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東漢開國皇後-郭聖通
5東漢開國皇後-郭聖通
北宮一隅,清冷落寂,我是不喜歡這裏的,可是那時天子旨意,衆生都要俯拜他,何況我一個被廢棄的皇後,北宮一隅,對于三尺白绫、一壺鸩酒來說,劉秀已然覺得是對我是天大的恩典了罷!
此時,我膝下,除了我大兒劉疆長成七尺高大的男兒,他的幾個弟弟都年幼,他們亦不清楚究竟那一道廢後的旨意意味着什麽。
只是沒想到,還有一人來探我,她是許美人,膝下亦有一子,她裹着狐裘進門,依舊恭謹:“皇後娘娘,後宮裏任是誰都一樣,萬不可動心,誰動了心就會傷心。”
當時我看着門口進來的人,輕輕一笑:“難得許美人肯來見我這個廢後。”
許美人如常恭謹有禮,徐徐說道:“早年承蒙皇後娘娘大恩,妾終生不忘,無論娘娘身處何處,妾只要活着一日,便會來給娘娘叩安。”
十年前許美人生子,痛了四個時辰,天子與陰氏去南陽揭親,宮內外的醫官醫娘,我都如數請來,命他們務必保住許美人以及她腹中孩兒,我坐鎮許美人寝殿外,那些醫娘們不敢不用心,那時候似是給了床榻上那許美人極大的勇氣,終于又過了一個時辰,母子懼安。
我看着她:“難得你還記得。”我看着她牽着那個剛滿十歲的小殿下劉英,說道:“日後你母子還是不要來北宮見我了,免得禍水引上身。”
許美人與我盤坐在榻前,似是見我與天子多年恩情如今一朝都能皆負,她的心似是再也生不出任何波瀾,說道:“妾過幾日就去請陛下為我英兒劃分封地,我想随着我英兒一同去封地,再不回洛陽城。”
後來我在也沒見過許美人與她的兒子劉英,我想她們母子一定在封地好生安樂吧。
我在北宮寂寞度日,只是劉秀他欺人太甚,他明知道,疆兒是我的命。
疆兒本是嫡長子,忠孝仁義,口齒伶俐,聰明機靈,他是個風度翩翩的美男子,我的兒子讓我引以為傲,他承繼了我所有的優點,早年間,我也找人給我兒算命,算相看過疆兒,直言道:“汝家小兒乃是呂洞賓煉丹命,仕途錢財無憂,後半生卻秋草逢霜,夫妻不睦,兒女承歡膝下不得,六親無靠,長壽不得之命。”
奈何佛禪裏說,人世間最苦,情字傷人。确實罷!劉秀負了我,負了我們的孩兒.......
建武十九年,劉秀幾次下诏:“皇後陰氏麗華長子東海王劉陽聰敏有君人之度,孝悌兩全。”
帝王的旨意傳到我的耳中的時候,我知道,我疆兒的太子之位也保不住了。
劉秀,你才廢後不過才兩年啊,我在北宮蹉跎後半生也就罷了,可你不該連我們的孩兒那太子之位都要拿走啊!你就這麽迫不及待要立你與陰氏的兒子為太子,廢我的兒子嗎?
當年,在烽火亂世中,那王帳中,可是你紅口白牙,信誓旦旦要立疆兒為太子阿!
你說的江山為聘,已經是欺瞞了漫天神佛,負了我!
如今,你真的一丁點都不在乎我們母子了,疆兒何錯之有?
劉秀,我好生的恨你!
疆兒依舊謙恭每日陪着我,只是他在懂事,在将心事壓在心中,我還是能知曉,那是生的兒子,我哪裏能不知道他的痛苦。
聽聞疆兒三次上表辭位。
北宮,依舊是我的牢籠.......
“母親,與其等着父皇下旨廢了兒臣,不如兒臣自己上表,既然這天下,父皇有意交付給陰氏母子,我也認命。”
“母親,兒臣無能,不能說服父皇複立您與那陰氏平起平坐。”
“母親,莫哭。”
“母親,您可萬望珍重身子,幾個弟弟還年幼,我們幾個都不能沒了母親啊!”
“母親,你多少吃一些,兒臣心疼您啊。”
“母親,您心中有氣,就撒在兒臣身上吧。”
“母親,自古廢後、廢太子,有幾個能好過的,求母親看開一些,父皇能留我們性命,雖然給天下人看,可我們好歹還活着,兒臣還能瞧見母親,我與幾個弟弟還能在母親膝下承歡。”
“母親,兒臣沒有那命,兒臣不怨,也請母親別氣壞了身子。”
“母親,疆兒在”
我兒越是懂事,越讓我覺得心疼。
天子那道旨意終于分發各州郡了,我兒劉疆太子之位被那陰氏之子劉陽拿了去,陰麗華的兒子劉陽封為皇太子。
那劉陽曾經的王爵‘東海王’,劉秀給了我的疆兒,只是此爵位又被多賜封一字,乃”東海恭王”
是要我的兒一輩子恭敬那劉陽嗎?是要我兒一輩子本本分分恭敬有禮的叩拜陰氏母子嗎?
