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累贅
累贅
寧扉沒去管王敘和溫澈之間奇奇怪怪的關系,而是問了王敘幾個問題。
“《老少皆宜》幾年前寫的?”
“大四……八年前吧。”
“有人知道劇本的內容嗎?概要也行。”
“不知道。周圍只有同學,未來都是同行,頂多提一嘴,具體內容也不會跟別人講啊。”
“那有人知道你在寫劇本嗎?對《逗你玩》或者《老少皆宜》兩個名字熟悉嗎?”
“有提過吧,太久了,不記得了。”
“有留下聊天記錄之類的信息嗎?”
“手機號和聊天賬號畢業之後都換了,別說密碼了,連賬號都忘了……”
“當時寫劇本的電腦呢?”
“早報廢了,留下一個硬盤,都格式化了。”
寧扉拿來筆記本電腦,登陸總局網站。
原本存有一絲僥幸,看到《逗你玩》的備案公示,心情也沉重起來。
版權官司本就難打,更何況猝不及防被人搶了先手,提前立項,提前備案,提前官宣。
寧扉敢肯定郭藹一定是故意的,仗着有創星撐腰,故意惡心王敘。
Advertisement
更嚴重的是,郭藹這種抄襲慣犯,一直以來都清楚自己在做什麽,必然比任何人都懂得如何規避法律風險。
寧扉猜測,郭藹為了防止王敘将來在着作權上做文章,從交出劇本到電影官宣,必定每一步都有确切的記錄,甚至委托法律機構和律師做了公證,僞造了從産生創意到完成劇本的一整條流程鏈。
對比他們這邊,要備案沒備案,要證據沒證據,就算告,拿什麽告?法院憑什麽給你立案?
想必王敘也明白,所以才大晚上匆匆跑過來。
看王敘急得滿頭大汗,寧扉實在不忍心再苛責他什麽。
不過藏着自己的寶貝,想給大家一個驚喜罷了,被不懷好意的人鑽了空子,懷璧的人又有什麽錯呢?
寧扉想了想,斟酌着開口:“我有一個更不好的猜測……我問你,除了你身邊的人知道你在寫《老少皆宜》,你有沒有公開透露過這個消息?比如網上?”
“我在Q站提過一嘴,寫一個老少碰撞的故事怎麽樣……”王敘反應過來,好不容易平複的情緒又炸了,“你是說,郭霭是故意的?知道我要寫這本,故意搞我?!我說他手裏有我那麽多劇本,怎麽偏偏湊巧跟我選中同一本,草,這個人渣!”
“郭老師……呃,郭霭竟然是這樣的人?!”溫澈三觀碎裂。
“恐怕不止。”寧扉咬牙,“我本來以為他們想碰瓷我們,複制一部《一樹銀花》,貼着我們炒作,是我天真了。他們這是釜底抽薪,要把我們架在火上烤啊。”
“真的不能告嗎?就算告不贏,發個律師函什麽的警告一下,用輿論制裁他們呢?”溫澈提議。
“不能。”寧扉搖頭,“一是被他們蹭熱度,正合他們心意。二是他們已經有備案,搶在我們前面,我們空口無憑,有理也說不清,還容易惹一身腥。更重要的一點,就算能立案,法院一旦受理,電影就成了問題項目,一天不結案,一天不能過審公映,所以告他們,不是打擊他們,而是兩敗俱傷。更何況,我還和我舅舅趙晟陽約定了要在明年暑期檔對打。話說出口,即默認雙方不會在電影能不能上映的問題上做手腳。”
“對不起,都是我不好。”王敘捂住臉,“你說我好好的把《無根花》寫完不就行了?半路抽什麽風去寫別的,害你和你舅舅對打出師不利……”
“所以暑期檔的事你知道了?”寧扉打斷王敘。
王敘點頭:“嗯,趙曉博說的。”
“你就不該聽他的。”寧扉斜眼,“一點小事都當天塌了,你還不知道他?而且現在,我改變主意了。”
王敘眼睛一亮:“你想到辦法了?”
“也不算。”寧扉抱起手臂,“我只是覺得,對付卑鄙的人,就該用卑鄙的手段。如果在卑鄙的人面前還自诩有良知,那麽以後遇到真心和我們合作的夥伴,又該怎麽回報他們的善意呢?”
