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 23 章
壟整完之後,豆種還沒放完,粥已經煮好了,于是大家收工,去吃了之後,才又繼續一起放豆種。
黃豆上午就種完了,大家回去午休,下午再來做其他的。
唐秦忙了一個早上,也沒什麽心思準備吃的,洗了手腳換上拖鞋,用早上盛出來的粥加熱,放蔥進去,就當午餐了。
這是早上特意盛出來的,還沒有蔥,因為如果放蔥,就要立馬吃掉,放久或者加熱都會發黃,味道就不好吃了。
把粥端到木屋外廊下,唐秦坐下來攤在靠椅裏歇了一會兒,等粥涼一會兒才開始吃。
重新煮的粥瘦肉有點兒柴了,不過肉味更加入味,配上粘稠的米,味道香濃的蔥,也是極好吃的。
吃完幹淨碗,又把簡易的鐵皮釘成的竈臺收拾一下,又去洗手間擦嘴順便喜歡,然後再回來轉圈消食,剛吃完睡覺肚子會有些不舒服,唐秦吃完飯要站一下或者慢走半個小時左右才能睡。
也是現在中午時間充足才能這麽來,以前上班的時候都是趕緊吃完,直接趴桌子上捉緊時間眯多一會兒算一會兒,哪有現在這麽舒坦。
唐秦在屋子裏走兩步,又慢慢原地踏步,胡思亂想着。是不是應該再修一個廚房,現在夏天還能在回廊吃飯,冬天那就是吃風了。如果在裏面吃,現在這間木屋既放雜物又當廚房,亂糟糟,好像有點影響食欲。而且木屋當廚房,總感覺有點不安全,感覺很容易着火。
不過,房子建多了,會不會被人舉報占用耕地呢。算了,還是過陣子再說吧,還有好幾個月呢。
下午開工,從木屋把買回來的薄膜搬出來,鋪地的薄膜和搭棚的又有點不一樣。搭棚的是白色透光好的塑料薄膜,要厚一些,質量也更好一些,因為要受風和拉扯。地膜用的黑色的,很薄,到時候一顆顆草莓還要戳洞留出來。
其實唐秦是想用稭稈來鋪的,這樣透氣性更好一些,南方保溫有棚就足夠了,而且現在還是夏天。
但是,找不到稭稈。現在農村人已經不怎麽囤這些了。
他們這裏稭稈主要有水稻和玉米的,玉米的一般是不怎麽收的,最多就是還新鮮的時候砍回來給牛吃,幹了就直接不要了的。
水稻的稭稈以前經常收回來,曬幹了一捆捆堆起來,時不時給牛棚地上鋪上幹燥地稻草,牛也很喜歡,冬天沒什麽食物的時候還可以給牛嚼着吃。
Advertisement
再往前一點,日子不那麽好的時候,用來搭屋頂,冬天鋪床的也很多。
一卷卷薄膜放在田頭,一個人站前面拿着展開,一個人牽着一頭往前面拉,拉到另一頭了,就扯斷,繼續從那頭用另一卷又往回拉。
唐秦一看,跑回屋裏,找出幾根長棍,還有後來給幫工們準備吃飯的板凳。搬到田頭,把長棍穿過一卷薄膜中間的卷筒,然後架到板凳上。
“梅姐,這樣拉拉看。”唐秦讓剛才手舉着薄膜的幫工包梅拉一下試試。
包梅拉着一頭,就直接往前走,薄膜自己滾動,也不用人拿着。
“這方法好,省力省工。”包梅剛說完,板凳哐當一下,就倒地上了。
“哈哈,我去搬幾塊石頭壓一壓。”唐秦扶起板凳,抱歉地摸、摸被砸到的草莓植株。
用這種方法人不僅輕松很多,而且工作效率也高。唐秦和幾個人一起又去把其他板凳搬出來,如法炮制。
一卷薄膜約莫五十公分寬,一壟種兩行草莓,一個壟溝走過去,左右手可以各拉一張,兩壟的半邊一起。到時候一壟兩行草莓的中間可以稍微留一點縫隙透氣去濕。
拉好之後,還有把草莓掏出來,這個就比較慢了,要蹲着一個個對着草莓植株的地方戳破薄膜,然後小心翼翼掏出來,不能折了,也不能戳太大。
唐秦有點受不了這個,要蹲着,還要一步步挪動。即使現在膝蓋已經被營養液修複好了,蹲久了也累啊。所以農活其實還是很辛苦的,像這種活,一蹲蹲半天,估計對膝蓋也不好。
“小秦姐,我們來了。”
就在唐秦又一次起來跺腳,考慮要不要以什麽借口走開的時候,木屋那邊傳來好幾個小孩的叫聲。
“來了。”唐秦一喜,立馬放下手裏的活走了出去。
