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二個火葬場(9)
第二個火葬場(9)
網絡上這個事情本來也不是徐漾的計劃,只是看到別人出手,忍不住摻和一腳罷了,然而最終結果沒有如他預料,徐漾心情受到影響。
于是,原本只需要他在關鍵時候提供一些幫助的事情,他自己積極參與了。
啤酒肚林總的公司跟黎秧她們公司一樣是個建築公司,都是同行,而且在一個城市,手底下的那些施工隊多多少少都有些重疊,林總準備從施工隊這裏入手。
一個建築工程最怕的是什麽?
自然是質量問題。
一旦某個建築公司的工程出現了質量問題,那麽它的信譽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會毀了整個公司。
林總他們的想法就是從質量入手搞事情,他們買通了施工隊裏的采購和質檢,偷工減料,這種事情在工地上很常見,只要做的小心一點,不會被人發現。
至于工程出事之後,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
哦,這不是他們應該考慮的事情,就算真的出現了人員傷亡,那也應該是負責施工的公司責任,關他們什麽事?
工程很快就做起來了,因為工程比較大,工期也比較長,黎秧對項目很上心,加上自己也是學建築的,時不時就會來工地看看。
然而這一看,就看出問題來了。
“你們的項目負責人呢?”黎秧臉色很難看。
項目負責人見狀,知道可能出事了,連忙放下手上的事情過來。
黎秧讓人拿來了測量工具和施工圖紙,稍微一測量一對比,好家夥,鋼筋尺寸不對,混凝土的調配也不過關,要是用這些東西去做,質量哪裏能達到标準?
項目負責人見狀,臉色也刷的一下白了。
Advertisement
“黎總,抱歉,我沒有注意到這個。”
黎秧原本只是看出了鋼筋尺寸有點不太對,沒想到後續這麽查下來,有問題的材料居然不止一個,最關鍵是,這些材料好次摻着,要不是黎秧習慣全都檢查一遍,還真不一定能發現的了,尤其是一些用肉眼根本看不出來的材料。
“把負責采購和質檢的人找過來。”這只是項目初期,發現了問題還能及時糾正,要是真的到了中期和後期,還不知道會損失多少。
項目負責人怕自己一個人擔責任,叫人那叫一個快,幾個人都出現在工地臨時搭建供大家居住的板房裏,黎秧坐在辦公桌另一端,一動不動看着這些人。
一股威壓油然而生,在場有兩個年齡比黎秧的爸爸還大,但是在黎秧的目光下,幾個人額頭居然開始冒冷汗了。
誰也沒有先開口,氣氛一下子變得壓抑起來,甚至連呼吸都有些困難。
終于,項目負責人扛不住開口了。
“黎總,這件事是我們的工作疏忽,我們這就去把所有的材料和機械檢查一遍。”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
黎秧雖然沒有說話,但是目光一直在觀察這些人,很快發現這些人中,有兩個眼神飄忽,看起來比其他更加心虛和不自然。
“你們兩個留下,其他人走吧。”
除了被點名的兩個人,其他人都松了口氣,用比平時要快得多的速度,飛快離開這個壓抑的房間。
剩下的兩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心虛。
黎秧還是沒有說話,右手手指拿着筆,一下一下敲擊在桌面上,給這兩人增加無形的壓迫感。等到這兩人有些抗不住的跡象後,這才開口。
“說吧,是誰指使你們的?”
大家都是幹這行的,工地上确實避免不了有人做這種事情,但是做的配合度這麽高、且兩個人又都一副做賊心虛模樣的,要說沒有貓膩都沒人信。
這兩人雖然心虛,但卻什麽都沒有說。
黎秧覺得這兩人有點意思,準備詐他們一下:“林總收買你們的時候,有沒有告訴過你們我們公司有專業法律團隊啊?”
兩個人明顯愣了一下。
看他們這個表情,黎秧明白了這兩人果真與林總有關,但到底是不是只與林總有關,目前還不确定。
“讓我想想,因為偷工減料,造成重大建築施工事故需要判多少年來着?”黎秧手裏筆敲得節奏慢慢加快,那種壓力又升起來。
終于其中一個比較年輕的沒有抗住,開口了。
“我是一時鬼迷心竅才會答應。”
有一個人開口,另外一個松口也就快了,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将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地清清楚楚。
黎秧發現這裏面居然還有徐漾的手筆,而且知道這個消息後,她一點都不意外。
那兩個人巴巴地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交代了,心裏還是很忐忑,眼睛時不時往黎秧那邊看兩眼。
“黎總,我們真的知錯了,可以不要告我們嗎?”
