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宮中來信(上)
宮中來信(上)
“阿黎,你沒事吧?”沈烨舟仔細瞧着葉黎的臉色,生怕她有所閃失。...
“我無礙,……他究竟是何人?”葉黎看向沈烨舟,看見他除了額上薄薄一層汗之外也無受傷,這才問出心中的疑惑。
“若我所看不錯,應當是酒吞童子。”
“酒吞童子?傳說中幾百年前就已現世的大妖物?”葉黎心底一驚。
“嗯。”沈烨舟點了點頭。
如果說疫鬼只是山川之鬼,不過是精怪,無甚靈智。那酒吞童子,就是實打實的修煉了上千年、靈智已開的大妖了。
歷史上關于酒吞童子的傳說雖然紛亂複雜,但是總有共同的地方:此妖外表英俊,依靠美色引誘美麗青春的少女,尤其喜歡食人肉且嗜酒如命。
傳聞此妖在堕入妖道之前曾做過和尚,後來由于作惡被逐出山門。且此妖妖力強大,生性殘忍,幾百年前随大周王朝覆滅,而後銷聲匿跡。
葉黎與沈烨舟相對無言,但彼此的心裏都有些驚詫。已經消失了幾百年的大妖物突然再次現世,是否說明這世道,要大亂了?
“師姐!沈公子,你們沒事吧?”
不遠處,葉青頗為焦急的聲音傳來。
薛梓慕與葉青氣喘籲籲地向他們這邊跑過來,葉青的衣襟上還帶着明顯的血跡。
“師妹,你受傷了?”葉黎立即上前去攙扶住葉青的手臂。
“并無受傷,這是妖物的血。”葉青搖搖頭。
“原來你們也遇上妖物了?”沈烨舟看向薛梓慕,眼神裏帶了些許銳利的神色,“請問薛公子,你與葉青姑娘方才去了何處?”
Advertisement
“我們一直在這條路上往前走”,薛梓慕沒料到他會這樣問,表情微詫,“走了一段路後,葉青師妹發覺沈兄你與葉黎師妹都沒有跟上,且你們二人都不見了蹤影,緊接着我們就遇見了産女。”
産女,又是百年前的大妖。
“她假作體弱的婦人,向我們求助。葉青師妹不明底細,接過了她遞過來的孩子。結果手中的孩子越變越重,葉青師妹發覺不對勁,想把孩子放下,她便下了死手對付師妹。”薛梓慕還心有餘悸,“我與她纏鬥多時才将将讓她受傷遁走。”
“我們二人遇到的是酒吞童子。”确認了葉青沒事,葉黎神情嚴肅地對薛梓慕說道。
薛梓慕與葉青對視一眼,都看見了對方眼裏的心驚。
頻頻出現的數百年前的大妖,還有那莫名将他們幾人隔開的結界,不由分說就下的死手。任誰都會覺得這裏面的情況不對勁。
葉黎原本也以為這只是一場收服疫鬼之行,如今看來,卻仿佛是有一只無形的大手,在暗中安排了一些他們所不知道的事情。并且奇怪的是,這兩次襲擊,都是針對着葉氏的少女而來的,反而對兩個男子,妖物卻并沒有太多心思纏鬥。
“事情越發古怪了”,薛梓慕兩道修長的眉擰在了一起,手中的折扇開了又合,“我們需得盡快回去将此行所遇之事禀明師尊。”
-
蘭陵,葉府內。
“你們所言當真?”葉黎的父親,也是葉氏這一任的家主葉淩雲端坐于主位上,眉頭緊鎖。
他已至化神期,卻于修為上再無進益,因此只能沉下心來打理族中事務,助族人修煉。
“爹爹,看您的神色,是否發生了別的什麽事情,令您如此憂心?”葉黎見葉淩雲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于是問道。
“确實如此。”葉淩雲看向葉黎的目光不自覺放軟了下來。“前幾日,宮中有人傳信給我,懇請我前去捉妖。”
“那不是好事嗎,師尊何必如此憂心?”葉青璀璨靈動的雙眸一眨一眨地看向葉淩雲。
葉淩雲卻并不看她,而是莊重說道:“宮中之人所說的妖,事關君上。今年以來,君上頻頻命人四處開采,奇異的是,每一開采之處都并無礦産。”葉淩雲捋了捋胡須,“我對照了君上開采之處,幾乎每一個,都是封印着百年前銷聲匿跡的大妖的地方。”
“更為奇異的是,這封信并未寫明來自何人,其落款僅有宮中二字,蓋了君上的印玺,字裏行間卻滿是對君上的疑慮,必不是君上本人所寫。”
“這……”葉黎看向其他三人的神色,都是與她一樣的疑惑。
在葉黎看過的原書裏,也只寫到大晉皇帝不斷發起戰争,卻節節敗退,最終偏居秦淮一隅不過兩年便溘然長逝,空留百年遺憾。倒是未曾詳細的寫過大晉皇帝所具體做過的其他事情。
“君上為何會知道妖物封印之地呢?”葉黎的腦海中忽然閃過一絲什麽,她面帶不解的問葉淩雲。
“不錯,這正是古怪所在,君上并不修道,又一向推崇黃老無為而治,卻于去歲底開始大興土木、鍛造兵器、出兵他國,如今又不斷挖掘百年前所封印的妖物所在之處。”
“如此看來,若不是大晉皇帝成了妖,那就是他的身邊有妖物化身了。”一旁的薛梓慕冷淡的說道。
“梓慕說的不錯”,葉淩雲向薛梓慕投去欣賞的一眼,他收的這個弟子雖于修仙術法的天賦上不如葉黎,但卻是思維轉得最快的。
“本來我欲親自前往宮中一探究竟,可三清法會在即,我身為三清之主,想必定是不能前去了。”
“師尊”,薛梓慕看向葉淩雲,眼神堅定,能去宮中,也許對他來說是個機會。“弟子鬥膽請命,不若就讓弟子替您前去吧。”
身為寒門,期望得一察舉的機會,何其艱難!薛梓慕的母親曾經死于強權之下,那時候,他便曾發誓定要得到這天下最大的權力。寒門之命如同草芥,若是沒有師尊,他也将如同族人那般仍舊在生活的泥濘中苦苦掙紮。如今若有機會能夠入宮,接近那天下權力的中心,他又如何能錯過,若能有重振薛家的機遇,他也不必日日寄人籬下,亦能告慰亡母的在天之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