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如來佛祖
如來佛祖
【除了猴哥,天界最喜好玩游戲的,是觀音菩薩。尤其是cosplay,一提這個,她就來勁了。如來佛祖玩心不大,但是超愛錢。玉帝的要求極其卑微,天天求神拜佛,希望自己也能下凡就好了。】
赤腳大仙:最喜歡玩的其實是本仙吧?當初三界還通之時,本仙能不回來就不回來,天天在人間瞧熱鬧。不過,本仙長相普通,都不需要換個模樣,毫無存在感的路人甲一個。
紅孩兒:淦!欺負我英文沒學好,只認識abandon,cosplay是啥?
太白金星:沒錯!觀音變男變女都頗為順滑,下凡出差都是扮成他人的模樣。
旃檀功德佛:玉帝的法力在三界都是最強,還用求神拜佛麽?莫非,醫不自醫,佛不自佑真有其事?所以,凡間才有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的說法?
太上老君:如來佛祖的金丹砂就是金山!佛門都有錢。
大聖點頭:佛渡有元人。如來門下衆僧給人誦個經,就要三鬥三升米粒黃金。我師父苦哈哈西天取經,唯一值錢的紫金缽盂都當人事留在靈山了。靈山那地方去不得,羅漢們摳門兒了,不如天庭這邊灑脫。
如來佛祖:本尊有靈山衆窮羅漢要養,大鵬吃龍,孔雀也不吃凡物,經濟壓力很大啊。
王母娘娘擰眉:這一個兩個三個的,都不安心修煉的麽?
托塔李天王:玉帝辛苦了!
某天邊:偶像光環碎了一地!
某天将:多講講,本仙最喜歡聽上司的八卦了!
【神佛們個個六根不清淨,只有我猴哥,心裏幹幹淨淨,什麽都沒有。】
大聖頓了頓:聽起來,好像在說俺老孫有點傻?
紅孩兒:谛聽你聾了。
Advertisement
旃檀功德佛:悟空最是有靈性。
觀音菩薩:南海那麽多事等着我料理,凡間天天有無數個願望指名道姓發給我,我能清淨得了麽?
玉皇大帝:許久之前,本尊也清清靜靜。虛無以後,才明白,接地氣才是存在的證明。
如來佛祖:身居高位,沒辦法啦!
地藏王菩薩:谛聽知一切,看破一切,還能如赤子般天真,難怪會如此喜歡大聖。一猴一獸,都有顆純潔無瑕的心。
【哈哈哈,到了我猴哥莽撞犯錯的時候了。猴哥就是心太軟,豬八戒裝模作怪,叫幾聲“師兄”,你就真去偷人參果啊!又結拜個鎮元子?算了,這一回不看了。】
大聖:嗐,急脾氣要不得!若是沒将那人參果樹掀翻了,這事兒也不會鬧大,叫各路神仙都看了俺老孫的錯去。
地藏王菩薩欣慰:谛聽三觀還在,沒一味偏袒大聖。
旃檀功德佛:慚愧慚愧!貧僧沒約束好三個徒弟,他們做錯了事,也沒本事彌補苦主,跟着逃跑,還是個累贅……
鎮元子:吃我幾個人參果,倒也不是什麽大錯;打倒了我的寶樹,我也不是不能救。還砸壞了我的大鐵鍋!這個可忍不了,這可是吃飯的家夥,寓意大着呢!
玉皇大帝:這麽就不看了呢?難得谛聽都認為是猴頭錯了呢。
紫薇大帝:不看也成,大聖找了一圈神仙去救那人參果樹,個中內情,滿天庭都知道!