劉秀,我恨不得扒了你的皮,拆了你的骨!!
當這份聖旨傳至天下之時,我身子顫抖,心中憋着一口氣,淚水奪眶而出,想要出北宮,卻一步也踏不出去,我仰天長嘯:“劉秀,卸磨殺驢也不過如此。”
“劉秀,你廢了我還不夠,還要廢了疆兒嗎!他何錯之有!”
疆兒将我攙扶回內殿,安慰我:“母後,兒臣以後在東海之巅,千裏領土,兒臣與那些子民們存則俱存,亡則共亡,生則同生,死則同死,也是逍遙快活的!”
“母後,我與幾個弟弟,我們早些開洛陽城去往封地罷,母後就忘了父皇吧。”
“母後,兒臣做不得太子無礙,只願母後想開一些.....”
我撫着疆兒的雙手,他是何其懂事,只是,因為我,因為是我的兒子,劉秀,你何故這般狠絕?
劉秀啊,你好生殘忍,讓我母子生受這般苦難。
自那年在河北真定王府初遇,至今,為他擔憂,為他歡喜,為他交付自己半輩子的青春。
如今,一天天,一年年,我知道油盡燈枯的那一天終于來了,久久的端詳着鏡中的自己,往事前塵仿佛就在眼前,當年那個別人口中仙子般的美人兒已然成了白發蒼蒼的老婦人。
我想我的時辰要到了,活的太久了,是啊,看着人來人往,夠了!真的夠了!
劉秀阿,陛下啊,我們牽扯了半生,快樂與幸福的時光我忘不掉,愛與恨在心中翻轉,二十年相守,那些情愫早就融入骨血,割舍不掉。
你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你這一生只容許萬人敬仰,萬民俯拜,若當年不相遇該多好,若當年我沒有愛上你多好。
若我們之間沒有陰麗華,該有多好,我想我們一定是天底下幸福的人,古往今來最伉俪的的帝後。
對劉秀,我心中恨意蔓延過了那往年的愛意.....
半生的悔恨,才看透一個人的心....
我對不起舅父,對不起真定王府的十萬大軍,對不起那出生入死的十萬将士,我對不起外祖父,對不起郭氏一族.....
我卻唯獨對得起他,在亂世中又将大漢朝複立的大漢天子-劉秀!
當年,他要我河北真定的十萬大軍我與舅父雙手奉上交付給他了。
他要我與河北衆将士的命,我們也将命交付在他手上了。
天下大定,立後,廢後,廢太子.....
劉秀到成了仁義之君,陰麗華到成了母儀天下的人。
事已至此,劉秀,你我夫妻情分已盡。
其實自天下初定那年,心就已經死了罷?其實有時候并不是忽然就死心,也許在知道他與陰氏那一日,那一刻就對劉秀死心了,如今,很多事情都釋然了。
雖放下了一切,有一瞬,覺得自己似是活過來了,但是有時候想起來心裏面也還是會難過,那錐心之痛,蝕骨之痛太難熬。
下輩子,我要跟我做個尋常人家的女兒,跟我相愛的夫君生兒育女,兒孫繞膝,不要在讓我承受戰亂之苦,也不要在烽火中恩愛,更不要夫妻分離。
我要跟我的夫君白首不相離,恩愛一世。
情愛本是美好的,可是今生,卻卻劃傷我的夢,劃破了我疆兒的心。
劉秀,願我們生生世世再不相見。
本文\"存則俱存,亡則共亡,生則同生,死則同死\"這一句來自蔣公誓師大會,覺得很慷慨激昂,就用在劉疆說的話裏了。
在天涯論壇看李幺傻的小說,忘了是紀實小說《叢林之虎》《暗訪十年》還是《江湖三十年》哪本裏面的一段,同時覺得很激蕩:
來自當年陸軍第十一師師長胡琏:
謹以至誠照告山川神靈,我今率堂堂之師,保衛我祖宗艱苦經營,遺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順,鬼伏神飲,決心至堅,誓死不渝。 漢賊不兩立,古有明訓,華夷須嚴辯,春秋存義。身為軍人,死為軍魂,後人視今,亦猶今人之視昔,吾何惴焉! 今賊來犯,決予痛殲,力盡,以身殉之。然吾堅信蒼蒼者天,必佑忠誠,吾人于血戰之際,勝利即在握。 此誓。大中華民國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正午。
看了那些慷慨的舊事,好想開個坑,寫一寫民國的忠勇的将士們,貌似晉江是不是最近幾年不讓寫軍旅題材,我記得好多年前,好多這種題材的言情以及僞言情啊。我也忘了,不知道是不是我記憶錯亂了。
扯遠了, 鞠躬致謝所有看文的親們,謝謝你們,你們的點擊,你們的留言,是我的動力,希望多多支持呀親們,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