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章
第 37 章
短短的幾十秒時間,姜雲清的心境卻經歷了各種變化。
從覺得烏龍、到覺得不可思議,又到這種無端的緊張和隐隐的期待。
也很想知道沈晏是什麽樣的心情,是不是和她一樣。
應該也是覺得驚喜的吧。
然而她又忽然想到,在以前的很多個瞬間裏,沈晏又會是什麽樣的心情呢。
應該是不太美妙的。
畢竟那時候她做得并不好,只會用逃避懲罰自己,懲罰別人。
她知道自己算不上很好的性格,很多時候也是被動。
但回想起來,其實她小時候并不是這樣。
那時候她是活潑的、外向的,很多時候的“不主動”是她的氣度和不在意。
因為被愛包裹着長大,對外界的事情都不會太計較。
直到父母離開。
他們走得太匆忙,連一句話都沒留下。
其他的親戚們一聽說發生的事,就趕來她家幫她處理各種瑣事。
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情,樓裏鄰居和街道附近的不少人也知道了她家的事。
Advertisement
來看望她的同時總要忍不住搖頭嘆氣:可憐的孩子,真是太可憐了。
日複一日。
在一聲聲感嘆中,她開始變得沉默。
變得有些敏感多疑。
她不想讓別人知道家裏發生的事,好像這樣就把自己暴露在別人憐憫的目光下。
卻也只能逼着自己、一遍遍告訴自己要接受這個事實。
在無數個夜裏告訴自己:他們已經不在了,他們都去世了,再也見不到了。
有時候甚至有一些偏激又消極的念頭,痛恨這樣的環境,也痛恨這樣的自己。
直到。
姜沉的出現,把她從那個封閉的黑暗裏解救出來。
又帶她前往另一個光明,讓她認識了沈家的人。
這些好像恩賜。
對她來說,卻是承受不來的。
優越的環境會讓她不安,賬戶裏多出來的數字也會讓她惶恐。
偶爾在情緒上來時,還會覺得一絲難堪。
更怕自己的存在會給別人帶來麻煩。
于是,她能想到唯一的方法就是好好學習。
等高考時,她要考個好學校。
一方面不辜負他人對她的期待,另一方面,好的大學也能讓她更早地獨立。
她還有美術特長,在班主任的建議下,她參加了本地211的藝術特長生提前考試并通過。
這就意味着,她在高考時有相對大的優勢,她可以憑借降低了一些的分數被她心儀的學校錄取。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高考前夕,沈晏為了不打擾她,已經很少和她聯系。
只是偶爾會發幾條信息問問她壓力大不大,順帶鼓勵一下她。
端午節的時候,他一開始想喊她去家裏吃飯。
但考慮到沒多久就要考試了,于是變成發短信關心她:
[最近狀态怎麽樣?應該沒什麽問題吧?]
姜雲清收到後照常回複:[沒有,正常發揮就行。]
他回:[加油,等你考完。]
姜雲清覺得自己應該是沒問題的。
不管是親人,還是班主任,他們都認為她是穩的。
她本身成績就還不錯,雖然不是前幾名,但也在中上的位置。
按着他們學校以往高考的推進率、按着她還有特長生降分錄取的優勢,考上目标線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高考第一天突然下起大雨,她在考試回來的路上淋了雨。
随後的第二第三天她發起了高燒。
好不容易堅持考完試,她身心俱疲,先回家關上門睡了個徹徹底底。
不太順利,但總算結束了。
接下來她只要等待出分、填志願、被錄取就可以去上大學。
班主任曾和他們說,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分界線。
高考完之後,就意味着真正成為了一個大人。
她開始暢想以後的生活。雖然未知,但并不覺得迷茫。
她還和關系不錯的同學去周邊城市轉了兩天放松心情,那也是她第一次自己獨自出游。
回家後,親戚們說要請她吃個飯,慶祝她終于結束高考。
小姑訂了個包間,喊了過年時候才會聚在一起的親戚,點了很多她喜歡吃的菜。
糖醋裏脊、松鼠桂魚、宋嫂魚羹、東坡肉……
大家都慶祝她長大成人,等她上了大學,她爸媽也會覺得欣慰。
不可避免地,她又想起了爸媽。
中途去洗手間的時候,聽到隔間裏有熟悉的聲音:
“她爸媽要是知道她被大明星‘養’,還不知道什麽心情哦,那新聞上面寫的,也不知道她看沒看過。”
“不過好歹她後半輩子也不用煩了,那麽多錢肯定夠她花的。”
“還有那個富二代大學生好像也對她不錯,但誰又知道是不是圖新鮮,反正也不差那點錢,無聊時候當個消遣呗。”
“她說得好聽,住在別人家裏怎麽可能不用他們錢啊,哎喲,還不如跟了……”
還有的話她已經有點記不清了。
只記得自己“砰”地一聲推開門。
就像那次在家門口聽見裏面人說話的動作一樣,企圖用門砸到牆上的巨大動靜虛張聲勢。
不同的是,這次身後沒有別人。
而得意洋洋的那個人似乎也不在乎被她聽到。
“幹嘛,我是在誇你呢,成績又好、又有本事,還能考個好大學。”大媽當然不會怕她這種小輩,“再說了,我說的都是事實。”