“以直報怨,是這個道理,可是……”
回想兩人自相識開始,寧扉一直都是這樣,好像從來不會沮喪,從來不會放棄,也從來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然而這次情況非比尋常,王敘有點不确定,或許寧扉只是為了安慰他而故作輕松罷了。
“好了。”寧扉看出王敘的不安,用力拍拍王敘的肩膀,“情況我都了解了,你們的煩惱到此為止,剩下的都是我的事。你現在回去,洗把臉,洗個澡,好好睡一覺,什麽也別想。等我想一想,想好了,再來找你們。”
“你不怪我自作主張,劇本寫一半跑去寫別的,還不告訴你嗎?”王敘有點愣。
“我說過,你是創作者,寫什麽都是你的自由。我是制片人,給不給批還是我說了算,所以劇本給我,兩本,沒寫完也沒關系,寫到哪裏算哪裏。”寧扉朝王敘伸手,“你交不出漂亮的作業,我再來罵你。”
送走兩人,寧扉關上門,返回客廳,厲途已經在撥商律的電話了。
——總是他最懂我。
寧扉一下笑開,從厲途手裏接過電話。
商律動作很快,第二天就帶着他的金牌律師團把王敘的小破公寓翻了個底朝天。
王敘從沒見過這陣仗,一時有點懵,蹭到商律身邊小聲問:“是要準備打官司了嗎?寧扉怎麽說?”
商律往沙發上一坐,悠閑地架起一雙大長腿:“取證,別慌。”
“哦。”王敘讷讷,心想商律平時總一副不着調的樣子,這時候越吊兒郎當,反而越讓人安心,也是神奇。
商律帶人翻完公寓,又開始審問王敘,從八年前的生活起居、人際關系,到網上沖浪的每一寸蛛絲馬跡,審犯人似地審了一天,總算滿意,帶走一疊資料外加兩個硬盤,收工走人。
王敘惴惴一整天,隔天又收到寧扉的召喚。
“郭霭你不用管了,有商律處理。具體計劃我已經跟他談好,等需要你配合的時候,他會通知你的。”寧扉簡單交代了一下,表情變得嚴肅,“兩本劇本我都看了,都有點問題。”
王敘咽了下口水:“怎麽說?”
“《老少皆宜》——構思獨特,環環相扣,秉承了你一貫的黑色幽默,是一個不錯的故事。”寧扉不吝稱贊。
欲抑先揚,王敘深知寧扉的脾性,有預感前面誇得多動聽,後面必然批得多慘。
果然。
“你覺得溫澈是你的靈感,認為溫澈的加入給你的劇本增添了無數亮點,對不起,我恰恰覺得你代入溫澈塑造的這位年輕刑警,是通篇唯一的累贅!”寧扉翻開劇本,把标注過的地方一一指給王敘看,“這裏,人設太過,油膩;這裏,沒必要的動作戲,無效耍酷;這裏,無聊的玩笑,老年人不會說這樣的話,太假;還有這裏……”
王敘認認真真聽着,沒急着反駁。
雖然寧扉不是專業人士,像寧扉這樣無限趨近于觀衆的點評,恰恰是創作者最需要的。
王敘很重視寧扉的評價,當然寧扉也沒令他失望,每每言之有物,讓人受益匪淺。
王敘等寧扉說完,仔細思考了一番,才開口:“這是一個雙線并行的故事,兩個男主的交集很少,矛盾都集中在他們各自身上。我想讓兩條線都精彩,就需要人為做一個平衡,讓整體顯得協調。考慮到老少靈魂互換,肯定是年輕靈魂加老年身體容易演得好,因為反差大。就像男女互換,必定是女人靈魂男人身體受人關注。這樣一來,另一條線必然弱了。我在劇本上傾向年輕刑警那條線,我覺得沒錯。”
“道理沒錯,但老刑警退休多年,所處的環境魚龍混雜,還被年輕刑警魂穿,看點大多集中在他那條線上。你非要給年輕刑警加戲,又能加多少有效戲份呢?我不知道你怎麽想,反正我是被尬到了。從一個投資者的角度考慮,如果要拍,我會讓你删除我标出來的全部內容。”
“全部?”王敘擡高聲音,“全删掉,那年輕刑警還剩什麽高光點?什麽都不剩了啊!”
“對,沒錯,他就是多餘的。”寧扉直言。
“他是故事的中心,是我根據溫澈的特質精心打磨的角色,高光再多都不過分,你怎麽能說他是多餘的呢?!”王敘又急起來了。
寧扉擡眸,深深地看着王敘:“他究竟是故事的中心,還是你的中心?你究竟在寫被老刑警魂穿的年輕刑警,還是在寫溫澈本人?”