這兩人雖然膽大包天做這種事情,但還是普通老百姓,民衆對于法院法庭有着本能的恐懼感,兩人之前幹這種事情都是偷偷摸摸的,也沒有被人抓住過,于是膽子也被養肥了。誰能想到第一次被抓,竟然就這麽嚴重。
黎秧知道處理了這兩人,徐漾和林總也不會善罷甘休,以其讓他們重新找人,而她則需要天天防備,還不如将這兩人廢物利用起來,來一個将計就計。
“不告你們也可以,但是你們以後要聽我的話。”
“聽的聽的。”兩人連忙點頭。
黎秧跟他們交代了一番,但是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派了兩個信得過的人監督他們,順便監督工程施工。
半年過去,工地差不多完工了,到了最後竣工驗收階段,在背後搞小動作的徐漾和林總感覺時機差不多成熟,開始慢慢收網。
于是,網絡上有人爆料,說是本市一個着名的工程存在嚴重偷工減料情況,而這個爆料的人正是施工隊的一員。
據他所說,他實在是看不下去,才站出來爆料,同時,還配上了自己施工過程中那些危險高空作業沒有完善保護措施的圖片,建築工地的材料也沒有專人管理,各種不規範。
這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新聞出來後,大家的關注度也非常高,一開始并沒有爆出具體的工程項目名稱,只是呼籲嚴查偷工減料的現象。
這就引發了大家的不滿,網絡上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件事,并且要求将建築公司、項目名稱都爆出來,讓大家避避雷,更有一些比較極端的,說每次這種新聞,都不放出具體的公司,反而每次受害人的消息放的飛快。
他們不知道的是,徐漾正是利用了網友們的這種心理,故意只放出一部分的消息,來吊着網友們,只有把網友們的憤怒勾起來了,才有讨論度。
果然,事情就在網絡上發酵了,徐漾甚至還故意推送近年來很多建築事故的視頻上去,就是為了積累更多憤怒。
另一邊,這個事情剛剛出來,對方安插過來的兩個人就已經向黎秧彙報了,他們那張沒有安全措施的照片,也是已經完工的部分,那部分安全措施剛剛拆掉不久,找好了角度拍攝,看起來就像是正在施工的場地一樣。
網絡上的事情出來,黎秧也在輿論上加了一把火,言論怎麽極端怎麽來,于是很快事情又上了熱搜,引起一波對建築安全問題的讨論。
上熱搜後,徐漾就讓人以“爆料人”的身份,裝作無意中透露一些很明顯的信息,這些信息結合起來,只要稍微去查一下,就能查到黎秧他們公司。
果然,有喜歡吃瓜的網友就去查了一下,這一查網友都震驚了,一切順利的不可思議。
黎秧他們公司的名字被爆出來,原本幾乎沒有幾個人的公司官方微博一下子被人沖了,公司其他人不知道這件事的內幕,一個個擔心的不行。
但是老板卻是知道整件事情過程的,當初黎秧抓到兩個人後,就把整件事跟老板說了一遍,為了配合,老板的朋友圈隔段時間就會發一些工地的小視頻,重點拍攝的就是關鍵工藝、材料以及安全措施等。
可以說,如果要取證,老板的朋友圈就是鐵一般的證據。
面對這種情況,老板也絲毫不慌,而跟老板是微信好友的合作公司老總也是看老板朋友圈過來的,平時為了讓他安心,黎秧還會時不時地給他發一些現場的東西以及中間檢查的報告書,合作公司老總算是看着這個工程過來的,根本不相信網絡上的那些東西。
于是,一直在等兩家公司因為新聞鬧翻的林總到最後等了個寂寞,什麽也沒有等到,他甚至有一次去吃飯的時候,還看到兩家公司的老板有說有笑,像是沒發生任何事情一樣。
林總郁悶了,正想再去加把火,然而黎秧他們公司的名字一爆出來,還沒等網友們進行第二輪謾罵,公司就飛快地出示了律師函,表示要追究造謠者的法律責任,同時為了安撫網友,也放了一些視頻出來。
至少從視頻中看來,現場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我有點蒙了,所以現在是個什麽情況?】
【有一說一,會不會是這個公司自炒?上次小姐姐的事情出來嘗到了甜頭……】
【帶點腦子吧,但凡有一點腦子的建築公司,都不會用這種事情來自炒,這要是有人操縱的話,只能說,這家公司可能被人搞了。】
【吃瓜人表示,這種态度剛的,要麽就是清者自清,對自己有絕對信心,要麽就是藝高人膽大,根本什麽都不怕,我壓第一種。】
【第一種加一。】
另一邊,策劃這一切的林總正在給徐漾打電話,語氣裏滿是氣急敗壞。
黎秧:我預判了你的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