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章
第 17 章
生怕這話有點歧義,被人誤解。
于是沈晏又補充:“我的意思是,假如有孩子的話。”
頓了頓。
“因為我覺得,孩子并不是一定要有的。還是要基于雙方意願和實際情況考慮的,尤其是以n……女方的意願為主。”
姜雲清倒沒想到他說出這句話,還解釋了不少。
頓時覺得,沈晏在她心裏的形象都高大了幾分。雖然他只是以客觀的角度來說。
畢竟他能有這樣的想法,就勝過了市面上百分之九十的男人。
說到孩子的話題,也不知道他以後……
姜雲清免不了地分心想着以後的可能,心裏有那麽一點隐隐的幻想。
可是又怕只是多想,最後的現實和曾經的想象都不一樣。
于是想誇贊一下他轉移自己的念頭:“你還挺尊重別人想法。”
就是這個誇獎有點怪怪的。
沒想到沈晏反問:“這不是應該的嗎?”
姜雲清搖搖頭:“你是不知道,能有這種想法的人已經打敗了百分之九十的人。畢竟人家都說,這年頭找個正常人都很難。”
可能是引起了她的共鳴,所以她也開始對着沈晏吐槽。
Advertisement
“不說別人,就說念念。”姜雲清舉例,“她不久之前就遇到個奇葩。”
“還有這種事?”沈晏顯然不知道。
“你也不用太擔心,就是網上遇到的奇葩,她已經拉黑了。”姜雲清讓他放心,“反正現在奇葩的人太多了。”
“唔。”沈晏若有所思。
過了會兒,他又問:“那你覺得我算正常嗎?”
“你——”姜雲清想到他這句話可能的隐藏含義,面色如常,“當然算正常啦。”
總感覺他又在試探。
可是這種試探讓她有些招架不住。
盡管她每次努力接招,可是有種不是他對手的感覺。
正好時間差不多,沈晏的衣服也幹得差不多。
姜雲清起身把衣服遞給他:“應該可以了。”
這會兒外面的雨小了很多。
“不用送了。”沈晏和她告別,看她打算一起下樓就阻止,“外面還有點雨,你就別下樓了。”
“好。”姜雲清點頭,照例關心一句,“你路上慢點開。”
沈晏出門前示意了一下沙發的方向:“給你帶了個禮物,放那裏了。”
“嗯?”姜雲清意外。
“可能送得有點早。”沈晏說,“感覺等茶室開了之後可以用得上,就買了。”
等到人走了,姜雲清才去沙發那裏看禮物。
也不知道沈晏什麽時候放在這裏的,她好像沒看到他拿手上。
有些意外,又有些驚喜。
畢竟不管是誰,都拒絕不了收禮物的那一瞬間的快樂吧。
她拿了禮物坐在沙發上。
一個小小的白色禮盒,拿在手裏很輕。
姜雲清看了一會兒包裝,才小心翼翼地拆開。
是一盒線香。
焚香品茗,香是茶室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合适的香能在不擾亂茶香的前提下增添另一份意境。
喝茶與熏香是絕配的事。
沈晏這個禮物送得真的是恰到好處。
姜雲清靠近盒子聞了聞,和她之前用過的檀香相比,又多了一股清香。
摸到盒子上小小的凸起部分,她湊近一看,是香的名字:清歡。
她上網搜了一下,原來這是個國內的專做中式香氛的牌子。
“清歡”這款香裏除了傳統的沉香與檀香,還添加了白茶的香氣。
名字來源于一句詩:白茶清歡無別事,我在等風也等你[1]。
除了這句詩原本的含義,“清歡”這個名字還包含了她名字裏的字。
不可避免的,心口一跳。
于是覺得這份禮物又重了一些。
他送的禮物,是她喜歡的、用得上的、還含有了她的名字。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什麽。
她的名字裏有雲、清兩個字,父母取名的時候,也是挑了句詩。
風動歸雲清,日落衆山楚[2]。
因為小時候沒有特意取個小名,所以大多數家人和朋友都喊她最後一個字的疊字。
久而久之,這也就成了對她親近一些的稱呼。
所以相比較而言,她也更喜歡名字裏的“清”字。
“清歡”這個詞也是在她高中時候學到的。
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句出自于蘇轼的《浣溪沙》,除此之外,還是她很喜歡的一位作家寫的一篇散文名。
當時她有個摘抄的本子,記錄好詞好句便于給寫作文積累素材。
因為很喜歡這句詩,就把它寫在了摘抄本的首頁。
有些不确定當時沈晏有沒有看過這個本子的封面。
好像有。
姜雲清在心裏默默地念了幾遍這兩個字。
突然有了個想法,于是翻箱倒櫃找到她之前練字的毛筆和墨水。
墨水早就幹了,她兌了點清水,勉強用毛筆蘸了點顏色。
在紙上寫下了這兩個字。
感覺——到時可以在茶室裏挂一副字,就寫“清歡”。
只不過她的書法一般般,到時候還要找人幫她寫一下。
忽然想到,沈晏的字寫得很不錯的,據說是小時候他太爺爺親自教的。
或許到時候可以找他寫一下。