“這有區別嗎?”王敘再次強調,“年輕刑警有老刑警的靈魂,溫澈身上有着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氣質,兩者之間不矛盾啊?”
“和年齡不相符,你覺得差幾歲?三歲,五歲,十歲?可是劇本裏,老刑警和年輕刑警相差整整三十歲。按溫澈目前的演技,遠遠達不到劇本的要求。你這是拔苗助長,會把他拖垮的。”寧扉無奈,“為愛加戲,王敘,我沒想到你也會做這樣的事。”
“啊?你在說什麽?”王敘一頭霧水。
寧扉眯眼,眼神越來越奇怪。
王敘使勁眨眼,突然頓悟:“哦,你以為我對溫澈有意思?你在想什麽呢,我是直的!”
這下輪到寧扉一頭霧水。
“那你這麽做是因為……?”
“因為我喜歡溫澈啊,想給他寫一個角色,讓他演了繼續紅。怎麽你不喜歡溫澈嗎?那簽他幹嘛?”
……好有道理,無法反駁。
寧扉後知後覺,王敘口中的“喜歡“,和他以為的“喜歡”,似乎不太一樣。
看寧扉不說話,王敘也覺得自己偏袒溫澈的行為有點奇怪,怕惹寧扉不高興,急着為溫澈辯解:“這完全是我的問題,跟溫澈沒有關系!他努力,認真,脾氣好,沒架子,人有點腼腆,但是又很熱心,我從沒見過這樣的明星,難道不值得喜歡嗎?不止我,還有孟老、歆姐、趙曉博,我們所有人都很喜歡他!”
寧扉怔了一會兒,突然笑了起來。
“你笑什麽?”王敘不懂。
“我高興。”寧扉笑意止不住。
原本和王敘讨論劇本,沒想到有意外收獲。
溫澈,一個在他眼裏如寶藏一般的人,總是對自己沒信心,不知道自己為什麽爆紅,為什麽能得到那麽多粉絲的愛,然而短短幾個月,就能讓周圍所有人都喜歡上他,不正是一個偶像夢寐以求的特質嗎?
王敘和衆人的反應恰恰證明寧扉沒看錯人,難道不該高興?
“你說得沒錯,我也喜歡他。我要他紅,繼續紅,比現在還紅。關于他,我有另外的規劃,所以還不能把他給你們随便折騰。這些暫且不提,還是說劇本吧。”寧扉收斂情緒,回到最初的話題。
“不可否認,劇本的亮點始終在年齡差上。你一直在強調這點,也希望它能刺激到觀衆的笑點。可是現在最大的問題恰恰出在年齡差上。你肯定早就注意到,要讓孟老來演老刑警,年齡設置上,最年輕也要六十歲,和剛畢業的年輕刑警相差至少三十歲。那不是兩代,而是好幾代。代溝太大,再怎麽強加共同語言給他們,都很牽強。”
寧扉看了王敘一眼,愈發直言不諱:“我猜,你最開始設置的兩個男主,一個二十三歲,一個四十五歲左右,最大不超過五十歲,這樣剛好兩代人。偏偏要遷就孟老,只能大量删改設定,盡力把老刑警往六十歲上靠,可是又舍不得原本為中年刑警而設的細節亮點,潛移默化之下,原角色變了形,新角色也不倫不類。當然你肯定想過把年輕刑警設置成三十歲左右,倒也符合溫澈二十八歲的實際年齡。可是這樣一來,又體現不出反差了。成熟穩重的三十歲男人,哪有年輕人矛盾多呢?猶豫到最後,只能硬着頭皮按二十三歲和六十歲寫下去,能不出問題嗎?”
“你必須承認,你把老刑警的角色給孟老,就是眼饞孟老的演技,想讓孟老給溫澈擡轎。你把年輕刑警的角色給溫澈,也不是溫澈适合這個角色,而是想讓筆下的角色給溫澈擡轎。讓角色因人而異,目的性遠大于角色的本質,這完完全全違背了創作者的初衷。”寧扉表情嚴肅,“如果這是你的終稿,那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訴你,這本,我不會投。所以我的答複毫無疑問是——斃掉。”
感謝:
Li.扔了1個地雷 投擲時間:2021-07-07 00:31:11
讀者“新鮮檸檬冰”,灌溉營養液+1 2021-07-07 1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