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46章
最先上來打招呼的是梁文棋, 昨日劉夫子得了美食, 沒躲過這個鼻子靈通的小徒弟, 只得分了她一塊蛋糕。她也是常上和樂樓捧場的,
與劉夫子在美食上很有共同語言,兩人品嘗過王家送來的蛋糕, 立刻決定不能放過這個徒弟師妹。
今日王家上門來, 她也是得了消息的,
早早就在棠梨坡等着了,就是想看看是什麽樣的神仙人物才能做出如此精致美味的食物。等她看到三娘等人,不由得失望了一下,
三娘看起來就是老實憨厚的性子,王浮就更不用說了, 還是個小蘿蔔頭,
映之則像個“小尾巴”,緊緊綴在王浮身後,拉着姐姐的衣角不敢松手。但梁文棋看在美食的份上,還是很有禮貌地同她們打了招呼。
再來就是白芷,她十歲,是衆人之中年紀最小的, 又是最後來的,本就與她們不熟。方才王浮她們安排入學事宜加逛園子的時候,劉夫子就特意把她叫過去囑咐了一番,
讓她多和新來的小娘子接觸接觸。
大概是同類人的磁場吸引,她一眼就看出來王浮與其他人不同, 大約是同她說得上話的,心中歡喜,立刻就叫了王浮“十娘”,表示親昵。
宋詩音出于禮貌也來問好,但對三人沒什麽興趣,互通姓名便罷了。段芸芸帶着楊月娘過來,神色頗有些倨傲,想必她已經從別的地方知道了王家姐妹的身份,不太看得起她們的身家,但出于“商賈組五人之首”的自覺,還是過來了解情況了。另外幾人各做各的事,連問聲好都不曾來,想必是王家不論是官場還是商場,都未曾有一席之地,她們懶得應酬。
王浮将所有人的神色和舉動都收之眼底,卻不聲張,神态自若地同三娘一起應酬她們。說過幾句話,其他人就回到課堂上接着讀書了,劉夫子今日要接見她們三人,便吩咐其他的弟子背書,他倒是奇特,竟然叫幾個嬌滴滴的小娘子背誦《漢書》中的《食貨志》。白芷的桌子就在她身旁,攤開的書本上還有密密麻麻的小字做的備注。王浮探頭想瞧瞧她的書,白芷就把書往這邊挪了挪,并露出一個和善而腼腆的笑。
王浮的心一下子被這個可愛的小娘子擊中了,忍不住把荷包裏的姜糖拿出來,塞到了白芷手上。
白芷好奇,悄悄問她“這是什麽”
王浮便笑“這是姜糖,方才我聽你有些咳嗽,想必你是風寒初愈,這姜糖可祛痰平咳,不過随便吃着玩也是無礙的,是一道甜口的點心。”
姜糖既辣又甜,口味奇特,是王浮新搗鼓出來的零食,本來是因為自家祖母苦于積年的風濕舊疾,她記得姜糖是可以緩解關節疼痛的,加之也不難做,便熬了糖做了不少。做出來之後,兩位老人都十分喜歡,日常都會吃一兩片,王浮自己也偶爾吃一點,不過姜的刺激性比較大,容易損傷孩子的口腔、食道和胃粘膜,所以她也很少吃,今日帶着這個,完全是湊巧——裝錯了。
Advertisement
白芷見無人注意她們倆,就悄悄地把姜糖塞進嘴裏,還沒等被人發現,她就正襟危坐,裝出一副無事發生的模樣,果然還是個孩子,雖然因為寄住在劉夫子家,性格有些腼腆害羞,但還是一團稚氣。
“咳咳!”白芷吃得急了,被姜糖的辛辣嗆到,咳嗽了兩聲,她拿帕子捂住嘴,快速把姜糖嚼碎,咽了下去,這才長舒了一口氣。她紅着臉,跟王浮道謝“你的姜糖很好吃,謝謝你!”
