋青喬注定真龍之命,那唯有顧滄恒就此收手,才可保全自己,都好好活着有什麽不好。
顧滄恒的心情如七月小雨,随着魏淺禾的話生生死死。
她一念起,他如墜迷淵,她一念落,他重獲新生。
試探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心意,顧滄恒不想再欺騙她。
他重又走回魏淺禾身邊,想要拉着她的手訴說心意。
“淺淺,其實我早就想告訴你,一直以來……”話還未說完,柳榆的聲音就在外響起。
“王爺,宋将軍來了,現在在偏廳等候,奴才未說您與姑娘現下待在一處,姑娘可等一會兒,收拾完了再過去。”
這是變相提醒二人,等會兒要分開去見宋青喬。
魏淺禾聽出話外音,臉莫名一紅。
她真是習慣熟悉顧滄恒的無禮唐突了,竟身着裏衣,坐床上就與他聊了這麽半晌。
顧滄恒知道自己必須馬上去偏廳見宋青喬,沒那麽多時間與魏淺禾說清前後原委。
他抓着她的手,最後強調一句:“淺淺,總之你記住,無論你想做什麽,我再不願,最後也都是順了你的意,包括你不想宋青喬知曉我們之間的關系,無論我自己如何不甘,都遵守了與你之間的約定,但今日這樣将你拱手相讓的退讓不會有第二次,我把機會交到你手中去把握。”
他捏着她的手緊了又緊,包含着無限的期待與希望。
“我知道你心中有自己的打算,但既然你能決定帶着桃李私逃,便說明你也并沒那麽愛他對嗎,當初你也僅僅是因為想要活命,才抓着婚約這一根救命稻草是嗎,如今沒了性命之憂,你要舍棄他,那為什麽我不能是那個最終的選擇。”
“我希望你自己主動與他說不願意,在你認為合适的時機,否則我必攪得天翻地覆,要大邺人人皆知你是我的女人。”
顧滄恒臨走前留下意味深長的最後一句:“淺淺,我等你的答案。”
突然而來,風卷殘雲的一段話,震得魏淺禾雲裏霧裏。
她明白了他最後的威脅,但,什麽叫今日這樣的退讓不會有第二次?他已然落敗,難道還有翻天覆地的能力不成。
為何到如今,他還有這樣絕對的自信。
很快,魏淺禾就知曉了顧滄恒何來這樣的自信。
他到底瞞着所有人,做了怎樣一件撥攪天地的大事。
宋青喬接到魏淺禾後,果然沒有再回原來的将軍府,而是直接帶她去了東宮,太子應該在的地方。
那裏已經完全騰空,如今由宋青喬把控。
在回去的路上,魏淺禾得知了近日一切的真相,包括如今朝堂争鬥的最終結局——淑妃被賜死,李姓世族三代以內血親,有過者視罪行斬首亦或流放,追随其作惡多年之黨羽亦有名錄在冊,盡皆伏誅。
朝堂上下官員清理一批補上一批,新舊疊代順遂,完美避過了李氏這樣的世家大族,倒臺時所要産生的血雨腥風。
這樣順遂的去腐生肌的過程,完全得益于已故順帝,聯合宗穆小王爺的大手筆,他們從十多年前開始,反複醞釀執行的,足以偷天換日的計劃。
故事要從十多年前順帝登基開始說起。
那時的世家大族遠比如今李謝兩姓多得多,順帝雖貴為太子,卻也是在李氏大族的鼎立支持下,才順利接掌了皇位。
其間押錯皇子的另外幾家世族,慢慢被李氏蠶食剿滅,消失在歷史洪荒中。
順帝經歷過兄弟相殘才如願登上大寶,卻繼續被世家大族壓得喘不上氣。
那時候的皇權,并沒有想象中強大,順帝事事被李氏裹挾,意識到自己也不過是李氏扶持下的傀儡皇帝,雙方互相利用,卻沒法撕破臉,倘若倉促利用皇權整治世家,要麽是被世家打壓,換個人做皇帝,要麽是王朝動蕩,百姓難安。
再加上邊地時不時與草原起□□生戰事,順帝根本力不從心,擺脫不了世家鉗制。
更過分的是,當時已是李氏族長的李文登,強行将嫡女塞給順帝,并軟硬兼施地要了一個貴妃的名號,若非有闵氏是發妻,他怕是連皇後尊號也能要來。
順帝為前方戰事憂心,忍了也就忍了,他待李貴妃涼薄,幾乎不怎麽去她宮中,偶爾翻一次牌子,必是有事相求李文登。
本來以為,雙方就這樣相安無事地往下過,維系好朝堂穩定,也就罷了,誰料五年之內,闵氏的孩子接連意外死去,順帝如何能忍。
為了前朝以及大邺百姓,他暫時動不了李文登,但闵氏肚子裏的那個孩子,他必須保住。
在一番深思熟慮後,順帝決定做出一個大膽的嘗試,将自己的親生兒子掉包,送他到西北去成長,倘若從小遠離世家的禍害,在西北為他重造一片天地,派文臣武将親授學問,不會比在京城的生存環境更惡劣。
倘若他足夠争氣,以最顯赫的戰功歸京,将是大邺史上最閃耀的帝王,文韬武略,無人能出其右。
順帝敢這樣設想了,宋青喬便一直順着這樣的路線成長起來了,事實證明,他沒有辜負順帝的百般籌謀。
在這許多設想的背後,始終替順帝執行這樣一個逆天計劃的人,就是顧滄恒。
當年,正是只有五歲的他,親手抱起襁褓中的孩童,将他送到了與魏家一牆之隔的宋家,從此,天之驕子成為宋青喬,開始跋涉歷練的一生。
魏淺禾怔怔聽着宋青喬述說這一切。
講起來的時候那麽的風輕雲淡,但誰人能知背後多少艱辛與隐忍,無論他,還是顧滄恒,背負的豈止順帝的殷殷希望,他們身上還有大邺子民反抗世家壓迫的所有可能性。
魏淺禾理解他們的難處,但她怒火中燒,更恨眼前面對面,對自己剖析真相的不是顧滄恒本人。
所以從頭到尾,顧滄恒跟宋青喬竟就是一夥的!
他方才卻還那樣戲弄她,騙得她好苦!
作者有話說:
狗子:我等你的答案。
女鵝: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