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
第 3 章
(二)
“現在地球上只剩下博士你一個人類。”初站在江見照的身側替他打着傘,冷不丁來了這麽一句。
被下定義的當事人聽着機器管家用模拟器沉痛悲哀地念着悼詞,随口應上一句,“的确。”
“您需要一杯咖啡嗎?雖然現在不是下午四點,但按數據模拟推測您的情緒可能會不太穩定。”初補充着它自己的話,将防護傘完完全全傾斜到另一側——它的皮膚看上去與人類無異,但那薄薄的一層納米保護塗層能使它不受輻射、酸雨等物質侵襲,在“初始計劃”宣告失敗的十年後,江見照在初的協助下終是克服了這一技術難關。
昏暗的天空被隔絕在一個個半圓形的保護罩之下,這是人類進入超星時代後賴以生存的工具,可惜泛着金屬冷光的保護罩無法隔絕掉所有酸雨與輻射,所以遇上極端天氣時人們還是會躲在屋子裏足不出戶。
此刻江見照望向外面,知道保護罩外是一片飛沙走石,熾熱的岩漿正源源不斷地從地底湧出,咆哮着的紅色覆蓋住龜裂的地面,變異後的蜈蚣穿梭其中。
他沒由來地想,人類上一次直接見到太陽是什麽時候的事了呢。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舒緩的音樂響起時江見照一下頓住,随即釋然——機器管家本就是依照主人生前留下的意願執行程序,不會出差錯。江見照低聲道,“我印象裏這位研究員不怎麽聽音樂的,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了。”
推理得知對方有詢問意圖,初無疑是個解答疑問的好幫手,耐心而嚴謹,語氣也溫和。它盡職盡責地運轉起它的cpu,“檢測數據,這位研究員的父親是位自然學家,于2532年因輻射導致心髒病變去世,據生前采訪來看,這位自然學家最喜歡的就是這首《送別》。”
“自然學家”這下江見照是徹底地驚訝了,那個一度被人們稱之為超星時代最山窮水盡的學科,它的學者竟一度離他這麽近——已經去世的這位研究員是江見照實驗室裏非常得力的成員,江見照曾見過對方的父親。
雖然無法回憶起對方的樣子,江見照還是不由得肯定了一句,“超星時代的自然學家,這很難得。”
音樂接近尾聲,葬禮也将結束,悠長的喪鐘适時響起。
機器管家有條不紊地将所有器械收起,行雲流水、一絲不茍。
“回去吧,”江見照笑了笑,“算算日子,我也可以安排自己的流程了吧?”
Advertisement
初第一次沒有立即回答江博士的正面問句。
回到實驗室,江見照回想起他昨晚做的那個夢。
“博士,你說,人類會愛上仿生人嗎?”
他驚訝于這位研究員的天馬行空,兩手插着衣兜本想教育教育對方做記錄不要想東想西,過于降低效率。
但這個問題确實和江見照對初的探索實驗有一定關聯,于是他認真思考了一會兒,最後對她搖了搖頭,“抱歉,我想我無法給你一個确切的答案。”
盡管隔着厚厚的防護服,江見照還是能看見她那圓圓的眼睛裏充滿了不解,對方秀氣的眉毛皺起,“為什麽這麽說呢?”
面對她的追問,江見照只得慢慢解釋,“雖說咱們的初始計劃的最終目的是讓仿生人擁有超越人類的思考能力、知識儲備,以及如人類一般對情緒的感知能力,最後産生、延續人類的自主情感。我們希望它們看上去與人類無異,以便初始計劃之後的研究方向,但我想如果知道對方是一個仿生人,人類多少會對其有些隔膜吧?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設想。”
“哇塞,博士你別這樣。這麽頭頭是道——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個情場老手呢!”抱着電子記錄儀的研究員誇張地瞪大了眼,笑嘻嘻地說。
那時的江見照只覺好氣又好笑,将桌上的筆塞進對方手裏,又輕輕地碰了碰面前的玻璃罩,“還在這兒拉着我閑聊,今天的實驗記錄記錄寫了嗎?”
研究員接過筆,一溜煙地小跑出去,一邊跑一邊嘟囔,“哪有閑聊,萬一以後真有人愛上了仿生人呢?”
初的聲音把他拉回現實,它把杯子放在江見照的面前,“考慮到您今日的心情,為您多添加了兩顆方糖,有助于您的多巴胺的分泌。”然後它開始專注地盯着屏幕,浩瀚無垠的廣闊宇宙就這麽倒映進它的眼中。
這算眼睛嗎?至少不是真正意義上,江見照私下定義的人類的眼睛。
可是那又如何呢?很多事情都是未知的,也有很多事情是說不明白的。
恒星依舊在自顧自地發光,行星依舊在不知疲倦地圍繞着恒星旋轉。銀河曾是人類最想探知的地方,因為其間有無數顆未知的、閃爍着的、明亮的星星。
江見照點開通訊儀上萊頓傳給來的簡訊,忽然明白那位研究者的話不是空穴來風。
好吧,江見照必須承認,他愛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