“不用謝,白芷姐姐愛吃,下次我多帶些。”
“生姜性辛溫,最适合冬日食用,你這般做法,倒中和了生姜辛辣的味道,像我這般不愛辣的,也能吃得下去,果然是妙了哪幾本了”
“《神農本草經》、《食療本草》、《千金食治》這一類的,方藥的還不曾廣泛涉獵,只讀了幾本醫經,《傷寒論》、《黃帝內經》、《素問》,還有幾本新出的醫書,不過都是粗略一觀。”
“大善!”白芷忍不住贊嘆一聲,沒想到王浮小小年紀便已經看了這麽多醫書了,她也只是因為想念父親,閑來無事的時候在父親書房找了書看,這才多看了幾本醫書。她祖上三代都是蜀地有名的大夫,醫學藏書自然豐富,但她只是把看醫書當做閑來消遣的興趣,并不曾正經學過,王浮雖然看的書不算多,但她前世就是即将畢業的醫學生,還跟着青神鎮上的周大夫學過兩年,尋常的風寒感冒她已經能獨立開藥診治了。
白芷和王浮對彼此的第一印象都非常好,于是互相了解了各自的家庭情況,王浮這才知道了班上諸女的身世和性格,也知道了白芷的家庭住址,原來她家住在浣花溪杜甫草堂附近,因路有些遠,她母親就把她托付給劉夫子,住在了園中,讓她半個月回家一次。
白芷也是八月底才來的,同其他幾人不太熟,正覺着寂寞,沒想到王浮就來了。白芷還說,她有個大哥在益州府最大的藥鋪回春堂學醫,名聞蜀地的齊晟齊大夫就是他的師父。她一個人在府城住家裏當然不放心,但她大哥既然也在府城,兩人有時間還能聚一聚,她的嫂子也常常帶了糕點美食來看她,倒也不覺得想家。
說到這裏,王浮就不由得再次感嘆古代女子的早熟,她們往往七八歲就要跟在母親身邊學習掌家理事的本領,十二三歲就頻繁飲宴,相看人家,十五六歲就紅妝出嫁,十七八大約已經是一兩個孩子的娘親了,不比她們現代社會,女孩子可以讀書到二十多歲,自己工作養活自己,就算是一輩子不嫁,也不過是多聽幾句閑言碎語,不像古時有的朝代,還要規定女子的出嫁年齡,逾時不嫁就要獲罪。這個社會對女子的禁锢是多方面的,逃也逃不了。
兩人一起讀了會《食貨志》,王浮突然想起什麽,回頭一看,見映之自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小嘴嘟嘟囔囔的不知在說什麽夢話,大約是怪她這個姐姐太不經心,忘了陪她吧。三娘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也在看書,她性格娴靜,就算是無人搭理,自己也能找到事情做。
等到日暮西沉的時候,才有使女過來傳話,說劉夫子明日要給別的弟子上門授課,給她們一天假期。王浮這才知道,在這裏讀書是三日一休,十分的人性化。她與白芷約好了後天上學再見,白芷答應她,會把自己常看的幾本醫書帶過來,王浮也許諾會給她做一個小蛋糕。
梁文棋路過她們的課桌,正巧聽到王浮說什麽“蛋糕”,就憨笑着說“十娘做什麽好吃的可不能忘了我啊!我可是聽夫子說了的,你和三娘姐姐最擅長做點心小食,姐姐我沒有別的愛好,就是口腹之欲比較重,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只跟白芷好呀!”
王浮對她的印象也不錯,就答應了下來,梁文棋一開心,就拉她起來,開心地說“學了一天了,可把我煩死了,走走走,我們快些家去!”
梁文棋雖然性格大大咧咧的,但終歸是懂禮貌的,轉頭對其他的小娘子們道別“我們先走一步,姐妹們自便!”這才拉着王浮和一路往前院大門去。三娘自然把映之喚醒,拉着她跟在王浮身後。
一路上梁文棋也同她說了不少話,彼此也算是有了初步了解。等梁文棋知道王浮家裏與和樂樓有關系,才是大喜過望,直道“上和樂樓還要預約排號的呀,等黃大廚掌勺不知道要等多久。和樂樓生意好,日日都是顧客盈門,就是有錢,都不能随時吃到最新的菜式,如今有了你,我還排什麽隊!”
王浮只好跟她解釋“我家不參與和樂樓的日常管理,梁姐姐要想上和樂樓,還是得排隊——”畢
竟叫號排隊是她搗鼓出來的,就是為了應對客流量太大的問題的,“不過,若想吃到和樂樓最新的菜式,來我們家就行了。”王浮把三娘拉過來,很是吹噓了一番三娘的廚藝,直把梁文棋饞得登時就要跟她們回家吃飯。
出得門去,梁家來接梁文棋的馬車就停在那裏,馬車旁站着一個少年,穿着青色襖子,領邊袖邊都有白狐毛,兩只手籠在袖中,神色有些不耐,正在車旁徘徊,他身邊有個小厮牽着馬,頭上的帽子都歪了,有點惹人發笑。王浮注意到他們,單純就是被少年的容貌吸引住了。
少年膚色極白,豐神俊秀,天質自然,一雙細長的狐貍眼極有神氣,瞳色淺淡,宛若琥珀,顧盼烨然。他唇紅齒白,面如傅粉,鴉青色的長發散落在肩頭,更添一分随意風流。他蹙眉你會跟着不悅,他展顏一笑又宛若姹紫嫣紅開遍,令人心旌搖曳。
王浮發誓,這是她見過的容貌最盛的少年,若賈寶玉在此處,大約也是這般模樣。只是他身上還有一股書卷氣,比之寶玉的風流不羁,更多了幾分宋儒之氣,與他外貌顯示的氣質有些格格不入。但就是這幾分書卷氣,使他的氣質更加獨特,幾乎使人挪不開眼,皎如玉樹臨風前,大約就是他的樣子。
雖然他此時将雙手籠在袖中踱步的動作像極了菜市場買菜的老大爺,但王浮很能理解他,因為她的父親并兩個哥哥,也常常露出這種“猥瑣”的模樣,所謂“籠袖驕民”是也。
稍後為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