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
聯系好之前一直在承包地幹活的幾個幫工,第二天一大早,就到地裏摘好了聖女果,然後酒樓的車也很快就到了。稱重結算,唐秦又開始了每天有錢收的日子。
和聖女果裝車一起運走的還有一些生菜青瓜空心菜等等,都是唐秦菜園子裏面的菜。好多吃不完,再不吃就要老的。
這一批菜收完,唐秦先決定以後不弄什麽私人菜園子了。因為一個人吃的真的吃得很少,種一點點都會多,太吃不完就老了,太浪費。賣的話,其實這些零零散散的太麻煩。
摘完聖女果,幫工們又分工去除草抓蟲。唐秦則照例去煮粥,一會兒大家中場休息吃碗粥再繼續。
其實這麽大一片地,不用除草劑,每天光是除草就沒有個完的時候。也就是之前十畝地剛種下去還沒什麽草,再加上草莓地又鋪了地膜不用除草,所以工作量才少一點。
煮粥的時候,唐秦看了角落裏的番薯好幾次,很想煮幾個來吃。早上幾個幫工都給他送了不少番薯,都是他們這幾天去別的承包地幫人挖番薯的時候,撿人家剩下的。
不過雖然是撿人家不要的,但是也都很好看。雖然不大,但個個看起來都是好的,也沒有什麽蟲眼。不過劉連芳特意叮囑了,正是因為沒有蟲眼才不能吃太多,因為用的藥太多了。最好還是放一段時間再吃,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陰幾天,味道反而更好,更甜更糯。
唐秦以前就喜歡把番薯洗幹淨,放一點點糖,用電飯煲煮熟,放碗裏或者小瓷盆裏,用勺子挖着吃。
煮熟的番薯皮裂開松脫,只要用勺子輕輕一刮就能剝掉,然後就可以邊看電視邊一勺一勺挖着吃,香甜軟糯。尤其是周末的早上,用來當早餐再好不過。
雖然說有臭肥,但是…以前也吃不少了,要不就先吃幾個?但是,明知道不好,還是不要吃了吧,又不是沒其他好吃的。還是再放幾天吧,放幾天應該就可以了。這年頭啥啥都顧忌,可能就沒多少能入口的東西了。唐秦幾番掙紮,還是覺得放幾天再吃。
開始摘剩女果之後。又恢複了每天早早起床的生活。
唐秦早上賣完聖女果,給大家煮一鍋粥,吃完跟大家一起除除草什麽的,一天天就這麽過去了。
不過聖女果摘得比較快,所以早上也不用像賣菜心的時候那麽早。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這一天,唐秦終于接到了新承包的那十五畝地的現任主人的電話,說他的水稻要收割了,唐秦可以準備接手。
唐秦聽到電話,問清楚他是哪一天收割,當天就開車去湊熱鬧了。其實也是想去看看現在的收割水稻機器,到時候自己種的旱稻收割的時候也能有譜。很久沒見過這些農用器械,不知道會不會又有了什麽更好用的新功能。上次她就不知道拖拉機還加了犁,翻土打田犁溝一步到位。
現在收割水稻的機器确實比唐秦以前看到的又先進了很多。唐秦以前看到的割稻機割的稻草是很高的,幾乎是稻草割完之後,就不能再用了。不僅是留在地裏的長高,割掉的稻草也被打碎灑落在地裏。
Advertisement
而現在,可以按要求調高度,可以很低,留在地裏的茬也跟人工收割的時候差不多,而且打完稻谷,稻草可以整整齊齊鋪在地裏,還薄厚均勻,不擔心曬不幹。
另外,打出來的稻谷,還經過了初步的揚塵除雜。以前一大堆稻草混在一起,現在則幾乎沒有。而且裝運稻谷也很方便,收割機有很大的空間儲存,一行來回開下去,到田埂直接通過管道嘩啦啦直接流到停在田埂邊的車後鬥上。也不用裝袋了,可以直接拉去曬谷場晾曬,真的很方便。
如果是要運到樓頂晾曬需要裝袋的,也可以跟車裝袋,有兩種模式。現在則采用的是前者,幾輛圍了板子的電動三輪車排在田埂上。
15畝水稻,一天就收割完了,這就是農業機械帶來的便利。想想小時候,幾畝水稻一家人收幾天都收不完,還每天擔驚受怕擔心刮風下雨,水稻被打伏到地上去了。
15畝地接到手,唐秦給這塊地起名為2號地,以後還要做任務,很快就會有3號地4號地了。
“你這個稻草還要不要啊?”唐秦問水稻主人。
“不要了。”那人說。
“那賣給我吧。”唐秦立馬高興地說。
“還賣什麽呀?你直接拿走就是了。”能轉手出去這塊地,他就很高興了,這點稻草算啥。
“那怎麽行?你便宜點賣給我也好啊,直接拿怎麽好意思。”唐秦反而推辭。最後唐秦意思意思給了200塊。
其實以前稻草是有人來收的,有一段時間價格還很不錯。一捆就能賣5毛錢,後來就沒人收了。很多人直接撲在地裏燒成灰,主要要一捆捆運回去也很累,又沒什麽用了。
不過就算這樣錢,還是要給的。雖然對于人家來說是沒用的東西,但是你要是白拿了,到底還是不好的。
這些稻草曬了幾天,唐秦讓人來紮成一捆捆,運回去1號承包地旁邊景區的停車場上堆着,用帆布蓋起來。現在,之前承包的山坡上的三十畝地,就是1號地了。
這些收回去的稻草,以後可以剁碎了鋪草莓地,唐秦打算以後多種點草莓。
稻草收起來,唐秦趕緊就又打電話給拖拉機司機,讓他來打田。
“老板,你要開多寬的?”打完田要開溝的時候,司機問唐秦。開溝的鐵梨可以按照種植的東西不同調距離。
“五六十公分吧,我用來做種大豆的。”唐秦說。
“那你用不用起壟啊。”司機立馬問。
“要啊。”唐秦說。
“那不用這個開溝了,我新買了一個設備,可以開溝起壟一步到位。”司機說。
“還能起壟,平整嗎?”唐秦驚訝,上次還沒有這個呢。要是種甘蔗這些對排水要求不高的作物,直接開完溝就能種了。大豆的話要排水方便,所以對壟的要求也就高一些,
“放心吧,機器弄出來的比你人工整的還要平整。”司機說着,摸出手機給唐秦看了一個裝了那個設備的拖拉機工作的視頻。
唐秦再一次感嘆,現在的機器真是日新月異。
确定唐秦要用那個,司機高高興興開車回家換裝備了,要回去把開溝的犁拆下來,然後再把新的起壟設備裝上去,再開回來地裏工作。開溝起壟一起價格比只開溝高,而且新裝備,能多用他也很開心。
等要來種大豆的幫工們拿着鐵耙來到地裏,看到已經起好的平平整整溝壟,也忍不住感嘆現在的機械真厲害。
“這個有啥,人家還有起壟播種一起的呢。”司機也剛好做完,在和唐秦結算,聽到她們的談話,笑着接了一句。
“在這麽下去,我們要失業了。”有個婦女玩笑感嘆道。
“放心吧,那機器造出來不也得人開嗎,咱開機器去嘛。”另一個人說。
“那個不會啊,都是男人開的,咱沒那個本事。”
“怕啥,誰還不是學來的,男人能做的事,咱沒不是沒做過。”另外一個婦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