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晝明夷【十二】
第66章 晝明夷【十二】
經過晝明夷的勸說之後, 孟龍潭自己也冷靜下來思考了一下。
雖然還不能釋懷,但是的确好受多了。
但是呢,孟龍潭依舊不喜歡顧昭。
畢竟有殺身之仇,一時半會是肯定化消不了的。
而且顧昭這個人大概是真的腦子缺根筋, 說話總是喜歡說一半,做事又從來不解釋,也就這次道歉比較誠懇, 但是他卻沒有考慮到孟龍潭的心情。
導致孟龍潭每次出門,他都湊上去,反而讓孟龍潭更讨厭他了。
比如說,孟龍潭覺得那牡丹好看, 想買回去放在院子裏, 讓晝明夷看看。
顧昭就說那牡丹已經成精,不要買。
比如說,孟龍潭口渴, 想買碗茶喝, 顧昭那邊就說那不是茶,那是水莽草,喝了會變成替死鬼。
又比如說, 孟龍潭買了只狐貍仔子,打算養着玩, 顧昭那邊就說, 那不是普通狐貍, 那是狐貍精, 買回去家裏會作祟的。
孟龍潭簡直蛋疼到無以複加。
這種只要跟顧昭碰面一準掉三觀的事情,簡直不要發生了太多次。
于是孟龍潭更讨厭顧昭了。
回去孟龍潭就跟晝明夷告狀了。
晝明夷也是笑的不行,這什麽運氣啊,他在京都這麽久,也就碰上了一個畫皮,怎麽換成跟顧昭一起,每次出門都能遇到事情?
晝明夷接過那狐貍崽子,幫他把被獸夾弄斷的傷口上了藥,又喂了顆小還丹,說道:“好了,既然開了靈智,想必你也知道好歹,自己回去,日後小心些,別又被人抓了。”
晝明夷轉頭對孟龍潭說道:“你帶他去郊外,偏僻些的地方放了,他自己會回去。”
孟龍潭照辦了。
雖然不能養挺可惜的,但是好歹這個小狐貍至少不會死了。
孟龍潭有些舍不得的撸了一把小狐貍,然後就把他送到城外放了。
小狐貍回頭瞄了一眼孟龍潭,然後就快步走了。
孟龍潭沒有太在意,畢竟這種‘啊,救助的小動物舍不得離開回頭了’之類的新聞,穿越前不要看過太多。
因此孟龍潭壓根沒往其他的地方想,至于顧昭說什麽狐貍精……
狐貍精還能被獸夾給弄瘸爪子,那麽這只狐貍也聰明不到哪裏去。
孟龍潭是一點都不擔心的。
比起這個,他更煩無處不在,總在跟他偶遇的顧昭。
簡直神煩。
就目前看來,想要把他們湊成CP,可能性太低了。
晝明夷分析了一下原劇情,發現孟龍潭和顧昭之所以會成為一對,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無依無靠,顧昭是他唯一的依靠,可以信任的人,就像是救命稻草,所以好感自然應運而生。
CP的理所當然。
然而現在多了個晝明夷,讓孟龍潭有了靠山,他反而跟顧昭CP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系統404:……】
【系統404:那你要拆CP嗎?】
晝明夷:有點頭疼,讓我想想。
晝明夷也有些頭疼,畢竟他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去攻略誰,所以一時間還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最後決定先個孟龍潭分開,把他托付給顧昭。
一來可以鍛煉一下孟龍潭,二來可以讓他們自己發展一下。
畢竟晝明夷不可能一直在這裏陪着顧昭。
他可一點都不想等顧昭成年後順便幫他找媳婦。
那樣也太折磨他了。
因此,抱着這種想法,晝明夷對孟龍潭說道:“我要出去游歷一番,這次就不帶你了,你留着看屋子,我會跟顧道長說一聲,讓他照顧你,你也可以趁此機會好好看清一下對方的為人,懂嗎?”