那樣一來,她的茶室裏就可以挂着沈晏寫的毛筆字。
這樣,他似乎也參與了她這間茶室。
想讓他以後也參與更多。
假如他也願意的話。
那她或許可以繼續往下。
之前的一些隐隐的願望,現在越來越強烈。
在這一刻達到了頂峰。
覺得他很好。
一直覺得他很好。
還有他白天的那些舉動。
姜雲清在腦海裏複盤了一下一整天發生的事。
他握着她的手撐傘、按着她的肩膀把她扶起來。
被他觸碰過的地方又開始有麻麻的感覺。
……
現在這會兒,她暫時還做不了別的。
于是算着時間,沈晏應該差不多到家了。
姜雲清給他發了信息感謝:
[謝謝你送的線香,很合适。]
想了想,又把[合适]改成了[喜歡]。
過了會兒,沈晏回:
[到家了。]
[不客氣。]
姜雲清捧着手機,想着沈晏送她東西是個很好的機會。
這也就意味着,她也可以給沈晏回一個禮物。
她向來是不喜歡欠別人人情的。
所以回個禮物也是很正常的。
只不過她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回什麽。
……
-
過了一會兒,寇蔻來關心她有沒有安全到家。
“到了好一會兒了。”姜雲清回她,又說,“對了,我确定好了,我決定就租産業園那裏,具體的哪一棟我發照片給你看。”
“沒問題。”寇蔻收到照片後說,“我爸的人比較懂這些,到時候把要辦的東西發給你,你照着辦就好了。”
“特別感謝你~”姜雲清說,“要不是你,我也不知道有這麽好的地方。”
“好的地方肯定還有很多的啦,正好我爸對這方面比較了解嘛,這樣效率更高。”寇蔻讓她別放心上。
“我都可以想象,如果你開在那裏,肯定會在那片很火的。”
“有點誇張吧?”姜雲清不确定。
“是真的。産業園裏有個咖啡店挺火的,那個老板是個帥哥,以前有好多附近公司的小姑娘跑去打卡。”寇蔻和她說八卦,“他現在結婚了,老板娘好像就是之前在旁邊上班的。”
“唔?”姜雲清竟然覺得有點妙。
寇蔻又問:“不過你怎麽決定好這裏啦?我本來還帶你看了個歷史文化街區呢。”
“我……”姜雲清一時語塞。
除了這個地段各方面都很合适之外,還有個原因,這裏離那位鄰居也比較近。
她有了那麽一點點私心。
不是想故意瞞着,就是有些不知道怎麽和寇蔻說。
思考了一下,她嘗試開口:“我其實,考慮了一些,有關于我未來個人生活的因素。”
“哦~”寇蔻懂了,“那附近寫字樓有不少精英的,離CBD也很近,是個好地方。”
姜雲清覺得寇蔻的理解很到位。
“你要是開在那也挺好的。”寇蔻暢想,“憑你的顏值,你就坐在那不動,都會有很多人去打卡。別管他們懂不懂那些文化,能賺到錢也不錯。”
姜雲清失笑,也不得不承認寇蔻說得很有道理。
她的初衷是想傳播茶文化,可是也得在能把茶室開下去的基礎上。
有人願意來打卡自然是好的,時間久了總能留下一批被吸引的茶客。
不過——
“我覺得他應該還是懂的。”姜雲清沒頭沒腦地來了一句。
“哈?誰?你未來的他?”寇蔻追問,“你是想找個懂的人?”
“也可以這麽理解。”姜雲清點點頭,“不過目前還沒有情況。”
寇蔻聲音有點缥缈:“你都這麽好看,肯定也要找個顏值匹配的吧?能被你看得上的人,那他得多帥啊,不敢想象。”
“其實也不是不能想象。”姜雲清想了想姜時遇和沈爸的顏值,很确定,“跟你平時見到的差不多。”
“?”
-
到了晚間的時候,[六君子]發了博文:
[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茶室好物。除了茶桌茶具這些必備物品,還有什麽茶室好物推薦?或者說,大家會在自己的茶室裏添置什麽?]
這是自新年以來,六君子發的第一條和茶相關的博文。
終于回到了他的老本行。
姜雲清一向很喜歡看六君子的評論區,這會兒也點開。
入眼第一條就是:
[添置個男主人(不是)]
這個答案和她預想的差得太遠,她差點以為自己進錯了評論區。
不少回複了這條評論的人說它離譜的同時又有點可行。
好在其他幾條評論是認真分享好物的:
[我入手的一個胡桃木的香爐挺不錯的,價格也不貴,還送了香【圖片】。]
[養些綠植啊,水培的挺好養的,給你們看看我的【圖片】。]
[注重氛圍感的話一定要入手個氛圍燈,雖然這個和茶沒什麽關系,但是布置起來真的不錯的!]
……
姜雲清看了眼剛收到的禮物,于是也拍了個照片分享:
[茶室必不可少的線香,不過要注意用香的選擇,不能與茶造成強烈的香味沖突。比如這款就很合适。]
發完評論,她忽然想到,沈晏之前說自己對這些一竅不通。
可是他選的這款線香卻十分合适,不像是一個完全不懂的人選出來的。
要麽就像姜沉說的他其實懂得不少,要麽就是他提前研究過。
不管哪種——好像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