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楔子
“故事,要從千年前講起……”市集上茶客最旺盛的茶館裏,進門正對着便是搭起的高臺,臺上的說書人擺弄着手中的折扇,抑揚頓挫的講述着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人們還給這個故事起了一個名字——月滿之夜,仙骨飛升,煞女孤魂。
雖然是一個已經流傳成凡間幾乎家喻戶曉的故事,但大家還是愛聽,尤其愛當成笑話聽。
“傳說,在這千年以前,天君下凡渡情劫,與他的凡人娘子生了一個長得眉清目秀的娃娃。雖說這是個男娃,卻是生得異常的靈秀。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眉眼清靈,自帶吉象。傳聞,這個男娃出生時,方圓百裏鳥雀齊鳴,天邊更是現五彩祥雲籠罩啊。大家夥想想,那可是冬天,霎時間,萬物複蘇百花齊放,如此景象可謂千年難得一見。
“這娃娃,便是我們故事的主角,也是如今天上人間家喻戶曉,在座的大家夥家裏都會供上一尊的神君——臨江仙青陽真君。”說書人擺弄着折扇,敲了敲面前的桌子,一手撩開青色長袍端身坐下。
“這臨江仙原也是凡人之軀,只是因為一出生便身懷仙骨,才會引得那般奇景。不過很遺憾,并不是生而為仙。當然了,這也沒關系,他本人最終依舊成了仙。只是這過程曲折如笑料也是頗為奇特了,各位看官且聽我細細道來。”
說書人不緊不慢,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遂道:“要說這天上的神仙,過個千百萬年的,不論你是個什麽神仙,法力如何高強,總有那麽一道劫等着你。就好比我們如今這位天君大人,為渡情劫而下凡,歷盡千辛娶了娘子,還生了個自帶福相的兒子。這本應該是幸福美滿安然無恙的度過一生,挨過這情劫。
“誰又能想到呢,偏偏也就是這堂堂天帝,竟會遭遇山賊打劫,不僅是丢了錢財還連帶失了性命,留下一個黃口小兒孤苦伶仃存活于世。一個人能活到15歲着實不易,渴飲臨江水,饑食山野果,自習一身武藝那是相當了得啊,捕魚狩獵樣樣精通。”
“我們再來說說這真君出生時便自帶的仙骨,那可是受萬千妖魔觊觎的東西。就在他15歲那年,在家門口撿了一個女娃娃,要說這女娃娃,那也是一番波折。這可是個命中帶煞之人,滿月克父三歲便克手足,五歲又克死了母親。如此不祥之人,自是最終被父老鄉親趕出了村子,一個人孤苦伶仃流落街頭。”說書人在臺上講的是眉飛色舞,舉止動作随着言語比劃更是引人入勝,臺下茶客聽得也是津津有味。
“直到被這青陽真君撿回了家,兩個小娃娃大的帶着小的。可要說這女娃娃的天生煞命,竟是連真君這般福相的人也會克。過了17年的中秋滿月都相安無事,偏偏這女娃娃才來了三年。就在真君及冠那年,夜黑風高,天挂一輪皎潔滿月,家家戶戶慶團圓之際,真君那天生的仙骨突然顯象,剎那間便是金光萬丈,也因此吸引了無數的妖魔鬼怪。
“事發之前誰又能料想到,這雖自帶福相卻苦命的娃娃會是天生仙骨之人。當時還是凡人之軀的青陽真君被怪物們吸盡陽氣,肉身撕扯成無數碎片,場面血腥異常不堪入目,終是死無全屍,令人嘆惋。”說到此,說書人搖着頭,滿臉遺憾,垂頭長嘆一聲。
臺下茶客也是随之嘆息,可轉眼,臺上說書人便語調高昂,話了一個轉折。“可偏偏也是因為這仙骨,因禍得福,竟讓其直接死後飛升,度化成仙。”
“只是苦了被他撿回家的那女娃娃,才11歲就被厲鬼分屍,死後怨念太深久久不得消散,成了孤魂野鬼飄蕩世間。這才有了我們如今這故事——月滿之夜,仙骨飛升,煞女孤魂。”說書人啪一聲合上手中的折扇,千年前的故事到此結束。
臺下的百姓鼓起掌,紛紛拍手叫好,有的還笑出聲。但多半無非就是笑這故事中的兩個,明明都是孤苦的可憐人,卻又各自連累,死而不得其所,如今還要被世人傳道,遺笑千年,即便其中之一已經成了天下人參拜的真仙。
而如今,已是那所說故事的千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