“你們怎麽又來了,不是說不用抓蟲了嗎?”唐秦出去,看到是之前來抓蟲的那群孩子又都來了,于是問道。
“我們是來買西紅柿的,小秦姐,可以再賣一些西紅柿給我們嗎?”那個瘦黑的男孩問。
昨天他們買了好些回去,因為太好吃了,忍不住一下子就吃完了,想了一個晚上,白天上課又想了一天,放學之後都不用說,就都不約而同奔這裏來了。
唐秦摸摸下巴,“可以是可以,不過那是因為你們幫我幹活給的優惠,現在可沒有了,我這個小西紅柿收購價可是二十五塊錢一斤的。”
“啊?怎麽漲這麽多,不是說十塊錢一斤嗎?”小孩們驚呼。
“我說了那是市場價,我這個綠色無公害種植,比市場上那些貴的,你看,別人有蟲子直接一噴農藥完事,我還要請你們捉蟲不是,這個成本就比他們高很多啊,而且也比他們的好吃對不對?”唐秦給他們解釋。
“那我們現在去幫你捉蟲,可以便宜點嗎?”有小孩就講價了。
實在是二十五跟之前的差太多,同樣的錢能差一斤多了啊。他們學過數學,立馬就能算出來了。
“現在還沒什麽蟲子,不需要捉。不過我有別的活,你們願不願意幹?”唐秦問。
“什麽活?”小孩七嘴八舌問。
“吶,那邊看到沒,給草莓鋪地膜。”唐秦指了指被芒果樹遮擋那邊的草莓地,說道。
幾個小孩透過樹的往那邊看了一下,說:“我們去看看。”
有這幾個小孩的加入,工作進度瞬間加快不少。唐秦也借口去幫他們摘西紅柿可以有理由走開而不用擔心被人說懶。
小孩倒是想自己摘,不過被唐秦駁回了,表示他們不鋪地膜不給西紅柿。
為了鋪好,防止被風吹走,直到天色擦黑才收工。
不僅幾個小孩高高興興用工錢全換成西紅柿裝了回去,就連幫工的幾個婦女也買了不少,最後唐秦都沒得吃了,只能自己又去摘一些。晚上回去邊煲劇邊吃,也是很惬意的。
第二天,安排好人除草澆水,唐秦和芳姐一起去各個村裏收糞。
不過,是牛糞啦,人的…咳,現在沒人要的,那玩意連農人都嫌髒,現在新農村,都直接沖走了。
不過,收糞工作進展并不順利。安坡村的牛糞之前幾乎都被她收過了,一年內能再收就算不錯了,短時間是沒有的。
劉蓮芳又帶着她去了附近幾個村子,問到幾家有養牛的,不過有幾家最近已經賣過了,能買到的也不多,四個村子跑下來,就買了十幾家,而且都是牛糞不怎麽厚的。
這麽點根本不夠用,不僅現在正在種的二十多畝地要用,新承包的十五畝地唐秦也打算多堆點農家肥肥地。
不用化肥的話,對地力要求就高,不好好養地,莊稼長不好。
“現在都是承包地的老板來收牛糞的,所以大家都賣得勤。”劉蓮芳跟唐秦說。
“怎麽大家都賣掉啊,牛糞不是很好的肥料嗎?”唐秦問她。
“因為累啊。以前啊,大家牛棚底下的牛糞都是堆得高高的才清一次,你以為是為啥呢,就是因為想想都覺得挖牛糞很累啊。”劉蓮芳說。
“挑一擔牛糞到地裏,才能撒屁、股大點地,化肥提一小桶就能撒老大一片,抓一把都能頂一旦牛糞,那時候真是挑牛糞挑得肩膀都脫皮了啊,種出來的莊稼還沒現在用化肥的好,也不賺錢。”劉蓮芳感嘆。
“那倒是。”唐秦點頭,小時候還沒搬去鎮上,家裏也在農村種過地,真的是又累又沒錢。
而且,挑牛糞,她一擔就都夠嗆,想想要一點點鋪滿幾十畝地,也是很恐怖的。
“不過還是牛糞這些肥養地,現在的人用化肥,兩三年地就不行了,土壤沙得厲害,一看就是沒肥力的。不過撒上化肥東西一樣長,大家就懶得養地了。”
“我們村裏分的地都是幾年一換,大家都懶得養,只有承包地老板,一包十幾年,才會收這些糞肥來養地。人家種過的地肥力就是好啊,之前村裏有塊地,不搞承包分給我們自己種了,幾年不用撒化肥,莊稼一樣蹭蹭漲。”
劉蓮芳一路絮叨着,和唐秦一起來到一家養雞場。
這家養雞場不是唐秦買雞仔那家,規模比那家小一點,不過地方也不小,一群群雞在地上撒歡,都很精神的樣子。
“老板在嗎?”到地方停好車,劉蓮芳就大聲喊道。
“在呢?要買雞還是雞蛋啊?”裏面出來一個端着雞食的婦女,問道。
“不是,我們是來買雞糞的。”唐秦說。