二郎神:谛聽心思通透,處事公允,難怪大聖喜歡它。
【經典劇情來了!我猴哥被唐僧趕走了!唐三藏肉眼凡胎不識白骨精,只說我猴哥打死了三個凡人。欸,之前我猴哥打死了六個強盜,他也說過我猴哥動不動就打打殺殺,不是佛門中人。前面還有我猴哥在老和尚面前賣弄袈裟,剛又在五莊觀偷人參果,他定是覺得我猴哥盡惹是生非了!還有個煽風點火,挑撥離間。如此總總,他要趕走我猴哥,也不奇怪。】
大聖撓頭:俺老孫當初只覺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還未曾想過裏頭居然有這麽多前因。
地藏王菩薩:谛聽在翠雲宮聽了萬年凡人生平因果,看問題全面得很。
金身羅漢:身在局中不覺得,這麽一說,還真是!不過,二師兄平日裏是沒說什麽好話,大師兄也是動不動對他呼來喝去的,有時候瞅着還挺親熱的。老沙覺得都沒錯兒,就是不知怎地,到白骨精這裏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紅孩兒:走得好,走得妙!
旃檀功德佛:貧僧當時也不忍心……
觀音菩薩:悟空是唐三藏的第一個徒弟,其實唐三藏也是愛之深責之切。他是擔心猴兒恣意妄為,不把人命當回事,遲早闖了大禍。師徒都需要成長,經此一難,整個取經隊伍才開始團結。
赤腳大仙:俺當初在凡間看到大聖被趕走,不光掉眼淚,還罵唐三藏有眼無珠了呢。
如來佛祖:天意如此。
玉皇大帝:師徒幾人這會還沒識清對方為人性情,只是聽觀音菩薩的指點,一起取經去。沒有信任,情感也不夠,猴頭時不常小小欺負豬八戒一頓,豬八戒又是個分不清輕重緩急的……
地藏王菩薩:幸好淨壇使者下凡歷劫去了!
赤腳大仙:淨壇使者本性不壞,只是天性懶饞,嘴上又不把門兒。而且,在唐三藏眼裏,三個徒弟既是觀音菩薩派來的護衛,也是妖怪吧?妖怪殺心太重,他只能把他趕走。
【氣死我了!看我猴哥那麽委屈,獸都要氣沒了!嗚嗚嗚,我猴哥這會肯定傷心極了。菩提祖師不見他了,唐三藏也不要他了,兩個師父都抛棄了他!我猴哥有情有義知恩圖報,盡遇負心人了!】
大聖:其實也沒這麽可憐。俺老孫當時是難過了一會,到了花果山就好多了。
菩提祖師:倒也不必如此!悟空在我斜月三星洞多年,本事也學得差不多了。修煉之人,歲月漫長,遲早都有再見的時候。
金身羅漢:怪我嘴笨!我那會是後來的三師弟,兩位師兄各有性格,我也不知道該說甚。
旃檀功德佛:是貧僧錯怪了悟空。悟空本性良善,只是莽撞不懂規矩,把握不好分寸,為師應當慢慢教他才是。細細說起來,悟空已經在改了。初時,他一出手人就死了,還愛毛手毛臉的吓人,後來都會安慰人“莫急”“莫怕”了。
觀音菩薩:聽起來還挺慘的。
牛魔王哼聲:那猴頭結拜兄弟之時,還和你親熱得很,轉天就能給你忘了,打起來毫不留情。這師父嘛,走的時候兩眼淚汪汪,轉天到了花果山,自在快活,師父姓甚名誰都忘了。
赤腳大仙:多大點事。牙齒還有咬到舌頭的時候,凡間夫妻吵起來破口大罵,拍腿摔碗,過不了兩天又卿卿我我,蜜裏調油。誰和誰還沒個矛盾的時候了,唐三藏和大聖又沒什麽深仇大恨。磨合過程中,一時氣急,一個放了狠話,一個離家出走。等着吧,真要出了什麽事兒,這兩人定是又和好如初了。
紅孩兒:委屈?唐三藏叫他走就是委屈了?回花果山當大王不香麽?本大王好好的風光日子過着,被抓到南海來幹活兒,一直跑不了才叫委屈呢!
如來佛祖:猴頭知恩圖報倒是不假。石猴自有靈性,心性豁達,傷心許是有,當是沒谛聽說的這麽多。
哪吒:大聖也不容易,太過優秀了,總是不被人理解。
東海龍王:大聖心中煩悶,怎地不來龍宮喝酒了?啊,去去去,不來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