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18章
年初一。
一大早,斜沙城的百姓們吃完早飯便出門去玩兒。有去串門唠嗑的,有喝酒的,有逛大街的,也有坐茶館的。
戚昔照常睡飽了起來,天已經大亮。
炭盆裏只剩灰燼,冷氣侵入進來涼得人一激靈。
戚昔穿着單薄的中衣攏着被子坐起。
肩背上,蝴蝶骨突出。一身的富養出來的皮肉細膩,但如今也只剩薄薄的一層。
他坐了一會兒,掀開被子。
白色中衣領口微微敞開,腹部衣擺則虛虛貼着。往日平坦的小腹像吃撐了,勾勒出一個圓弧般的可愛形狀。
戚昔目光一顫,驀地移開。
他動作稍快地穿上衣服,将自己裹得嚴嚴實實。
開了門,将炭盆端出去倒在院子裏的棗樹根下。随後回廚房生火燒水。
用溫熱的水洗漱完,整個人才徹底恢複了精神。
想着昨晚答應下來的事兒,戚昔去将鋪子的門開了才回去做飯。
積雪在房頂上鋪成畫紙,青煙袅袅,與灰白的天空一起作畫。
飛鳥三兩只,越過炊煙驚叫。
Advertisement
“咔嚓——”樹枝在手中被折斷。
門外也恰時傳來動靜。
廚房裏的光被擋住了一部分,戚昔側頭,入目是院子裏閑逛的馬。
目光收攏,才見人不知何時到了門邊。
又是一身黑,不出聲跟影子似的。
“稍等。”戚昔道。
燕戡沒見過這樣的戚昔。
本該是金枝玉葉的小公子,此刻卻坐在竈前的矮凳上,有條不紊地燒火。
他目光專注,手被火光熏得微紅。因為用力,手上青筋凸起,瞧着只剩骨頭了。
手背也沾了灰塵,像受盡颠沛流離的落魄金玉。
燕戡見他起來去竈臺忙碌,大步走進去坐在矮凳上。
他身量高,腿也長,這麽坐着膝蓋都抵到胸口了。瞧着局促又委屈。
戚昔揉面的手微頓。他淡淡地掃了一眼男人的頭頂,瞧着那玉冠染了火的橘芒,難得好心問:“吃了嗎?”
燕戡如實答:“吃過了。”
戚昔點點頭,不再問他。
兩人一個燒火一個做飯,沒有言語。但目光偶爾對視,也算有點交流。
戚昔做的餃子。面皮已經弄好了,只剩下包。他做得不多,所以也快。
一套動作如行雲流水,好比在宣紙上作畫。看着都賞心悅目。
燕戡目光始終落在他的身上,心中漣漪四起。
一個伯府的少爺竟然如此精通庖廚。放在京都,這樣的人找不出來五個。
也不知道他是在伯府學會的還是到這裏學會的。
胖嘟嘟的餃子下鍋,戚昔撐着竈臺,稍稍松了一口氣。
燕戡瞧着他與竈臺顏色對比明顯的手腕,憋不住道:“瘦了不少。”
戚昔将餃子放下去,再去小桌子邊坐下。
聞言,他擱在桌上的手微蜷。“不适應而已。”
他側坐着,從燕戡的角度看去,人薄得像紙片。怎麽看都要比在京都的時候瘦多了。
燕戡:“可是吃不下?”
斜沙城不比京都,吃的少,也吃得糙。加上這兒又幹又寒,一般人也待不住。
戚昔轉頭,看燕戡的眼中露出幾分探究。
燕戡立馬噤聲。
鍋裏沸水咕嚕咕嚕滾着。兩人無言對視,一個平靜,一個心虛。
好一會兒,這古怪的氣氛才在戚昔起身後結束。
鍋裏胖胖的餃子已經浮起來了。
戚昔拿了碗碟,倒上一點點醋。目光晃過身板挺直,但又委屈坐在小凳子上的人。
他手一頓,又多拿了一對碗碟。
“火可以熄了。”戚昔盛出餃子,将碗筷端放在小桌上。
燕戡熄了火,坐在竈前打算就這麽看着戚昔吃飯。
戚昔放下筷子,眼尾上挑。
“過來。”
燕戡身子一僵。
戚昔的聲音是好聽的,像溪泉嗡鳴,清清淡淡好似帶着一股水汽。
可“過來”二字,落在耳朵裏又是格外親昵。
燕戡喉結滾動,大步走到戚昔身邊。
戚昔:“嘗嘗?”