孟龍潭不太高興,但是又說不動晝明夷,只能應下。
顧昭那邊也被晝明夷通知了,只是晝明夷對顧昭說:“我要離開一段時間,你若有心,便替我照顧一下孟龍潭,他年歲尚輕,不知世事,你若覺得虧欠,就對他好一些,別老是撩撥他嗎,善泳者溺,玩火易焚啊。”
顧昭聞言垂眸沉思片刻,應下了。
而當天晝明夷就出城了,他沒有去別的地方,就去了京城郊外的一座寺廟。
這座寺廟并不大,而且本身并無人住持,只有一位雲游僧人在敲木魚,見到晝明夷的到來,僧人整了整衣服來迎客,算得上是十分周到了。
在廟中逛了一圈,來到了大殿,殿中塑着手足都鳥爪形狀的志公像。
而兩邊牆上的壁畫非常精妙,上面的人物栩栩如生。
東邊牆壁上畫着好多散花的天女,她們中間有一個垂發少女,手拈鮮花面帶微笑,眉目如活人一般。
這畫技着實精細,只是在這廟裏繪着如此多的女子,當真是奇怪的很。
問那僧人,方才知道,那志公便是這寺廟的創建者,早已經坐化,後來繼任的住持立了像,至于那天女散花,則不知道是誰繪的。
不僅如此,這一則在聊齋裏多待旖旎夢幻的故事,在此刻的晝明夷眼裏卻沾染了太多的污穢。
“可惜了。”晝明夷看着那畫中女子,或是妩媚,或者愉悅,或是純真,年歲都不大,看起來最年長的不會超過二十歲,這讓他不由得發出了嘆息。
蒲松齡的聊齋裏,并未寫出畫壁這一篇裏,畫如何來,女子如何來。
只說了一個動人的,帶着‘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绮思妙想。
而現實是,這是一座空無一人的寺廟,只有一個雲游僧人日日念着往生咒。
而這面牆,使用骨灰塗抹,這壁畫裏,封印者無數妙齡女子的幽魂。
佛門禪宗,自從入中原以來,一直都受到寬待,最開始管理并不嚴格,直到唐代開始了度牒制度才有所好轉,但是那只能限制寺廟,而無法限制僧人。
最開始的僧人并不禁肉食,只是禁五葷,五葷即五辛,為其辛臭昏神伐性也。煉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為五葷;道家以韭、薤、蒜、芸薹、胡荽為五葷。
佛家以大蒜、蔥、藠頭、韭菜、洋蔥(興渠)為五葷。
甚至不禁婚假,最開始針對佛教不許婚配的法律是宋朝才有的。
可以說,中原的佛門最開始戒律并不嚴格,加上出家當僧人還可以避稅,因此佛門良莠不齊者大把的。
淫祀更是不在少數。
更別提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佛門,從來并不是真正的純淨。
尤其是古代。
東瀛那邊的衆道之愛【男風】就起源于寺廟。
而中原這邊則有另一個風氣,那就是【廟.妓】,也就是所謂的聖女。
這個習俗從印度那邊傳過來的,一直到二十一世紀,印度那邊已經沒有根除。
而這座寺廟,就曾經有那麽一群女子。
被蹂.躏,被虐.殺,最後屍骨無存,成了一面牆土。
大約是哪個道士發現了,出于憐憫,方才有了這天女撒花之圖,畢竟佛法微妙,道法神妙,這畫壁手段一看就是出自道系。
繪圖之人大約是想讓這些女子幽魂在畫中世界,聽經悟道,洗去一身孽障偏執,好入輪回。
可惜……
那些正直花兒般年紀的少女,有了容身之地,意識清明,反而對着塵世留戀不舍,不但沒有解脫,反而越發沉淪了。
老僧看着晝明夷盯着那壁畫入神,問道:“客人可要過夜?”
“你在這裏,是守着她們不被人打擾,還是守着這壁畫,不讓人破壞?”晝明夷反問道。
老僧不語。
晝明夷笑了笑,嘆道:“也罷,你們佛門的孽債,我又何必操心。”
畫壁,多麽美麗的故事。
來自江西的兩位書生,入了畫中,與美女有了一夜夢幻情緣。
看起來奇妙不已。
然而實際上,哪裏來的那麽多夢幻。
老僧問道:“公子是道門中人?”
