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棋子
棋子
在無邊的痛苦中,文清只能通過閱讀來排解憂傷。之前就一直想讀餘華的《活着》,但是繁重的科研生活令她無暇落實。這段時間,文清覺得科研沒那麽重要了,活着才是當下要緊的事情。餘華筆下被時代裹挾的無法左右命運的小人物令文清更加傷感,她覺得自己和這些小人物沒什麽兩樣,都是那麽的渺小,那麽的無能為力。
雖然閱讀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但沉浸在書籍的時刻,可以讓文清忘掉愛而不得的苦楚。更重要的是,看到書中人物遭遇那麽大的痛苦,還堅強樂觀的活着,頓感自己遇到的這些都不算什麽。然而,書籍能帶來的安慰是短暫的。一本書讀完後,文清很快又被揪回現實。現實的痛苦是擺在眼前的,書中的情節随着讀完之後逐漸遠去。文清只得重新打開另一本書。那段時間裏,書籍是文清最忠實的小夥伴。
文清當時雖讀了很多書,但記憶最深的只有三本,錢鐘書的《圍城》,餘華的《活着》和《許三觀賣血記》。《圍城》讓她看到了愛情的最終走向,再美好的愛情最終的歸宿也是一些瑣碎的雞毛蒜皮的生活小事。再轟轟烈烈的愛情,也會歸于平淡。這讓文清有些釋然。《活着》和《許三觀賣血記》則讓文清清楚的認識到愛情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事是努力的活着,然後才能有機會談愛情。人生有千千萬萬種痛苦,愛情只是其中一種。
那段時間,文清雖然痛苦,但也令她開始思考。原來的她,過的太順遂,見識太單薄,以為人生處處皆美好。現在,她從書中看到了人生的種種痛苦,甚至開始覺得人生處處皆苦難。實際上,人生有美好也有苦難,重要的是你看待它的态度。以前的文清,無疑是樂觀幸福的,看到的自然是美好的。現在的文清則是痛苦煎熬的,看到的也便是苦難的。
文清回憶起了八九月份的某一天,劉宇突然神秘兮兮的告訴她,他們實驗室要從武彤校區搬到楓林校區。實驗室搬遷在高校是司空見慣的事,為了實驗方便,導師們往往會在各個校區都設有實驗場所。文清當時聽到劉宇的實驗室要搬過來十分驚喜,這意味着她和劉宇的距離更近了,意味着只要他們想見面,随時都可以。但事情的發展像之前每一次那樣又出乎了文清的意料。劉宇搬到楓林校區後,仿佛什麽都沒發生一樣,保持着和在武彤校區一樣的節奏,有一搭沒一搭的找文清聊天。兩個人除了物理距離變近外,其他一切照舊。有一天晚上回宿舍的路上,文清帶上耳機,播放的是王菲的《棋子》。那一刻,她感覺自己就像歌中的那枚棋子,進退全不由自己,一切都掌握在劉宇手裏。也就是在那樣的情境下,有了十月份的那次約劉宇出去的決定,她想努力一把掙脫作為棋子的命運,但她失敗了。
時間到了十一月份,楓林校區的楓樹葉和銀杏樹葉逐漸變紅變黃,一片片掉落。楓林校區雖然以楓林為名,但校園中的銀杏樹占絕大多數。一場大風過後,一路上都是飄落的金黃的銀杏葉。那是一個周六的中午,文清午休後正步行去實驗室,收到了劉宇的微信消息,問她要不要出去走走。經歷了無數次失望之後,文清現在看到劉宇的這條消息反而沒那麽大的波瀾,也不再為劉宇的令人費解的舉動感到驚奇。現在的文清完全是一枚合格的棋子,劉宇安排她出去走走,那遍走走。
就那場會面來說,劉宇的安排及其完美。他帶着文清一路領略了校園最美的角落,走過最美的路,踏在金黃松軟的銀杏葉上,氣溫不冷不熱,一切都剛剛好。若是一對情侶這樣走過,那會是他們人生中最美妙的記憶。但若是一個愛情失意者和令她失意的人一起走過,便只能徒貼幾許悲涼,尤其是看到路旁經過的戀人,更添繼續譏諷。即使如此,那天也給文清留下了無比美好的記憶。就為那天的陽光,那天的銀杏葉,那天路過的幸福的戀人。那天的劉宇向文清展示了比初見更淵博的知識,表現更為得體。但在文清心裏,還是初見從校門口出來略帶害羞不知所措的劉宇更具吸引力。
見面後的第二天,文清受到了論文拒收郵件。瞧,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文清的愛情和學業雙雙失意。但即便如此,她還得保持自己僅剩的熱情,充當一枚合格的棋子。每次他找她聊天時,她都拿出全部熱情。這種不計後果,無怨無悔的付出,結果往往都不如人意。當時的文清一頭紮進愛情陷阱裏,眼中再無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