燕戡腦袋空白一瞬,随後故作鎮定道:“好。”
兩人相對而坐,一人一個小碗。裏面不過五六個餃子。
燕戡瞧了一眼就蹙起眉頭,手上提起的筷子放下:“你不夠。”
戚昔夾了餃子蘸着醋。“夠了。”
餘光看着燕戡動都沒動的碗,戚昔眸色不變。催都沒有催一下。
戚昔吃飯很慢,每一口都細嚼慢咽。
他目色沉靜,看不出到底是喜歡吃還是不喜歡吃。
燕戡猶豫一瞬,還是一口下去一個餃子。
又軟又有韌勁兒的餃子皮兒被咬破,裏面的汁水瞬間爆開。豬肉白菜餡兒的,極香。
若是再蘸點醋。
燕戡試了下,帶着酸味兒的餃子沒了那一點點微不可嘗的膩。更好吃了。
他一口一個,晃眼間,碗就空了。
而戚昔才吃了一半。
燕戡呆看着自己空蕩蕩的碗,默默擱下筷子。
戚昔見狀,道:“還有,要吃自己煮。”
燕戡定定地看着他。
“你……不生氣了?”
戚昔眼睫垂下。
肚子忽然一疼,他顫着手,擱在腹部。
燕戡瞧他擰起眉頭,懊惱自己一時沖動說了不該說的。他閉上嘴,幹脆看着面前的人吃飯。
戚昔不知道怎麽回答他這個問題。
他稍稍加快速度吃完了餃子。
筷子一擱下,燕戡立馬站起來将碗筷收拾了。
戚昔站在原地,看着男人寬闊的肩背。
他不知道現在的燕戡到底想做什麽?他也沒有精神去細想。
*
家裏收拾好了,戚昔披上厚實的大氅,跟着燕戡出門。
燕戡牽着馬,走在風大的一邊。戚昔走在他的另一側。
“這個天兒在外面呆着冷,咱們去茶館坐坐。”
戚昔步子有些慢,他整個人被捂在毛絨絨的大氅裏,像雪地裏的銀狐。
“地方有點遠,要不上馬坐坐。放心,玄風走得很穩當。”
戚昔:“不用。”
燕戡沉默,又道:“之前常河他們商隊本來就是要回斜沙城的,正好跟你遇到了。不是故意……”
戚昔:“是我自己決定來這兒的。你不用解釋。”
“那你會一直在這邊呆着嗎?”
戚昔認真地看着腳下的路,回道:“還沒想好。”
燕戡抓着缰繩的手緊了緊。
後面的路,戚昔也沒主動說過話。但是燕戡問什麽,他便也回答什麽。
他倆的相處有些像僅有一面之緣的陌生人。
*
大年初一,寒冷也阻擋不了街道上的熱鬧。往北走,路邊攤販跟貨郎多了起來。
穿得像年畫娃娃的半大孩子互相追逐着,也被允許出門來玩一玩。
燕戡一直将戚昔擋在身側,兩人安穩地經過熱鬧的街道。
到斜沙城最大的茶樓,燕戡直接讓夥計牽了馬,自己領着戚昔上樓。
兩人要了一間包廂。
戚昔一進去,就感受到了裏面暖烘烘的氣息。
茶樓布置得還算雅致,即使這個季節,裏面還放了幾盆葉子綠得發亮的植物。
茶館一共三樓,一樓是大堂,二樓各個座位間隔着屏風,三樓才是包廂。
此時的一樓大堂裏,人已經坐得滿滿當當。
“我們的位置在三樓。”
早在去找戚昔時,燕戡就已經将位置訂好了。
到包廂裏,門一打開。比大堂裏更暖和的熱氣撲面而來。
只走了幾步,戚昔的額角上飛快冒出細汗。
燕戡伸手:“這裏熱,大氅可以脫了。”
戚昔看了他一眼,瘦得有些尖的下巴縮在衣領的毛毛裏。額角碎發散落,絨絨的,整個人看着疏離感少了些。
戚昔解了帶子,繞開燕戡的手将大氅挂好。
不一會兒,店小二上了茶。緊接着,提前安排好的說書先生也從另一扇暗門到了桌子正對着的,屏風後面的位置。
燕戡給戚昔倒上茶,問:“想聽些什麽?”