姜雲清很冷靜地問她:“你說的被大明星‘養’是什麽意思。”
大媽臉色僵了僵,改口:“這不是我說的啊,這是網上說的,那網上都在這麽說。”
姜雲清拿出手機搜索關鍵詞。
趁着她搜索的功夫,大媽趕緊溜了。
盡管很多通稿都被撤了,但她還是搜到了一些。
在她備戰高考無暇關注網上新聞的高三時期,發生了很多事。
她被狗仔拍了,微博上用微妙又暧/昧的字眼猜測她的身份,而後又用最大的惡意揣摩姜沉的用意。
而這一年裏,姜沉除了告各種造謠的營銷號之外,就是想推進《寒暴》電影的進度。
她曾經隐隐約約聽他提過一次,說這部電影也有她爸媽的心血,所以想把它繼續拍完。
當時他只讓她好好學習,等着他好消息。
但她不知道,他面對的是投資人的撤資、是網上輿論的惡意、他人不理解的言論。
其實姜沉早就是雙料影帝,哪裏會缺這一個電影。
都是為了她。
都是為了她的爸爸媽媽。
而她,什麽都不知道,反而還給別人帶來了許多麻煩。
現在在其他人的嘴裏都變成了這樣的版本。
包括,她和那個人。
也正是因為這樣,她感受到了自己和他們之間的巨大差距。
她從沒有懷疑過別人的真心。
也不會在意不了解的人怎麽說她。
但是她不想在意的人被誤解、被這樣說。
聯想到了沈晏陪她回家拿書的那次。
那也許不會是唯一的一次,她再也不想讓沈晏看見那些難堪的場景。
更不希望會成為對他有影響的可能。
……
成績出來後,班主任第一個大跌眼鏡。
她從沒想過姜雲清竟然沒有考到降低後的分數線。
本地高校衆多,同樣的分數能在外地上到92的學校,卻只可能在本地上個普通一本。
所以班主任深深地感到可惜,覺得她錯失了這麽好的機會。
只有姜雲清自己松了口氣。
從她淋雨發燒之後,她就有隐隐的預感。
也許冥冥之中,這給了她一個離開本地的機會。
這樣她可以不用面對那些不知道怎麽處理的事情,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開始。
那裏沒人知道她的故事。
她遠離讨厭的親戚,他們也自然沒法再對她有影響。
到了晚上,沈晏喊她去家裏吃飯。
姜雲清思索半天,覺得還是要去一趟的。
她要和其他長輩告別,這是禮貌問題。
飯桌上,她表達了自己對沈家爸媽的感謝,又在他們詫異的眼神裏說,自己已經看好了學校,是榕城的一所大學。
她對比過這幾年的分數線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只要填了這個作為第一志願,就會被錄取。
“榕城?”沈媽媽查了下地圖,“那裏離我們這裏有八百多公裏啊!這也太遠了。”
“嗯。”姜雲清輕輕應了一聲。
沈晏沒有說話,反而是姜時遇問:“怎麽會想到填那所大學?”
“分數不夠本地那所大學給我的線。”姜雲清盡量如敘述一件平常事一樣。
“就算不夠本地,那看看周邊城市呢?”沈媽媽愁眉不展,“榕城真的太遠了,哪怕鄰省也好啊。”
“同樣的專業裏,榕城這所學校的這個專業也是很強的,還是國家級一流專業。”她說,“我也查過不少資料。”
“唔。”聽到她這麽說,沈媽媽也不能阻止,只是說,“你再對比對比,填志願還有好幾天呢。”
再接下來。
就是沈晏單獨找她。
他還是不理解,她要報考那麽遠的學校。
“本地不好嗎?本地的學校就算再遠,周末也能回來,小外公也能放心。”沈晏想勸她,“而且——”
他忽然頓住。
姜雲清故意追問:“而且什麽?”
沈晏微微皺了下眉,下定決心一般開口:“我之前就想問你,一直想等着你高考結束再問的。我們的關系——”
“沈晏。”姜雲清打斷。
她等的就是這句。
“你可能誤會了什麽。我一直很感謝你,但是……”
她很少去喊沈晏的全名。
她說:“我覺得我們倆的關系,應該和我在家裏對我的親戚一樣。從輩分上來說,你還要喊我‘小姨’的。”
他好像聽到什麽好笑的笑話。
“我一直是這樣想的,這樣想的也不止我一個,你看姜時遇,你弟弟也不是這麽對我的。”
而且。
“我自己的人生應該是我自己做決定,我不可能為了其他什麽原因做選擇。”她盡量說得客觀,“我未來的發展才是最重要的。”
言外之意就是,別人都不在她未來的考慮範圍內。
她只考慮自己。
她寧願沈晏覺得她是個自私的、不懂得感恩的人。
也好過被別人那樣說。
安靜了好久。
他說:“好。”
……
這就是,當初的全部。
時間過得越久,姜雲清就越不敢去回憶從前的事情。
仿佛連回憶一件事的念頭都是羞恥的。
可是在榕城機場。
在沈晏朝着她走過來的這幾十秒裏,她全都想起來了。
她不再覺得這有什麽不敢回憶的。
正如沈晏曾經說過的,不要去苛責曾經的自己。
因為當初的自己,已經做了在那個情境下最好的選擇。
所以她曾經那些後悔,都是無用的。
就算她走了另一條路,也不能保證就會收獲一個好的結局。
只是,她忽然想到。
如果當初那時候也像現在的自己一樣,勇敢一點。
那該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