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首映
首映
一篇三無影評,沒買推廣,沒買熱搜,也沒有勁爆的言論,很快淹沒在網絡世界,沒有引起和內容相匹配的反響。
意料之中。
巧的是被寧扉看到了,并且對這位真名叫麥青的影評人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寧扉點進麥青的專欄,把所有影視相關的作品都浏覽了一遍,發現麥青和他觀點極近相似,很有共同語言。
要知道,寧扉的想法在當今的娛樂圈裏,稱得上标新立異、劍走偏鋒。
和寧扉這樣的人想法相同,往往是一件很難的事,偏偏麥青能做到,怎麽能不引起寧扉的注意。
寧扉通過非途文娛人事部,向麥青發出面試邀請,親自到場擔任面試官,負責麥青的面試。
麥青先一步從王敘那裏得知寧扉對她的關注,沒有拒絕,按時抵達面試現場。
“聽說你考上教師編制了,先恭喜你,所以接受我們的面試邀請,是打算放棄教師的職務嗎?”寧扉開門見山。
“沒有。”麥青幹脆利落地搖頭,也不怕被寧扉看穿自己的小心思,“我是準備回老家了,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相親,結婚,過所有人都會過的生活。說不留戀這一行,是假的,貴方又這麽有誠意,不來一趟,總覺得有點虧。不過回老家還是我的首選,身為一個大齡女性,您應該能明白我的選擇。這邊如果能通過,綜合待遇、未來發展等方面,再考慮看看吧。”
“行,沒問題。”寧扉一點不反感麥青的直白,反而很欣賞她的清醒,不再兜圈子,開始走面試流程。
麥青總體表現不錯,可能是沒有在大公司工作過的緣故,略微缺乏自信和從容,寧扉認為無關緊要,這些都可以後天培養,相反洞察力和敏銳度需要常年積累,短時間內培養不出來,慶幸麥青都有。
寧扉發現麥青脾氣冷硬,習慣就事論事,很不适合當今的職場,偏偏也是成年人身上最缺乏的寶貴特質,如同結束和Q站的合作,看似妥協,實則不願意屈服于Q站逐步被資本收編的環境,才選擇和自己的理想妥協。
“我知道,你在Q站呆得不太愉快。能和王敘混到一起,想來也不會是網站寵兒。你是王敘的好朋友,應該從王敘那裏聽說過,我們非途文娛一直在招人,從沒想過來應聘嗎?”寧扉問。
“想過,但沒來,因為我不知道我能做什麽。”麥青實話實說,“我不是影視相關專業出身,編劇、營銷、傳媒都沒學過。只是比較喜歡看劇、上網、吃瓜,關注一下大家都感興趣的時事。好像什麽都了解一點,又什麽都不精通,應聘哪一個職位都不太夠,就不過來丢人了。”
Advertisement
“這樣很好。”寧扉給予肯定。
“好嗎?”麥青以為寧扉說客套話,自己坦白,“話說在前面,我相當不專業。冒昧問一下,你們請我來,想讓我做什麽呢?”
“說明你綜合能力強。”
适合做一個制片人。
寧扉隐去後面一句,回答麥青的問題:“去宣傳部跟跟項目吧,先考察,從普通職員做起。後續發展,看你的情況,和我們公司的理念合不合。我目前只能給到這樣的待遇,你可以慢慢考慮,考慮清楚,再給我答複。”
“好吧。”麥青讪笑,很懷疑王敘口中人情味十足的寧扉是假的,明明鐵面無私,一點沒有因為她是王敘的朋友給什麽優待。
對寧扉的傲慢,麥青覺得很正常,畢竟有《一樹銀花》這塊金字招牌,發生在王敘身上的一系列事件更加深了非途文娛護短和唯才是用的宗旨,求職場上,非途文娛的職位向來令人趨之若鹜,只有非途文娛挑人,哪有機會輪到應聘者們挑剔非途文娛。
寧扉回到最近兩人都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你認為《AC·HERO》的票房最終能到多少億?”
麥青思考了一下:“七、八億吧,基本盤。如果《一夜絨花》口碑打出去,再減個一億左右。”
“外語大片還沒到真正窮途窘境的時候。”寧扉引用麥青在影評裏的原話。
“是的。”麥青點頭,“國産電影市場被《一樹銀花》帶起來一些,可惜遠遠不夠。等到優秀的國産電影數量足夠多,靠質量站穩腳跟,在觀衆那裏徹底翻身,才是外語片真正的窮途窘境。”
“那《一夜絨花》呢?”
“沒看到成片,不好說。”
“我個人認為,《一夜絨花》的劇本比《一樹銀花》還要強一點。”
“那……五十億妥了?”
“沒那麽樂觀。”寧扉啧了一聲,“外面傳我們的電影套着喜劇的殼做悲劇,我可以告訴你,是真的。題材所限,又在暑期檔,很難像春節檔那樣引起全民觀影潮,所以三十億吧……可能,最多不超過五十億。”
“所以你的意思是,《一夜絨花》不是純喜劇,而是偏向文藝的?”
“你可以自己親眼看一看。”
“可以嗎?”
“當然可以,只是看過之後,就要留下來了。”寧扉微笑。
“啊這……”麥青猶豫着,被《一夜絨花》成片勾得心癢癢,終于認識到,自己還是放不下這個行業,最終點頭,“那好吧!”