“非也,我只是一個畫師罷了。”晝明夷答道:“路過而已,不留了,閣下,好自為之。”
說罷,晝明夷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老僧看着壁畫上的天女,良久嘆了口氣,坐下來繼續敲木魚念經。
而晝明夷離開寺廟之後,想了想,直接去了浙江金華,直奔蘭若寺。
聶小倩啊,一定要看看是不是咱的女神。
雖然……
可能性很低。
畢竟聊齋原著裏的聶小倩最後還是做了寧采臣的妾,而寧采臣不但有原配,還在聶小倩之後又納了一個妾。
晝明夷覺得,不管聶小倩是不是女神,至少作為自己的童年,他不介意幫忙送入輪回。
順手把那個樹姥姥給收進仙府當盆景吧。
啊,我真壞。
騎着九色鹿,晝明夷一路平穩的在鹿背上坐着。
九色鹿的腳程是很快的,連續跑了幾日,晝明夷就來到了浙江的陵陽縣,因為連續趕路,很是無趣,正好地圖顯示前面有個廟宇,晝明夷便打算在這裏住一夜,休息一晚。
結果剛到廟門口,就撞到人了。
晝明夷本來昏昏欲睡,也一下子就醒了。
下來一看,原來是個書生。
【系統404:《陸判》篇,男主‘朱爾旦’,就是換了心之後變壞,還給老婆換頭的那個。】
晝明夷:哦,是他啊。
于是,晝明夷把朱爾旦拎進了廟裏,放在十王殿的廳堂裏,等他自己醒,反正沒受什麽傷,只是撞得猛了,摔暈了過去。
而晝明夷則拿出燈籠,在十王殿裏看了看,這廟宇破敗已久,那泥塑的神像倒是手工頗為巧妙,很有神韻。
晝明夷想了想,幹脆拿出一個驅塵符,把屋子灰塵和蛛網弄幹淨,然後拿出顏料和畫筆,給這些神像修補了起來。
※※※※※※※※※※※※※※※※※※※※
這會孟龍潭還不知道自己穿了聊齋,畢竟聊齋裏最有名的大概就是《聶小倩》了。
這還是因為電影的宣傳力度。
然後就是《畫皮》了。
不過畫皮那個太突然,結束的太快,跟電影也不太一樣,所以孟龍潭還沒反應過來。
就算是讀過好幾遍聊齋全文的我,隔了一年我也只能記起幾個聊齋故事的名字,詳細的劇情也記不太清楚。
比如,畫皮,畫壁,陸判,聶小倩,黃九郎,造畜……這幾個故事而已。
但是聊齋可是有五百多個故事啊。
所以穿聊齋世界後,一下子就知道自己穿進了聊齋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你記憶超群,過目不忘,把整個聊齋給背下來,并且恰好穿到其中的名篇遭遇名場面。
畫壁這一篇,算是散發思維吧,剛好看到手機上推了個‘印度聖女’的新聞,就寫了出來,話說古代的寺廟是真的很寬松,唐代以前,和尚随便當,宋朝才明令禁止和尚跟道士不許婚假。
所以真的,別以為和尚不吃肉,佛教不吃肉的風俗其實是從平安時代後期發起的,中原這邊的皇帝信佛吃素,只是自己吃素,沒有要求全國,平安京那邊的天/皇才是中二的表示,必須全國一起吃素,不吃素就XXXX,所以吃素的貴族死得早,不吃素的武士篡權了。
五葷是調味料,不是肉辣,而且唐代那個時候,雞鴨鵝都不算肉菜……不吃肉菜,也只是不吃羊肉之類的獸肉,禽類不算肉,對,這一點李世民同學帶頭坐實了的【因為禁肉,他的一個下屬殺了個雞給他吃,被人怼了之後,李世民直接怼回去,說吃雞怎麽能說是吃肉呢】。
唐以前的和尚是真的很爽,很滋潤。
現代的和尚才比較慘一點,什麽都不準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