戚昔目光看着室內繞了一圈,還源源不斷冒出熱氣兒的竹管。手輕輕拂過肚子,低聲道:“那便說說大順朝的大小事兒吧。”
燕戡目光微惑。
不過本來就是帶他出來玩兒的,他想聽什麽自然順着他,燕戡對着屏風道:“那開始吧。”
後頭的說書先生像是沒料到客人要聽的是這個,愣了一下。
好在他也說了幾十年書了,捋一捋,這也容易。
随即驚堂木一拍,開始了。
戚昔起初看的是燕戡的臉。
漸漸的,随着說書人娓娓道來,戚昔也沉浸地聽了進去。
大順朝建朝已經三百年,歷經十九位皇帝。到如今,現在的大順已經與曾今的大順相差甚遠。王朝應當處于一個中期或是中後期階段。
而在一直随着王朝起落的燕家,被說書先生拿出來重點講述。
燕家的發家史很短,但也很殘酷。
戚昔一動不動坐在凳子上,腦中随着高低起伏的聲音,勾勒出畫面。
他安靜地聽着。
全然不顧邊上坐着的燕家現任當家人。
到一段結束,說書先生下去休息,戚昔才端了茶水抿了一口。
水是熱的,而茶壺剛剛才被燕戡擱下。
坐得有些累了,戚昔身子歪靠在椅子上。
他自己聽的時候,燕戡也在聽。不過于戚昔而言,這只是一段故事。但于他自己而言,是真真切切發生的事兒。
燕戡:“還想知道什麽,我可以告訴你。”
戚昔搖搖頭:“差不多了。”
何況歷史都是相似的,知其一便知其二。以史觀今,可窺見一二。大順現在只怕是各處都不得安寧,全是問題。
戚昔問:“斜沙城,亂嗎?”
燕戡:“不亂。”他沒有猶豫。
因為斜沙城确确實實是掌控在他自己的手中,皇城那堆蛀蟲的手很難伸得過來,而且他們也不稀罕這個地方。
戚昔目光微晃,越過男人的輪廓,落到遠處的雪山之上。
“那你能保證他多少年如此呢?”
“有生之年。”
戚昔微怔,他輕聲道:“為何回去享受榮華富貴,安穩一生。這裏總有人能扛。”
燕戡那張俊美的臉上露出幾分堅毅與傲然:“誰也不及我燕家。”
“茍且偷生本就不是我燕家的作風。何況草原茫茫,關在籠子裏當狗倒不如做這裏的鷹,逍遙自在。”
戚昔偏頭:“可是這裏條件艱苦。”
燕戡定定看着戚昔:“這麽多年都過去了。”
他不怕,但是他怕戚昔怕。
戚昔半阖上眼睛,嘴角像是翹了一下。稍縱即逝。
過了一會兒,他喃喃:“何不想着改善一二?”
燕戡以為他累了,也稍稍放輕聲音:“因為忙于征戰,力不從心。”
戚昔睫毛顫了顫,感受到臉頰上目光的熾熱,他緩緩別過頭去。
“你別總盯着我。”
燕戡一噎。
像落了水又被嫌棄的大狗,有些沮喪地移開腦袋去。
殊不知,戚昔掩在發下的耳垂也在悄悄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