麥青情商欠缺,但學習能力和觀察能力都相當強,意外和路思南的為人有點相似,讓寧扉用起人來得心應手。
麥青也沒有令寧扉失望,經寧扉特批加入《一夜絨花》項目組後,很快上手,幫寧扉分擔了不少煩惱。
路思南忙于搬遷事宜,寧扉正缺一個麥青這樣的助手,很快把麥青提拔成自己的特別助理,每天根據麥青提交上來的報告篩選有用的信息進行決策,大大縮短了辦公時間,給厲途逮到機會,把寧扉拐去東市,替影院周圍即将開業的餐廳做試吃。
“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我僅代表我自己。以我的口味決定餐廳進不進場,有用嗎?”寧扉很不理解。
“有用,一定要你來。”厲途理直氣壯,“以後你在樓上工作,不合你胃口的餐廳,要他們進場幹什麽?”
竟然這麽一本正經地假公濟私,寧扉豎起大拇指:“你行。”
寧扉從中餐吃到西餐,從法國菜吃到泰國菜,感覺人都胖了一圈,後面還有一大堆餐廳在等着。
“這麽多家嗎?也太多了吧。”寧扉在反常中發現疑點,“怎麽東珠港的進場資格很火爆嗎?”
“當然。活動預告發出去,當天閱讀量破千萬。只是兩周的試營業,就有一百多家餐廳報名競争二十個席位,相當火爆。”厲途一臉驕傲。
厲途和寧扉商量過,東珠港的預開業活動只做兩周,一切為電影服務。
兩周過後,觀影潮大致過了高峰期,逐漸趨向平穩,到時候,對票房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将是口碑,而不是各種宣傳造勢了。
另一方面,預開業活動能提前替商家檢驗一下東珠港的客流量,效果好的話,會吸引更多商家前來入駐,但是時間太長,也會影響到後續的招商工作,可能趕不上正式開業,所以不宜拖得太久。
寧扉緊趕慢趕,總算在規定時限內完成試吃工作。
餐廳定下,廣場上的舞臺、攤位也都支了起來。
首映日很快到來。
劇組衆人齊聚東市,在非途影院最大的影廳內舉辦《一夜絨花》首映禮。
比起《一樹銀花》那時候,這一次,少了些緊張,多了些從容。
可惜這份從容,很快被蜂擁而至的游客沖散。
過去,寧扉僅從投資者的角度了解到東珠港的建設,是東圈發展史上一次不容忽視的壯舉,忽略了在大衆層面,特別是東圈人眼中,東圈終于有了他們自己的地标性商業基地,集旅游、商住、購物于一身,不輸其他地區任何知名商業綜合體,別說一直以來神秘感滿滿,吊足大衆胃口,哪怕只為給自己家鄉争一點人氣,也不能缺席預開業這麽隆重的活動。
關于這一點,臨近首映日,東部地區陡然增長起來的預售票房可以充分證明東圈人民的激動,只不過隐沒在大數據裏,沒有被寧扉發現而已。
首映禮比較簡單,由電影主創和觀衆一起觀影,結束後,做一個簡短的交流,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
商場被游客擠得水洩不通,有本地的,也有從鄰市、鄰省遠道而來的,不止預開業的樓層,連地下停車場也未能幸免。
劇組衆人從停車場下車,經一路圍追堵截,好不容易穿過人牆,到達影廳,電影都播了一半,只能等在門外,想等電影結束,進影廳做一下交流活動,沒想到更方便了門外游客的追堵,各種圍觀、拍照、要簽名,走廊裏黑壓壓一片,一眼望不到頭。
幾人中,數溫澈流量最大,粉絲最多,受荼毒也最嚴重。
其次是寧扉。
可能是澄清視頻裏高冷強硬的形象過于深入人心,圍在寧扉身邊的小姑娘們特別興奮,直呼從沒見過寧扉這麽狼狽的樣子,撿到寶了,推搡之中,免不了身體接觸,看得厲途臉都黑了。
為保障劇組衆人的人身安全,厲途啓用緊急安保系統,調來大批保镖,用築人牆、拉警戒線的方式,勉強把劇組的人和激動的人群隔離開來,送進影廳內部,磕磕絆絆做完了交流活動。
迫于無奈,首映禮提前散場。
劇組衆人像逃難一般,在保镖們的掩護下,從緊急避難通道下樓,坐車返回酒店,只留下寧扉和厲途二人。
二人留在商場內,乘電梯直上寫字樓頂樓,靠在欄杆上吹風。
“有點吓人,還以為要發生踩踏事故了。”寧扉心有餘悸。
“是我顧慮不周,搞砸了這麽重要的首映禮。”厲途自責。
“不怪你,誰都沒想到東圈人民這麽熱情。”寧扉安慰。
“不能再這樣下去。”厲途抿唇,“從明天開始,我會控制商場裏的客流量,按網上預約,嚴格遵循準入制,不會再像今天這樣可以随意進出。”
盡管知道這樣做,會影響到人們的出行計劃,安全起見,只能這麽做。
“也好。”寧扉點頭,舉起手裏的禮花筒,“還有最後一個任務,今天的流程就算結束了。”
雖然稱不上完美,甚至可以說是史上最糟糕的一次首映禮,也得有始有終。
在首映禮上拉響禮花筒,是莊榮添最後的遺願。
寧扉握着禮花筒,一次性的,用完就壞了,破破爛爛,再也修不好,突然舍不得了。
“首映禮都過了,就留着吧。”看出寧扉的猶豫,厲途拿過禮花筒,轉身走進室內,打開保險箱,把禮花筒放進去,“放這裏,留個紀念,以後每天,陪你一起辦公。”
“保險箱?要不要這麽誇張?”寧扉哭笑不得。
“保險箱是用來裝貴重物品的。”厲途強調。
“是啊。”寧扉同意。
厲途指指禮花筒:“這不貴重嗎?”
“哈哈哈!”寧扉笑了,覆住厲途的手,推上保險箱的門,“你說什麽都對!”
感謝:
煙霧扔了1個地雷 投擲時間:2021-08-10 09:03:49
讀者“Li.”,灌溉營養液+1 2021-08-10 16:2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